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早期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2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为超早期组(12例)和常规组(12例),分别给予超早期+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和择期+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超早期组术后7d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30dNIH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3个月BI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超早期组死亡率为8.33%,常规组死亡率25%,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超早期去大骨瓣减压术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和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采取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减压组及大骨瓣减压组,各42例。常规减压组患者选择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骨瓣减压组患者采取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预后情况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颅内压。结果 大骨瓣减压组患者的预后较好率为73.8%,明显高于常规减压组的4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颅内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大骨瓣减压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6.22±2.31)分低于常规减压组的(27.03±7.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大骨瓣减压组患者的颅内压(12.76±2.49)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常规减压组的(21.08±3.93)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术的预后效果较好,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颅内压,适合在临床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8月1日~2016年7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加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中线恢复情况、治疗效果、认知缺损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中线恢复情况(15.08±2.54)mm、治疗有效率80.00%、认知缺损功能评分(26.88±3.04)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24.65±8.47)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6.67%,五项指标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去骨瓣减压术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治疗的效果优越,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超早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均  梁维邦 《江苏医药》2005,31(11):823-824
目的探讨超早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对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大面积脑梗死病人12例,分为超早期组(<6 h)和常规组;以弥散磁共振(DWI)为超早期手术指征,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后7 d GCS评分,30 d NIHSS和3个月的Bather index(BI)评分及病死率。结果超早期组和常规组病人术后7 d GCS分别为10.65±3.03和6.71±2.96;30 d NIHSS分别为16.24±3.20和34.68±5.48;3个月BI分别为69.58±10.17和40.61±8.96;病死率分别为16.67%和33.34%。两组病人术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DWI为指征的超早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是改善神经功能预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将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60例患者设为开颅组,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的60例患者设为微创组。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血肿量、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情况。结果微创组术后1、3、5d的血肿量与开颅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术后3个月的ADL评分与开颅组相比较为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7%)与对照组(28.3%)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创组和开颅组术后病死率(1.7%、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清除率较高,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较少,并发症较少发生,病死率低,患者ADL有所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大埔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和常规大骨瓣减压术组各25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选择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常规大骨瓣减压术组选择常规的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HI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术后颅内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NHI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优于常规大骨瓣减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术后2 d、术后7 d颅内压均低于常规大骨瓣减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常规大骨瓣减压术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微创穿刺术与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20例,均为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微创穿刺术组和去骨瓣减压术组各6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去骨瓣减压术组比较,微创穿刺术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总有效率提高,病死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微创穿刺术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达自理水平良好状态的比例高于去骨瓣减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微创穿刺术组继发性癫痫发生率、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去骨瓣减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部感染、肾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脑心综合征、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优于去骨瓣减压术,加强对上述并发症的防治,可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保留骨瓣单纯行坏死脑组织清除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14年6月入我科救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79例,随机分为3个治疗组。A组24例,行单纯去大骨瓣减压治疗;B组26例,行去大骨瓣减压治疗的同时切除部分液化坏死的脑组织;C组29例,保留骨瓣单纯行坏死脑组织清除术。观察6个月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依据GOS分级评定进行预后观察,A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B组及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较A组及B组患者的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治疗费用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骨瓣单纯行坏死脑组织清除术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可明显降低此类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控制性减压术用于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对于防治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在2014年1月~2017年8月来江门市江海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出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控制性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死亡率、脑梗死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死亡率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死亡的患者,在两组患者中,术后即刻以及术后3个月的颅内压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5.13%、2.56%,对照组分别为20.59%、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的ADL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性减压术有助于平稳降低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预防继发性脑梗死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传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6年3月神经外科收治的98例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传统去骨瓣减压术)48例和观察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50例。观察两组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手术前后梗死面积和GCS评分情况,观察两组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梗死面积和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梗死面积均低于术前,GCS评分均高于术前,观察组患者术后梗死面积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急性脑膨出、迟发性颅内血肿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可以明显降低脑梗死面积,改善GCS评分,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于葵 《中国医药指南》2014,(32):169-169
目的分析和研究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70例,均采用早期行脑血肿清除术治疗,按手术时间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超早期组32例(发病至手术时间≤6 h);早期组38例(发病至手术时间724 h)。将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治疗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早期组术后3 d内再出血率、术后病死率明显低于超早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选择出血后724 h)。将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治疗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早期组术后3 d内再出血率、术后病死率明显低于超早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选择出血后724 h内实施手术治疗,能够有效解除颅脑内部占位效应,减少或避免再出血发生,对促进神经元功能恢复及改善患者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术式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19例和B组17例。A组行大骨瓣减压术治疗,B组行常规颞顶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病死率为15.8%低于B组的17.6%,重度残疾率为42.1%亦低于B组的52.9%(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术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一种有效的抢救手段,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去骨瓣减压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与对照组(单独去骨瓣减压治疗),每组各6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GFA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4d,观察组患者GFA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患者的GFA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去骨瓣减压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醒脑静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两组常规给予脱水等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静20(ml)入液静脉滴注,1次∕d,共20~28 d.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用醒脑静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患者中恢复良好的有12例(40%),轻度残疾4例(13.33%),中残6例(20%),重度残疾4例(13.33%),持续植物状态1例(3.33%),死亡3例(10%)。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急性严重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严重脑出血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保守组和微创组各40例。保守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微创组患者采用微创血肿碎吸术进行急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压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同时,微创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优于保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治疗第7、14、30天的病死率明显低于保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急性严重脑出血疗效明显,不仅可以稳定患者的血压,降低病死率,还能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较保守治疗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丹红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方法 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丹红注射液组,常规治疗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治疗,丹红注射液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给丹红注射液20 ml/d,均连续使用14 d,2组患者在治疗后7、14、30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6和IL-10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血清IL-6、IL-10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IL-6和IL-10水平呈正相关(P<0.05)。丹红注射液组较常规治疗组在治疗后7、14 d血清IL-6、IL-10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6、IL-10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丹红注射液有助于较快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IL-10的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8,(5):674-678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术后颅内压(ICP)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1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STBI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行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和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后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30 m L,每天1次,连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5、7 d的ICP水平、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前和术后7 d的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IL-6]水平;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术后1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GOS评级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3、5、7 d的ICP水平明显降低(P<0.05),GCS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7 d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P<0.05);术后1个月的SF-36评分明显升高(P<0.05),切口疝和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迟发型血肿、脑积水和间质性脑水肿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STBI患者预后效果与单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比较有差异,可能优于单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中实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重度颅脑损伤预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平分为两组,实验组中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中实行优质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中等量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良好率(64.5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7.92%),实验组(6.25%)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实验组患者的意识恢复率(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可明显减小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