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及其同源物ACE2表达的影响。方法一次性PQ 60mg.kg-1灌胃建立大鼠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模型,干预组染毒后加予贝那普利10mg/(kg.d)灌胃。于染毒后第三、七、二十一天取肺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测Ⅰ、Ⅲ型胶原;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ACE、ACE2 mRNA表达;ELISA检测肺组织AngⅡ蛋白表达。结果干预组在染毒后3d、7d肺泡炎症减轻;染毒7d后,纤维化程度积分、胶原Ⅰ、胶原Ⅲ含量低于模型组。模型组染毒后各时间点大鼠肺组织ACE mRNA及AngⅡ蛋白表达逐步上调,持续至21d;第七天后ACE2 mRNA的表达降低。干预组各时间点ACE mRNA及AngⅡ蛋白低于模型组,第七天后ACE2 mRNA表达上调。结论贝那普利可能通过降低局部ACE表达或促进ACE2合成,抑制AngⅡ生成,从而减轻百草枯中毒所致肺纤维化形成。  相似文献   

2.
赵燊  戴木森 《海峡药学》2010,22(1):112-114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中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治疗,并观察血气、肝、肾功能、胸片、HRCT及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延长生存时间,且血气指标、肾功能较对照组明显好转.两组比较P〈0.05。结论贝那普利可能通过抑制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减轻百草枯中毒患者肺、肾功能损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肺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19例),常规治疗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1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预后及死亡患者平均存活时间等。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为(83.5±17.6)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14.3)mm Hg,对照组死亡患者平均存活天数(14.9±2.7)d,明显少于观察组的(20.2±3.4)d,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死亡率均较高,分别为47.4%和58.8%,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缬沙坦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能一定程度缓解肺间质纤维化过程,延长患者存活时间,但无法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百草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虽属中等毒性的农药,但对人类的毒性却很高。由于现有方法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效果多不理想,寻找特效解毒治疗途径成为当务之急。为提高百草枯中毒治疗的成功率,我科于2007年9月至2009年5月应用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缬沙坦(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联合血液灌流、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方法,成功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胡蓬勃  许玲  王晓宇  周国军  吴立强  孙斌 《河北医药》2012,34(11):1687-1688
百草枯(paraquat,PQ)属有机杂环季胺类除草剂,易溶于水,在酸性及中性中稳定,遇碱分解,口服吸收率低,为5% ~15%,几乎不与血浆蛋白结合,2 h后达药学峰值,15~20 h后血浆浓度缓慢下降,在肾小管中不吸收,多以原型从肾脏排泄,在体内主要集中在肺,其浓度可为血液浓度的1~90倍.百草枯对人毒性强,对全身多系统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以肺组织特征性损伤最为突出.百草枯中毒无特效解毒剂,口服致死量为30~40 mg/kg,病死率60% ~80%[1],超大剂量中毒患者短期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中、重度中毒早期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损伤,肺泡上皮细胞受损,肺泡内出血水肿, 3周后出现不可逆肺间质纤维化,最终死于肺功能衰竭,是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环孢素A联合地塞米松对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ex组),小剂量环孢素A治疗组联合地塞米松(Cyc-L组)和大剂量环孢素A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组(Cyc-H组),3个治疗组根据给药疗程不同(3d、7d、14d)分为3个亚组,每组8只。采用腹腔注射20%百草枯溶液(18mg/kg)制备急性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模型。染毒后2h,Dex组经腹腔注射地塞米松(5mg/kg);Cyc-L组经腹腔注射环孢素A(5mg/kg)+地塞米松(5mg/kg);Cyc-H组经腹腔注射环孢素A(20mg/kg)+地塞米松(5mg/kg),每24h重复1次;Mod组经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一般状态,22d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羟脯氨酸(HYP)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Mod组相比,各治疗组肺纤维化明显减轻,肺组织MDA含量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上升和HYP表达明显下降。Cyc-H组疗效又优于Dex组和Cyc-L组。7d组和14d组较3d组肺纤维化明显减轻,HYP表达下降。7d组与3d组和14d组比较肺组织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地塞米松或地塞米松联合环孢素A均可减轻百草枯中毒引起的肺纤维化,其中地塞米松联合大剂量环孢素A疗效优于地塞米松联合小剂量环孢素A和单纯地塞米松疗效;②7d疗程的治疗效果要好于3d和14d疗程;③地塞米松或环孢素A联合地塞米松减轻肺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是增加机体清除氧自由基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主要探讨百草枯中毒(PQP)致肺纤维化形成机制.方法 X线检查确诊有肺纤维化的患者,取痰涂片行铁染色,显微镜下查找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颗粒.结果 PQP患者,X线检查确诊肺纤维化,取痰涂片行铁染色,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颗粒.结论 在百草枯中毒机制中,含铁血黄素巨吃噬细胞颗粒在肺组织间质大量沉积,促使肺纤维化形成可考试为百草枯中致肺纤维化形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百草枯(PQ)中毒引发肺纤维化机制尚未明确,缺乏针对性治疗药物和措施.PQ中毒后,复杂的细胞网络调控肺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并分泌细胞外基质,引起肺纤维化,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可在PQ中毒初期加重肺损伤,促进肺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及静息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肌成纤...  相似文献   

9.
