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H)与开腹子宫切除术(AH)引起机体的损伤程度,方法:选择60例有子宫切除手术指征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腹腔镜和剖腹子宫切除术各30例,测术前,术后24h指血细胞(WBC)数,中性粒细胞比率(NGR),ELISA双抗体夹心法及散射比浊法测术前,术后24h和48h静脉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静脉输液日,住院日和术后病率。结果:AH组术后24hWBC计数比术前明显增高(P<0.01),LH组升高不明显(P>0.05),两组术后NGR均明显升高(P<0.05),但AH组升高的更多(P<0.01),两组术后24h,48h的血清IL-6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但AH组术后24h,48h的血清IL-6的CRP浓度显著高于LH组(P<0.01),与剖腹手术组比,腹腔镜手术出血少,用药少,术后病率低,住院日短。结论:腹腔镜手术组IL-6和C反应蛋白反应水平较剖腹手术组低,与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有关。  相似文献   

2.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对机体的应激反应。方法 :将 3 5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成后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组。分别于术前 2 4h和术后第 1、3天测定血白细胞总数 (WBC)、血清C -反应蛋白 (CRP)和白细胞介素 -6(IL -6)的浓度 ,并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术后镇痛用药量、术后发热率、术后平均住院日和费用。结果 :开放手术组术后第 1天WBC计数比术前明显升高 (P <0 .0 5) ,后腹腔镜组升高不明显 (P >0 .0 5)两组术后第 1、3天血清CRP和IL -6水平显著高于术前 (P <0 .0 5) ,但开放手术组血清CRP和IL -6均显著高于后腹腔镜组 (P <0 .0 1)。与开放手术相比 ,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出血少 ,引流量少 ,术后发热率低 ,用药少、住院日短等优点。结论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对机体的应激反应较开放手术低 ,有望替代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腹腔镜和开腹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2年9月~ 2010年12月在余姚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以腹腔镜术者710例和开腹术者653例.测定术前24h、术后24、72 h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GR)、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细胞介素(IL)-2、白细胞介素(IL)-4和白细胞介素(IL)-6,并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排气时间、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病率.结果 开腹组术后24、72 h WBC计数、NGR、CRP、IL-4、IL-6均高于术前(P<0.05),腹腔镜组术后WBC、IL-4升高不明显(P>0.05),NGR、CRP在术后24 h有增高,幅度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72 h恢复至术前水平,IL-6在术后24、72 h均升高,幅度低于开腹组(P <0.05);IL-2在开腹组术后24、72h均下降,腹腔镜组在术后24h有下降,幅度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72 h恢复至术前水平.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早,镇痛用药少,术后病率低.结论 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开腹手术小,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更适合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H)与开腹子宫切除术(AH)引起机体的损伤程度.方法选择60例有子宫切除手术指征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腹腔镜和剖腹子宫切除术各30例.测术前、术后24h指血白细胞(WBC)数、中性粒细胞比率(NGR),ELISA双抗体夹心法及散射比浊法测术前、术后24h和48h静脉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静脉输液日、住院日和术后病率.结果AH组术后24hWBC计数比术前明显增高(P<0.01),LH组升高不明显(P>0.05);两组术后NGR均明显升高(P<0.05),但AH组升高的更多(P<0.01).两组术后24h、48h的血清IL-6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但AH组术后24h、48h的血清IL-6和CRP浓度均显著高于LH组(P<0.01).与剖腹手术组比,腹腔镜手术出血少,用药少,术后病率低,住院日短.结论腹腔镜手术组IL-6和C反应蛋白反应水平较剖腹手术组低,与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术前贫血对间隔缺损矫治术患儿围术期红细胞输注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本院2018年12月—2022年3月208名18岁以下间隔缺损(室间隔、房间隔、室间隔合并房间隔缺损)患儿的病历资料。按术前是否贫血分为贫血组(52例)和非贫血组(156例)。比较2组患儿的基本情况,术前、术中、术后输血情况,术后ICU停留时间、术后感染率和平均住院日的差异。结果 本组间隔缺损患儿术前贫血发生率为25.0%(52/208),贫血组与非贫血组的年龄(岁)0.67(0.33,2)vs 2(1,3),术前体重(kg)6.5(5,10)vs 10.5(8,14),血红蛋白(g/L)102(91.5,107)vs 127(121,134),均P<0.05。术前、术中、术后贫血组和非贫血组输血率:11.54%(6/52)vs 0%(0/156)、92.31%(48/52)vs 72.44%(113/156)、51.92%(27/52)vs 25.0%(39/156),均P<0.05。贫血组vs非贫血组术后ICU停留时间(d)3(2,6)vs 2(2,3),平均住院日19(13,25)v...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手术前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的疗效。方法:将34例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拟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手术前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后手术,对照组纠正贫血后择期手术,详细记录两组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无一例输血,术后24h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术后住院日及术后病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术前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LC围术期血浆IL - 6、IL - 1 0和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 :2 0例慢性胆囊炎LC(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 0例即全麻复合硬膜外腔阻滞 (GEA)组和全麻 (GA)组 ,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前 (T0 ) ,CO2 气腹后 30min(T1 ) ,术毕拔管后 5min(T2 )、术后第 1天晨血浆IL - 6 ,IL - 1 0和皮质醇水平。