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5-氟胞嘧啶(5-FC)对基因修饰的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特征。方法: 以腺病毒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转染胰腺癌SW1990细胞,以Western blot检测目标基因蛋白水平表达,通过细胞形态学、脱氧核糖核酸(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观察5-FC对表达CD基因的SW1990细胞凋亡的影响作用。结果: 以含CD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的SW1990细胞,给予5-FC100 μmol·L-1, 培养48 h,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DNA梯形改变及凋亡峰, 细胞在G1,S 和G2/M各期分别为64%、11%和7%,凋亡率达34.6%。结论:5-FC的上述诱导凋亡作用可能是胰腺癌CD基因疗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酵母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YCD)是新型自杀基因,利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RV),将YCD高效导入人原代T细胞,并在体内外探讨转基因T细胞的功能及"自杀"效应。方法:构建RV载体MSCV-YCD-puroR,瞬时质粒共转染法制备RV,流动感染法或Retronectin 离心法感染人原代T细胞,嘌呤霉素筛选获得T-YCD-puroR,检测转基因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及细胞因子分泌功能,在体外和SCID小鼠体内,探讨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C)对T-YCD-puroR细胞的杀伤效应等。结果:病毒滴度为(5.0±3.7)×106TU/mL。流动转染法对人原代T细胞的基因导入率46.0%±9.6%,2轮离心 Retronectin法的基因导入率为60.3%±7.6%(n=3)。经嘌呤霉素筛选48h获得T-YCD-puroR细胞,其基因阳性率96.7%±1.5%,并可大量扩增。与野生T细胞比较,T-YCD-puroR细胞杀伤K562肿瘤细胞的能力及细胞因子分泌功能无统计学意义。体外实验显示,与野生T细胞比较,T-YCD-puroR细胞对puromycin的IC50上升了304.9倍(0.071mg/Lvs22.3mg/L),对5-FC的IC50下降了133.3倍(656.0μmoL/Lvs4.9μmoL/L)。T-YCD-puroR细胞静脉接种于SCID小鼠,7d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5μmoL的5-FC,连续7d,首次给药24h后即可观察到SCID小鼠外周血中CD45 细胞显著下降(P<0.01)。结论:YCD自杀基因导入对人原代T细胞功能无显著影响,T-YCD-puroR细胞可以在体内外被5-FC有效杀伤。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腺病毒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自杀基因(Ad-CD)对直肠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用重组腺病毒介导外源CD基因转染到人直肠癌细胞株HR-8348,检测病毒的转导效率和CD基因表达.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黄连素联合Ad-CD基因对HR-8348细胞存活率及体外旁观者效应的影响.结果:在250μg/ml 5-氟胞嘧啶(5-FC)浓度下,0 1、 0 3、 3 0、 30 0μmol/L浓度的黄连素联合5-FC对直肠癌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7 7%、 42 4%、 52 3%、 56 3%.3 0μmol/L浓度的黄连素可作为参考用药浓度.在转染和未转染CD基因的HR-8348混合体系中,黄连素联合CD/5-FC对直肠癌细胞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结论:黄连素可以增强自杀基因系统对直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可作为一种增效剂应用于直肠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体外、原位、体内实验观察FCU/5-氟胞嘧啶(5一FC)联合γ射线对鼻咽癌CNE-2细胞的杀伤效应,以预测其对鼻咽癌的治疗作用。方法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pcDNA3.1(-) CMVe.Egr-1.FCU转染CNE-2细胞,600μg/ml G418筛选14 d获得稳定表达FCU基因的CNE-2细胞,免疫印迹法鉴定FCU基因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5-FC联合不同剂量的γ射线对FCU基因表达阳性的CNE-2细胞的杀伤效应。进行原位基因治疗:取5×106对数生长期的CNE-2细胞接种裸鼠右腋下,建立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接种细胞12 d后将裸鼠随机分成7组,观察不同处理对各组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进行体内基因治疗:取5×106对数生长期表达FCU基因的CNE-2细胞接种裸鼠右腋下致瘤,接种细胞后的第5天,将裸鼠随机分成7组,观察不同处理对各组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从转染细胞总蛋白中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42 000的预期蛋白。体外实验中,γ射线组细胞的相对存活率为15.85%~97.88%,而5-Fc(100μg/ml)+γ射线组细胞的相对存活率是6.58%-5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FC+γ射线(1.0 Gy)组细胞的相对存活率分别是2.37%~35.87%,明显低于5-FC组细胞的相对存活率12.11%~99.51%(P< 0.01)。原位基因治疗和体内基因治疗实验结果表明在5-FC或者γ射线干预下,鼻咽癌移植瘤生长不同程度受到抑制,5-FC或(和)γ射线干预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或PBS干预组(P< 0.05),以5-FC联合γ射线组明显。结论FCU/5-FC联合γ射线对鼻咽癌CNE-2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其有协同治疗鼻咽癌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背景:体内研究已经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像神经干细胞一样在脑内迁移和整合,如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系统途径移植成为可能,将会显著简化移植的步骤。目的:构建含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EGFP-N3-CD,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观察CD基因的表达及BMSCs-CD/5-氟胞嘧啶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对C6胶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构建pEGFP-N3-CD质粒,酶切、DNA测序鉴定。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重组表达质粒pEGFP-N3-CD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G418筛选培养获取阳性克隆(BMSCs-CD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BMSCs-CD细胞的CD基因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共培养BMSCs-CD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24h后加入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72h后TUNEL、MTT、流式细胞术检测C6胶质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GFP-N3-CD含完整的CD基因序列,CD基因转染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基因及蛋白水平有完整表达。BMSCs-CD和C6胶质瘤细胞体外共培养条件下,C6胶质瘤的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果提示体外共培养条件下,BMSCs-CD/5-氟胞嘧啶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对C6胶质瘤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类别转换重组(CSR)和体细胞高频突变(SHM)是活化的B淋巴细胞在免疫球蛋白基因组中启动第2次多样化进程的2个重要过程,然而活化诱导的胞嘧啶核苷脱氨酶(AID)是CSR和SHM过程中必需的酶.研究发现,AID在免疫球蛋白基因多样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与免疫性疾病有关.现就AID与免疫球蛋白基因多样性及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基因治疗是近十年来随着现代医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而诞生的,它是指在基因水平上将正常有功能的基因或其他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方式,将治疗基因导入到患者体内,并使之表达功能正常的基因,或表达患者原来不存在或表达很低的外源基因,赋予患者新的抗病功能。1990年,美国一名腺耷酸脱氨酶缺乏症患者正式接受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基因治疗,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后,我国也于1991年开展了血友病B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取得了安全有效的结果。目前世界上已有近百项基因治疗临床研究项目正在实验中,基因治疗研究发展迅猛,研究内容已经认遗…  相似文献   

