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宽叶羌活根茎和根的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Boiss.)根茎和根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宽叶羌活根茎和根的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共检出217个色谱峰,初步鉴定出100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8·30%。结论宽叶羌活根茎和根的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两者分别占总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41·30%和32·65%。这与狭叶羌活根茎和根的挥发油中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占总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13·63%和67·93%不同。(1R)-α-蒎烯(3·98 %)、桧烯(2·51 %)、(1S)-β-蒎烯(5·78 %)、m-月桂烯(4·05 %)、柠檬烯(3·55 %)、3,7-二甲基-1,3,7-庚三烯(3·98 %)、γ-萜品烯(8·70 %)、茴香醚(1·78 %)和(1S)-桥环醋酸冰片酯(2·62 %)为单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中的主要成分;( )-β-榄香烯(1·17 %)、异愈创木烯(1·40 %)、( )-β-没药烯(1·21 %)、(±)-榄香醇(1·42 %)、愈创木醇(1·14 %)、去羟基异菖蒲二醇(1·13 %)、( -)-土青木香烯(1·99 %)、异愈创木醇(9·48 %)、γ-桉醇(1·77 %)、愈创木-1(10)-烯-11-醇(1·12 %)和α-没药醇(5·35 %)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中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广东海风藤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广东海风藤的脂溶性部位,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 从广东海风藤超临界萃取物中共分离出28个组分,鉴定了其中25个化合物,占萃取物总量的78.33%,主要为T-杜松醇(18.195%)、8-杜松烯(11.485%)、α-没药醇(8.304%)和瓦伦烯(6.672%).结论 广东海风藤的挥发油提取物中主要含有萜烯和萜醇.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地柚果皮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柚果皮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柚果皮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检测不同产地柚果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柚果皮挥发油均含有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D-柠檬烯、α-萜品醇、香叶醛、β-石竹烯等成分。结论:不同产地柚果皮挥发油中有7个共有成分,但各成分含量在不同产地的柚果皮挥发油中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4.
广西黄皮叶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广西黄皮叶挥发油进行气相-质谱研究.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西黄皮叶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化学成分,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从广西黄皮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0多个组分,鉴定了其中32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0%以上,主要成分为石竹烯(25.31%)、石竹烯氧化物(14.86%)、β-红没药烯(8.95%)、斯巴醇(8.88%)、柏木-8(15)-烯-9-醇(7.54%)、α-法呢烯(6.51%)等,并鉴定出12种文献未见报道的组分.结论:广西黄皮叶挥发油中含倍半萜醇类、倍半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等多种化学成分,本试验为广西黄皮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狭叶羌活根茎和根的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狭叶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Ting ex H. T. Chang)根茎和根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狭叶羌活根茎和根的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检出242个色谱峰,初步鉴定出8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5·77%。结论狭叶羌活根茎和根的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两者分别占总油中化学成分的13·63 %和67.93 %。(1S)-β-蒎烯(1·67%)、3-蒈烯(1·05%)、柠檬烯(1·22%)和1S-endo-醋酸冰片酯(1·68%)为单萜类化合物中的主要成分;( )-β-榄香烯(6·78%)、苜蓿烯(1·54%)、α-石竹烯(2·64%)、异大香叶烯D (1·67%)、桉烷-4 (14),11-二烯(2·36%)、α-芹子烯(2·42%)、δ-杜松烯(1·55%)、3,7,11-三甲基-2,6,10-十二烷三烯-1-醇(1·03%)、(±)-榄香烯(5·18)、(-)-匙叶桉油烯醇(1·40%)、愈创醇(3·81%)、去羟基异菖蒲烯二醇(1·06%)、γ-桉醇(1·05%)、α-桉醇(7·97%)、异愈创木醇(3·09%)和胡萝卜醇(2·30%)为倍半萜类化合物中的主要成分。总挥发油中,反式肉桂酸异丙酯占11·3%,为所有化合物中含量最高者。  相似文献   

6.
