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骼疾病如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吸收(破骨细胞介导)和骨形成(成骨细胞介导)的自然过程之间的失衡所致。目前多数药物旨在减少骨的再吸收率以纠正这种不平衡,但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活性之间的关联被破坏,也可能引起新骨形成的减少。最近Takayanagi等确定了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双重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微结构退行性变和骨量丢失为显著特征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结构的改变引起骨生物力学特性发生改变,在外力作用下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骨骼结构在一生中时刻在发生精微的变化,需要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参与,其中破骨细胞参与骨吸收,当骨吸收多于骨形成时就会削弱骨强度,引起骨质疏松,因此抑制骨吸收便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激素、细胞因子、益生菌、中草药有效成分及其信号通路等重要的破骨细胞活性调节点入手进行综述,以期为骨质疏松破骨细胞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退行性病变为主的多病因全身性骨骼疾病[1],骨微结构破坏及骨转换失衡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病理机制。目前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靶点主要集中在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及增强成骨细胞活性。随着对骨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近年来陆续发现了调节骨代谢的一些通路及信号,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新型药物研究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最有前景的新开发药物包括破骨细胞形成关键信号因子的单克隆抗体(Denosumab)、破骨细胞蛋白酶-组织蛋白酶K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仑磷酸钠联合辛伐他汀对体外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影响,探讨2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骨质疏松的可行性?方法:分离新生大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给予阿仑磷酸钠?辛伐他汀刺激,观察药物对成骨细胞增殖率?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破骨细胞骨吸收的影响?结果:联合应用阿仑磷酸钠和辛伐他汀较单独用药更明显增强成骨细胞活性和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结论:联合应用阿仑磷酸钠和辛伐他汀比单独应用阿仑磷酸钠可能对骨质疏松有更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向阳  章俊 《医学综述》1999,5(3):104-105
<正>成骨细胞成骨和破骨细胞骨吸收在骨代谢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骨形成和骨吸收之间的失衡会导致多种疾病,如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风湿性关节炎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受多种因素调控:全身因素[如甲状旁腺素(PTH)、1,25(OH)_2D_3、降钙素、性激素等]骨局部因子[如白介素1,4,6,11,18、肿瘤坏死因子(TNF)、转化生长因子β(TGF_β)等]和遗传因素(如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胶原基因变异、胶原酶基因变异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许多全身性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需要骨局部因子参与或介导,因此骨局部因子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生长、代谢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IL-11是新近发现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有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破骨细胞及其亚细胞结构对成骨细胞生长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在获取大量破骨细胞的基础上,以细胞生物学方法探讨破骨细胞及其产生骨吸收后,破骨细胞、细胞培养基和亚细胞结构对成骨细胞生长和功能、成骨细胞核结合因子Cbfα1表这的影响。结果:破骨细胞及破骨细胞产生骨吸收后,破骨细胞、细胞培养基和亚细胞成分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和功能均有促进作用,可使成骨细胞的Cbfα1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
宋祥晨  梁敏 《医学综述》2014,(12):2126-2129
骨改建是由骨吸收与骨形成精密控制的生理过程,其中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分别是骨吸收、骨形成的功能细胞。生理状态下成骨细胞形成新骨与破骨细胞吸收旧骨处于平衡稳定状态,病理状态下成骨细胞和(或)破骨细胞的凋亡异常影响骨改建。Bcl-2 interacting mediator of cell death(Bim)作为内在凋亡通路上Bcl-2家族促凋亡蛋白,在骨改建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Bim在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凋亡过程中表达、调节及骨改建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田军 《中国乡村医生》2000,16(11):11-12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骨基质和骨矿物质含量减少。对骨质疏松症的长骨组织的横断面和纵切面观察以及对椎体、骨盆骨等的切面观察 ,均表现为骨皮质变薄。这是由于骨皮质的内面被破骨细胞渐进性吸收所引起的 ,一般成骨细胞的激活尚正常 ,但出现破骨细胞的转化异常 ,以致破骨细胞的数量增多 ,骨的吸收增加。与此同时 ,松质骨的骨小梁的体积变小、变细 ,骨小梁的数量减少 ,骨质疏松症的骨小梁减少量可达 30 %。由于骨皮质的变薄和骨小梁的体积变小和数量减少 ,使骨髓腔明显扩大 ,并常常被脂肪组织和造血组织所填充。通过组织形态学观察和…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障碍性疾病,是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化、骨脆性增加及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与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之间动态平衡的破坏密切相关。雌激素水平下降与骨质疏松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多发于绝经后妇女的骨代谢性疾病,因其易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受到广泛重视.成骨细胞介导的骨生成与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之间的失衡是OP的重要成因.长非编码RNA(LncRNA)在表观遗传、转录等水平参与调控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与功能等过程,影响OP的发生发展.本文对LncR...  相似文献   

11.
