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核因子κB在糖尿病大鼠肺组织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测糖尿病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及蛋白激酶C、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变化,探讨NF-κB在糖尿病大鼠肺病变中作用.方法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4 w后观察其肺部组织病理改变,采用改良的Takay法测定PKC活性,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κB在糖尿病大鼠肺组织表达变化.结果 DM大鼠4 w后毛细血管壁及肺泡间隔增厚,肺间质胶原成份增多,肺组织NF-κB Western带平均灰度值为(72.17±3.12).肺组织PK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浆升高41%,细胞膜升高75.9%,表现出膜移位现象.结论糖尿病大鼠肺组织高糖环境下信号传导系统PKC-NF-κB被激活,可能与糖尿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肺部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 mg/kg)制成糖尿病动物模型.48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糖尿病组、高、低剂量吡格列酮治疗组.8 w后检测存活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取右肺组织,观察病理改变,并检测核因子(NF)-κB活性表达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肺组织TNF-α的水平和NF-κB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给予吡格列酮处理8 w后,肺组织TNF-α的水平和NF-κB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可有效减轻糖尿病大鼠肺部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过度活化和TNF-α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测糖尿病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及蛋白激酶C、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活性的变化 ,探讨细胞信号传导系统在糖尿病大鼠肺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 ,4w后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 ,采用改良的Takay法测定蛋白激酶C活性 ,同位素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方法检测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在糖尿病大鼠肺组织表达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大鼠 4w肺组织病理改变为毛细血管基底膜及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基底膜不同程度增厚 ,肺间质胶原成份增多 ,蛋白激酶C、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在肺组织活性增强。结论 链脲菌素糖尿病大鼠肺组织高糖环境下细胞内信号传导系统被激活 ,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盐酸氨溴索对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真顺  徐启勇  叶燕青 《临床内科杂志》2003,20(4):213-215,T001
目的 观察核因子—κB(NF-κB)活性在博来霉素(BLM)所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IPF)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探讨盐酸氨溴索对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博来霉素诱导大鼠肺间质纤维化,观察各组动物肺脏病理组织学改变,通过免疫组织学方法检测各组动物肺脏NF—κB、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胶原蛋白I(ⅢcollagenIⅢ)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组织NF—κB含量明显增高,盐酸氨溴索组大鼠肺组织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减轻,NF—κB、IGFβ1、胶原蛋白ⅠⅢ含量均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NF-κB是肺间质纤维化进展的重要前炎性因子,盐酸氨溴索通过下调NF—κB活性来抑制IPF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糖尿病早期视网膜中蛋白激酶C(PKC)、内皮素(ET)系统与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变化,并探讨PKC抑制剂对上述因子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NC)组与糖尿病(DM)组,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ELISA及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PKC活性及亚型的表达,QRT-PCR检测不同时间点视网膜ETs和NF-κB p65基因表达及12周时PKC抑制剂对上述基因的影响。结果 12周时,DM组视网膜组织细胞膜PKC活性较NC组增加(t=6.36,P=0.00),细胞浆PKC活性无明显改变;PKC-α、PKC-β_1、PKC-β_2、PKC-δ蛋白表达均较NC组增多(t=5.69、4.71、4.10、3.753,P0.05),以PKC-β_2增加最明显,PKC-ε无改变;ETs及NF-κB p65 mRNA在不同时间点出现表达水平的上调,其中,ET-1及NF-κB出现最早;PKC抑制剂使视网膜ETs及NF-κB p65 mRNA表达呈浓度依赖性下降。结论 ETs及NF-κB的异常激活可能是PKC影响DR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核因子κB (NF κB)在佐剂性关节炎 (AA)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 ,以探讨类风湿肺的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给大鼠右后足足跖部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 (CFA)建立类风湿关节炎 (RA)的动物模型—AA。