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64年我们在四川省重庆地区自然界捕捉的铃头血蜱首次分离出Q热立克次体,并对该毒株的抗元性进行了研究。鉴于该蜱在国内分布较为普遍,为进一步了解铃头血蜱对Q热立克次体的易感性,探讨其在Q热疫源及流行病学上的意义,特以铃头血蜱为对象,在实验条件下,观察蜱对Q热立克次体的易感性、已感染的蜱叮刺健康动物能否传播、立克次体在蜱体内的储存时间、蜱粪污染情况及病源体经卵、经期传递等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非洲钝缘蜱是非洲地区的一种常见软蜱,根据其嗜血习性至少包括4个近似种,它是蜱传回归热的重要媒介。Davis早在1943年就证明非洲钝缘蜱可实验感染Q热立克次体。1951年Jadin在刚果从自然界捕捉的非洲钝缘蜱中分离出Q热立克次体。1979年作者等曾发表了我们早期(1964)用非洲钝缘蜱实验感染Q热立克次体的资料,作者等并提出非洲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对用玻片固相抗体免疫荧光检查Q热立克次体进行了实验条件、特异性试验及感染蜱标本的初步研究。与常规免疫荧光技术比较,在检查Q热立克次体的标本中其非特异性荧光显著降低,而检查细胞外的抗原其敏感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于1987年对广州地区某农场犊牛发生不明原因的热性疾病的情况下,从奶牛身上捕捉微小牛蜱563只,分13组研磨后用肉汤稀释成20%悬液接种豚鼠。发病犊牛血清9份,作补体结合试验。接种豚鼠发病后的蜱作电镜检查。结果表明:微小牛蜱13组,其中2组动物发病,于感染后7~9天解剖,可见脾肿大3~4倍,脾电镜阳性率为15.38%。  相似文献   

5.
Q热立克次体在原代或传代单层细胞上生长繁殖的研究已有不少报导,由于采用的细胞株与检查方法的不同,不同相的Q热立克次体在不同细胞或同种细胞内的繁殖量及最早发现立克次体的时间不尽一致。国内对Q热立克次体在细胞培养中的繁殖动态研究不多,特別是I相Q热立克次体尚未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认识微小牛蜱和扇头蜱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室内饲养条件下对微小牛蜱(Boophilusmi-croplus)、镰形扇头蜱指名亚种(Rhipicephalushaemaphysaloideshaemaphysaloides)和猛突血蜱(Haemaphysalismontgomeryi)的产卵和孵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三种硬蜱在产卵期天数上差异不明显(p>0.05),而在孵化期上有极显著差异(p<0.01);微小牛蜱和镰形扇头蜱间除了吸血后体重(p<0.05)、产卵前期(p<0.01)、孵化期(p<0.01)外,其余参数均差异不明显(p>0.05);猛突血蜱与微小牛蜱间仅在产卵前期和产卵期天数上差异不显著(p>0.05),与镰形扇头蜱间仅在产卵期天数上差异不明显(p>0.05),其余各项参数间都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猛突血蜱的生殖效率和孵化率均明显高于微小牛蜱和镰形扇头蜱(p<0.05)。此外,三种硬蜱不仅日产卵量曲线相似,而且产卵量与吸血后体重之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3,p<0.01)。结论:微小牛蜱和扇头蜱之间有较高的相似度。  相似文献   

7.
范氏于1958年通过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最早提出我国内蒙地区有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存在的可能。王氏等1963年在黑龙江省虎饶地区发现病例,并从动物和蜱分离出立克次体。孔氏等于1973年在新疆精河县捕获的草原革蜱分离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以后,通过血清流行病学及病原体鉴定,证明内蒙及新疆地区有斑点热存在。抗原性分析结果,证明我  相似文献   

8.
斑点热的主要宿主和媒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斑点热均系自然疫源性疾病 ,人类对其病原体的保存作用是次要的。斑点热的主要储存宿主是啮齿类动物 ,节肢动物是其传播媒介也是储存宿主。人可以被携带斑点热病原体的节肢动物叮咬或被其粪便污染伤品而感染本病。迄今发现的斑点热中 ,除了立克次体痘是由革螨叮咬传播 ,加利福尼亚鼠伤寒是由蚤叮咬或蚤粪传播外 ,其他斑点热均由蜱叮咬或蜱粪传播。人类只要在很好地识别了斑点热的宿主和媒介后 ,才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斑点热的防制。1 动物宿主斑点热立克次体 (SFGR)的动物宿主以脊柱动物为主 ,它们是媒介蜱的寄生和供血者 ,是蜱生存的…  相似文献   