骨的生长或吸收由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共同控制,而破骨细胞在骨的吸收过程中起主要的作用;破骨细胞的增多与减少与机械牵张力的作用密切相关,改变不同机械牵张力,包括机械振动、压载荷、力学拉伸力和流体剪切力等,对破骨细胞作用的时间、强度等,即可改变破骨细胞的相应特性,从而改变破骨细胞的功能活性。研究牵张力与破骨细胞的关系,将使牵张力在临床工作中的治疗作用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人类老龄化,交通事故,体育外伤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均可导致骨的异常吸收和破坏。异常骨吸收是骨代谢异常的疾病,表现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功能失调,其结果为骨吸收超过骨形成而导致骨的缺损和破坏。颌骨是全身骨骼中代谢最旺盛、改建最活跃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目前,骨质疏松症(0P)被公认为是一种全身骨量减少及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并引起骨的脆性增加,骨的强度降低,在无创伤、轻度和中度创伤的情况下,骨折危险度增加的疾病.OP除引起身高变矮、驼背、腰背痛等症状外,最大危害是骨折特别是髋部骨折,致残率很高[1].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病,现已被列入继心血管病、肿瘤之后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又一疾病.骨的代谢是骨形成和骨吸收同时进行的动态转换过程,是由两种骨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复杂的相互交叉的作用过程.骨代谢过程中会释放多种物质进入血液,因此测定某些生化指标就可以反映骨代谢的情况[2].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骨形成、骨吸收两失平衡有关,其发病机制是由于骨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质形成所致,而前又与破骨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有关。从破骨细胞人手,探讨其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和特性,是揭示骨吸收机制的重要环节,为骨质疏松症等由于破骨细胞活性增强而引起的诸多疾病提供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肌肉生长抑制因子Myostatin由肌细胞分泌,是肌肉生长和再生的负调节因子。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Myostatin在骨骼代谢、骨骼生物力学和肌肉发展过程中,影响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以及在骨骼代谢过程中的复杂变化。例如在体外实验中,Myostatin抑制成骨细胞的分化并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刺激破骨细胞的活性。缺少Myostatin的小鼠破骨细胞数量减少,皮质厚度增加,胫骨皮质组织矿物质密度增加。胫骨中的皮质骨密度增加,而椎体骨密度增加。虽然肌肉骨骼系统是最常见的增龄性退化的主要原因,但是骨质疏松症究其原因,在于骨重建的基本过程如骨形成和骨吸收的精密程序化过程中,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分化或功能如何是骨代谢平衡的重要因素。另外,Myostatin对于人类骨质疏松症和肌少症中的转化应用的探索仍有相应复杂性和进一步需求。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疾病,是由于骨质和骨微结构的系统性破坏所导致。该病好发于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随着对骨细胞分子生物学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者揭示了骨形成过程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的关键信号系统,并以此为靶点研发出了新的治疗方法。最新治疗策略的目标是抑制额外的骨吸收以及增加新生骨的形成。最有前景的新开发药物包括Denosumab(破骨细胞形成关键信号因子的单克隆抗体)、Odanacatib(破骨细胞蛋白酶——组织蛋白酶K的特异性抑制剂)以及两种内源性骨形成抑制剂(硬化蛋白和Dickkopf-1的抗体)。该文将讨论这些治疗策略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它们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全身代谢性骨病,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量减少,导致骨密度和骨强度下降,增加骨折的发生风险,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为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目前西医治疗骨质疏松症主要是应用抑制骨吸收的药物,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不良反应,且治疗周期长,费用较高。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柚皮苷被证实具有较强的抗骨质疏松症活性。