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61年 Moore 等在南美洲首次发现抗氯喹恶性疟以来,相继在亚洲、非洲发现抗氯喹恶性疟。70年代后期国内外又陆续发现抗氯喹恶性疟对其他一些抗疟药(包括复方合剂)产生不同程度抗性,对新抗疟药亦有抗性征兆。抗药性疟疾的出现与扩散严重的阻碍了抗疟规划的进程。对此我国疟疾工作者十分重视,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取  相似文献   

2.
研制成功涂药板和便于现场使用的培养基后,1980-2003年,采用体内四周法和体外微量法开展了我国抗氯喹恶性疟的抗性程度及地理分布;停用或减少使用氯喹防治恶性疟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消长及我国恶性疟原虫对常用抗疟药敏感性等调查。结果显示,有恶性疟流行的八省(区)均有抗氯喹恶性疟存在,其中海南和云南两省抗性程度高,分布地区广。停用或减少使用氯喹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逐渐降低。海南和云南两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氨酚喹和哌喹有高度抗性,对咯萘啶和青蒿素类药物敏感,但敏感性在逐渐降低。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了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停止或减少使用已有抗性的抗疟药,推荐应用青蒿素类药物和咯萘啶及其复方。使抗疟药能合理规范使用,促进了疟疾防治,疟疾发病逐年降低,恶性疟流行区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3.
自从1959年第1例抗氯喹的恶性疟病人出现以来,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chloroquineresistance,CQR)已经遍及所有恶性疟流行地区,在东南亚地区CQR引发了更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云南、海南等省也有CQR恶性疟的流行。因此,对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疟疾防治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随着恶性疟原虫基因组研究的进展,抗药性基因已经成为CQR研究的热点。国外研究  相似文献   

4.
疟疾仍是全球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很多地区,由于恶性疟原虫对常用的抗疟药物产生了抗性,使得恶性疟治疗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受到限制。抗性问题已对疟疾流行国家的疟疾控制产生重要的影响。50多年前,在泰缅边境和哥伦比亚出现了氯喹抗性。目前,氯喹的抗性几乎遍布恶性疟流行区。恶性疟原虫虫株几乎对所有常用的抗疟药都产生了抗性。  相似文献   

5.
抗氯喹恶性疟在大部分恶性疟流行区的出现给疟疾治疗提出了严重挑战,寻找新药迫在眉睫。中国研制的咯萘啶对恶性疟和间日疟均有较高疗效,已用于治疗抗氯喹恶性疟,但对中、西非恶性疟的作用未被研究,作者通过体外方法测定咯萘啶对中、西非恶性疟的作用,并与氯喹、单去乙基阿莫地喹和阿莫吡咯喹相比较。氯喹敏感株(L-3)和抗性株(FCM29)为实验室培养,31例1991年10月至1992年2月从中、西非回法国的感染疟疾旅行者在治疗前抽取静脉血,涂片染色镜检证实为单纯感染恶性疟且原虫密度≥0.1%者为试验对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是我国恶性疟主要流行区。历史上分布于北纬25°以南的高、中疟区65个县(市),海拔1200m以下的地区。1980年全省恶性疟发病数已控制至1019例,仅占当年疟疾疫情报告数的3.16%。由于流动人口的剧增,国外传染源的输入,抗氯喹株恶性疟的扩散,1992年恶性疟病例上升至5379例,比1980年增加4.28倍,已占全省疟疾疫情报告数的30.56%,报告恶性疟的县(市)数已达74个。几年来通过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敏感性监测,结果表明氯喹及哌喹抗性程度仍然严重。本文概述了云南省恶性疟流行状况及抗氯喹恶性疟的分布、发展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云南边境地处亚热带山岳丛林 ,是我国恶性疟主要流行区 ,目前恶性疟抗氯喹株波及面广 ,抗性程度日益上升 ,如何治疗抗氯喹恶性疟是疟疾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除伍用抗疟药物或寻找新抗疟药物外 ,探讨抗氯喹恶性疟的辅助治疗也是一个新领域。本实验先建立抗氯喹伯氏鼠疟模型 ,然后分别给予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或大剂量鱼肝油 ,作为感染抗氯喹疟原虫小鼠的辅助治疗 ,观察疗效 ,探讨临床上作为抗氯喹恶性疟辅助治疗药物的可能性。材料和方法1 培育抗氯喹伯氏鼠疟模型从云南药物研究所引进伯氏鼠疟原虫 (Plasmodiumberghei) ,实验室液氮保存。将伯…  相似文献   

8.
佛山7例输入性疟疾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输入性疟疾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探讨治疗方法。方法联合应用氯喹和伯氨喹治疗间日疟疟疾患者,应用蒿甲醚治疗恶性疟疟疾患者。结果间日疟疟疾对氯喹仍敏感,恶性疟疟疾用氯喹治疗后短期内均复发。结论对于输入性恶性疟疟疾患者,应考虑出现耐氯喹病例,尽早应用蒿甲醚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在瓦努阿图群岛抗氯喹恶性疟普遍存在,是该国1980年以来疟疾病例增加的主要原因。尽管注意选用抗疟药,但已出现对奎宁或磺胺多辛-乙胺嘧啶的抗性。本文报道瓦努阿图的两例抗奎宁恶性疟病例,为美拉尼西亚7岁和10岁的儿童,感染抗氯喹恶性疟后送入维拉港中央医院治疗,由于氯喹无效,改用奎宁治疗。  相似文献   

