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吴彩霞  常星  康文艺 《中国药房》2010,(23):2164-2166
目的:定性分析多枝柽柳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多枝柽柳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保留指数法鉴定。结果:共分离出34个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5个,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其相对质量分数,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89.50%。其主要成分是十五烷(16.83%)、壬醛(12.45%)、十六烷(8.20%)、十四烷(8.08%)和己醛(7.37%)。多枝柽柳挥发性成分主要含有烃、醛、酮和醇4类化合物,其中烃类的含量最高,为37.11%;其后依次为醛类(占27.56%)、酮类(占8.89%)、醇类(8.04%)。结论: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红柳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曾祯  陈琳 《药学研究》2017,36(11):649-651
目的 分析天山翠雀花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方法对天山翠雀花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并鉴定,以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天上翠雀花中鉴定的挥发性成分共31个.其主要成分为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8.57%)、(E)-2-庚烯醛(8.25%)、苯乙醇(8.19%)、(E,E)-2,4-庚二烯醛(5.65%)和正辛醇(5.51%)等.结论 天山翠雀花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醛类、酮类和醇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柽柳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姜岩青  左春旭 《药学学报》1988,23(10):749-755
从柽柳科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sis Lour)的干燥嫩枝叶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其中三个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柽柳酚、柽柳酮和柽柳醇,7个为已知化合物,鉴定为β-谷甾醇、胡罗卜甙、3′,4′-二甲基槲皮素、硬脂酸、正三十一烷、正三十一烷醇-(12)及三十二烷醇乙酸酯。用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确定了各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李锟  卢引  顾雪竹  康文艺 《中国药房》2012,(35):3319-3320
目的:研究细叶石仙桃地上部分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并结合保留指数法测定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细叶石仙桃地上部分共分离鉴定出20个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8.35%。其中,植酮(26.56%)、[R,R]-2,3-丁二醇(11.99%)、E-15-十七碳烯醛(8.91%)、十七烷(5.11%)、2,3-丁二醇(4.85%)、棕榈酸(4.80%)、十六烷(3.91%)、菲(3.78%)、植烷(3.63%)、广藿香醇(3.60%)和亚油酸甲酯(3.01%)是主要的挥发性成分。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细叶石仙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青叶药材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首次分析了大青叶的挥发性成分。结果:从大青叶中鉴定了35个化合物,占大青叶挥发性成分的89.95%,大青叶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是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6.32%)、壬醛(5.99%)、苯乙基异硫氰酸酯(5.79%)和棕榈酸(5.62%)。结论:棕榈酸和苯甲醇可能是大青叶药材中的药效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海桐种子乙醇总提取物(简称EESPTA)的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考察其抗内毒素活性。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EESPTA的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采用终点基质显色法鲎实验检测其对细菌内毒素的清除效果,考察其抗内毒素活性。结果:气-质联用技术共检测鉴定出32个色谱峰,占该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9.82% 。在EESPTA的挥发性成分中,1R,4S,7S,11R-2,2,4,8-四甲基三环[5.3.1.0(4,11)]十一碳-8-烯含量高达54.78%,其它含量较高的成分有2-亚甲基-胆甾烷-3-醇(7.27%)、蛇麻烷-1,6-二烯-3-醇(6.23 %)、4-甲基-5-癸醇(4.11%)、绿花白千层醇(3. 86%)、别香橙烯(3. 80%)、反式-2,3-二甲基丙烯酸(3. 50%)、二氢-噻喃-3,5-二醇-四氢-4-甲基-4-氮-二乙酸乙酯(2. 04 %)等成分。结论:EESPTA具有较明显的清除细菌内毒素作用,并呈浓度依赖关系。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海桐药用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簇花清风藤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提取分离簇花清风藤石油醚部位的脂溶性成分,并对该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样品1共鉴定出39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Z)-9-十八烷烯酸(13.15%)、10,12-十八碳二烯酸(6.74%)、棕榈酸(3.94%)、硬脂酸(3.04%)、(Z)-13-二十二碳烯酸(2.76%)、十氢化-8α-乙基-1,1,4α,6-四甲基萘(2.43%)等。样品2共鉴定出10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十四酸(4.63%)、15-甲基十六烷酸(4.55%)、14-甲基十五烷酸(4.33%)、叶绿醇(3.09%)等。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确定簇花清风藤的化学成分和研究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谢彬  顾健  谭睿  曹雨虹 《中国药房》2014,(3):260-261
目的:研究藏药打箭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打箭菊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从打箭菊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0个组分,鉴定了其中26个,占挥发油总量的81.137%。主要成分有棕榈酸(41.530%)、亚麻油酸(13.659%)、顺式-β-合金欢烯(6.250%)、正二十三烷(4.899%)、肉豆蔻酸(3.465%)、二十九烷(2.783%)、正十五烷酸(1.460%)、植酮(1.218%)等。结论:藏药打箭菊挥发油中含有多种具有明显生物活性的成分,该试验可为其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得到的沙枣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别。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沙枣花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水蒸气蒸馏法共得到40个组分,鉴定出其中30个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分别为植酮(21.15%),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13.65%),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3.65%),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13.65%),二十六烯(13.45%),9-二十六烯(13.45%)。