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孙明霞 《北方药学》2011,8(10):52-53
目的: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形成的原因.结果:中药注射剂存在不良反应.结论:辨证施治应用中药注射剂,规范操作可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陈天朝  孟菲  李学林 《中国药房》2011,(39):3718-3719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使用情况,为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日均费用、药物利用指数等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品种占全部药品品种的1.6%,用药金额占全部药品用药金额的10.4%。用药频度和用药金额排序基本同步,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占主导地位。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应用广泛,心脑血管类应用尤为突出,临床使用较合理。  相似文献   

3.
全国参保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笛  张杰  严丹  杜守颖 《中国药房》2015,(8):1015-1017
目的: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每年开展的《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住院患者药品、医疗器械和诊疗项目利用情况调查》数据库为基础,利用Excel对全国参保患者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参保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率及费用增长迅速;中药注射剂联合应用和超适应证使用现象严重;基层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率和费用比例增加最快;内科中药注射剂次均费用越高,使用人次越多;2009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新增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人次和费用增长明显。结论:为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需加快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加强医疗保险管理力度,健全中药注射剂药品价格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降低不良反应。方法:通过抽查我院2006年~2008年的归档病历,并结合我院药品动态监控数据,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现状,存在问题,探讨解决对策。结果:中药注射剂覆盖临床各科,使用情况呈逐年上升,但也存不合理应用的情况。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广泛,但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朱静  高小坤  孙家艳 《中国药房》2014,(43):4110-4113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2013年8月中药注射剂的销售数量、金额、年销售金额比例、用药频度、日均费用和药物利用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销量呈上升趋势,药品销售比例相对保持稳定。中药注射剂用药频度同步性较好。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合理用药监管与不良反应监测应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6.
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医源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华利  杨佳丹 《中国药房》2010,(23):2204-2206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中药注射剂的认知情况,明确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医源因素,为临床药师开展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表的形式,对重庆市6家医院100名临床医师和100名临床护士对中药注射剂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上大部分医护人员使用中药注射剂比较规范,但尚有少部分人员存在不规范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情况,需要改进。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对中药注射剂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临床药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深入临床开展宣传,减少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医源因素,促进中药注射剂安全、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药注射剂应用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秀华  杜光 《药品评价》2011,8(12):8-11
目的:促进中药注射剂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方法:使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日趋广泛,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主要存在安全性评价及上市后再评价机制缺乏、质量和临床疗效不稳定、中药西化、配伍不合理、不良反应发生频繁等问题,应从政策、企业、科研、临床医务人员及患者等多个层面解决相应的问题.结论:中药注射剂应用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多方面的不懈努力才能确保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有效、经济和合理使用,促进中药注射剂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庆俊 《中国药房》2014,(31):2955-2958
目的: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药品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3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增加,其中销售金额年增长率分别为14.82%和25.34%,DDDs年增长率分别达12.05%和26.30%;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和DDDs在各年度排序位居首位;痰热清注射剂DDDs增长最快,2013年位居首位;参麦注射剂与苦碟子注射剂各年度DDDs均位于前3位;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DDC较高,其中以康莱特注射剂最高。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应用基本合理且呈不断增长趋势,但部分中药注射剂可能存在过度使用,应加强其合理使用的监管,确保其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彭家全  胡平 《临床医药实践》2013,(5):373-374,398
目的:分析重点监测品种中中成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合理使用中成药注射剂提供干预依据。方法:统计兴山县人民医院2011年5个中药注射剂8个品规的应用量、用药频度及科室分布情况,抽查150份中药注射剂病历,对适应证、给药途径、剂量进行调查,对照《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评价不合理用药现象。结果:中成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未辨证选药而超适应证用药、用药剂量偏大、使用疗程偏长等方面。结论:兴山县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应用现象,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0.
刘松青 《中国药房》2009,(12):881-883
目的:为理解和执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提供参考。方法:分析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对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结果与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应用是保障注射剂安全性的重要环节,《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是针对目前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的问题而制定的,具有必要性,同时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分析药品销售数据和中药注射剂用药病历,总结临床药师的干预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使用合理性等的影响。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后,中药注射剂的用量、销售金额、总体使用率均较干预前减少或降低;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率较干预前提高了17.55%(P<0.01)。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管理是非常必要和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解海  王立志 《中国药房》2011,(3):266-267
目的:评价我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09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种类、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呈明显上升趋势,丹红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和DDDs居前列。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量增长迅速。必须加强用药管理和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13.
杜光  吴涛 《中国药房》2014,(47):4490-4493
目的:评价武汉地区医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武汉地区32家医院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2012年,年增长率分别为28.51%和36.99%。心脑血管疾病类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和DDDs连续3年排序稳居首位;抗感染类中药注射剂的品种多数临床疗效较好,价格适中,使用频度较高;部分抗肿瘤类品种因价格较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结论:中药注射剂已成为该地区医院临床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销售金额和用量都在快速增长。临床需要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同时,密切关注其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06~2008年中药注射剂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勇  赵欣欣  赵辉  毛志峰  邱天健  姚伟  姚毅 《中国药房》2010,(11):1037-1039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问题。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DDDs及其排序等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DDDs呈逐年增长态势,尤其是祛瘀剂、肿瘤用药两大类。其中,祛瘀剂的用药金额占每年中药注射剂总金额比例分别为57.3%、59.4%和55.9%。用药金额排序与DDDs排序同步性较差。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但安全性再评价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2005~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年均增长率达24.89%,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DDDs5年中排序均稳居首位,DDC以抗癌类中药注射剂最高。"医保"药品和"新农合"药品比例均占80%以上。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用药结构合理,应用呈增长趋势。价格适中且疗效确切的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占有较大份额。应注意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曲虹  杨晓露  夏云  苟小军  范蓓蓓  曹姗 《中国药房》2014,(47):4485-4487
目的: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中收集我院2011-2013年中药注射剂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排序比(DUI)及不良反应(ADR)等数据,并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排序。结果:我院2011-2013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DDDs、DDC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品种数较为稳定,均为23种。其中,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品种最多,其用药金额占所有中药注射剂的一半以上,且DDDs排序最高的前10名药物中有7种为心脑血管用药;呼吸系统类的用药金额增长最为显著,2013年较2011年增长了98.1%,主要为喜炎平注射液的用量增长所致。2011-2013年发生的中药注射剂ADR类别大部分为一般ADR,多表现为过敏反应和胃肠道反应等,干预后其发生率2013年较2012年下降了50%。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合理,个别品种存在使用不规范的情况。今后应继续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监管,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