用蛋白质印迹 (Westernblot)法研究AA大鼠肺组织中活化NF κB蛋白水平 ,用原位杂交法进一步研究AA大鼠肺组织中NF κBmRNA水平 ,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在AA大鼠肺组织中可见肺泡变形 ,肺泡毛细血管基底膜损伤 ,间质内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AA组活化NF κ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1 ) ,NF κBmRNA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1 )。NF κBmRNA主要表达于肺内巨噬细胞、浆细胞以及浸入肺间质内的淋巴细胞中。结论 AA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与RA患者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相似 ,且NF κB参与AA肺组织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分成对照组、糖尿病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PBMC中NF κB活性;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结果 糖尿病大鼠PBMC和肾小球中NF κ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糖尿病大鼠相比,阿托伐他汀明显抑制NF-κB活化及MCP-1和纤黏连蛋白(FN)表达(P<0.05),减少24 h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及肾病理学损害.结论 NF-κB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抑制NF-κB的活化可能是他汀类药物发挥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肺脏的NF-κB表达情况及NF-κB的表达增强对肺脏损伤的程度。方法 30只10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雌雄各5只)、糖尿病模型组(B组,雌雄各10只),采用链脲菌素诱导建立12周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建立12周后,全部大鼠采用20%的乌拉坦1.35 g/kg腹腔内注射麻醉处死,并取左肺下叶固定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炎症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NF-κB表达的阳性面积百分比。结果 (1)肺部炎症观察:大多数正常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内未见炎症细胞。糖尿病模型组可见片状炎症细胞聚集,局部肺泡结构消失;(2)NF-κB的表达:NF-κB主要表达于气管、肺泡的上皮细胞内。正常对照组肺组织阳性表达明显弱于糖尿病模型组。分别对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肺脏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泡壁上皮细胞的NF-κB的表达做秩和检验(P0.05)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肺组织内时炎症的改变程度较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加重,NF-κB的表达增加可能是糖尿病时肺脏病变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MI)后大鼠心肌NFκB、MMP2和TIMP2表达变化及其在心室重构和心力衰竭的病理意义。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4h将存活大鼠随机分为MI组及假手术(SH)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及免疫印迹法观察MMP2和TIMP2在MI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法分析NFκB活性变化。结果MI后NFκB活性明显增强,在心肌细胞中表达呈阳性。MI后心肌MMP2、TIMP2表达均增加。从时间的相关性看,MI后时间越长,心功能越差,MMP2相对含量越高,而TIMP2表达则随梗死时间延长而减弱。结论大鼠MI后心肌组织中NFκB活性和MMP2、TIMP2表达水平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可能参与了MI后心室重构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TLR)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MyD)88/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探讨肾衰饮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炎症状态的干预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进行4 w的干预治疗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印迹检测大鼠肾脏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E染色显示大鼠肾脏组织发生明显病理改变,血Scr、BUN、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肾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肾脏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血清Scr、BUN、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肾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肾衰饮能有效改善CRF大鼠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是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发生,达到治疗CRF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Zhang HP  Xu YJ  Zhang ZX  Ni W  Chen SX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0):756-759
