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OPD 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内血栓形成发生率很高,其外周静脉血β-血栓球蛋白(β-TG)水平升高,血小板聚集增加,提示肺血管阻力增加与血小板激活有关。本文研究了血小板激活在COPD 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作用。确诊COPD 的29(男26、女3)例患者,平均年龄60.2岁,均处于临床稳定状态。以肺动脉压20 mmHg 为界将患者分为两组:①正常肺动脉压组(Ⅰ)组,14例,平均肺动脉压13.9±3.6mmHg,平均肺血管阻力113±52.4 dyn·s·cm~(-5);③肺动脉高压组(Ⅱ组),15例,平均肺动脉压33.43±11.22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长期家庭氧疗对COPD患者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本文作者对95例接受长期氧疗(LTOT)的COPD患者进行了长达6年的追踪研究。95例患者中,男72例,女23例,平均年龄58±9岁,均无其它严重疾病。肺功能和肺血流动力学基础值为:FVC=2.24±0.5L,FEV_1=0.84±0.31L,PaO_2=7.33±0.80kPa(55±6mmHg),PaCO_2=6.40±1.20kPa(48±9mmHg),平均肺动脉压(mPAP)=373±1.47kPa(28±11mmHg),肺血管阻力(PVR)=353±172dync·s·  相似文献   

3.
替米沙坦和赖洛普利降压及对尿酸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替米沙坦和赖洛普利的降压疗效及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一组35例高血压患者给予替米沙坦40mg,qd;另一组33例给予赖洛普利5mg,bid。12周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替米沙坦组最高血压由(169.36±10.8)(/102.92±10.47)mmHg降为(145.48±14.78)(/81.45±9.57)mmHg,P<0.05;24h平均压由(149.73±8.93)(/93.21±10.68)mmHg降为(132.24±14.40)(/83.45±9.47)mmHg,P<0.05。赖洛普利组最高血压由(168.17±10.16)(/102.63±11.29)mmHg降为(146.9±14.83)(/85.25±7.14)mmHg,P<0.05;24h平均压由(148.90±9.16)/(92.54±11.23)mmHg降为(133.47±13.08)(/83.68±8.92)mmHg,P<0.05。替米沙坦组血尿酸由(446.56±110.56)"mol/L降为(378.52±78.95)"mol/L,P<0.05;赖洛普利组血尿酸治疗前、后为(445.23±112.14)"mol/L和(437.34±113.87)"mol/L,P>0.05。结论替米沙坦和赖洛普利降压疗效相似,但替米沙坦有降低尿酸的作用,建议高血压合并血尿酸增高患者选用替米沙坦。  相似文献   

4.
50±8(37~62)岁的11(男9、女2)例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A组)、55±7(46~64)岁的8(男7、女1)例缺血性心肌病(至少1支主支狭窄>75%)患者(B组)和49±10岁的17(男11、女6)例检查未见异常者(C组)中,分别有8例、8例和9例曾作心导管检查。测定最低左室压(LVPmin)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以阐明舒张早期时间间期和舒张早期血流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A组心功能NYHA Ⅳ级5例、Ⅲ级6例;随访29±18个月,死亡5例。B组心功能NYHA Ⅳ级1例、Ⅲ级5例和Ⅱ级2例;随访29±17个月,无一例死亡。  相似文献   

5.
对270例有严重低氧血症的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氧疗的预后进行了研究。 患者男232例,女38例,年龄66±8岁。有严重气流受限,FEV_1为预计值的30±12%。PaO。≤55mmHg,平均为48±6mmHg,PaCO_2为47±9mmHg,并有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有些患者合并胸膜及肺的疾病,如胸膜增厚、肺结核后遗症性损害等。 结果 以上患者长期氧疗后总的存活率是低的。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高血压(IHP)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多年来为研究者所关注。1975年Henry等使用苯基乙醇胺—N—甲基转换酶法(PNMT)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后,对IHP患者血浆儿茶酚胺含量的研究日益增多,但结果相异。对象和方法:IHP患者81例(男41例,女40例)平均年龄48±1岁,血压平均174±3/101±2毫米求柱。正常血压组66例(男45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2岁,血压平均119±2/72±1毫米  相似文献   

7.
53±10(17~71)岁的100(男87,女13)例患者作左右心室造影,左前斜位45°和右前斜位45°的双平面X线片同时摄取。其中冠心病81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肥厚型心肌病2例,11例造影未见异常。A组27例示有三尖瓣脱垂,B组73例未见三尖瓣脱垂。A、B两组的年龄、性别、肺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和三尖瓣关闭不全发生率(18/27对 39/73,NS)均无显著差异。A、B两组的右室舒张末容量指数无显著差异(93±34对98±23ml/m~2,NS),A组右室收缩末容量指数小于B型(39±16对47±17ml/m~2,P<0.05),A组右室射血分数大于B组(58±10%对53±10%,P<0.05)。本  相似文献   

