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干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评价以社区为基础针对吸毒人群实施减少毒品危害措施的干预效果.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艾滋病防治模式.方法针对新疆伊宁市吸毒人群开展为期两年的社区干预实验.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采取社会动员、外展服务、培训、讲座、专题小组讨论、社区或家庭帮教、同伴教育、HIV自愿检测与咨询、健康教育材料发放、低价针具销售和安全套促销等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无特殊干预活动.通过对实验组吸毒者干预前后HIV血清流行率(吸毒人群HIV抗体筛查,Elisa法)、相关危险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和知识水平的比较以及实验、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评价研究效果.结果干预前,当地社区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匮乏,共用注射器比例72.7 %,安全套使用率23.5 %, HIV血清流行率74.2 %.干预后调查,实验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普遍提高; 注射吸毒比例、月吸毒次数、共用注射器比例和共用人次有所下降、但其变化与文化程度关系密切,单纯干预只能针对部分人群产生效应.此外,实验组发生性关系平均人次也有所下降,安全套使用率明显提高. 对照组以上指标无明显变化.对实验组HIV筛查阴性吸毒者追踪调查表明,HIV血清流行率仅为34.8 % (HIV抗体筛查,Elisa法),远低于当地吸毒人群HIV血清流行率的平均水平.结论以减少毒品危害为原则的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吸毒人群的HIV感染风险和再传播风险,降低高危行为,提高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新和县针对吸毒人群开展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的效果,为今后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吸毒人群2007-2009年的知晓率、吸毒共用针具率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知晓率由2007年的59.6%提高到2009年的86.1%;吸毒共用针具率由2007年的83.4%下降到2009年的24.1%。结论随着同伴教育为主的针具交换活动深入,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吸毒共用针具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将有助于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3.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艾滋病(AIDS)行为干预尤其重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现有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中,经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传播占44.3%.通过对吸毒人群采取综合干扰措施,提高了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降低了危险行为,效果明显.现将干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探讨福建省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流行情况及其相关危险行为。方法在福州市、泉州市和厦门市设立吸毒者艾滋病监测哨点,通过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和强制戒毒所招募监测对象,收集吸毒者血清学和行为学相关信息。结果福州市、泉州市和厦门市吸毒人群中估计HIV感染率和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5%(95%CI:0.087~1.995)、0.5%(95%CI:0.087~1.995)和0(95%CI:0.022~1.143)。吸毒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0.3%,而且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其知识知晓率也在不断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外省籍吸毒者相比,福建籍吸毒者曾经共用注射器吸毒的比值比(OR)是0.543(95%CI:0.327~0.900);与社区吸毒者相比,强制戒毒所中吸毒者曾经共用注射器吸毒的OR值是6.181(95%CI:3.611~10.582)。结论福建省吸毒人群中存在一些HIV蔓延扩散的危险因素,必须密切关注吸毒人群中相关危险行为的动态变化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行为特征及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程度,为探索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9~10月,使用全球基金第四轮中国艾滋病预防控制项目管理办公室统一制定的艾滋病行为特征、预防知识调查问卷,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对看守所、拘留所及社区吸毒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吸毒人群最近1个月、最近6个月与别人共用注射器的比率均较高,分别为64.8%,62.3%;最近1次与配偶或固定性伴使用安全套的比率、最近1次与商业性伴使用安全套的比率均较低,分别为11.1%,24.9%;对艾滋病3条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69.25%,其中对性途径传播的知晓率较高为84.83%,而对母婴途径传播的知晓率较低为61.61%。结论吸毒人群高危行为发生比例较高,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戒毒所干警对艾滋病认知和态度,以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接受培训的情况.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问卷的形式对湖北省狮山戒毒劳改所50名干警进行调查. 结果 干警对艾滋病以及艾滋病与吸毒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识.94.0%以上的干警能够认识到共用注射器和危险性行为是吸毒人群感染艾滋病的主要危险行为.82.0%的干警接受过相关艾滋病培训,但有24.0%的人认为这些培训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结论 需要将艾滋病知识培训进一步融入戒毒所干警日常工作日程,使他们全面了解艾滋病及与吸毒有关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并通过他们更好地对吸毒人群进行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危险行为的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社区多资源开展减少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危险行为干预模式,评价其效果。方法由卫生医药部门、公安部门、街(村)委和吸毒人群共同参与。干预活动主要是健康教育,免费提供和销售注射器,改变吸毒人群不安全注射行为和性行为。结果建立了社区多资源参与的减少吸毒人群HIV感染危险行为的干预模式。干预后,吸毒人员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分别提高约35%和23%;吸毒注射次数明显减少,共用针具、共用清洗水和共用容器或棉球比例分别下降了49.93%、46.84%和81.08%。性伴数量减少,性伴有吸毒者的比例下降30%。结论社区多资源参与开展减少吸毒人群HIV感染危险行为干预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8.
