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医疗领域内艾滋病病人被歧视现状的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人/感染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在医疗领域内遭受歧视的态度,以发现歧视的产生原因及探索消除歧视的方法。[方法]利用个人访谈、角色扮演、现场观察等方法,对48名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调查。[结果]HIV感染者/AIDS患者存在自我歧视,医疗领域内普遍遭受歧视。[结论]应对艾滋病病人进行心理干预以减少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门诊病人艾滋病认知情况.[方法]用问卷法对山东省潍坊市1所三级综合医院的275名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62.84%,认为多性伴、血液传播的正确率在80%以上,而对蚊虫叮咬、握手拥抱、共用办公用具、共用游泳池等不传播的正确率为30.35%~52.73%.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存在明显的恐惧心理和歧视行为.[结论]医院就诊病人艾滋病知识缺乏,应加强培训教育,消除恐惧心理和歧视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镇安县医务人员HIW/AIDS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防护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镇安县 614 名医务人员进行HIV/AIDS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的知晓率不高,防护意识不强.[结论]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艾滋病防治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暴露后应急处理能力,减少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南昌市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歧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艾滋病反歧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南昌市3家医院的医务人员,运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歧视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医务人员1 521人,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5.67%,艾滋病歧视率为41.81%。调查显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OR=0.052,95%CI:0.037~0.073)、硕士及以上学历者(OR=0.053,95%CI:0.021~0.129)、家庭出生来自城市(OR=0.527,95%CI:0.395~0.702)、工作满意程度高(OR=0.714,95%CI:0.539~0.945)、对PLWHA持同情态度者(OR=0.286,95%CI:0.211~0.387)艾滋病歧视率较低;暴露危险性高者(OR=4.712,95%CI:3.271~6.788)艾滋病歧视率较高;不同科室岗位医务人员艾滋病歧视程度不同,临床医生及药师艾滋病歧视率较低,护士、医技、后勤行政岗艾滋病歧视率较高。结论南昌市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针对医务人员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专业知识培训,努力消除HIV/AIDS歧视心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在瑞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的生存10年以上的41名艾滋病患者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获得知识的渠道和当地社会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为高流行地区人群艾滋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进行调查,收集相关信息.[结果]在被调查的HIV/AIDS患者中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89.24%.以医生(97.60%)、展板/墙报(92.50%)、电视(83.00%)为渠道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人数最多.有72.50%的被调查者不赞成公开他们的身份,57.50%的被调查者愿意继续工作.[结论]被调查的HIV/AIDS患者对艾滋病的知识了解不够全面,获得知识的途径范围狭窄,当地社会对待艾滋病患者存在一定的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的艾滋病歧视情况调查,进行消除医务人员艾滋病歧视综合宣传并评价其宣传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一线医务人员,采用全球基金中国艾滋病项目设计的关于艾滋病歧视态度的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方法,并对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职业防护技能、相关伦理与道德、不歧视的相关政策的培训干预,干预前、后收回有效问卷各500份。结果医务人员已经掌握了一些艾滋病防治知识,经过培训其正确率得到提高,其正确率由干预前的93.0%,提高到干预后的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歧视态度客观存在,经干预,其不歧视率由干预前的49.8%,提高到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干预明显消除了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歧视。但医务人员存在职业暴露风险,消除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歧视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持续不懈的努力。综合医院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可通过领导支持,科教、医务和护理多个职能部门配合,分次培训,以提高培训率。  相似文献   

7.