8.
硝苯吡啶(Nifedipine,简称NF)又名心痛定,为血管扩张药物。我院用于治疗晚期老年性高血压病13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与方法13例均为老年性高血压病Ⅲ期,男11例,女2例,年龄57—74岁。治疗前平均收缩压198.15±17.25mmHg;平均舒张压113.85±11.75mmHg。病程13—25年。13例中8  相似文献   

9.
氯沙坦和依那普利降低血压和尿酸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氯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两者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59例高血压病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氯沙坦50mg,qd;另一组给予依那普利5mg,bid。12周后观察二种药物的降压效果和对血尿酸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血压均显著下降。氯沙坦组最高血压由(167.45±10.70/100.90±10.47)降为(146.14±14.40/83.24±9.24)mmHg;24h平均收缩压由(148.93±8.91/92.31±10.43)mmHg降为(132.62±14.40/83.24±9.24)mmHg;依那普利组最高血压由(165.17±10.16/100.60±14.49)降为(147.23±14.14/89.2±7.14)mmHg;24h平均压由(149.32±9.29/91.47±12.97)mmHg降为(133.87±13.02/83.17±8.92)mmHg;氯沙坦组血尿酸治疗后由(446.48±118.55)μmol降为(379.52±74.59)μmol,依那普利组血尿酸治疗前后为(441.30±112.15)μmol和(433.77±113.96)μmol。结论:氯沙坦和依普利那降压疗效相似,但氯沙坦有降低尿酸的作用,对于血尿酸增高的高血压病人建议选用氯沙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前后肺动脉及左心房血浆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变化。方法选择符合行PBMV适应证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50例,PBMV术前及术后30min监测肺动脉压、左心房压,并同时取肺动脉血、左心房血分别用重氮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NO和ET值及NO/ET值。结果PBMV术后,肺动脉压、左心房压明显下降,肺动脉平均压由((51.7±19.3)mmHg(1mmHg=0.133kPa)降至(21.5±7.0)mmHg(P<0.01),左心房平均压由(25.3±6.7)mmHg降至(13.2±9.7)mmHg(P<0.01)。术前左心房血浆ET(51.1±10.6)pg/ml,NO(99.6±9.4)μmol/L,NO/ET=1.95±1.12;肺动脉血浆ET(131.1±19.3)pg/ml,NO(165.4±50)μ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膳食中脂肪酸组成(多价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P/S)对葡萄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血清胆固醇和原蛋白A-I(Apo A-I)的作用。研究对象为4(男3,女1)例IGT患者,年龄29~58(平均47.5±14.2)岁,体型多肥胖,体重为标准体重的+12~+48%(平均25.8±16.1%)。清晨空腹血糖94.5±3.7mg%。对照组为6(男3,女3)名健康人,年龄23~32(平均26.3±4.2)岁,体重为标准体重-8~+6%(平均3.7±8.1%)。  相似文献   

12.
腺苷选择性降低肺动脉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腺苷对肺循环和体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以 15例风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为对象 ,前瞻性自身比较用药前后肺动脉压和肺循环阻力 ,体循环动脉压和体循环阻力以及心输出量等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 :肺动脉平均压从用药前的 31± 3mmHg(1mmHg =0 133kPa)降至 2 3± 4mmHg(P <0 0 1) ,肺循环阻力从 5 0 0± 15 1dyne.s.cm- 5降至 2 6 7± 89dyne .s.cm- 5(P <0 0 1) ,而体循环动脉平均压用药前为 76± 6mmHg ,用药后为 78± 5mmHg(P >0 0 5 ) ,并且心输出量从用药前的 3 4 2±0 32 1 min升至用药后的 4 2 7± 0 30 1 min(P <0 0 1)。结论 :腺苷可以选择性降低肺动脉压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患病一年内、经过确诊的陈旧性前壁(间隔)心肌梗塞58例(男56例,女2例。年龄33—68岁,平均52.6±8.2岁)患者的左心前导联中U波方向与左心功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U波的极性分为3组:I组 U波直立(PU组)者14例(均为男性,年龄平均50.3±8.8岁);Ⅱ组 U波平坦(FU组)者30例(男29例,女1例,平均年龄53.5±7.8岁);Ⅲ组 U波倒置(NU组)者14例(男13例,女1例,年龄平均53.1±8.6岁).58例均行心导管检查,冠脉造影、左室造影及测定左室区域面积变化率(RAC.%)与舒张末期内径和收缩末期内径的短缩率(RSR);并与15例无心脏病者作对照(NL组)。  相似文献   