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共得到69个组分,鉴定出其中60个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分别为正二十烷(29.48%),9-辛基十七烷(29.48%),二十一烷(13.52%),碘代十六烷(13.52%),正三十一烷(13.52%),苯甲酸烷基酯(13.63%)。结论相比较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成分多,为沙枣花挥发油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鉴定宝华玉兰(Magnolia zenii.)树皮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气相色谱共分离出85个色谱峰,鉴定出其中50种化合物,占该挥发性成分总量的75.26%。结论宝华玉兰树皮的挥发性成分以3,3α,4,7,8,8α-6氢-7-甲基-3-亚甲基-6-(3-氧代丁基)-2氢-环庚[b]呋喃-2-酮(26.33%)、9,12-蓖麻醇酸乙酯(14.93%)、1,2-双[1-(2-羟乙基)-3,6-二氮杂高金刚烷型-烯-9]肼(12.37%)为主,此外,还有棕榈酸及其衍生物(7.55%)、其他各种烯、不饱和醇、不饱和酸、不饱和酮、不饱和酯类等成分。通过对宝华玉兰树皮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定,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其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郑相勇  赵江林  曾晞  牟兰 《中国药房》2010,(35):3322-3323
目的:对中华羽苔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中华羽苔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离各成分并鉴定其结构,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经工作站数据处理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中华羽苔挥发油中分离检测出73个组分,鉴定出其中4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组分的80.92%。其主要成分为分药花醇(27.20%),其次是β-桉油醇(6.02%)、(+)-匙叶桉油烯醇(5.54%)和9,10-脱二氢异构长叶烯(5.08%)。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华羽苔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江香薷籽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江香薷籽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其化学成分,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共检出20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1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06%。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荆芥酚(57.01%)、百里香酚(30.72%)、乙酸百里酚(2.56%)、乙酸香荆芥酚(2.14%)、α-石竹烯(1.62%)。结论: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江香薷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江香薷药材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黔产葎草鲜品和干品雄花、雌花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比较。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样品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分析鉴定,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结果:在葎草鲜品雄花、雌花和干品雄花、雌花中分别鉴定出55、41、51、32个组分,分别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6.432%、97.034%、95.193%和68.896%。其中,鲜品与干品中质量分数较大的共同化学成分为β-石竹烯、(E)-β-金合欢烯;质量分数差异较大的化学成分为β-石竹烯(鲜品:49.370%,干品:76.029%)、β-月桂烯(鲜品:15.100%,干品:2.360%)、β-榄香烯(鲜品:9.847%,干品:3.095%)。结论:黔产葎草花雄花中挥发油化学成分多于雌花,鲜品多于干品。  相似文献   

14.
石磊  ;姬志强  ;康文艺 《中国药房》2014,(35):3308-3310
目的:研究复方半边莲煎剂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硅胶色谱法、凝胶柱色谱法对复方半边莲煎剂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复方半边莲煎剂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芹菜素-7-O-β-d-葡糖苷(1)、没食子酸(2)、木犀草素-7-O-β-d-葡糖苷(3)、橙皮苷(4)、正丁基-α-d-呋喃果糖苷(5)和正丁基-β-d-呋喃果糖苷(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复方半边莲煎剂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蒺藜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蒺藜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共分离出64个化学成分,鉴别出其中54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6.920%。主要成分有(E,E)-2,4-癸二烯醛(9.156%)、香芹烯(7.951%)、反式-茴香烯(7.625%)、肉桂酸乙酯(6.687%)、己醛(5.846%)、α-松油醇(4.457%)、科绕魏素(4.050%)、2-戊烷基-呋喃(3.529%)、(E)-2-庚烯醛(3.507%)、芳樟醇(3.312%)、2,4-癸二烯醛(3.058%)。结论:该试验可为蒺藜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柿蒂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柿蒂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共分离出83个化学成分,鉴别出62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6.704%,其主要成分为己醛(6.465%)、植酮(4.647%)、氧化芳樟醇(4.361%)、壬醛(3.879%)、α-松油醇(3.768%)、2-茨酮(3.519%)、芳樟醇(2.966%)、水菖蒲烯(2.930%)等。结论:GC-MS联用技术可快速、准确地鉴别柿蒂的挥发油成分,可为柿蒂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RP-HPLC法测定射干合剂中黄酮类多指标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跃年  金樑  张健  陆晓彤 《中国药房》2010,(39):3714-3716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射干合剂中黄芩苷等5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后,用InertsilODS-3色谱柱分离样品,流动相为乙腈-1‰磷酸(pH2.25,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60nm;外标法定量。结果: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射干苷、次野鸢尾黄素的线性范围均为0.05~50μg·mL-1(r均≥0.998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52%~101.22%,RSD均≤4.4%(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射干合剂中黄酮类化合物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也可用于其制剂及体内指标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