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病人康复的价值。方法 45例胃癌根治术病人被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n=22)和普通输液(对照组,n=23)两组,观察两组病人不同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的变化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无死亡病例。EN组肠内营养8 d后,淋巴细胞总数、血清转铁蛋白较营养前有明显提高。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地改善胃癌根治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人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为27例肾移植患者提供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术后第一周、第二周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第二周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肠内合理营养支持,可改善病人营养状况,促进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食管癌病患完成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治疗食管癌的20例病患进行研究,所有病患于手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病患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对比病患术后1 d与术后8 d各生化指标的测量结果情况,与术后1 d相比,术后9 d的各生化指标测量结果均得到有一定的改善,其中最为显著的有PA、ALB以及体质量,数据对比有统计学P0.05。结论食管癌病患在手术完成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营养补给方式是较高效、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45例患者采用术后肠内营养组作为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术后肠外营养组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治疗期间均给予相应的护理,在患者术前1d,术后1d及术后7d时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并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患CD3+、CD4+、CD4+/CD8+及NK各免疫细胞活性较术前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各免疫细胞活性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患者各免疫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术前,也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为(1.8±0.5)d,住院时间为(10.8±2.3)d,对照组分别为(2.5±0.6)d,(15.6±4.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可尽快恢复患者肠道功能,改善营养,提高免疫功能,对患者术后尽早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6,(12):1655-165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结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和全肠外营养组(TPN组),每组各45例。两组病例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第1、3、7天早晨检测免疫学和炎症指标以及营养指标,包括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同时记录两组病例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d和术后7dEEN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以及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TPN组,EEN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则明显低于TPN组(P<0.05)。EEN组和TPN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以促进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改善免疫功能,提高营养水平,加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腹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肠内营养的应用,腹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越来越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早期直接向肠道提供营养物,不仅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维持了肠黏膜组织结构的完整性,有助于保护肠黏膜屏障,促进肠功能恢复,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对肝功能的影响。何时进行肠内营养、如何选择理想的肠内营养制剂,关系到肠内营养的效果。本文就腹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开始时间、临床应用、制剂选择、给予途径、并发症及预防、对机体代谢的影响、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105例贲门癌患者,分成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和常规肠内营养(REN)组。EEN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REN组在肛门排气后给予肠内营养。结果:EEN组肛门排气时间较短,术后9天免疫指标均较REN组改善明显。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癌病人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促进病人早期康复.方法 将胃癌根治术后的56例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按胃癌术后留置胃管、禁食、输液、肠外营养等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实施对照组措施外,同时于术后24h给予肠道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病人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早(P<0.01).实验组术后并发症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提早肛门排气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肝功能损害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肝功能损害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肝功能损害的外科病人52例,以拆信封法随机分为EN组(26例)及PN组(26例),术后6 h开始分别给予EN及PN,术前及术后第1、4、7天监测肝脏酶谱、胆红素及营养代谢指标,记录并发症或不良反应、术后肠道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营养治疗费用.结果两组肝脏酶谱变化无显著差异;EN组胆红素下降速度较PN组为快;术后第7天两组均已恢复正氮平衡;肠道通气时间EN组明显早于PN组(P<0.01);两组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EN组营养治疗费用约为PN组的1/4.结论肝功能损害病人术后早期EN可有效改善病人营养状况;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对于高胆红素血症者,EN较PN有利于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具有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和价格低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11.
12.
探讨胃癌病人术后应用肠内营养对免疫蛋白的影响。临床作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比较,结果表明总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及IgG的增加均存在着显著差异性(P<0.05),而此时常用作营养免疫指标之一的全淋巴细胞计数并无显著差异性(P>0.05)。故胃癌手术后短期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部分免疫蛋白水平的提高与恢复。  相似文献   

13.
肠内营养对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EN)对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和EN组,各30例。手术后第1天开始等热、等氮量(125 kJ.kg-1.d-1)营养支持。手术前1 d、术后1 d和9 d分别取外周血检测B淋巴细胞,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4/CD8,NK,CD8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术后9 d两组B淋巴细胞数均无明显改变,EN组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及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明显回升,CD8则回落正常水平,而PN组CD8仍处高水平,其余指标仍处于低水平,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可增强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控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68例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实对照组采取术后肛门排气后予流质饮食.实验组予以术后六小时行肠内营养,予行肠内营养液EEN,术日补充营养总量的1/4,术后第2日补充1/2,第3日补充全量,连续7天.对照组根据肠功能恢复情况,给予普通流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肺部,切口、尿路感染率、血清白蛋白水平、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以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率降代肺部,切口,尿路感染率,促进患者身体恢复,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和肠外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近期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IEN组)46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46例,共营养支持7 d。于术前1 d和术后第8天抽血检测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严重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术后第8天,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恢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质量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EN组均>0.05),而两组患者血前白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间术后各营养学指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质量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患者术前在免疫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术后第8天IEN组与PN组术后CD3+、CD4+较术前显著上升(均<0.05),而CD8+略有下降;IEN组CD3+、CD4+均显著高于PN组(均<0.05),而CD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两种营养方式均能满足胃癌患者术后的营养需求,IEN支持较PN具有更好的治疗效应,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李春燕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7):863-864
活动是促进术后早日恢复健康的关键,在临床很多术后的患者因害怕切口疼痛或因怕切口裂开而不敢活动,甚至连咳嗽都不敢,有些则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运动。因此,作为临床护士有必要为患者提供正确的活动指导,促进其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病人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及体会。方法 选择消化道肿瘤病人行根治手术90例。随机分为三组:EN—PN组30例于术后24h用能全素行肠内营养,不足部分由PN补充。PN组30例,行全静脉营养。对照组30例常规补液,观察三组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EN—PN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组和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少于PN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 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行肠内及肠外营养可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对7例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适量热能的肠内营养支持。7例患者顺利度过代谢紊乱期,达到良好的营养支持效果。表明肝移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经济、安全、有效,是一种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9.
金霞  王莹  赵玉艳 《中外医疗》2009,28(7):115-115
外科手术创伤可导致病人营养失调,所以术后的营养支持治疗已成为共识。以往人们普遍认为,胃肠术后病人应禁食,至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食。但研究表明腹部手术后数小时就有肠蠕动,术后胃肠道麻痹仅局限于胃和结肠,术后6~12 h小肠就有消化、吸收功能。长期的肠外营养,不利于肠功能的恢复和肠黏膜屏障的保护,并易导致感染与肝功能损伤等并发症,对胃癌术后病人早期施行肠内营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管理的方法。方法 100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三野根治术及腹腔镜辅助食管癌二野根治术,术中行鼻肠管留置,术后36小时起给予鼻饲肠内营养剂(能全素),并行相应肠内营养管理。分别于术后EN前及EN的3、5、9天检测患者的血生化指标,术后3、5、9天开始同时检测血生化及营养指标,观察患者肠内营养期间有无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因导管留置引起的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早期EN,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EN后营养指标评定包括白蛋白较EN前有显著差异(P<0.05),体重、血红蛋白等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予EN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规范化、精细化的护理措施保障EN顺利完成的关键,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