结果 :皮质醇GEA组 ,术中术后无显著改变 ,但GA组CO2 气腹后 30min和术毕拔管后 5min显著升高 (P <0 .0 5 ) ,组间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5)。两组血浆IL - 1 0水平在CO2 气腹后 30min和术毕拔管后 5min时均明显增高与术前比较 (P <0 .0 1 ) ,其中GEA组IL - 1 0水平高于GA组 (P <0 .0 5) ,术后 2 4h两组均恢复至术前水平 ,IL - 6在两组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无明显升高。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腔阻滞可明显减轻LC手术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限制性与开放性输血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5岁老年髋部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100例,ASA分级Ⅰ—Ⅲ级,排除慢性贫血等因素,随机分为A、B 2组:限制性输血组(A组,n=50):围手术期Hb<80 g/L即启动输红细胞;开放性输血组(B组,n=50):围手术期Hb<100 g/L再启动输红细胞,观察记录手术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 A组与B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围手术期失血量、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拆线时间、住院天数、出院3个月后Hb及直立行走率无差异(P>0. 05),但在输血量(1. 80±1. 32vs 4. 25±1. 18)、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vs 12%)、输血相关费用(298. 70±255. 12 vs 1 309. 30±292. 74)及出院前24h内Hb(92. 90±5. 49 vs 104. 30±3. 86)方面明显低于开放性输血组(P<0. 05)。A组术中和术后输血量明显低于B组(0. 54±0. 74 vs 2. 09±0. 37; 1. 24±0. 90 vs 2. 15±0. 92,均为z<0. 05),术前2组输血量比较无差异(P>0. 05)。A组和B组中入院Hb和出院3个月后Hb比较无差异(P>0. 05);但出院前24 h内Hb均明显低于入院Hb和出院3个月后Hb(P<0. 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限制性输血安全有效,不影响患者预后,在输血后不良反应及节约用血方面显著优于开放性输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围手术期血红蛋白(Hb)变化原因。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8名股骨颈骨折行空心钉内固定术的老年(60岁)患者入院时、术前及术后d1所做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前输液情况,了解它们对围术期患者Hb变化的影响。结果 98名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8.3±10.5)min,术中失血量(17.2±8.9)ml。平均Hb,术前输液后(113.0±15.0)g/L、术后d1(108.4±12.4)g/L均较入院时(122.3±15.4)g/L有所变化(P0.05)。患者平均红细胞比容(Hct),入院时(38.2±5.2)%、术前(34.1±4.1)%和术后d1(34.0±3.9%)(P0.05)。术后Hb100 g/L的患者由入院时的9人增加至术前的18人,术后d1增加至30人(P0.05)。5人术后d1的Hb80 g/L,给予输血治疗。结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围手术期Hb下降的真实原因可能是术前输液对血液的稀释作用,并不需要即刻输血。对于入院时Hb100 g/L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需监测围手术期Hb变化情况,积极行输血治疗,避免发生术后贫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有妇科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分别行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其中附件手术各20例,子宫切除术各.12例。测术前、术后24h指血白细胞(WBC)数、中性粒细胞比例、ELISA双抗体夹心法及琼脂单扩散法测术前、术后24h和48h静脉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D反应蛋白(CRP)和胰岛素水平。比较两组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静脉输液日、住院日和术后发热率。【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24h、48h血清IL-6、血浆普通胰岛素(RI)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但开腹手术组显著高于腹腔镜组(P〈0.05)。两组血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用药少,术后体温升高率低,住院日短(P均〈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明显减低术后机体应激的反应水平,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抑肽酶对骨科手术病人围术期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抑肽酶对骨科手术病人围术期出血的影响。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择期骨科术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 15例。A组为对照组 ,B组为抑肽酶组。分别于术前 (T0 )、术毕 (T1)、术后 1d(T2 )和术后第 7d(T3 )测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白细胞 (WBC)、血小板 (PLT)变化 ,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激活酶时间 (APTT)和纤维蛋白原 (FIB)含量 ;术中失血量 ;术中、术后异体血输入量及手术失血量、术后 2 4h切口引流量。结果 :自T1起两组患者Hb、HCT、PLT均明显低于术前 (P <0 .0 1) ,PLTT3 恢复至术前水平。WBC明显升高(P <0 .0 1) ,但至T3 时 ,B组WBC恢复术前水平 ,而A组仍高于术前 (P <0 .0 1)。A组各时点APTT无显著变化 ,B组T1及T2 APTT较T0 延长 (P <0 .0 1) ,T3 恢复至术前水平。T1起A组FIB较T0 下降 (P <0 .0 1或P <0 .0 5 ) ,组间同期比较 ,B明显高于A组 (P <0 .0 1或P <0 .0 5 )。B组术中出血量 ,术中、术后异体血输入量 ,术后 2 4h切口引流量均少于A组 (P <0 .0 1)。结论 :抑肽酶可减少骨科手术病人围术期的出血量及异体血的输入量  相似文献   

12.