8.
tk基因及其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疱疹类病毒的tk基因(包括HSV-tk,VZV-tk)编码胸苷激酶(TK),病毒的TK除可以催化脱氧胸苷变成脱氧胸普酸,还可以催化一些核苷类似物磷酸化,这些磷酸化后的核苷类似物对哺乳细胞有根强毒性。近年,许多学者用多种载体将病毒止基因转入肿瘤细胞,配合核苷类似物作为前药治疗肿瘤,动物实验效果肯定,现正进入临床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几年HSV-tk,VZV-tk的转基因治疗肿瘤的研究状况。文献资料表明,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的由特异性转录调控序列调控的转HSV-tk基因治疗肿瘤,是近几年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活化诱导胞嘧啶核苷脱氨酶(Activation-induced ey-tidine deaminase.AICDA)8408C/T基因的多态性与成人哮喘及血浆总IgE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检测AICDA基因多态性。结果:成人哮喘患者AICDA 8408位T/T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成人哮喘组T/T基因型血浆总IgE高于C/C、C/T基因型(P<0.05)。结论:成人哮喘患者AICDA 8408位T/T基因型与成人哮喘的发病及高血浆总IgE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转染胞嘧啶脱氨酶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有效地将化疗前药5-氟尿嘧啶转化成具有细胞毒性的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并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基因治疗载体表达外源基因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对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分离、培养小鼠间充质干细胞,构建胞嘧啶脱氨酶基因与GFP联合的慢病毒载体,通过慢病毒包装法将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及GFP转染至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获得稳定表达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及GFP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其与胶质瘤C6细胞共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5-氟胞嘧啶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影响。 结果与结论:慢病毒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及GFP基因成功转染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成C57BL/6 mMSC-codA/eGFP细胞,C57BL/6 mMSC-codA/eGFP在5-氟胞嘧啶的作用下可引起胶质瘤C6细胞的明显凋亡,在5-氟胞嘧啶浓度为1×106 μg/ L条件下C6胶质瘤细胞凋亡率为60%(P < 0.05)。提示,C57BL/6 mMSC-codA/eGFP可将5-氟胞嘧啶转化成5-氟尿嘧啶并对C6胶质瘤细胞生长有显著的限制作用甚至是致死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CD、HSV-tk融合基因对胆管癌细胞QBC939生长的抑制作用。 方法: 构建了含CD、HSV-tk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并与单基因转染对照,观察其对胆管癌细胞的杀瘤活性。 结果: CD、HSV-tk融合基因经体外转染可在人胆管癌细胞QBC939中高效表达。与单一自杀基因转染组对照,双基因组对前体药物的敏感性增强,表现出更强的抗肿瘤作用,具有更明显的旁观者效应(BSE)。 结论: CD/HSV-tk双自杀基因对胆管癌细胞具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是一种较单自杀基因治疗更合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Antisense oncogene and tumor suppressor gene therapy of cance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apid advances in cancer gene therapy are driven by an explosive development of gene transfer technology and a strong demand for seeking alternatives to unsatisfactory conventional cancer therapies. Discovery of the genetic basis of cancer has indicated that cancer is a disease of genes. Among a variety of approaches to gene therapy of cancer, antisense oncogene and tumor suppressor gene therapy of cancer are the two strategies that aim at correcting genetic disorders of cancer through suppression of the abnormal expression of the proliferative genes. The potential effectiveness of these approaches is promised by their precise targeting at the mechanisms of the disease. Examples of several preclinical studies of these types of approaches that led to the approval of clinical trials are reviewed. Limit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se approache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1 HSV1 -TK基因定义、分子结构HSV1 -TK基因即单纯疱疹病毒I型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基因 (herpessimplexvirus -Itypethymidinekinasegene,HSV1 -TK ) ,早在 1 979年就有人克隆了HSV1 -TK基因序列[1] ,基因转录部分约 1 30 0个核苷酸 ,蛋白质编码区长为 1 1 2 8个核苷酸 ,编码 376个密码子 ,基因中没有内含子 ,其转录起始部(mRNA5’端 )有 1 0 7个核苷酸的非翻译区。2 TK基因治疗肿瘤机制2 1 TK酶作用 TK基因是一个药敏基因 (drugsen sitivityg…  相似文献   