<正>百草枯(PQ)作为一种有效的除草剂,已广泛应用于农田和牧场,具有显著的除草效果。百草枯化学名称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对人体有很强的毒性[1],特别是在口服中毒情况下,由于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死亡率高达90%[2]。临床病例显示,PQ可导致多个器官损伤,特别是肺损伤,PQ可引起肺泡上皮损伤甚至死亡,随着肺泡细胞的破坏,进一步出现肺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肺泡内出血和肺部感染,最后发生肺纤维化[3]。目前PQ引起死亡的机制已初步阐  相似文献   

10.
百草枯进人体内导致大量自由基生成,这些氧自由基攻击细胞器及其内膜,导致细胞损伤直至死亡。由于肺泡细胞对百草枯具有主动摄取和蓄积特性,所以肺是攻击的主要靶器官,损伤最突出,患者会从肺泡炎发展成难以逆转的肺纤维化,最后死于低氧血症,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治疗。我院的一些百草枯中毒的中晚期患者,肺部发生不同程度肺纤维化,在急诊科实施急救措施初步稳定后转入呼吸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11.
田雷  周殊  程景林 《安徽医药》2016,37(12):1522-1524
目的 研究大剂量氨溴索联合甲强龙早期应用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肺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9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按入院日期随机分成甲强龙组(对照组)及氨溴索联合甲强龙组(观察组),每组4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存活率、肺纤维化发生率和肺纤维化程度。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各时间点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第3天的肺纤维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时,观察组肺纤维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第1周比第3天的肺纤维化程度增加(P<0.05),而对照组各时间点比前一时间点的肺纤维化程度增加(P<0.05),在第2周及第4周时,观察组肺纤维化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联合甲强龙早期应用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存活率不能显著提高,但使百草枯中毒导致的肺纤维化发生率及肺纤维化程度均有所下降,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螺内酯能否阻抑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纤维化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Q染毒组(一次性PQ80mg/kg灌胃)和螺内酯干预组(一次性PQ80mg/kg灌胃并予每天1次螺内酯100mg/kg灌胃)。各组大鼠于染毒后第7、14、28天分批处死,取肺组织行HE染色、Masson染色并做肺泡炎、肺纤维化评分,计算肺系数,测血浆及肺组织醛固酮(ALD)含量及肺羟脯氨酸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法测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染毒组和干预组血浆、肺组织ALD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第14天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各时间点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积分、肺系数、肺羟脯氨酸含量均低于染毒组(P〈0.01);干预组第14天始肺组织TGF—β1、α-SMA蛋白的表达均低于染毒组(P〈0.05或P〈0.01)。结论ALD、TGFβ1、α—SMA可能均参与PQ中毒致肺纤维化的发病进程。螺内酯对PQ中毒大鼠肺纤维化有一定程度的阻抑作用,可能与其抑制ALD受体,并减少肺部TGF-β1和aSM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急诊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百草枯中毒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催吐、洗胃、导泻,清洁灌肠,大量补液,利尿,维生素C、E,保护脏器功能及血液灌流治疗,实验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发生肺纤维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及病死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发生肺纤维化、MODS的人数少,病死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在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重要脏器功能,降低肺纤维化及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下降,是临床上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去铁敏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36例,其中血液灌流结合其他常规治疗患者(常规治疗组)17例,以上治疗加去铁敏和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患者(联合治疗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20d死亡率、肺纤维化发生率、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死亡率显著降低(10.53% vs 41.18%,P=0.013),肺纤维化发生率(10.53% vs 35.29%,P=0.041)和多器官衰竭发生率也显著下降(5.26% vs 29.41%,P=0.047),总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6% vs 0,P=0.985)。