9.
安徽蜱类初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安徽蜱类2科3属5种。根据调查说明微小牛蜱、翘缘锐缘蜱是本省蜱类优势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对翘缘锐缘蜱的形态,补充了前人的描述,分析了金腰燕是大别山区该种重要宿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 病原体的分离,一般均选用对其感受性高的实验动物。如大白鼠、小白鼠、豚鼠、地鼠等,有些还需更大的动物或纯种动物,并受性别、年龄、体重等多方面的限制,不仅繁殖,饲养工作量大,到野外和边远地区进行病原分离,还增加旅途携带和运送上的困难。非洲钝缘蜱对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多种病原生物易感;吸血习性广泛;耐饥力和繁殖力强,且饲养管理方便。本文即利用此种软蜱,以离体吸血的方法,吸取可疑 Q 热患者的血液,并通过立克次体可在蜱体内较好地发育和增殖的特点,从而节约或代替实验动物,达到分离病原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海南岛立克次体的群别及其分布。方法:应用微量免疫荧光检测法(mIFA)对人群血清进行恙虫病、斑疹伤寒和斑点热3种立克次体IgM、IgC抗体检测。应用L929单层细胞进行立克次体分离培养。立克次体用特异性抗体进行mIFA鉴定。结果:恙虫病、斑疹伤寒和斑点热3种立克次体ISC抗体阳性率分别是13.55%(76/561),18.77%(101/538),30.83%(164/532)。其中IgM和IgC抗体均≥1:80者,斑疹伤寒为32.08%,斑点热为46.30%。立克次体分离培养结果,20份不明原因发热或疑似立克次体病患者血液标本分离出12株立克次体,免疫血清mIFA鉴定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立克次体特异性DNA等方法鉴定出3株恙虫病立克次体、2株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7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结论:海南岛确有恙虫病、斑疹伤寒、斑点热病存在,该岛的中、西部感染率较高,南、北部较低。  相似文献   