14.
Cytosine deaminase (CD) gene of E. coli converts the non-toxic compound 5-fluorocytosine (5-FC) into 5-fluorouracil. We have introduced a vector expressing the CD gene in a rat colon carcinoma cell line. Expression of the CD gene confers 5-FC sensitivity to these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 In a bifocal model consisting in a simultaneous engrafment of a CD+ tumor on one lobe of the liver and a wild-type parental tumor on the opposite lobe, treatment with 5-FC results in regression of both type of tumors, indicating the existence of a distant bystander effect.  相似文献   

15.
实验用构建的正向连入人IFN-γcDNA片段的重组表达载体pMAMneo-γ-IFN,以Lipo-fectin介导法将重组载体转染入胃癌细胞7901中,挑选出G418抗性克隆,地塞米松诱导其分泌IFtI-γ经活性测定筛选出高分泌IFN-γ的细胞株RPM7901-7(1725IU/ml),Southernblot证实IFN-γcDNA确已导入该细胞株中。体外培养过程中,RpM7901细胞与转染了对照质粒pMAMneo的细胞pM7901及野生型7901细胞在形态,生长能力等方面无明显差别,而经地塞米松诱导的RpM7901细胞则与之有显著差异。裸鼠体内接种显示,经诱导的RpM7901细胞在致瘤性上显著低于野生型7901细胞及pM7901细胞。经基因转移后可高分泌IFN-γ的肿瘤细胞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6.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随着基因转移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通过选择合适的载体转导免疫调节分子、缺陷基因、激活因子、细胞凋亡受体以及诱导免疫耐受等方式来达到治疗目的。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基因治疗具有高效性、靶向性、副作用小等优点。近几年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因治疗在临床前实验和临床实验阶段取得了很多成果。  相似文献   

17.
1 抑癌基因  肿瘤的形成是“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这对矛盾的平衡被打破的结果 ,如癌基因放大或过度表达 ,抑癌基因失活都会导致癌变发生。抑癌基因有很多如TP5 3、RB、P1 6、Bax等 ,其中TP5 3是最重要的抑癌基因 ,TP5 3功能的失活 ,引起抑癌活性丧失 ,促进细胞恶性转化。目前认为TP5 3基因抑制肿瘤除它直接诱导细胞凋亡外 ,还能诱导肿瘤局部产生TNFα、IL-6等炎性细胞因子 ,增强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晚近还认为它能抑制肿瘤内VEGF表达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TP5 3基因在大多恶性肿瘤中表现为突变或缺失 …  相似文献   

18.
19.
肿瘤的基因治疗是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使其在体内表达并发挥特定的功能,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近年来关于基因治疗肿瘤的研究报道很多,该文就肿瘤的基因治疗策略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