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吸毒行为和艾滋病知识水平调查分析杜大卫乌斯曼张曼吸毒人群一直是我们关注的艾滋病高危人群,了解吸毒者的吸毒行为、方式、信念和艾滋病知识,有利于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为此我们于1996年对乌鲁木齐市收容教育所310名吸毒人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少数民族静脉吸毒人群相关行为变化特征及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综合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对2009~2011年巴州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问卷和血清学调查。结果 2009~2011年监测结果表明,高危行为总体水平变化不大;少数民族静脉吸毒人群最近一个月注射吸毒共针率为44.4%,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56.49%,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4.73%,接收有关预防艾滋病服务率27.54%~40.10%,HIV抗体阳性率8.6%,梅毒抗体阳性率5.0%,HCV抗体阳性率19.8%。结论巴州少数民族静脉吸毒人群共针率较高,安全套使用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这一人群存在共用注射器和性乱行为感染HIV的双重危险,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还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4年对吸毒人群开展预防艾滋病干预工作效果,探讨适宜当地开展的干预措施。方法调查分析干预工作前后吸毒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使用注射器和安全套的行为变化。结果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34.11%上升为84.70%(x~2=58.77,P<0.01)。最近一次未共用注射器由23.8%上升为91.7%(x~2=164.73,P<0.01),近6个月从未共用注射器由13.5%上升为82.1%(x~2=166.85,P<0.01)。最近一次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由25.9%上升为89.3%(x~2=143.42,P<0.01),近6个月内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由5.4%上升为75.0%(x~2=180.05,P<0.01)。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开展行为干预,对提高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改变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疆伊宁市吸毒人群(IDU)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及认知、态度和高危行为状况,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和评估项目实施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了方便样本和"滚雪球"法,对吸毒者进行了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注射吸毒的共针率已呈下降趋势,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在逐年上升,而吸毒者的安全套使用率仍处在较低水平。结论仍需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减少毒品危害措施为主的综合干预活动,扩大针对吸毒人群及其配偶/性伴的干预覆盖面,有效控制艾滋病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MSM及暗娼人群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为下一步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结合2021年重庆市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对吸毒人群、MSM及暗娼人群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吸毒人群1 823人,MSM 491人,暗娼人群3 148人,其中吸毒人群丙肝知识知晓率为49.9%、MSM为61.9%、暗娼人群为66.7%,三类人群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644,P<0.05)。三类人群丙肝知识知晓率均与其文化程度相关,高中及以上者知晓的概率更高。此外,吸毒人群中曾经注射吸毒者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更高(OR=2.7, 95%CI:2.1~3.5),暗娼人群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者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更高(OR=1.5, 95%CI:1.3~1.7)。结论 吸毒人群、MSM及暗娼人群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较低,今后要加强低文化、非注射吸毒及发生高危性行为人群的宣教,宣教内容侧重丙肝传播途径及检测治疗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3.