目的 观察蛋白激酶C(PKC)与核转录因子 κB (NF κB)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取 15例非COPD肺癌患者 (A组 )及与其年龄、性别相匹配的 15例COPD伴发肺癌患者 (B组 )因肺癌行肺叶切除术后的外周肺组织。用逆转录 (RT) PCR对PKCαmRNA表达进行半定量 ,Westernblot检测PKCα蛋白质表达 ,免疫组化法检测NF κBp6 5的表达和定位 ,凝胶电泳迁移率试验 (EMSA)检测NF κB/DNA结合活性。结果  (1)B组患者第 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 (FVC)、动脉血氧分压 (PaO2 )明显低于A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t=7 73~ 13 96 ,均P <0 0 1)。 (2 )B组PKCα/GAPDHmRNA和PKCα蛋白质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A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t=7 6 4、2 2 2 7,均P <0 0 1)。 (3)NF κBp6 5胞核阳性率B组明显高于A组 (t =112 79,P <0 0 1) ;B组NF κB/DNA结合活性是A组的约 3 2倍 ,差异有显著性 (t=10 4 80 ,P <0 0 1)。(4 )B组PaO2 与NF κBp6 5胞核阳性率呈负相关 (r =- 0 70 90 ,P <0 0 5 )。结论 COPD患者肺组织中PKCα表达、NF κBp6 5核表达及NF κB/DNA结合活性明显增加 ,提示PKCα和NF κB的活化可能与COPD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AMI)心肌组织核因子(NF)-κB p65通路的影响。方法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分为模型组和丹皮酚低、中、高剂量组4、6、8 mg·kg~(-1)·d~(-1)及卡托普利组10 mg·kg~(-1)·d~(-1);另设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连续给药4 w后处死大鼠,Masson染色法分析心肌组织胶原沉积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p-IκB及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 4、6、8 mg·kg~(-1)·d~(-1)丹皮酚给药4 w后,大鼠心肌组织的胶原沉积量较模型组显著减少。丹皮酚还可下调心肌组织中NF-κB p65、p-IκB的蛋白表达。结论丹皮酚对大鼠AMI后心室重构有明显的治疗和改善作用,抑制NF-κB p65的表达和活化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脑出血后肝、肾、肺功能和形态改变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因子-κB活性.方法 采用脑内注射凝固自体动脉血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于24 h 后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因子-κB(NF-κkB)活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 和肌酐(Cr) 的水平及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并取肝脏和肺组织固定、切片、HE 染色,光镜观察肝、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大鼠脑出血24 h 后血清中的ALT、AST、BUN 和Cr 含量均有显著增加,NF- κB活性升高,SaO2下降,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观察发现脑出血大鼠的肝脏及肺脏有炎性反应改变.结论 大鼠急性脑出血后其肝脏、肾脏、肺脏的功能和结构均受到一定损害,外周血淋巴细胞NF- κB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的作用。方法:通过夹闭左肺动脉30min后松开的方法,创建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Sham组),对照组(I/R组),实验组(sitagliptin组),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检测各组肺组织的湿干比(W/D);HE染色光镜下比较各组肺组织病理改变;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测定NF-κB蛋白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对比,缺血再灌注组和西格列汀组的肺组织W/D、MDA、NF-κB含量升高,SOD、GSH-Px活性降低,而且肺组织病理也有明显变化;与缺血再灌注组对比,西格列汀组的肺组织W/D、MDA、NF-κB含量较低,SOD、GSH-Px活性较高,肺组织病理改变更轻。结论:西格列汀可减轻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改变,并可能通过抑制NF-κB蛋白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减轻大鼠的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核因子-κB在大鼠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作用.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组.用凝胶迁移滞留方法检测每组大鼠6 h,12 h胰腺组织核因子-κB DNA结合活性的变化,并观察胰腺病理,血清淀粉酶,血清TNF-α改变.结果同假手术组相比,ANP组的胰腺病理评分,血清淀粉酶,TNF-α,胰腺组织核因子-κB活性明显升高(P< 0.01),另外在ANP组内术后12 h的大鼠胰腺病理评分,血清TNF-α,胰腺组织核因子-κB活性比6 h组升高更为明显.结论核因子-κB在大鼠ANP时存在着动态变化,且调控着血清TNF-α的表达,从而参与了ANP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核因子-κB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核因子-κB在大鼠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组。用凝胶迁移滞留方法检测每组大鼠6h,12h胰腺组织核因子-κBDNA结合活性的变化,并观察胰腺病理,血清淀粉酶,血清TNF-α改变。结果同假手术组相比,ANP组的胰腺病理评分,血清淀粉酶,TNF-α,胰腺组织核因子-κB活性明显升高(P<0.01),另外在ANP组内术后12h的大鼠胰腺病理评分,血清TNF-α,胰腺组织核因子-κB活性比6h组升高更为明显。结论核因子-κB在大鼠ANP时存在着动态变化,且调控着血清TNF-α的表达,从而参与了ANP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ANP模型,观察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胰腺组织NF-κB的变化,探讨ANP的发病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和ANP组(36只).应用腹腔注射左旋精氨酸(L-Arginine)的方法诱导ANP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制模后4h、12 h、24 h、36 h分别处死大鼠,观察各组血清MIF浓度、胰腺组织病理改变及NF-κB的变化.结果 ANP组血清MIF浓度、胰腺组织病理分值、NF-κB含量在各时点都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胰腺病理分值、MIF、NF-κB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MIF、NF-κB都与ANP胰腺病理损伤有关,MIF可能通过激活NF-κB途径加重胰腺损伤.  相似文献   

18.