笔者对近年来柚皮苷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及信号通路方面的文章进行总结,从柚皮苷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影响方面进行综述,探讨柚皮苷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氧/低氧诱导因子(HIF) -1α通路对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耦联的调控作用.方法 取出生2~3d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颅盖骨的成骨细胞与4~8周龄C57BL/6小鼠股骨破骨细胞的前体细胞,建立基因敲除小鼠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共培养体系(野生型、HIF-1α-/-、Vhl-/-、HIF - 1α-/-/Vhl -/-共培养).采用RT-PCR技术检测成骨细胞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 mRNA和骨保护素(OPG) mRNA的表达以及破骨细胞中标志酶基因TRAP mRNA的表达,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破骨细胞溶骨形成的骨陷窝.结果 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共培养比较,HIF-1α-/-共培养的成骨细胞中RANKL mRNA表达上调、OPG mRNA表达下调(均P<0.05),破骨细胞TRAP mRNA表达上调;Vhl-/-共培养和HIF-1α-/-/Vhl-/-共培养的成骨细胞中RANKL mRNA表达下调、OPG mRNA表达显著上调(均P<0.05),破骨细胞TRAP mRNA表达下调;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延长,成骨细胞中RANKL mRNA和OPG mRNA表达均逐渐减少,而破骨细胞TRAP mRNA表达均逐渐增加.甲苯胺蓝染色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共培养第9天,破骨细胞骨吸收陷窝出现;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延长,骨吸收陷窝面积和深度逐渐增加;与野生型共培养比较,HIF-1α-/-共培养的破骨细胞骨吸收陷窝较大且较深,Vhl-/-和HIF-1α-/-/Vhl-/-共培养的破骨细胞骨吸收陷窝较小且较浅.结论 低氧/HIF-1α通路激活后,成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功能;低氧/HIF-1α通路阻断后,成骨细胞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和由骨髓单核细胞诱导的破骨细胞为模型,观察仙茅代表性酚苷类成分仙茅苷、仙茅素A、苔黑酚葡萄糖苷和苔黑酚龙胆二糖苷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成骨细胞的增殖;磷酸苯二钠法测定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破骨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的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成骨细胞骨矿化结节的形成;TRAP染色测定破骨细胞的数目;罗丹明-鬼笔环肽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成骨细胞细胞骨架和破骨细胞肌动蛋白环的结构和形态;将破骨细胞与骨片共同培养,计算机图像处理测定破骨细胞在骨片上形成的骨吸收陷窝的面积.结果 仙茅苷在10-9和10-8 mol/L的浓度下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P<0.05),10-7~10-5 mol/L浓度时抑制破骨细胞TRAP的活性(P<0.05).仙茅苷、苔黑酚葡萄糖苷和苔黑酚龙胆二糖苷可减少破骨细胞的数目,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P<0.05).仙茅苷在10-10mol/L,仙茅素A、苔黑酚葡萄糖苷和苔黑酚龙胆二糖苷在10-9 mol/L浓度时均可增加成骨细胞ALP的活性和骨矿化结节的形成(P<0.01),在一定程度上使1,25-二羟维生素D3损伤的成骨细胞细胞骨架的结构得以恢复;减少破骨细胞在骨片上形成的骨吸收陷窝面积,破坏破骨细胞伪足和F-actin的结构.结论 仙茅酚苷类成分仙茅苷、仙茅素A、苔黑酚葡萄糖苷和苔黑酚龙胆二糖苷均可促进成骨细胞的骨形成,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具有显著的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20.
骨保护素系统对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骨细胞(osteoclast,OC)的骨吸收与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的骨形成的平衡与协调是维持骨不断更新,功能正常和结构完整的关键。任何引起OC生成增多或过度活化的因素均可使OC功能亢进,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导致代谢性骨病(如骨质疏松症)。抑制骨吸收已成为防治各种代谢性骨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