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生姜抗晕动病有效部位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宣伟东  卞俊  刘娟  王朝武  袁兵 《中国药房》2009,(30):2362-2364
目的:分析生姜抗晕动病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正己烷提取有效部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提取物中化学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提取物中抗晕活性成分6-姜酚的含量。结果:GC-MS法测定提取物中烯类占61.41%,姜酚类占21.60%,姜酮类占4.90%,醇类占2.74%,含量较高的为姜烯(23.596%)和6-姜酚(15.004%);HPLC法测定提取物中6-姜酚的含量为15.97%。结论:生姜抗晕动病有效部位中烯类和姜酚类成分含量较高。HPLC法可作为生姜抗晕动病有效部位6-姜酚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干姜挥发油、醇提物、水提物、干姜粉对晕动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匀速模型和三角形模型分析不同剂量的干姜挥发油、醇提物、水提物、干姜粉对小鼠晕动病的对抗作用,用晕反应指数评价各实验组的抗晕动效果。结果在两种晕动模型中,挥发油组、醇提物组、干姜粉组均有良好的抗晕作用,与模型组小鼠晕反应指数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干姜水提物在以上两种模型中均无抗晕作用。结论干姜挥发油、干姜醇提物、干姜粉具有良好的抗晕作用。  相似文献   

3.
晕动病在人们乘坐交通工具时经常发生,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药物治疗也存在诸多副作用。建立理想的晕动病模型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抗晕动药物的评价十分重要。晕动病模型一般包括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模型。本文就晕动病主要模型的机制、造模过程、评价指标和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与科利奥力(Coriolis)转椅诱发晕动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对某院校386名本科学员进行科利奥力加速度体能测试,采用格瑞比尔(Graybiel)评分标准对被试者进行晕动反应评估,并在测试前填写晕动病自我效能感量表、自我控制感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量表。结果自我效能感得分与诱发晕动病Graybiel平均得分呈负相关(r=-0.386,P<0.05),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为转椅诱发晕动反应的相关心理因素(P<0.05)。结论自我效能感为开展提高晕动耐受性的训练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抗晕动姜贴的处方优化及体外经皮渗透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抗晕动姜贴,优化其处方并考察其离体皮肤经皮渗透特性。方法:建立姜贴中指标成分6-姜酚的分析方法,比较干姜的提取工艺并制备姜贴,采用全自动体外透皮扩散实验仪进行处方筛选并研究其经皮渗透特征。结果:干姜经超临界CO2(SFE-CO2)萃取的提取物中6-姜酚的含量高于渗漉提取所得提取物。处方③[超临界CO2萃取姜油、进口聚丙烯酸压敏胶(德国罗姆公司)和1%氮酮]体外经皮渗透性较好。除处方③2 h内具有较强透过外,其他处方均呈零级释放。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干姜优于乙醇渗漉法,将超临界提取姜油采用进口聚丙烯酸压敏胶加入1%氮酮制成400 mg/贴的贴剂,能有效通透过皮肤,为抗晕动药效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木香内酯(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胃漂浮片的处方优化及体外释放。方法:以木香烃内酯(COS)和去氢木香内酯(DEH)为模型药物,采用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胃漂浮片,以浮动滞后时间、总漂浮时间和药物累积释放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骨架材料、低密度辅料、起泡剂的种类及比例;以2 h、6 h、12 h时间点的累计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木香内酯胃漂浮片的处方比例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处方。结果:本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骨架材料为HPMC K4M、低密度辅料硬脂酸和起泡剂碳酸钠,通过Box-Benhnken设计实验进一步得到了制剂的最佳处方为HPMC K4M 26.44%、硬脂酸6.29%、碳酸钠5.22%;木香内酯胃漂浮片在0.1 mol﹒L-1的盐酸介质中能立即起漂,总漂浮时间大于12 h,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在12 h药物累积释放度达到60%。结论:优化后的木香内酯胃漂浮片浮动滞后时间短,总漂浮时间长,且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木香顺气丸(陈皮、厚朴、苍术等)甲醇提取物特征图谱的HPLC特征图谱分析条件,为木香顺气丸的内在质量评价积累数据,为优化及评价中药复方特征图谱提供一种方法。方法:采用HPLC-UV检测,ZORBAX EclipseXDB-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在35℃柱温下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225 nm(木香);进样量5μL;实验比较了7个厂家和自制木香顺气丸的高效液相特征图谱,并考察了单味药材的高效液相特征图谱。结果:该方法在104~5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70 580 X+1.187 5,r=0.999 7(和厚朴酚);木香顺气丸甲醇提取物各组分分离较佳,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相对保留时间RSD小于0.5%。结论:表明HPLC特征图谱方法重复性好,稳定性可靠,可用于木香顺气丸的质量控制方法,不同厂家木香顺气丸质量有差异,而药材是影响木香顺气丸质量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晕动病是一种由于运动刺激引发的综合征。