近年报道某些萜类能增强药物透皮作用,在许多天然的萜类中萜的氧化物如土荆芥油,7-氧二环庚烷及桉叶油等特别有效,应进一步研究。α-甜没药萜醇(α-BIS)是一单环不饱和叔倍半萜,它可以由天然原料提取(春黄菊精油,含(—)α-甜没药萜醇50%以上)或可合成制备(±)-α-甜没药萜醇。其大鼠口服LD_(50)>5g/kg,对皮肤无刺激性(兔),已证明其具有抗炎作用及防止皮肤受刺激。光学活性(-)萜为药理活性化合物。常用于皮肤及口腔保健用品,春黄菊浸膏用于嗽口剂、滴剂和油膏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20,(4):423-428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佛手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10个不同产地佛手挥发油并计算得率;采用气质联用法分析不同产地佛手挥发油中化学成分;通过NIST 14.L数据库进行化合物检索并鉴别;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采用SPSS 20.0软件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0个不同产地佛手挥发油得率为0.10%~1.75%,其中以四川乐山市犍为县样品最高(1.75%)。不同产地佛手挥发油共鉴别出66个成分,相对分子量为126.20~392.66,以C10和C15化合物居多;相对分子量为136、154的同分异构体所占比例较大,主要为环烃基单萜烯类成分。不同产地佛手挥发油有12个共有成分,按相对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柠檬烯(24.90%)、萜品烯(14.71%)、(-)-4萜品醇(2.88%)、柠檬醛(2.33%)和α-没药烯(2.33%)、香叶醇(1.52%)、α-蒎烯(1.37%)、反式佛手柑油烯(1.16%)、异松油烯(1.13%)、棕榈酸甲酯(1.12%)、芳樟醇(1.09%)、乙酸香叶酯(1.04%);其中8个为单萜烯类成分,2个为倍半萜烯类成分,2个为酯类成分。不同产地佛手可聚为4类,即S2、S4、S6聚为一类,S1、S3、S7、S8聚为一类,S5、S10聚为一类,S9为一类。结论:不同产地佛手的挥发油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成分的含量在不同产地佛手挥发油中也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浙产竹叶椒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浙产竹叶椒叶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叶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出55个化合物。竹叶椒叶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桉树脑(38.52%)和α-萜品醇(19.44%),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4-萜品醇(5.24%)、甲壬酮(4.13%)、α-红没药醇(2.47%)和桃金娘油(1.89%)。结论浙产竹叶椒叶含有丰富的药用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广藿香挥发油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所含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样品挥发油的指纹图谱和化学成分,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4批广藿香饮片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0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0.6%~96.0%。其中特征成分均为广藿香醇(19.6%~46.2%)、广藿香酮(5.2%~27.5%)、α-愈创木烯(3.8%~6.7%)、δ-愈创木烯(4.8%~8.3%)、α-广藿香烯(3.8%~4.3%)、β-广藿香烯(4.5%~14.8%)、刺蕊草烯(4.1%~5.0%)、β-丁香烯(4.3%~5.0%)等。结论上述方法简单,迅速,准确,可用于市售广藿香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超临界CO(2SFE-CO2)萃取的细叶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SFE-CO2法从细叶桉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用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细叶桉叶挥发油中共提取、鉴定出28种化合物,占色谱峰总面积的88.13%。其挥发性组分主要是桉油精(33.99%)、冰片(8.88%)、α-蒎烯(5.39%)、石竹烯(4.51%)、(+)-4-蒈烯(4.19%)等。结论:本研究可为细叶桉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草果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缨  俞迪佳  吴健 《中国药业》2012,21(21):4-5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鉴定云南产草果果实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草果果实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运用GC-MS法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归一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气相色谱用HP-5MS毛细管柱(0.25 mm×0.25μm,30 m),进样口温度为250℃;柱温为40℃(保持2 min)至150℃(保持2 min),升温速度为10℃/min,150℃至250℃(保持5 min),升温速度为15℃/min;分流比为10∶1;流速为1.0 mL/min。结果鉴定了33个化合物,主要的成分有桉油精(14.58%),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6.66%),α,α,4-三甲基-3-环己烯1-甲醇(8.49%),α-蒎烯(5.65%),β-蒎烯(4.54%)等。结论该方法分离效果良好,可用于草果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萃取红足蒿挥发油的方法。方法 以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方法优化微波辅助萃取挥发油的条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 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萃取红足蒿挥发油的优化条件为:微波功率480 W、料液比1:10 g.mL-1、浸泡时间4 h。在此条件下微波加热萃取29 min红足蒿挥发油的收率达0.29%,明显高于水蒸气蒸馏3 h的收率(0.23%)。挥发油的GC-MS分析鉴定出61个化合物,主要有石竹烯(13.85%)、樟脑(11.51%)、桉树脑(9.84%)、石竹烯氧化物(4.80%)、大根香叶烯D(3.99%)、?-芹子烯(3.47%)、1-松油烯-4-醇(2.50%)、桉叶-7(11)-烯-4-醇(2.50%)。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微波辅助萃取挥发油的成分和其相对含量基本一致,但也存在差异。结论 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萃取法具有时间短、提取率高的优点,适合红足蒿挥发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张淑蓉  裴晓丽  王华阳 《中国药房》2013,(47):4469-4471