结论:去铁敏联合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结合其他常规治疗优于一般的常规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大鼠急性百草枯中毒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TGF-β1、PDGFI、GF-1在急性百草枯中毒动物模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染毒组,分82、4、72 h 3个观察时段,观察不同剂量组在染毒后不同时间大鼠静脉血细胞因子TGF-β1、PDGFI、GF-1的动态变化,同时作病理检查。结果染毒大鼠于染毒后出现的中毒表现,8、247、2 h各剂量组所监测细胞因子的水平增加,24与72 h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72 h高剂量组各指标与同时间点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高、中、低3个剂量组与8 h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示染毒后8 h出现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中性白细胞浸润,24 h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及炎性粒细胞浸润更加明显,有大量渗出液;72 h出现广泛弥漫的间质纤维化的表现。结论在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机制中细胞因子TGF-β1、PDGFI、GF-1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所致肺损伤患者在不同剂量、治疗不同时期的CT影像学特征以及临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5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对患者不同剂量、不同治疗分期的CT表征与临床预后进行观察。结果患者早期治疗中的主要特征为肺纹理增多、纵隔气肿、磨玻璃征或无明显异常,而中期的主要特征为肺纹理增多、纵隔气肿、磨玻璃征、肺间质纤维化,治疗晚期阶段患者存活患者主要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少量组22例患者均好转出院;中量组21例患者中15例好转出院,6例预后不良;大量组患者9例全部死亡。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肺损伤包括肺实质与间质同时受损,以纵隔气肿、磨玻璃征、实质病变、肺气肿与胸腔积液为主,晚期主要表现为间质纤维化,可以明确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治疗具有明显的CT表征,且与预后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百草枯中毒患者脏器损害与血清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脏器损害与血清细胞因子变化。方法1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于服毒后48h采集静脉血10ml,分离血清,取部分血清立即作肝肾功能及有关生化检查,其余置-70℃冻存,备测细胞因子。采集动脉血2ml行动脉血气检查。所有病人均行高分辨CT检查。对照组为15例健康查体志愿者。肝肾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血清PDF、IGF、TNF-α、IL-1β、IL-6和IL-1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总胆红素(TBIL)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或P<0.01)。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下降明显,pH、碱剩余(BE)、碳酸氢盐(HCO3-)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血清细胞因子PDGF、IGF-1、TNF-α和IL-10等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β、IL-6变化不明显。HRCT主要为肺部渗出性病变,表现为片絮状影、磨玻璃样影和肺叶实变等。结论百草枯中毒可造成肺、肝和肾的损害,在百草枯中毒发病机制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e potential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ymoquinone (TQ) and its molecular mechanism were evaluated in paraquat (PQ)-induced pulmonary fibrosis in mice. TQ was administered orally at the doses of 20 and 40 mg/kg during the course and after development of fibrosis. Pathological changes, expressions of genes involved in fibrogenesis, hydroxyproline (HP) and oxidative stress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in the lung tissues. TQ dose-dependently recovered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duced by PQ. TQ decreased hydroxyproline content, lipid peroxidation and restored the antioxidant enzymes to the normal values. In molecular level, expressions of TGF-β1, α-SMA, collagen 1a1 and collagen 4a1 genes were also returned to the control level by TQ.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Q has the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s for the treatment of lung fibrosis by inhibi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and down-regulation of profibrotic ge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