晕动症的病因至今没有完全解释清楚,但研究发现,晕动症发病时内分泌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精氨酸加压素、血管活性肠肽以及雌激素等被释放到循环系统,关于这些内分泌激素与晕动病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对晕动病发病时内分泌激素的变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加味圣愈凝胶膏剂的基质处方。方法:以聚丙烯酸钠、甘油、甘羟铝、提取物为考察因素,以初黏力、持黏力、感官评分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拟合二次项方程,绘制三维效应面图,选取最佳基质处方。结果:最佳基质处方为聚丙烯酸钠甘油-甘羟铝-中药浸膏-CMC-Na-微粉硅胶(0.52:2.75:0.02:2.26:0.3:0.2)。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加味圣愈凝胶膏剂的基质处方方法简便,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姜汁液体辅料对中药炮制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姜汁在半夏炮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总生物碱含量和有机酸含量为评价指标。结果:单因素试验1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总生物碱含量,以生姜15g为最高,随着生姜用量增加总生物碱含量降低,生姜用量增至25g时,总生物碱含量趋于稳定,有机酸含量最高;单因素试验2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总生物碱含量,以白矾16g为最高,随着白矾用量增加总生物碱含量降低,白矾用量增至16g时,总生物碱含量趋于稳定,有机酸含量最高;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最终确定姜半夏炮制工艺为每100g净半夏加生姜25g,白矾16g,煮制6h效果最佳。结论:姜汁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可减少总生物碱含量。增加有机酸含量,提高中药炮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复方垂盆草颗粒(垂盆草,矮地茶)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垂盆草、矮地茶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矮地茶中岩白菜素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岩白菜素的线性范围为12.5μg-125μg,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33%,RSD为0.85%(n=5)。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作复方垂盆草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姜潆津子  张旭  贾天柱 《中国药房》2010,(43):4071-4073
目的:优选木香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加麸量、煨制温度和煨制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选麸煨木香的炮制工艺。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100kg木香片加30kg麦麸,在110~120℃下煨制10min。结论:最佳炮制工艺合理、可行,可为麸煨木香品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益母草的总生物碱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研究,探讨不同配伍对益母草的总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含量与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不同配伍方式中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及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益母草、益母草+当归、益母草+川芎、益母草+木香和益母丸全方样品中,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含量依次为0.51%,0.34%,0.37%,0.37%,0.36%。益母草组无法做出LD舶值,其MTD值为2.34g·kg^-1,相当于临床70蝇人每埏体重日用量的218.8倍,其中2只小鼠死亡;益母草+当归、益母草+川芎、益母草+木香和益母丸全方的MLD值相当于含益母草生药量分别为2.34,3.52,3.23,3.60,3.32g·kg^-1,分别相当于临床70蝇人每埏体重日用量的328.8,301.6,336.3,310.0倍,连续观察14d,小鼠一般状况良好,无死亡。结论不同配伍对益母草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和毒性各不相同,其最大耐受量提示益母草毒性较小,可通过与当归、川芎、木香等中药配伍降低益母草中总生物碱的含量达到减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完善九味牛黄丸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牛黄、红花、木香,并对毒性成分马兜铃酸进行限量检查;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结果:TLC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好,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九味牛黄丸中马兜铃酸含量在2.5μg.6g-1以下,符合限量要求;木香烃内酯进样量和去氢木香内酯进样量分别在0.26~1.3μg(r=0.9998)和0.258~1.29μg(r=0.9998)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n=6)和98.2%(n=6),RSD分别为1.1%和1.7%。