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2例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阐明了广州管圆线虫所致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22例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临床特点为(1)以疼痛为主诉,头痛和脊神经根刺激症状明显;(2)头痛剧烈而脑膜刺激征缺乏;(3)半数以上病人伴有嗜酸粒细胞性肺炎;(4)周围血像,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50预后好,属自限性疾病;结论,广州管圆线虫是嗜酸细胞增多性剧脑膜脑炎最主要的病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北方地区出现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引起的嗜酸细胞性脑膜炎病例的临床特点,并探讨脑脊液细胞学对该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9例在北京地区发病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脑脊液细胞学等检查,总结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9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5例.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9例)、发热(9例)、头痛(9例),伴恶心或呕吐(3例)、脑膜刺激征(7例)、视乳头水肿(2例)、肢体感觉异常(7例)、脑神经受累(3例)和肢体瘫痪(1例)等.临床分型:脑膜型8例,脊髓型1例.神经影像学:4例存在软脑膜弥漫强化,脑和脊髓实质点片状异常信号者4例.脑脊液检查:全部患者均有压力升高,白细胞均升高[(70~780)×106/L],蛋白均升高,5例有葡萄糖减低.脑脊液细胞学:嗜酸细胞比例均升高.1例(仅行1次腰穿)嗜酸细胞比例5%,其余8例脑脊液嗜酸细胞多次枪查在45%~90%,呈现以嗜酸细胞为主的炎症,伴激活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偶见浆细胞,未见寄生虫虫体.结论 脑脊液嗜酸细胞比例超过50%的脑膜炎应高度怀疑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结合脑脊液细胞学对诊断广州管圆线虫病有一定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临床预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 1997年 10~ 11月间 ,温州市区暴发的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临床预后。方法 :入选病例符合如下条件 :(1)于 1997年 9月中旬~ 11月中旬期间急性起病 ;(2 )头痛和 (或 )游移性躯干四肢皮肤抚摸痛 ;(3)周围血液或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和 (或 )广州管圆线虫虫体抗原抗体阳性 (EL ISA法 ) ;(4)病前一个月内有食用未熟的淡水螺肉或贝虾史 ;(5 )排除其它蠕虫移行症。采用统一设计的随访调查表 ,由专人对符合上述标准的 35例 ,通过电话和(或 )面访 ,进行为期 1.5年的随访。结果 :全组无死亡 ,无复发 ,无严重残疾或并发症 ,遗留症状轻微 ,以局限性的主观或客观根性感觉障碍为主。主观症状多于客观体征。早期神经根痛严重者 ,后遗根性感觉异常较多。结论 :该组病例远期预后良好 ,病程自限。病性较重者多数可遗留轻微局限性感觉异常或感觉减退 ,可能与广州管圆线虫蚴对脊髓后根神经髓鞘直接或间接损害以及虫体死亡后致局部肉芽肿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广州管圆线虫致幼儿嗜酸粒细胞性脑膜脑炎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广州管圆线虫致幼儿嗜酸粒细胞性脑膜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和基因检测等结果,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结果 2例患儿年龄分别为1岁10个月和1岁3个月、无明确接触史,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精神疲倦,2例在外院均误诊治疗。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脑脊液细胞数增高、嗜酸粒细胞 10%;高通量基因检测到广州管圆线虫。阿苯达唑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后病情恢复。结论幼儿广州管圆线虫嗜酸粒细胞性脑膜脑炎容易误诊、病死率高,早期完善头颅影像、脑脊液检查和分子基因测序可明确广州管圆线虫嗜酸粒细胞性脑膜脑炎的诊断。阿苯达唑辅以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广州管圆线虫所致嗜酸细胞性脑脊膜神经根炎远期随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年 10~ 11月期间 ,温州市区暴发了一种以急性头痛和 (或 )游移性皮肤触摸痛为主要表现的嗜酸细胞性脑脊膜神经根炎。经查明 ,病因为广州管圆线虫 ,这是广州管圆线虫病首次在我国大陆暴发流行[1 ] 。为了探讨该虫对人体的远期影响 ,我们对 35例患者进行了 1.5年随访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研究对象 : 入选标准为 :①急性起病于 1997年 9月中旬至 11月中旬 ;②病前 1个月内有生食淡水螺肉或贝虾史 ;③有头痛和 (或 )游移性躯干四肢皮肤触摸痛 ;④脑膜刺激征缺如或轻微 ;⑤周围血液或CSF中嗜酸性细胞显著增多和(或 )广州管圆线虫虫体抗…  相似文献   

6.
广州管圆线虫于1933年被命名,1944年首次在我国台湾省一男孩脑脊液中被检测到。该寄生虫引起的人类神经系统感染被确认为是东南亚、欧洲及我国嗜酸性细胞脑膜炎的主要病因,但有关该寄生虫引起周围神经损伤的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7.
报告1例从中国南方旅游归来后发生急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经过。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升高,符合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予以经验性糖皮质激素和抗寄生虫治疗后病情缓解;最终经血清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对于从流行地区归来的旅游者所患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应特别注意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血清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组、健康对照组、其他疾病组患者血清中广州管圆线虫抗体滴度。结果广州管圆线虫血清抗体滴度,患者组为1.1110±0.5311,其他疾病组为0.4110±0.1141,健康对照组0.4982±0.1343。患者组同其他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t=4.290,P<0.001;t=6.947,P<0.001)。结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血清抗体浓度,对诊断广州管圆线虫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后脑膜脑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温州市区 1997年 10~ 11月爆发流行了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后脑膜脑炎及其他神经、皮肤系统损害 ,病因曾一时未明 ,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1 ] 。近几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与外界接触的增多 ,不断有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后脑膜脑炎的发病报道 ,福建、广州等地相继有病例报道。我们医院近期收治了 1例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后的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由于人们对这一疾病的认识相对缺乏 ,容易造成误诊 ,所以本文就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后脑膜脑炎作一综述 ,以增强大家对此疾病的认识。广州管圆线虫 ( Angiostrongylus canto…  相似文献   

10.
嗜酸细胞性筋膜炎六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筋膜炎的临床特征与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总结6例嗜酸细胞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肌活检组织进行临床病理研究。结果:6例患者的发病年龄在15-41岁,均表现在较典型的嗜酸细胞性筋膜炎的临床特征,肌活检可见到3种组织学形态。(1)肌筋膜炎伴有肌病。(2)典型的嗜酸细胞性筋膜炎。(3)局限性有筋膜炎。结论:嗜酸细胞性筋膜炎病理观察可有不同的组织学亚型及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