14.
氯沙坦和依那普利降低血压和尿酸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氯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两者对血尿酸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59例高血压病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氯沙坦50mg,qd;另一组给予依那普利5mg,bid.12周后观察二种药物的降压效果和对血尿酸的影响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血压均显著下降.氯沙坦组最高血压由(167.45±10.70/100.90±10.47)降为(146.14±14.40/83.24±9.24)mmHg;24h平均收缩压由(148.93±8.91/92.31±10.43)mmHg降为(132.62±14.40/83.24±9.24)mmHg;依那普利组最高血压由(165.17±10.16/100.60±14.49)降为(147.23±14.14/89.2±7.14)mmHg;24h平均压由(149.32±9.29/91.47±12.97)mmHg降为(133.87±13.02/83.17±8.92)mrmHg;氯沙坦组血尿酸治疗后由(446.48±118.55)μmol降为(379.52±74.59)μmol,依那普利组血尿酸治疗前后为(441.30±112.15)μmol和(433.77±113.96)μmol. 结论氯沙坦和依普利那降压疗效相似,但氯沙坦有降低尿酸的作用,对于血尿酸增高的高血压病人建议选用氯沙坦.  相似文献   

15.
63.6±7.7岁的71(男48、女23)例患者单支冠状动脉经PTCA治疗获得成功(残余内径狭窄<50%)。6.0±2.2个月后造影复查。A组24例(36%)再狭窄(内径残余狭窄≥50%),B组47例(64%)则否。葡萄糖负  相似文献   

16.
冠脉疾病患者心率变化幅度缩小,使心脏猝死危险增加。心脏猝死发作具有昼夜节律,其高峰集中于上午7~11点钟,这被认为由于清晨起床后心肌缺血发作强度增加所致。 22例医院外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病例,平均年龄59±8岁,男18、女4例,左室射血分数平均40±16%,均无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为22例心绞痛,平均年龄60±7岁,男18、女4例,左室射血分数平均44±15%。均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1~12(平均6±4)日。心脏骤停现场,发现室颤15例、持续性室速6例,未查出心律失常者3例。心脏骤停组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动态心电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 30例经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分析其心电变化。1 对象与方法  30例患者均经动态心电图检查 ,符合左室肥厚标准 (A组 ) ,其中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2 6~ 70 (平均 48± 6 )岁 ,平均收缩压 15 6± 16 mm Hg,平均舒张压 10 2± 8mm Hg,平均病程 6 .2± 2 .8年 ;30例同期检查无左室肥厚的高血压病患者为对照组 (B组 )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2 9~ 70 (平均 41± 5 )岁 ,平均收缩压 148± 18mm Hg,平均舒张压 10 1± 9mm Hg,平均病程 5 .2± 3.8年。   HOL TER记录采用双通道固态记录仪 ,以…  相似文献   

18.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动脉弹性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观察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大小动脉弹性功能指数C1、C2的变化。方法 本研究分三组 ,(1)正常血压组 :收缩压 (SBP) <130mmHg ,且舒张压 (DBP) <85mmHg ,入选 72例 ,男 37例 ,女 35例 ;(2 )正常高值血压组 :SBP130~139mmHg和 /或DBP85~ 89mmHg ,入选 6 0例 ,男 31例 ,女 2 9例 ;(3)高血压组 :SBP≥ 14 0mmHg和 /或舒张压≥ 90mmHg ,入选 6 3例 ,男 31例 ,女 32例。采用HDICVProfilorDO - 2 0 2 0动脉功能检测仪测定大小动脉弹性功能指数C1、C2。结果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C1、C2比正常血压组低 (C1:11 9± 3 4VS 15 3± 4 5 ;C2 :4 0± 2 1VS 5 6± 2 6 ) ,P <0 0 1;比高血压组高 (C1:11 9± 3 4VS 9 4± 3 1;C2 :4 0± 2 1VS 2 8± 1 3) ,P <0 0 1。C1、C2与血压呈负相关 ,即随着血压的升高而下降。结论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动脉弹性功能下降 ,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 ,随着血压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报道38例患者的心壁运动图(CWM)检查结果。心肌梗塞(简称心梗)组31例;男30例、女1例,年龄45~72(平均59.52±6.28)岁。扩张性心肌病(简称心肌病)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9~71(平均57.43±10.87)岁。对照组28例(为排除各种心血管病者),男女各10  相似文献   

20.
44.8±17.2岁的9(男4、女5)例,黑人(5例)、白人(2例)和亚洲人(2例),采用滚压泵(和鼓泡式氧合器)作中度低温非搏动性体外循环(心肺转流),分别进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5例)、二尖瓣置换(2例)、二尖瓣置换和三尖瓣瓣环成形(1例)和再次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1例)。平均转流流量为2.11±0.20L/min/m~2,平均转流灌注压为76.1±11.0mmHg,开始转流至上钳阻断主动脉的时间为7.8±7.9min。第9例患者先后2次上钳阻断主动脉(分别持续252和102min),总转流时间长达589min。前8例患者总转流时间平均118±25min。10次上钳阻断时间平均98.5±63.3min。以无热原一次性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