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九味牛黄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牛蒡根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牛蒡根中的齐墩果酸进行定性鉴别;对药材的水分、总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牛蒡根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柱为Alltima C18(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13∶87,V/V),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TLC鉴别中,供试品在对照品、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对药材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含量进行了限定;绿原酸进样量在0.140 81.056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8%(RSD=1.34%,n=6)。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能准确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可用于牛蒡根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测定木香及3种含木香的中药复方制剂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一测多评法,选取木香烃内酯作为内参物,建立该成分与去氢木香内酯的相对校正因子(f),从而对木香及3种含木香的中药复方制剂中的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进样量分别在0.101 23.036 0μg(r=0.999 8)和0.101 83.036 0μg(r=0.999 8)和0.101 83.084 0μg(r=0.999 9)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f=1.077 7,用木香烃内酯加f测得去氢木香内酯的加样回收率为99.53%,RSD=1.11%(n=9)。结论:该试验首次采用HPLC一测多评法测定了木香和3种含木香的中药复方制剂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7.
贺国芳  闵敏 《中国药师》2010,13(3):359-360
目的:优选复方苯巴比妥颗粒的最佳处方。方法:用正交设计法,以每包颗粒的重量(A)、稀释剂(B)、粘合剂(C)为因素,按L9(3^4)设计实验,以颗粒吸湿性和苯巴比妥溶出度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结果:影响因素顺序为A〉B〉C,其中A、B对颗粒质量影响有显著意义。最佳处方为A1B3C3,即以乳糖为稀释剂、5%的羟丙甲纤维素为粘合剂、每包颗粒重3g。结论:优选的处方、工艺可行,制成的颗粒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  相似文献   

18.
蒲公英多糖降糖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宋晓勇  ;刘强  ;王子华 《中国药房》2009,(27):2095-2097
目的:研究蒲公英多糖的降糖药理作用。方法:用DPPH和FRAP法对蒲公英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研究,用微量法进行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实验;用四氧嘧啶复制小鼠糖尿病模型,灌胃给药14d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值,并分离肝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指标。结果:DPPH和FRAP法的TEAC值分别为564.98、1399.55μmolTE.g-1),蒲公英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IC50=49.27μg·mL-1)。在体内,蒲公英多糖对正常小鼠的血糖值和抗氧化指标均无影响,但其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且以高剂量的降糖作用最佳(P<0.01)。同时,蒲公英多糖可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MDA含量,升高SOD和GSH-Px含量(P<0.01)。结论:蒲公英多糖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及降血糖作用,提示其抗氧化作用可能是蒲公英多糖降血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牛蒡根水提物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ip次黄嘌呤复制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以高、中、低(6.67、3.33、1.67g·kg-1)剂量牛蒡根水提物ig给药,每天1次,连续10d,检测小鼠血尿酸水平。结果:高剂量牛蒡根水提物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P<0.01),而对正常小鼠的血尿酸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牛蒡根水提物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具有降低血尿酸水平的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正交试验优选淫羊藿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强  吕冬梅  王来成 《中国药房》2008,19(30):2347-2348
目的:优选淫羊藿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淫羊藿总黄酮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以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固液比和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淫羊藿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优化的提取条件为60%乙醇,固液比为1∶10,80℃回流提取2次,每次1h。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简便、合理,可为淫羊藿总黄酮工业化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