去白细胞输血在小儿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评价去白细胞输血在小儿心脏直视手术中减轻心肺组织损伤、降低术后感染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344名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患儿 (术前无感染 ,心功能 >Ⅱ级 ) ,据术中输注血液成分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未输血 ) 1 0 9人、常规输血组 (输注常规血液成分 ) 1 1 3人、去白输血组 (输注去白细胞血液成分 )1 2 2人 ,各组病例分别于术前、术后 6h、2 4h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丙二醛 (MDA)水平 ,监测全肺阻力 (TPR)和呼吸指数 (RI)的变化 ,同时记录患者围手术期体温、外周血象变化及术后抗生素的使用天数。结果术后各组血清CK MB、AST、LDH、MDA水平较术前均明显提高 ,但各时向去白输血组血清 4项指标明显低于常规输血组 (P <0 .0 1或 0 .0 5 ) ;术中、术后去白输血组TPR和RI水平均低于常规输血组 (P <0 .0 1或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去白输血组术后感染率及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低于常规输血组 (P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去白细胞输血在小儿心脏直视手术中可以有效地减轻心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减少输血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和新的输血指征的对减少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输异体血的可行性。方法  395例心内直视手术按时间分为 2组 :2 0 2例为对照组 ,未采用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 ,以血红蛋白 (Hb) <12 0 g/L ,红细胞压积 (Hct) <36 %为围术期输血指征 ;193例为实验组 ,应用无血预允等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及新的输血指征 (Hb <10 0 /L ,Hct<30 % )。对两组体外循环时间、术中和术后用库血量、术后的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死亡率和住院总费用等进行比较 ;对两组围术期术前、术后即时、术后当晚、术后 7d、14d的Hct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实验组有 6 8例 (35 .2 % )围术期无输血 ,术中平均输血量 (12 0 .3± 37.8)ml,术后平均输血量 (2 74 .3± 6 9.1)ml,而对照组全部病例均输血 ,术中平均输血量 (6 4 2 .1± 4 8.7)ml,术后平均输血量 (734.5± 12 7.4 )ml。两组在围术期中的输血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死亡率、住院总费用与术后的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组术后Hct的动态观察均显示 ,术后 7d内有下降的趋势 ,实验组最低降至 30 % ,14d后逐渐回升。结论 应用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和新的输血指征能减少或无需在心脏直?  相似文献   

14.
