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食道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4例食道癌术后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达84.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并发放射急性气管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食道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较轻,其疗效优于常规放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three -dimensionalconformalradia tiontherapy ,3DCRT)能使高能放射线高剂量区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肿瘤病变 (靶区 )的形状一致[1] 。它要求在照射方向上 ,各照射野的形状必须与靶区的体表投影形状一致。如果还能满足靶区内任意一点的剂量处处相等就称之为调强放射治疗 (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 ,IMRT)。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stereotacticradiationtherapy ,SRT)是利用立体定向技术 …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术后纵隔转移灶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转移灶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104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研究组。开始治疗时两组均采用前后两野同照放射治疗,分割剂量DT2.0Gy/次,5次/周,照射38Gy后常规组根据CT复查情况重新模拟机定位,两野或者三野避脊髓继续常规分割治疗。研究组行CTsim定位,进行三维适形计划设计,新计划以DT1.5Gy/次,2次/d,5天/周,常规组照射目标剂量60Gy,研究组照射目标剂量68Gy。结果:治疗后3个月复查CT,各组病灶达CR者14//29例,分别占26.9%和55.8%,各组病灶达PR者26/22例,分别占50.0%和42.3%,两组总的有效率(CR PR)分别是76.9%和98.1%。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转移患者进行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疗效达CR和CR PR的患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5和P≤0.05),急性放射治疗反应可耐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脑部肿瘤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军  蔡明伟 《四川医学》2006,27(4):376-377
目的评价脑部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例脑部肿瘤患者进行3DCRT。单纯3DCRT给予DTSOGy,10次/22d,脑转移瘤及恶性胶质瘤患者常规给予全脑照射DT30Gy,15&/3周,局部补量给予DT30Gy,6次/12d。结果根据治疗后3~12月MRI或CT检查,20处病灶中CR4例,PR12例,有效率80%。生存3年1例,〉2年9例,〉1年5例,〉1年生存率75%。结论3DCRT能提高放射剂量与靶体积适形的能力,可使接受高剂量照射的正常脑组织减少30%~50%,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肿瘤患者的护理、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本组对22例肿瘤患者进行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通过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护理、提高了治愈率。结果:22例患者经加强护理后,原发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减少了局部淋巴转移,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肿瘤患者经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措施,可在相应期间使病情稳定,并发症减少,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6.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脊椎转移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脊椎转移癌的临床疗效 ,探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7例脊椎转移癌的非手术治疗效果 ,其中 12例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15例采用药物对症治疗。结果 :放疗组和对症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 83.3%和 6 6 .7% ;近期KPS评分改变分别为 6 .7和 - 6 .4 (p <0 .0 5 ) ;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9.8月和 4 .7月。结论 :在不增加急性放射副反应的前提下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脊椎转移癌除了收到满意的止痛效果外 ,还有一定的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韩俊秋 《黑龙江医学》2006,30(2):146-147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放射治疗手段之一.其能够根据肿瘤的立体形状将放射线聚焦在肿瘤靶区,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免受不必要的照射[1].具有提高治愈率,减少周边正常组织和器官的被照射剂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我科于2002-02~2004-12对108例头颈部和体部肿瘤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配合生化调节对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53例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其中未接受过放射治疗的42例照射总剂量62~68 Gy,每次2 Gy,每日1次,每周5次,共6~7周;原来接受过放射治疗的11例仅给予50 Gy,每次1.8~2.2 Gy,每日1次,每周5次,共5周。放射治疗的同时给予小剂量生化调节,方案为顺铂(DDP)3~5 mg.m-2.d-1,5-氟尿嘧啶150~200 mg.m-2.d-1,每周第1天至第5天静脉滴注,连用4周。结果治疗后3个月复查,病灶达完全缓解者17例(32.1%),部分缓解者25例(47.2%),局部控制率79.3%;1 a、2 a、3 a生存率分别为79.2%、47.2%、17.0%。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转移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配合生化调节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放射治疗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肿瘤放疗界追求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将剂量集中在靶区,彻底杀灭全部肿瘤细胞,而使周围的正常组织器官少受或免受照射,提高了放疗增益比。我院自2002年4月引进了3DCRT技术,2005年6月共治疗74例恶性肿瘤病人,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应用3DCRT技术的一些经验体会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2年4月~2005年6月,共应用3DCRT治疗74例病人,其中男性55例,女性19例,年龄11~81岁,平均46岁。病种有脑胶质瘤8例(术后5例)、脑膜瘤4例,髓母细胞瘤2例(术后…  相似文献   

