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抢救护理方法,进一步提高抢救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急诊抢救的12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早期急救治疗护理流程诸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 经过采取迅速、果断、准确、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12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5.90%,死亡率为4.10%.结论 早期规范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是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VIPC抢救程序在ICU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8例ICU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VIPC抢救程序,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44例,死亡5例,救治成功率为90.00%;对照组35例抢救成功,14例死亡,救治成功率为71.00%。两组救治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ICU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应用VIPC抢救程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诊手术室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及时有效地急救护理,对挽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生命及伤情预后的重要意义。方法分析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急诊手术室护士配合抢救的63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2d,痊愈60例,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95.24%。结论 创伤性休克病人,伤势复杂,死亡率高,伤后手术室的有效救护,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护理,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提高抢救成功率的目的.方法:临床对症护理.结果:24例患者均获抢救成功.结论:通过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可以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提高抢救成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527-3528
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7.6%,1例患者因止血不及时死亡;平均有效救治时间42.5±12.3min。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护理要坚持一体化原则,有条不紊地做好评估病情、急救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护理、体液复苏、建立静脉通道、心理护理等急救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创伤性休克早期急救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创伤性休克早期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35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医护要紧密配合采取迅速、果断、准确、有效的急救护理。结论早期发现休克及时纠正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大血管损伤致使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对62例腹部大血管损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给予早期急救护理.结果:本组抢救成功57例,死亡5例,成功率为91.93%.1例因失血性休克抢救无效于术中死亡,4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后继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结论:腹部大血管损伤致使失血性休克发病急、变化快、并发伤较多,早期急救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特点与急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科收治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0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经紧急抢救成功58例,抢救成功率为82.9%;死亡12例,死亡率为17.1%,死亡时间为住院后1-4 d,死亡原因为原发损伤严重及大出血。结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起病急,病情危重,积极的抗休克治疗与有效止血是急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措施及体会。方法对184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方案(迅速全面评估患者伤情、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迅速为患者建立2条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迅速为患者止血和止痛、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做好术前准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4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后存活158例,抢救成功率为85.87%;死亡26例(23例因严重创伤和出血量较大,来不及或无条件手术;3例在24 h休克复苏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和感染),病死率为14.13%。结论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制定及时有效的救治方案,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并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1 ~12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1 ~12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加强抢救过程中的护理一体化流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抢救时间、患者家属满意度及各方面护理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方面护理综合考核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抢救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抢救过程中护理工作评估情况,提高效率、缩短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郭艳 《临床医学》2012,32(7):126-126,F0003
目的总结创伤性休克患者手术室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手术室共收治的57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研究57例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3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5%,生存患者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转入ICU病房。结论创伤性休克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做好抢救设备及药品维护,细致的术前接诊,保证良好的通气,及时有效的补液扩容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流程化抢救模式在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40例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41例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抢救模式,观察组实施流程化抢救模式,比较两组执行医嘱及格率及早期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执行正确摆放手术体位、导尿准备气管插管喉镜、配合麻醉师进行深静脉穿刺、抽血气分析、输血治疗、及时供给器械护士的物品等医嘱及格率和总及格率、早期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程化抢救模式可提高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效率,保障早期抢救成功。  相似文献   

13.
向荷 《当代护士》2016,(11):110-111
目的比较采取综合性护理方法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抢救措施中的效果以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2015年3月6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进行常规的抢救以及护理措施,作为对照组;另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即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心理护理、人文护理,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的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认可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对综合护理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常规护理(P0.05)。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过程中,系统的综合性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医患关系的融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运用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的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6月—2020年5月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创伤休克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比两组在抢救患者的时效性和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院内抢救介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6.66%,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可以加强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效率,增加救治成功率,效果明显,对临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采用基于物联网的抢救护理信息链流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在基于物联网的抢救护理信息链流程施行前后两组各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患者(施行前)入院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观察组患者(施行后)入院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对照组采用常规创伤休克急救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应用基于物联网的抢救护理信息链流程。比较两组抢救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院内抢救介入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成功率方面,观察组抢救的成功率高达96.67%,远高于对照组86.67%的抢救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物联网的抢救护理信息链流程能改善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效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在2014年3月~2016年1月接诊的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将其分为2组,2014年3月~2015年4月入院的患者为对照组,共50例;2015年5月~2016年1月入院的患者为细节护理组,共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细节护理组实施细节护理。以抢救用时、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及预后情况作为评价指标。结果细节护理组在抢救用时为(41.27±14.11)min,较对照组(62.81±24.12)短;抢救成功率为78.0%,高于对照组54.0%;满意度为94.0%,高于对照组78.0%;恢复良好率为80.0%,高于对照组56.0%;中等残疾率为16.0%,低于对照组20.0%;重度残疾率为2.0%,低于对照组14.0%;死亡率为2.0%,低于对照组1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可明显缩短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用时,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提高预后恢复良好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创伤性休克院前急救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的9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2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所有均选择院前急救措施以及针对性护理。结果:3例患者因抢救无效而当场死亡,5例患者由于循环衰竭在转运的过程中死亡,剩余90例患者均获取抢救并抢救成功。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应选择院前急救措施,从而提升急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基于多学科协作团队(MDT)的急救路径对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内抢救反应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2020年该院急诊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12月未实施基于MDT的急救路径,将收治的5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2020年1-12月实施基于MDT的急救路径,将收治的6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基于MDT的急救路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院内抢救反应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抢救介入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及术前准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86%(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8.4±5.7)d,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2.5±4.3)d,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MDT的急救路径护理能有效缩短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内抢救反应...  相似文献   

19.
我院1996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7.5%高渗盐水快速滴注加自血回输抢救创伤性胸腹腔出血性休克患者86例,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94%. 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在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佳木斯市急救中心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给予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抢救结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