不同输血方式对肺鳞癌患者围术期TNF—α和IL—lO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同种输血和自体输血对肺鳞癌患者围术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和相互关系。[方法]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对31例肺鳞癌患者行肺癌根治术,将其分为两组,同种输血组(A组)17例,自体输血组14例(B组)。测定两组围术期血清中TNF-α和IL—10的浓度。[结果]A组输血后d1与输血前相比血清中TNF-α、IL-10浓度增高,以IL—10变化尤为明显,输血后d5TNF-α降低并接近输血前的水平,明显低于B组,IL—10仍明显高于输血前的水平。B组中不同时问IL—10无显著变化,TNF-α于ds明显高于输血前。[结论]肺鳞癌患者围术期同种输血后血清中TNF-α降低与IL—10升高有关,IL—10升高可能是同种输血后免疫抑制的重要原因。自体输血可减轻或去除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测定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输血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脑肿瘤患者谨慎输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64例行根治性切除术脑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输血组46例,未输血组15例;健康对照组40例。三组均在术前、术后3d、14d、30d分别抽静脉血备检。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T细胞比值及NK细胞。结果输血组输血前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d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4天、30天与第3天相比无显著变化,但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未输血组输血前与健康对照组亦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3天该值明显减少(P<0.05或0.01),但CD8+变化不显著;术后第14天,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相比:术前及输血前细胞免疫无差异。术后第3天,未输血组CD3+、CD4+、CD8+、CD4+/CD8+T细胞比值与输血组比较(P<0.05),CD8+无差异。术后第14天、30天,未输血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CD4+/CD8+T细胞比值、NK细胞明显高于输血组(P<0.05)。结论输血对脑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临床上对该类患者的输血应慎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术前增强的炎症反应对术中及围术期血管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选择 10 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 ,于术前留取外周血标本 ,分离出周围血单核细胞 (PBMCs)并提取核蛋白 ;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 (EMSA)测定PBMCs中NF κB活性表达 ,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 6 (IL 6 )水平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等影像学和临床指标判定PCI术中及围术期血管并发症。结果  10 0例患者中 ,13例于术中发生急性管腔闭塞 ,1例于术后 2d发生亚急性血栓 ,均于闭塞处行PTCA和 或支架植入 ,恢复TIMI 3级血流。余 86例术中无血管并发症发生 ;术后 30d临床随访 ,无缺血性事件及各种原因的死亡发生。NF κB活性在血管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分别为 (2 11± 0 6 1)倍和 (1 30±0 4 2 )倍 ,P <0 0 1;IL 6水平两组分别 4 2 5 (0 0 0~ 75 0 0 )pg ml和 7 5 (0 0 0~ 4 8 0 0 )pg m ,P <0 0 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增高的NF κB水平、糖尿病和靶血管AHA ACC分型是血管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PCI术前增高的炎症反应可能与血管并发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减压术围手术期输血的影响因素,明确输血种类和输血量的范围,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为建立腰椎管狭窄减压术围手术期输血的评价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大连地区3家三级甲等医院接受腰椎管狭窄减压术患者386例,根据是否输注异体血分为输血组(139例)和未输血组(247例);根据患者的输血量将输血组分为≤4U组和4U组;根据输血方式分为异体输血组,自体输血组和(自体+异体)输血组。收集386例腰椎管狭窄减压术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手术相关信息(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血常规(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凝血功能指标(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患者转归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天数、切口愈合情况)以及围术期输血种类和输血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腰椎管狭窄减压术患者围手术期输血比例为36.01%,患者平均用血量(4.9±2.95)U。输血组和未输血组在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前Hb、住院天数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输血组中≤4 U组和4 U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体输血组和自体输血组在抗生素使用种类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体输血组、(自体+异体)输血组、自体输血组在其他转归情况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术中输血量与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前血红蛋白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01、0.176、-0.163,呈相关性(P0.05)。结论对腰椎管狭窄减压术围手术期输血的影响因素有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前患者Hb,自体输血组、异体输血组和(自体+异体)输血组在对患者术后转归方面基本上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行游离皮瓣重建术的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输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在该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并实施游离皮瓣重建术的8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围术期输血情况将患者分为输血组和未输血组,对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是否合并重大基础疾病、肿瘤T分期、N分期、术前是否进行放化疗、ASA分级、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游离皮瓣是否包含骨瓣等相关因素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 899例患者中有338例患者围术期进行输血,总体输血率为37.60%。输血组在不同BMI、基础疾病、T分期、N分期、术前放化疗、ASA分级、术前血红蛋白、游离皮瓣种类中所占比例与未输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BMI18.5kg/m~2、术前合并重大基础疾病、肿瘤T分期为3~4期、N分期0期、术前进行放疗或化疗、ASA分级Ⅱ级、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偏低及游离皮瓣包含骨瓣等患者输血概率明显增加,术前应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静脉铁剂结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心脏外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80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Hb90g/L的患者于手术当天开始应用静脉铁剂结合EPO,持续3~4d;70g/LHb90g/L患者于术前3~4d开始应用静脉铁剂结合EPO,持续3~4d。对照组不给于静脉铁剂结合EPO。将患者术后Hb升高值、输血率、输血量、感染率及出院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静脉铁剂结合EPO组应用前平均Hb为(96±5)g/L,使用后(术后2周)平均Hb为(123±9)g/L;术后18例患者输血,输血率22.5%,输血量(430.7±41.5)mL;4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率5%;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6.2±1.7)d。对照组治疗前Hb为(98±6)g/L,治疗后为(101±6)g/L;术后30例患者输血,输血率37.5%,输血量(705.8±63.8)mL;10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率12.5%;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9.5±2.2)d。静脉铁剂结合EPO组患者术后Hb升高值、输血率、输血量、感染率及出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应用静脉铁剂结合EPO可提高患者Hb水平,降低术后输血率、输血量及感染率,有利于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6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者为研究组,另选择64例单纯行剖宫产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输血、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变化、手术时间、术后发热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输血、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经验的产科医生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