乡村医生艾滋病知识及歧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乡村医生艾滋病知识水平及对HIV感染者存在歧视的主要形式、水平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甘肃省36个县、123个村的143名乡村医生进行现场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乡村医生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得分9.69±2.93,男性得分高于女性(t=2.17, P=0.03);93.0%村医对HIV感染者表现出正性态度;乡村医生个体对HIV感染者产生歧视得分中位数为6.50, Q<,L>为2.00,Q<,u>为11.00;影响歧视水平的因素主要为个体掌握艾滋病基础知识的水平以及曾是否接受过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培训.[结论]乡村医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较低,部分乡村医生对HIV感染者产生的歧视水平较高,应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最终消除艾滋病歧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青少年出境人员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和态度,为今后制订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以随机抽样方法对广东江门地区青少年出境人员进行有关艾滋病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认识不足,对艾滋病过度恐慌,而希望增加了解艾滋病有关知识.[结论]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有关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反歧视工作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利用自编式问卷调查四川省仁寿500名医务人员。结果调查对象中有94.20%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年龄医务人员中不同歧视程度者所占比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8.28、11.38,P0.05);不同性别、医院类别、艾防知识知晓情况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接诊意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7.77、7.73,P0.05)。结论仁寿县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感染者存在普遍歧视,但大多为轻度和中度歧视,相关部门应采取宣传教育、专业培训、加强内部管理等措施加强医务人员反歧视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四川省眉山市县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工作歧视最重的科室,寻找下一步艾滋病反歧视宣传教育的重点,为管理人员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匿名自填问卷的方法,收集眉山市县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对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 and AIDS,PLWHA)人群的工作歧视现状;通过深入访谈的方法,收集歧视最重科室的医务人员的歧视原因。结果调查收集有效问卷1 070份;采用秩和比法(RSR法)分析,对各RSR进行排序与分档并进行方差分析得到县级医疗机构的RSR的F值=16.894,P=0.011,说明分档后,各档间的歧视情况存在差异,具体来看,县级医疗机构的五官科、普通门诊的工作歧视RSR所在分档为:RSR0.50,提示其工作歧视相对其他科室更重;深入访谈的结果分析显示,歧视更重的科室自身感知的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风险相对本类医疗机构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更大。结论四川省眉山市县级医疗机构的五官科、普通门诊的工作歧视现状最重;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更大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西艾滋病感染者/病人(PLHA)更大程度地参与政府防制艾滋病的工作和活动(GIPA)以及社会对PLHA的歧视问题和如何改善他们的境遇条件等. [方法]采用APN 的问卷调查表和提纲对42名来自4个不同层次人群分别进行调查访谈.[结果]4个不同层次人群对给予PLHA更多的参与到政府防治艾滋病的活动中来,认为是很重要的为100%;对PLHA的境遇条件等相关问题,认为得到明显改.善的也为100%;对是否有PLHA在卫生服务机构经历了不公平或不恰当的待遇等15个问卷内容里,有13个内容被认为有歧视现象在30%以下,但问卷中对PLHA遭遇到来自家庭或社会歧视的问题时,4个不同层次人群对该项7个问卷内容认为有歧视现象的在50%及以上.[结论]政府官员和社会各界对防制艾滋病工作给予支持和重视,但HIV/AIDS相关的耻辱与歧视仍严重存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徐汇区艾滋病防治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毒感染者/患者(PLWHA)的歧视状况,分析影响医务人员歧视态度和行为意愿的因素。[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徐汇区31家医疗机构133名艾滋病防治医务人员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在对待PLWHA态度方面,歧视得分最高项和最低项分别为"艾滋病感染者应该到传染病医院就诊"、"应该尊重艾滋病感染者的隐私",分值分别为1.59分、0.03分;在对待PLWHA行为意愿方面,歧视得分最高项和最低项分别为"不会去艾滋病感染者处买东西"、"愿意继续和感染了艾滋病的熟人交往",分值分别为1.05分、0.48分。歧视得分女性>男性,临床岗位>检验岗位>防保岗位。[结论]性别、从事岗位类别为影响歧视得分的主要因素;对待PLWHA存在态度与行为意愿不一致的现象。应切实贯彻实施《艾滋病防治条例》、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强化职业防护政策保障和培训,减少对PLWHA的歧视。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及歧视态度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山西省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和歧视态度现况,探讨歧视态度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医疗服务过程中艾滋病相关歧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山西省抽取5家医院,每家医院抽取部分医务人员。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匿名自填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歧视态度等。结果共调查医务人员305人,其中医生205人(67.2%)、护士90人(29.5%)和医技等10人(3.3%)。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1.8%,其中,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79.8%,艾滋病传播途径掌握程度较好,知晓率为96.2%,非传播途径知识掌握程度较低,知晓率仅为73.0%。医务人员中持有歧视态度的比例较高,55.1%(168人)的医务人员认为“治疗时应对不同途径艾滋病感染者予以区别对待”,49.5%(151人)的医务人员认为“艾滋病感染者应该与健康人群隔离”。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医生、传播途径知识得分低者、非传播途径知识得分高者,其艾滋病歧视态度得分较低。结论山西省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缺乏是导致艾滋病相关歧视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5个项目地区社会8类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及其对艾滋病的态度差异.