针具交换作为静脉吸毒人群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病毒(HIV)的重要行为干预措施受到UNAIDS(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等许多国内外艾滋病防治权威机构的推荐,但如何在吸毒者居住的社区中开展针具交换工作,既有的信息无法提供适宜的解决方案,而对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中国一世界卫生组织一瑞典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支持下,探索、提高针对吸毒人群的卫生服务干预质量,建立一个艾滋病防治关怀的综合服务关联体系。方法邀请吸毒人群、感染HIV的吸毒者及其家属参加研讨会,召开有疾控机构、医院、社区、性病门诊和目标人群参加的协调会,探索建立一个针对吸毒人群的“一站式”艾滋病综合防治体系,采用sAs8.01软件分析数据。结果通过疾控机构、美沙酮门诊、医院系统之间形成的强效转介机制,通过密切转介、协调防治关系、形成服务环路,建立了针对吸毒人群的“一站式”转介服务模式,发动目标人群及其家属的参与,又使服务链的功能实现成为可能。三年的综合防治探索,该转介服务模式发挥了作用。湖南国家级哨点监测信息显示,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病毒阳性率明显下降,由2006年的15.58%下降到2007年的3.60%;高危行为发生率明显下降,共用针具率由2004年的74.88%,下降到2007年57.84%,商业性性行为由2004年的32.07%,下降到2007年的20.15%。结论一站式转介服务模式是有效的。成功的持续的动态转介,是扩大吸毒人群覆盖率的关键,而对防治人员的激励机制和吸毒志愿者的不断招募需要国家加大投入,以维持该人群的有效干预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疆不同民族吸毒人群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水平和行为。方法选择389名吸毒者、423名普通人群进行病例对照法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艾滋病知识、吸毒情况。结果(1)吸毒人群平均年龄30.62岁,初次尝试毒品平均年龄23.31岁。(2)病例组艾滋病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病例组曾经吸大麻、周围亲朋吸毒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4)吸毒者中来自非完整家庭的比例高于非吸毒者(P<0.01)。结论吸毒人群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很多方面与正常人群有明显差别。不同民族吸毒人群间也存在差异,有各自的特点。低文化水平、无业、年轻的正常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普及存在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6.
2006-2010年南充市顺庆区吸毒人群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006-2010年南充市顺庆区吸毒人员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行为及感染状况的变化,为评估干预效果,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的方便抽样方法招募监测对象,进行行为学(问卷调查)及血清学(HIV、梅毒、丙肝)监测。结果 5年共调查吸毒人员2003名,采血1844份。男女之比为2.69:1,年龄30 49岁占73.79%,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逐年上升(由92.75%上升至100%),共用针具比例逐年下降,安全套使用率上升。HIV感染率3.04%,梅毒感染率8.41%,丙肝感染率53.07%。结论南充市对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及行为干预是有效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高危行为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洪江区吸毒人员分布状况,探索在吸毒人员中开展清洁针具交换的可行性,评价其效果。方法建立针具交换中心,以同伴宣传员为主,在吸毒人员中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健康教育、清洁针具销售和回收等干预措施,运用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共用针具率、针具交换覆盖率等指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洪江区吸毒人员以城区、低文化程度、青壮年、未婚男性为主,干预后针具交换量大幅度上升,吸毒人员共用针具率明显下降、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明显上升。结论在吸毒人员中开展清洁针具交换活动有助于提高吸毒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降低共用注射器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宝安区1997~2004年AIDS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宝安区1997~2004年艾滋病疫情分析,发现艾滋病流行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宝安区自1993年开始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和特殊人群进行监测,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特殊人群、外来工、中学学生以及社区居民等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同时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进行行为干预。结果宝安区自1997年发现首例输入HIV感染者以来,检出的HIV/AIDS患者数量持续上升,2002年检出HIV/AIDS患者86例,是前5年(1997~2001年)HIV/AIDS患者总数(23例)的3.7倍,艾滋病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HIV感染者以流动和暂住人口为主,男性远多于女性,年龄主要分布在20~40岁,主要以静脉吸毒传播为主,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有所增加。结论宝安区艾滋病传播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播散,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杭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监测蔡一华陈继庆陈康凯戴跃忠通过血源传播HIV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吸毒人群中通过共用注射器已被认为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为掌握我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我站于1997年4~...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阿拉尔市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广大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为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调整和完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策略以及加强广大人群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辖区内55个单位中机关、社区、连队、学校等12~60岁的1 0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998份,主要通过下列几方面的情况开展调查:①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程度:②人群中艾滋病一般知识普及率,③人群获得艾滋病防治的信息源和行为。结论当地已开展艾滋病的大众健康教育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存在着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仍需加大宣传教育和干预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