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目的探索如何做好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管理,使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向着良性轨道上发展,以促进医院基层单位的良性管理。方法通过在配置中心的工作实践,分析总结了我院开展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一些环节。结果落实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确保了静脉药物配置质量,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合理安全。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加强指导工作人员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药品配送微机化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配置中心集中配药的优势,推动临床药学的发展,确保患者用药有效、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2.
周璇  卢敏  朱光辉 《海峡药学》2008,20(4):134-135
目的进一步完善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流程。方法对比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流程改进前后的不同点,分析其利弊。结果改进后的流程更符合实际操作,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合理用药。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流程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我院的流程改进是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静脉药物用药安全,减少静脉药物配置差错。方法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专项质量管理小组,通过分析原因,寻求对策,落实措施,多方位实现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品质管理的提升。结果通过品质管理,药物配置差错由原来的0.05%降至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质量管理小组进行的品质持续性管理,能有效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各环节差错率,减少药物配置差错,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程海燕  章燕棋 《海峡药学》2010,22(10):247-249
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成立以来的差错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措施使差错减少到最低程度。以减少差错事故,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结果发现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内差错发生率约为0.0398%。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配置规范加强管理等各种有效防范措施将错误率降低至最低,为临床提供优质安全的静脉滴注用药品。  相似文献   

5.
肖茜  任俊辉  孟德胜 《中国药房》2010,(13):1200-1201
目的:为提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配置间的管理水平,促进药物配置的规范化提供参考。方法:从人员管理、物料管理、配置管理和环境及设备管理4方面阐述我院PIVAS配置间的管理情况。结果与结论:通过对人员、物料等4个方面的管理,提高了静脉药物配置的质量和效率,确保了患者用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各环节的应用.方法:通过逐一介绍信息处理流程10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对信息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各环节应用的重要性进行讨论.结果:与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通过信息管理,电脑系统化控制,降低了差错率,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创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信息系统模块。方法:在医院原有HIS系统中,创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信息系统模块并根据用药时间自动生成输液批次,功能设置包括药品管理、医嘱审核、标签生成、统计查询和患者基本信息和临床信息。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信息系统,为配置中心日常工作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医院药物治疗水平。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信息系统已经逐步成为我院临床药学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极大地增强了全院医护人员的合理用药意识,在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控制药物混合配置过程中微粒产生的方法。方法:对我院静脉配液中心两年多的配液操作方法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具体方法。结果:通过建立静脉配液中心,加强人员培训,规范操作规程,减少了输液中微粒的产生。结论:控制药物混合配置中微粒的产生是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的重要工作职责,要求工作人员规范操作规程,不断学习和总结,为治疗抢救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及运行效果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促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科学、有效地运行。方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探讨PIVAS建立的概况、运行效果等。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行2年多来,建立起规范的工作、管理制度,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医疗成本、减少药品浪费以及职业暴露防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提高医院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应深入探讨并总结其经验,进一步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传统模式静脉输注药物配置和现代模式静脉药物配置的优缺点,探讨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及其意义.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审核医嘱,参与临床用药过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结果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的开展加强了医药护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目的.结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场所,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服务模式应当推广.  相似文献   

11.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营状况全成本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全成本核算的角度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运营成本及经济效益,为医院静脉药物配置服务收费标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从我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中统计出配置中心2009年下半年的各项经济收入及支出,计算各项收入及支出的比例及总利润。并测算实际运行成本和医疗收费的差距。结果:如果剔除药品及可收费材料的收入及支出,只按各类耗材、人员的工资支出及其它公用成本的支出计算,则实际运行成本和医疗收费相差14.25元。结论:目前配置中心的经济效益是隐性的。在完善全成本核算体系、制定合理的配置收费标准后,配置中心还将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PIVAS的成本测算与收费水平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阳 《药品评价》2010,7(4):48-52
目的:对目前PIVAS的成本测算方法以及已收费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各医院成本测算数据、收集已收费地区收费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大部分医院的普通药品配置费测算数据比较接近均值,已收费地区的各种配置费收费水平也具有可比性。结论:目前医院普通药品配置费成本测算均值以及已批准的三地区各种配置费收费标准基本反映了相对应的配置成本,可供其它医院参考,也可为国家制定相关价格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人员培训与质控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峻 《中国药房》2010,(41):3888-3889
目的:为促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探讨PIVAS中人员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和考核办法以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和PIVAS内部如何建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结果与结论:加强对PIVAS中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和技能、专业知识等的持续培训和考核,并分别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和PIVAS内部3个层面建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有利于PIVAS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邓燕  任俊辉  孟德胜 《中国药房》2010,(13):1216-1217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临床科室之间沟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提供参考。方法: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临床科室共同的服务目标、沟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个方面,探讨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临床科室进行有效沟通。结果与结论:只有长期不断加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临床科室的交流与有效沟通,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最终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选自2012年1—10月期间PIVAS施行医院感染管理的控制措施,并对比研究实行该措施前、后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结果:2011年度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49%,2012年度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1%,在医院感染管理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VAS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张峻  李晓廷  王毅 《中国药房》2013,(45):4235-4237
目的:为促进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介绍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在参加云南省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验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意见,以及验收标准中卫生与消毒部分的修订情况。结果与结论:医院抗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有PIVAS流程设计有交叉,PIVAS调配间净化系统使用排风存在不合理情况,调配间的少数更衣室或洗衣洁具间存在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垂直层流台未按照标准操作流程操作等。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参与PIVAS验收工作可以促进PIv-AS科学、规范地建设、管理、评估和监督。  相似文献   

17.
张峻  侯建红  殷家福  李晓甦  徐帆 《中国药房》2011,(45):4233-4235
目的:为促进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介绍云南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托行业协会,制定本省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验收标准和建立人员培训、考核办法的情况。结果与结论: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作主导,行业协会作技术支撑,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PIVAS验收标准,共设检查项目73个,其中有10个否决条款,任何一条不合格即全项否决;同时,建立了完善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考核办法,保证其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工作。相关措施对保证PIVAS科学、规范地建设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罗建华  徐萍 《药品评价》2010,7(10):49-51
目的: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干预不合理用药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09年第4季度和2010年第1季度提交的不合理医嘱汇总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药师的干预.不合理用药比例由2.80%下降为1.74%.不合理用药表现在输液浓度、载体选择、配伍禁忌、给药方式、使用剂量、给药频次、药物剂型选择等方面。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配置前通过药师审核医嘱,可及时发现纠正不合理用药.通过与医师沟通.及时予以纠正。为患儿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19.
欧洪宏  任俊辉  孟德胜 《中国药房》2010,(13):1207-1208
目的:介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间,促进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了解。方法:从配置间的建立、配置人员、卫生控制等方面介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间。结果与结论:配置间的洁净工作环境、训练有素的配置人员、严格的卫生控制确保了静脉药物的配置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强化临床药物配置中心(PIVAS·DDS)的安全性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从规章制度的确立和人员、环境、配药安全控制4个方面简述我院PIVAS·DDS为保障药物配置安全而采取的主要措施。结果与结论:通过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及规范的标准操作规程,加强人员洁净和消毒控制,合理规划区域和人流、物流的流向等,我院PIVAS·DDS的配药安全性大大提高,在促进临床安全用药、职业暴露防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