10.
抗药性是药物治疗中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疟疾治疗中的抗药性的严重性,是在发现某些恶性疟对氯喹产生抗性后,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抗性虫株的出现,不仅关系到本地区疟疾流行的控制,而且可导致疟疾已控制地区的重新复燃。中美洲和东南亚均已发现抗氯喹虫株。目前至少有14种常用抗疟药的抗性是值得注意的,其中包括氯喹、  相似文献   

11.
抗氯喹恶性疟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57年在泰国与柬埔寨边境的拜林地区首次报道了抗氯喹恶性疟[1。40年后的今天,抗氯喹恶性疟的地理分布几乎与恶性疟原虫的地理分布等同(巴拿马运河以北的中美洲、亚洲西南部和北非少数地区除外)[2,3]。而且,在东南亚许多国家,包括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 出现了多药物抗性恶性疟[3 ], 使人们在药物治疗方面不得不开辟新途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使用。尽管如此, 人们对抗氯喹恶性疟的抗性机制仍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认识。氯喹抗性如此惊人的传播致使WHO 预言: 在新的抗疟药仍未产生的情况下, 到2010 年受疟疾侵害的人口可能会增加一倍 [4 ]  相似文献   

12.
自 1910年首次在南美洲发现恶性疟原虫对奎宁具有抗性 ,随后的 30年间一批化学合成药物 ,如氯喹、乙胺嘧啶、氯胍先后被用于疟疾治疗。时至 5 0年代初 ,安全性好 ,特异性强 ,廉价的氯喹成为全球控制疟疾的主要药物。进入 6 0年代 ,随着在南美洲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发现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产生抗性 ,世界范围内的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问题日趋严峻 ,先后于东南亚、南亚、非洲恶性疟流行区发现抗氯喹的恶性疟原虫。1978年在中国云南省耿马县也证实有抗氯喹恶性疟存在。迄今中国云南省境内对氯喹有抗性的恶性疟流行范围 (抗性率 :96 .4 % )及其抗性…  相似文献   

13.
广西20多年来防治疟疾的效果和流行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西的疟疾流行以山地丘陵区为主,主要传疟媒介为微小按蚊。用杀虫剂室内喷洒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能有效地控制微小按蚊,降低新感染率,从而控制流行。 目前恶性疟、间日疟和三日疟的发病率皆已明显下降,总的发病率降到3.4/万,三日疟已极为罕见,恶性疟流行区已大为减少,但在残存的恶性疟病原点已证明有抗氯喹恶性疟出现。 今后的抗疟措施应着重在新病例的发现和根治,部分疟疾高发区应加强室内滞留喷洒,并大力消灭抗氯喹恶性疟。  相似文献   

14.
氯喹常用于治疗对氯喹敏感的恶性疟及其他疟疾,治疗抗氯喹恶性疟则普遍使用磺胺多辛500mg加乙胺嘧啶25mg(法西达),最近尚证明甲氟喹250 mg、磺胺多辛500mg加乙胺嘧啶25mg(Fansimef)合并  相似文献   

15.
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1981年5月于日内瓦举行了会议,作了关于甲氟喹(Mefloqu-ine)研究进展的报告。根据近来有关甲氟喹的药理学、药理动力学、代谢、毒性及临床试验的状况,评定了甲氟喹治疗和预防人疟的价值。抗氯喹恶性疟的全球性扩散,提出了极其严重的问题。据报道世界的一些地区,90%以上的恶性疟是抗氯喹的。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进一步增长了疟原虫对磺胺类和乙胺  相似文献   

16.
近年疟疾在世界许多地区回升,部分归因于抗氯喹和其它抗疟药的恶性疟原虫株的蔓延。因此,有必要监测流行区抗氯喹恶性疟的发病和流行情况。目前现场普遍采用的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敏感性的体外测定,需训练有素的镜检者计数血片中的原虫,该法较费时,只适用于小量标本的测定。因此,发展可  相似文献   

17.
为继续观察磷酸咯萘啶与防疟片二号伍用治疗恶性疟的疗效和能否阻断恶性疟的传播,我们于1988—1989年在海南岛抗氯喹恶性疟流行区乐东县保显和保国地区,以磷酸咯萘啶和防疟片二号治疗恶性疟85例。 材料和方法 治疗观察对象 以有疟疾症状、血检确诊为恶性疟、原虫无性体密度>1000/μl、本次病程≤5d、半  相似文献   

18.
从实用的观点来看,人体抗药性疟疾目前可认为仅限于恶性疟。抗氯喹恶性疟在亚洲正从泰国和马来西亚离心扩散,向西传至缅甸,向东传至菲律宾。越南和东印度早有报告,预期不久将由斯氏按蚊传向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西太平洋和南美也有增长趋势;地中海、非洲和西亚尚未证实乙胺嘧啶和氯胍等抗叶剂不是治疗恶性疟的常规药,所以对抗叶剂的抗性并不影响4-氨基喹啉类的选择。在氯喹或氨酚喹仍然有效的地区,不宜交替使用磺胺、砜类或四环素,以免细菌对这些药物产生抗性。  相似文献   

19.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寄生虫病,尤其是恶性疟,至今仍威胁着热带、亚热带国家亿万居民的健康。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的疟疾临床病例约3~5亿,150~270万人死于疟疾,其中90%以上发生在非洲[1]。自本世纪60年代发现抗氯喹恶性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抗...  相似文献   

20.
酮替芬为—兼有抗过敏和抗组织胺作用的新药,近年发现对动物疟疾有治疗作用。我们于1988年在海南岛昌江县坝王岭地区,伍用酮替芬(酮),磺胺多辛(磺)和咯萘啶(咯)2种不同配伍方案,治疗现症恶性疟20例,全部获得治愈。该地区为抗氯喹、喹哌恶性疟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