10.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建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和复发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70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分两组进行比较.其中病灶<3cm患者31例,≥3cm患者39例.采用三维适形计划,分4~6野,对肿瘤区域常规分割照射,总剂量56~66Gy.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结果 放疗后肿大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为40%,部分缓解率41.4%,总缓解率81.4%.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56.5%和17.0%,淋巴结病灶直径小于3cm与大于等于3cm两组间近期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8.893,P=0.00).死亡原因主要为远处转移.结论 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对放疗较敏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有较好的姑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三维适形放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食管癌治疗后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中术后转移的有25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复发平均时间为19.2月;放疗后转移的有21例,复发平均时间为14.3月。食管癌术后的病例先采用常规放疗,DT:40~44Gy/20~22次.然后采用适形放疗,总剂量达60~68Gy。放疗后的病例均采用适形放疗,CTV为2—2.5Gy/次,5次/周,每次3~5个照射野投照,总剂量60~68Gy。结果治疗后3个月复查,术后病灶的有效率达88.0%,放疗后的有效率达71.4%,比效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射性肺部症状,术后和放疗后分别为68.0%和71.4%,比效结果无差异(P〉0.05)。放射性食管症状。术后和放疗后分别为24.0%和66.6%,比效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治疗后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价值。方法36例食管癌手术后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予三维适形放疗。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36.11%(13/36),部分缓解44.44%(16/36),无变化19.44%(7/36),总有效率80.56%(29/36)。发生急性放射性气管炎Ⅰ~Ⅱ级47.22%(17/36)、Ⅱ~Ⅳ级19.44%(7/36);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Ⅰ~Ⅱ级52.78%(19/36)、Ⅲ~Ⅳ级11.11%(4/36)。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对肺癌脑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病理诊断明确的肺癌脑转移患者39例分成2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19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前加全脑放疗(WBRT4-3D-CRT)20例,3D-CRT治疗单次靶区平均周边剂量3~8Gv,总剂量40~60Gy;WBRT4-3D-CRT组:3D-CRT治疗单次靶区平均周边剂量同前,但总剂量为16~32Gy,在3D-CRT之前WBRT2~3Gv/次,总剂量30~40Gv/3~4w。[结果]3D-CRT和WBRT4-3D-CRT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4.3%和85%(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和12.5个月(P〉0.05)。[结论]全脑放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WBRT4-3D-CRT)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在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期上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雏适形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早期并发症。方法 对33例恶性肿瘤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和优化放射治疗计划,采用低熔点铅制作适形铅挡块和3-8个等中心非共面固定野照射技术,分割剂量2-8GY/次,肿瘤中心剂量50-78GY。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均完成治疗计划,总有效率(CR+PR)85%(28/33例),副作用轻微。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有显著的近期疗效,对正常组织损伤小,早期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高峰  李桂生  王占宇 《广东医学》2006,27(10):1507-1508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3-DCRT治疗2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观察其疗效及治疗前后肿瘤平均直径、谷丙转氨酶(ALT)、甲胎蛋白(AFP)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经统计分析:治疗前后肝癌平均直径显著减小(P=0.020),肝功能无显著变化(P=0.15),治疗后AF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25)。26例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3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2%,44.5%和35.8%。结论3-DCRT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三大主要手段之一。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标志着肿瘤放射治疗进入了“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为特征的时代。作者就3DCRT技术的发展及其相关的先进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脊椎转移癌止痛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脊椎转移癌的止痛效果,探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脊椎转移癌的放射治疗止痛效果,其中21例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0例采用药物及对症治疗。结果:放疗组和药物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90.5%和60%;近期KPS评分放疗组平均增加12.5分,药物组平均降低6.2分。结论:在不增加急性放疗反应的前提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脊椎转移癌收到了满意的止痛效果,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转移灶的意义和效果。方法:分析5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3~20)个月发生纵隔转移患者。转移灶直径〈2cm10例,(2—3)cm30例,〉3cm16例,伴有颈淋巴结转移6例。56例均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4.0Gy/次,3次/周,照射总剂量(56-60)Gy。结果:治疗后1个月复查,病灶达CR者27例,病灶达PR者29例,无进展病例。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2.0%、51.8%、16.0%。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转移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行后程调强适形放疗的价值.方法 4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25例采用6MV-X射线常规放疗,T型野Dt36Gy/18次后改为斜野照射避脊髓至Dt 56~60 Gy/28~30次,21例采用先常规放疗,T型野Dt 30 Gy/15次后改为调强适形IMRT放疗,总Dt达66~70 Gy/33~35次.结果 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行后程IMRT治疗组和常规放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和72%,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后程IMRT组症状改善更理想.放射性肺部症状发生率,后程IMRT治疗和常规放疗分别为67%和72%,结果无差异(P>0.05).1年、2年、3年生存率后程IMRT治疗和常规放疗分别为69.4%、35.3%、13.2%和50.1%、20.1%、10.3%,远期生存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行后程IMRT能明显提高对病灶的局部控制率,且放疗副作用无明显增高,患者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