抑制NF-κB对Toll样受体4在Goldblatt鼠左室心肌中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两肾一夹(twokidney,oneclip)高血压大鼠肥厚的左室心肌细胞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的表达情况。并且应用NFκB阻断剂PDTC进行干预,观察阻断NFκB以后,TLR4在Goldblatt鼠左室心肌细胞中表达的变化,探讨TLR4与左室肥厚发生的关系及NFκB的活性对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高血压非用药组(H组,n=13)、PDTC治疗组(P组,n=14)和假手术组(C组,n=13)3组。H组和P组采用两肾一夹法建立大鼠高血压模型,C组手术过程同上,但不放置银夹。术后两周开始给药直至术后8周,P组给予PDTC200mg/(kg·d)皮下注射,H组和C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周监测各组大鼠的尾动脉压。术前及处死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8周处死大鼠,留取左室标本并称重。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的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blot检测TLR4在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组血压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较H组显著降低。H组NFκB的表达明显高于C组,而P组大鼠心肌NFκB的表达明显被抑制。各组TLR4的表达情况与NFκB相一致。结论(1)TLR4和NFκB在Goldblatt鼠左室心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2)PDTC抑制心肌NFκB表达的同时下调TLR4蛋白水平的表达。(3)TLR4信号通路的活化可能参与Goldblatt鼠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Chen S  Zhou H  Wang L  Et Al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7):444-449
目的 观察洛沙坦对蛋白激酶C(PKC)在慢性缺氧大鼠模型肺动脉胶原表达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二级SD大鼠分为 3组 :A组 (正常对照组 )大鼠室内常规饲养。B组 (单纯缺氧 4周组 )大鼠置于常压低氧舱中 ,舱内充入氮气 ,使氧浓度维持在 (1 0 0± 0 5) % ,每天 8h ,每周 6d ,连续 4周 ;大鼠每天缺氧前用 2ml蒸馏水灌胃。C组 (洛沙坦干预组 )缺氧条件同B组 ,大鼠每天缺氧前用洛沙坦 (洛沙坦 50mg/kg溶于 2ml蒸馏水 )灌胃。采用透射电镜、放射活性测定法、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 3组大鼠肺细小动脉超微结构、肺组织PKC活性、肺动脉管壁PKC免疫组化及Ⅰ、Ⅲ型胶原和Ⅰ、Ⅲ型前胶原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1 )B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右心室重量比显著高于A组(P <0 0 1 ) ,C组显著低于B组 (P <0 0 1 )。 (2 )光镜下可见B组大鼠肺血管管壁厚度占血管外经的百分比、管壁面积占管总面积的百分比显著高于A组 (P <0 0 1 ) ,C组显著低于B组 (P <0 0 1 )。电镜下可见B组大鼠肺动脉胶原纤维较A组明显为多 ,C组较B组明显为少。 (3)B组大鼠肺组织细胞PKC总活性、胞膜PKC活性、胞质PKC活性及胞膜PKC活性占PKC总活性的百分比显著高于A组(P <0 0 1 ) ,C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B组 (P <0 0 1 )。 (4)免疫组化显示 ,B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调肝散对糖尿病(DM)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肝脏中核因子(NF)-κB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MIR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吡咯列酮组和解毒通络调肝组。给药8w后进行各指标检测。结果解毒通络调肝散能升高DMIR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降低大鼠肝脏中NF-κB蛋白、MCP-1蛋白表达。结论解毒通络调肝散对大鼠IR有显著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DM大鼠肝组织中NF-κB、MCP-1表达,发挥抑制肝内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