12.
In 1957, a new tsutsugamushi disease vector, Leptotrombidium (L) Gaohuensis SP. Nov. was dis covered during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disease in Gaohu Village, Zhejiang Province. An overall study of its epidemiology, ecology and etiology was corb ducted to determine the insect in function as a tsutsu gamushi disease vector. The authors conducted an insect bite test on themselves, showing that the larvac had the ability to bite humans and cause the infection. The second generation larvae were divided int0 5 groups of 5-20 larvae each and allowed to bite healthy mice. Two groups of the mice contracted the disease and died. Two strains of Rickettsia tsutsugamushi were isolated from them, an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large quan tities of rickettsia parasites were found in the ovum with the ability to transmit Rickettsia tsutsugamushi. Isolation of Rickettsia Gaohuensis indicated that under suitable conditions. tsutsugamushi from L natural infection occurs L Gaohuensis is distributed throughout 10 coun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It is a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foci disease areas; its seasonal fluctua tion conforms to that of the disease and its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also conforms with the disease incidence in the infectious area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L Gaohuensis fulfils all the criteria for a vector of tsutsugamushi disease, so it is concluded that L Gaohuensis SP. Nov. is a new vector for the diseas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海南省居民心脏病死亡及潜在减寿情况。方法 收集海南省2017 年8个国家监测点常住居民的心脏病死亡资料,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采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分别计算死因构成比、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期望寿命和潜在减寿年数。结果 2017年海南省8个监测点的常住居民因心脏病死亡2 396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8.55%,年均粗死亡率为77.3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9.74/10万。其中男性为 1 345例,女性为1 051例,男女比例为1.3∶1;海南省2017年的期望寿命为81.1岁;海南省2017年因心脏病造成的潜在减寿年数为19 848.4年,60~<65岁年龄组最高,为2 740.1年。结论 海南省2017年因心脏病造成的潜在减寿年数较高,疾病负担较重,因而通过对心脏病高危人群进行适当的干预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旨在进一步了解2020年海南省常住居民死因监测数据的漏报情况,探索行动型国家死亡原因分析工具(Analysis of Causes of National Deaths for Action, ANACONDA)在死因监测质量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数据来源于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死亡信息监测管理系统,主要为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海南省19个市县死因监测点上报的33 418例死亡数据。所有数据通过ANACONDA进行统计分析,死因分类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结果 2020年海南省报告死亡个案共33 418例,粗死亡率3.6‰,85岁以下男性死亡占比均高于女性,而在85岁及以上死亡占比则相反。死因监测质量分析显示,2020年海南省死亡监测存在漏报情况,死因漏报率为30.1%;三大类死因各年龄组构成与全球疾病负担区域各年龄组构成均存在差异,中高年龄组的死因误报情况较为显著;2020年海南省死亡数据生命统计性能指标整体得分为52.8,死因的报告质量得分为85.5,可使用的具体死因的级别得分为88.4,改善死因数据质量优先行动区域的死亡报告的完整性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海南省2014—2020年常住居民的死因概况,分析其死亡原因,为健康海南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海南省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上报数据,获取海南省2014—2020年常住居民死亡信息,应用Excel 2010及SPSS 26.0软件对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构成比等指标进行相关统计分析;以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标化死亡率。 结果 2014—2020年海南省年均常住人口为917.53万人,8个监测点每个点年均常住居民为29.71万人,累计报告死亡83 878人,年均总死亡率为504.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618.69/10万;其中男性标化死亡率为806.18/10万,女性标化死亡率为444.36/10万,男女标化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死亡率显示,0~<1 岁组的粗死亡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呈下降趋势,且粗死亡率明显高于儿童其他年龄组;从20岁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居民粗死亡率总体不断上升;65岁及以后,粗死亡率增长十分迅速,特别是85岁以后,粗死亡率达到最高值。死因顺位前三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从死因死亡率来看,2014—2020年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的死亡率均大于100/10万,这两种死因为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依然是海南省常住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有针对性的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干预和治疗有利于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海南省梅毒流行状况及五类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定梅毒防治健康教育和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对海南省2008—2017年梅毒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统一的梅毒预防知识调查问卷,通过一对一面谈的方式调查海南省的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流动人口、暗娼和MSM,分析比较五类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 2008—2017年海南省共报告梅毒病例33 759例。2008年以来,梅毒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2.52%。梅毒报告病例中农民占主体,11 132例,占32.97%,但农村居民梅毒知晓率最低,为55.07%;五类人群梅毒预防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2.16%,其中MSM知晓率最高,为69.53%,城市居民、暗娼、流动人口分别为69.04%,63.97%,58.97%。五类人群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人获取梅毒预防知识的途径是宣传活动和电视,但在男男性接触人群中,获得梅毒预防知识的途径以网络和朋友或同伴为主。结论 海南省梅毒报告发病率近年出现快速上升趋势,而五类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对不同对象采用针对性的宣传和教育方式,逐步提高人群梅毒知晓率,降低梅毒的发生率和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海南省居民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海南省36个居委会,村委会,1800个住户中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问卷实施入户调查及体测。结果样本人群BMI正常居民占60.1%,低体重或消瘦人群占31.9%,超重与肥胖人群占8%。男性BMI均值为20.6,女性BMI为21.0,男女BMI值均低于2000年全国水平,而均高于1992年海南省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地区类型、城乡差异、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等因素为BMI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海南省居民超重率呈上升趋势,在海南省营养不良、消瘦的情况比超重肥胖更加严重。海南省年轻人营养不均衡,必须注重主要影响因素的改善,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海南地区汉族人群HLA及其单倍型频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汉族人群HLA抗原及单倍型的频率。方法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对海南地区209例非血缘关系的汉族正常人进行HLA-A、B抗原分型。结果在209例中检出前9位HLA-A、HIA-B高频率抗原为A11,A2,A24、A33;B40,B46,B57,B13,B62。通过家系抗原遗传分析获得418条海南地区HLA-A/B单倍型,查出6条海南地区高频率出现的单倍型为A33/B57、A2/B46、A11/B60、A11/B13、A24/B60、A11/B62。结论海南地区汉族人群的HLA-A、B抗原频率与广东地区相同,而单倍型频率有所不同。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人群有着不同单倍型频率分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海南省居民的贫血状况,为制定健康促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际血液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检测1482例血红蛋白浓度,分析全省城乡及不同类型地区、性别、年龄别居民贫血患病率。结果2007年海南省居民贫血患病率为47.2%。城市居民贫血患病率为42.8%,农村贫血患病率为5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乡、不同市县、地区类型、年龄、性别、民族、职业、文化程度、脂肪、维生素C等因素为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海南省人群贫血状况严重,特别山区和内陆地区居民贫血更甚,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有关政府部门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报道4例来自海南省的掌黑癣患者临床资料,为掌黑癣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总结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2016—2018年确诊的4例掌黑癣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4例患者均为海南省海口市人。其中女性3例,男性1例;4岁以下3例,成人1例;3例患儿均喜好玩沙,1例成人有手足多汗症病史。4例患者皮损部位均为手掌,原发皮疹为黑色斑疹,患者无自觉症状。根据临床表现、10% KOH涂片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诊为掌黑癣,分离菌株鉴定为威尼克何德霉。4例患者通过外用抗真菌制剂治疗后治愈,疗程5~14 d。结论 掌黑癣在海南省发病率低可能被低估。海南省报道的掌黑癣病例主要是儿童。通过真菌直接镜检可快速诊断,真菌培养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可明确致病菌种。外用抗真菌制剂2周内可完全治愈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