[方法]按照预定的样本量要求,对政府官员、暗娼、娱乐场所老板等8类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进行问卷调查,选择部分关键指标对不同地区之间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县和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的调查对象在预防艾滋病知识和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方面表现较为积极,其他3个地区略显不足.[结论]5个调查地区之间社会各人群的艾滋病知识和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艾滋病的预防干预工作是今后在这些地区的艾滋病预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社区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态度及歧视行为情况,分析歧视行为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医务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落实患者社区化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现场集中问卷调查的方式,对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相关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结果:74.59%的人认为自己可能因工作原因感染艾滋病,27.60%的医务人员不同意给HIV/AIDS患者同等医疗服务,57.38%和63.39%的医务人员拒绝为遇紧急外伤和门诊就诊的HIV/AIDS患者提供医疗服务,31.15%的医务人员不同意与患者握手,不同意与患者一起吃饭为54.64%.57.92%的人不愿意对辖区HIV/AIDS患者实施随防管理.临床、护理、预防保健、药检、管理岗位的医务人员歧视分值分别为4.86、5.12、3.98、4.97、5.49,不同工作岗位的医务人员的歧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加强对不同岗位社区医务人员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相关法律及职业暴露预防教育,以消除恐惧和歧视;强调政府的职能是提供关怀、消除歧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歧视的认知和行为,揭示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people livingwith HIV/AIDS,PHA)就医时遭遇的歧视,为在医务人员中开展艾滋病反歧视活动提供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某区180名医务人员和定性访谈50名PHA,收集相关资料。[结果]医务人员对PHA存在歧视,PHA歧视的总平均分为29.3分。不同的职业、不同工作岗位和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的歧视水平存在差异(P〈0.05)。[结论]应加强该市各级医疗卫生人员对艾滋病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亟需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并最终消除艾滋病相关歧视。  相似文献   

17.
某医专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湖南省怀化医专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学校进一步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年级进行分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整群抽样,对怀化医专2003、2004级在校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匿名式自填问卷的方法收集资料,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怀化医专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认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有不正确的认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性别、生源的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城市和县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有40%多的学生对艾滋病病人存在歧视、偏见、疏远的错误态度.[结论]怀化医专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认识,但不够全面;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怀化医专学生尤其是新生、女生和农村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HIV/AIDS引发的社会反响和病人心理、行为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兆佳 《职业与健康》2001,17(12):114-115
[目的]了解HIV/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引发的社会反响和病人的心理、行为,研究对照。[方法]对HIV/ADIS病例,经管经治医护人员、病人家庭成员及社区群众,通过座谈,提问调查整理分析。[结果]艾滋病引发的社会反响强烈;社会歧视普遍存在;患者精神压力重、心态复杂、流动性大。[结论]向全社会宣传普及艾滋病基本和正确的会计导向十分重要;普及艾滋病知识必须从基础教育抓好;对在职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培训已非常迫切;建立科学的HIV/ADIS管理模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湖北省部分艾滋病流行区的H 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歧视的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反歧视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湖北省艾滋病高发区襄樊市襄城区和南漳县各抽取2个村共19户艾滋病感染者家庭,采用提纲访谈,对个人进行深入访谈法调查,并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村学校、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部分人员中进行了小组讨论。结果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耻辱和歧视普遍存在,包括来自村民、医院医护人员、基层干部、家庭成员、亲戚和雇主等的歧视。结论对艾滋病患者及其感染者的歧视仍然存在,其主要原因是出于害怕被艾滋病感染,但近几年总体情况有所好转。来自村民、家人和亲戚的歧视有所减少,但来自基层干部和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的歧视却相对严重。宣传、示范等对于减少艾滋病歧视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恬  李莉  毛晓英  龚毅  喻航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407-2409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掌握程度,探讨针对大学生有效的AIDS宣传教育方式.[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方式,对成都市某大学学生随机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大学生AIDS基本知识全项回答正确率16.6%,男生高于女生;3大传播途径知晓率达90%以上;对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存在恐惧和歧视;有7.9%学生回答有异性性接触,2.0%学生回答有同性性接触,4.1%回答有吸毒行为,其中静脉吸食海洛因有0.7%;最近1次性生活使用安全套12.3%;获得艾滋病知识宣传主要途径是报刊、电视、网络;90%以上愿意接受并参与艾滋病知识宣传.[结论]该校应加强对大学生AIDS宣传教育;充分依靠大学生人群开展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