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与自杀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其中有自杀意念者占40%~70%,且15%的患者最终死于自杀。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一个最常见症状,抑郁症具有失眠、早醒的生物学特点,在精神科临床中也常遇到抑郁症患者在凌晨自杀。文献报道睡眠紊乱可影响自杀的发生,为此,对126例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有无自杀意念或行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睡眠质量与自杀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翁晖亮 《中国乡村医生》2003,19(23):46-46,38
不久前,一代巨星张国荣因抑郁症跳楼自杀身亡,引起全球华人广泛的震惊和惋惜。事实上,抑郁症患者中大约有65%~80%的病人会出现自杀倾向,45%~55%的病人会出现自杀行为,在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中,15%的病人会自杀成功。从世界范围来看,每年大约有1000万人企图自杀,500万~700万人是由于抑郁症所引起,其中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的体育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统计,目前全球至少有5亿人存在各种精神心理问题,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0%。其中2亿人患有抑郁症,又称忧郁症,是当前常见的心理疾病。抑郁症的患者常有痛苦的内心体验,是世界上最消极悲伤的人,自杀率高达12%~14%,所以被称为“第一号心理杀手”。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表情愁苦、情绪低落、沮丧、双眉紧锁、自责自罪、对前途悲观失望、对工作缺乏信心、唉声叹气、自认为难以为人、生不如死等,而且有自寻惩罚及产生自杀企图,部分患者可伴有焦虑、疑病妄想、虚无妄想、迫害妄想及运动性抑制,严重抑制者可出现木僵状态,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据资料统计,抑郁症患者中约有90%有自杀观念或行为.长期追踪随访研究表明,其中15%~2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自杀死亡,占全部自杀者的50%~70%[1].抑郁症患者自杀不同于分裂症患者,往往计划周密,行动隐蔽,成功率高.其引发的后果也十分严重,越来越多地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本文对78例有自杀行为倾向的住院患者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吴景芝 《甘肃医药》2009,28(1):30-31
据统计.秒针每转动三十下就有一个人选择自动离开这个世界,这其中因为抑郁症而自杀的就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而到2020年时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1]。全球每年有5.8%的男性和9.5%的女性,即约1.21亿人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抑郁;抑郁症患者中,有10%至15%最终会死于自杀;因抑郁症的各种消耗,全世界每年损失2%至5%的产值;全球处方量最多的10种药品中,抗抑郁药物占了3种^[2]。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的中医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Maiordepression,MD)是一种情绪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一种持久的抑郁状态,以心境低落,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为主要症状,是当前常见的心理疾病,据WHO保守估计,抑郁症在人群中的时点患病率为3%,自杀率高达12%~14%,抑郁症导致的伤残仅次于慢性阻塞性肺病而居第二位,占全部疾病负担的6.2%。到2010年,世界发病率前15位疾病中,抑郁症将列居榜首;到2020年,抑郁症造成的疾病负担仍占第三位,在疾病总负担中的比例则上升至7.3%。可见抑郁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文就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近几年来治疗本病的近况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易复发的精神障碍,已成为学习工作失能、自杀等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抑郁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为仅次于冠心病的人类第二大负担疾病。中国人群中重症抑郁症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高达6%[1]。重症抑郁症终身患病的概率为17%,其中有10%~15%面临自杀的危险[2]。因此,进一步  相似文献   

8.
自杀患者是急诊科的常见病例.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在死亡原因中排序第5位[1].自杀患者有其特殊的心理特征[2],良好的心理行为干预能减轻自杀患者的心理压力,让自杀患者尽快走出自杀的阴影,重返家庭和社会[3].仪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自2007年1月到2009年3月共收治自杀患者100例,通过急诊抢救结合心理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其中有自杀意念者占40%~70%,且15%的患者最终死于自杀.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一个最常见症状,抑郁症具有失眠、早醒的生物学特点,在精神科临床中也常遇到抑郁症患者在凌晨自杀.文献报道睡眠紊乱可影响自杀的发生[1],为此,对126例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有无自杀意念或行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睡眠质量与自杀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抑郁障碍的发病率、复发率、自杀发生率非常高,是目前全球所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预计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世界最大负担疾病。我国目前抑郁症患病率3%~5%,占疾病总负担的第2位,患者与家属遭受极大的精神痛苦及经济负担。在抑郁症患者中,有15%~20%的患者对药物治疗表现出抵抗性,经历多种抗抑郁药治疗而收效甚微,也称之为难治性抑郁患者[1]。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M ECT ,以下简称 ECT )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首选办法。电休克抗抑郁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电休克抗抑郁疗效机制与脑损害、遗忘、脑神经递质及神经发生有关。本文就近几年有关电休克抗抑郁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