目的:建立测定连翘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采收期连翘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连翘挥发油,以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色谱柱为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载气为氮气,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30℃,检测器(FID)温度为250℃。以环己酮为内标物,用内标法定量。结果:α-蒎烯、β-蒎烯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1640~0.8200、0.5020~2.5100m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6、0.9994);二者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9%、96.61%,RSD分别为2.19%、2.07%(月均为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连翘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的测定。各采收期连翘挥发油出油率及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以7月中下旬为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朝鲜苍术挥发油成分,为朝鲜苍术的药用价值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毛细管柱色谱法进行分析,峰面积归-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朝鲜苍术的挥发油中分离出58种,鉴定出55种化学成分,鉴定出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9.94%,主要成分有苍术酮(31.1831%)、3-羟基-6β-环丙烷-5β-胆甾烷(12.3086%)、5α-螺甾烷(11.2161%)、巴伦西亚橘烯(7.05606%)、γ-榄香烯(4.24732%)、菜油甾醇(2.11089%)、石竹烯(1.44473%)、β-桉叶烯(1.43541%)、9,10-脱水-异长叶烯(1.21445%)、α-石竹烯(0.72132%)。结论朝鲜苍术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倍半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肉豆蔻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的气相色谱法;研究肉豆蔻叶片挥发油中两种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GC法测定肉豆蔻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气相色谱条件:HP-5MS石英毛细管柱(0.25mm×30m×0.25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240℃;检测器温度250℃;柱温起始温度为40℃,保持1min,以5℃.min-1的速率升高到220℃,保持1min;载气为氮气,流速1mL.min-1,分流比为10∶1,进样量为:1μL。结果α-蒎烯和β-蒎烯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3)分别为:99.2%和98.7%。肉豆蔻不同组织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有明显差异。不同月份肉豆蔻叶片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可以用于肉豆蔻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秦皮药材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秦皮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共分离出65个化学成分,鉴别出61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968%。其中,质量分数较大的成分有4-己基-2,5-二氧代呋喃-3-乙酸(10.197%)、3-氟-4-甲氧基苯胺(9.846%)、葡萄螺烷(7.252%)、1-十五烯(7.228%)、右旋橙花叔醇(6.501%)、氧化芳樟醇(5.465%)、α-红没药醇(4.959%)、反-氧化芳樟醇(4.582%)、4-萜烯醇(3.203%)、柠檬烯(2.134%)、正癸酸(2.019%)。结论:GC-MS联用技术可快速、准确地鉴别秦皮挥发油成分,为秦皮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迷迭香油工艺及其化学组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红  王磊 《中国药房》2010,(47):4441-4443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迷迭香油工艺,并分析其主要化学组分。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迷迭香油工艺的参数,将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分离鉴定,并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优化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5℃,分离压力6MPa,萃取时间120min。迷迭香油中鉴定出21种化学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7.99%。迷迭香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是1,8-桉叶素(27.23%)、α-蒎烯(19.43%)、樟脑(14.26%)、莰烯(11.52%)等。结论:超临界CO2萃取迷迭香油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等优点;浙江产迷迭香与西班牙型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8.
梁可  姬巍  闫小玉  庞卉  毕开顺  贾英 《中国药房》2012,(39):3694-369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桂枝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和柠檬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17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采用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60℃,以5℃.min-1升至110℃),流速为1mL.min-1,分流比为10:1,进样量为1μL。结果: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的检测浓度分别在0.02285~0.22850mg.mL-1(r=0.9998)、0.00877~0.08770mg.mL-1(r=0.9996)、0.00448~0.04480mg.mL-1(r=0.9998)范围内同其与内标的峰面积比呈良好线性关系;三者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9%、96.3%、96.9%,RSD分别为2.3%、2.0%、1.6%(n均为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桂枝中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蒺藜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蒺藜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共分离出64个化学成分,鉴别出其中54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6.920%。主要成分有(E,E)-2,4-癸二烯醛(9.156%)、香芹烯(7.951%)、反式-茴香烯(7.625%)、肉桂酸乙酯(6.687%)、己醛(5.846%)、α-松油醇(4.457%)、科绕魏素(4.050%)、2-戊烷基-呋喃(3.529%)、(E)-2-庚烯醛(3.507%)、芳樟醇(3.312%)、2,4-癸二烯醛(3.058%)。结论:该试验可为蒺藜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