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郐占波  付勇 《山东医药》2005,45(15):32-32
家族性息肉病(FAP)是一种少见疾病,如不进行及时有效治疗,极易发生癌变。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采用手术治疗FAP患者1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男7例,女4例;年龄18~57岁,平均33岁。均行X线钡剂、空气双重对比灌肠、纤维结肠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全结肠、直肠息肉8例,直肠、乙状结肠息肉3例(其中癌变1例)。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1990年以来,用石明液配合谷酰胺内服治疗,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均经气钡灌肠、肠镜及活检确诊。肠镜中可见息肉大小为0.3cm×0.6cm,表面光滑,呈灰白色或黄色,X线钡剂检查见肠边缘不整齐,有充盈缺损。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男31例,女7例;年龄3~30岁;直肠多发性息肉24例,乙状结肠多发性息肉11例,结肠直肠息肉3例。对照组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7~21岁;直肠多发性息肉13例,乙状结肠多发性息肉7例,结肠直肠息肉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癌变的内镜下表现,分析癌变相关因素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电子结肠镜检查或治疗的77例结直肠癌变息肉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探讨影响结直肠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及其内镜下治疗策略。结果77例癌变结直肠息肉中,9例伴发结肠癌。60例有临床症状,症状发生率为77.9%(60/77)。息肉癌变主要分布在乙状结肠,多发生于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行电子结肠镜电切法切除44例,其中完全切除38例。结论年龄〉60岁患者和乙状结肠息肉癌变发生率明显增高,选择性对属于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的癌变息肉行电子结肠镜下切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纤维结肠镜在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们自1999年11月以来共行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手术78例,15例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应用纤维结肠镜辅助定位完成。结果 4例乙状结肠息肉行单纯息肉切除术;5例乙状结肠息肉恶性变行乙状结肠切除术;2例乙状结肠癌合并息肉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包括息肉在内的肠管);4例直肠上段息肉恶变行直肠癌根治术(TME)。术中出血量10~50ml,手术时间2~3.5h,术后24~48h开始进食。术后2~3天拔除尿管下床活动,术后3~5天正常排便术后住院天数(不包括术后化疗时间)7~10天。15例病人术后随访5~46个月。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 术中采用纤维结肠镜定位操作安全、准确,在掌握好适应症的情况下,对于结直肠小病灶的手术能降低因定位不准确而导致的手术失败,提高此类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结肠镜下诊治儿童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案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84例结直肠息肉患儿资料,统计分析临床症状、息肉特征,给予结肠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半,统计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儿童结直肠息肉患儿便血发生率100%、息肉乙状结肠分布率38.39%、直肠分布率45.54%、大息肉发生率58.93%、幼年型息肉发生率72.62%、单发型息肉发生率75.00%,较其他临床特征、息肉特征发生率高(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4%,随访1年半复发率为3.57%,均行二次结肠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痊愈。结论便血是儿童结直肠息肉就诊的主要指征,息肉多位于直肠、乙状结肠,以幼年型、大息肉、单发为主要特征,采取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内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内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效果。 方法 进行了体外实验和临床研究。患有食管、胃或结肠息肉的120例患者,采用微波功率90 mA、时间6 s/次、依息肉大小决定点灼次数和调节天线插入组织深度的方法。 结果 凝除息肉134颗,其中特大息肉(4cm×3cm-5cm×4cm)5颗。131颗经1次治疗后息肉完全脱落(97.8%)。最早复查时间为治疗后第5d,息肉已脱落,仅遗留浅溃疡。5例特大息肉分别点灼16-30次后均1次性脱落。 结论 微波是治疗无蒂或亚蒂状息肉的安全、有效方法。在微波治疗中,不必强调使息肉出现白色凝固或达到汽化或碳化。使息肉变色、萎缩即可。微波为特大息肉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直肠息肉的疗效及对术后胃肠功能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老年直肠息肉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观察组行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即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3、5 d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仅为4.08%,优于对照组(18.76%,P0.05)。结论结肠镜辅助腹腔镜治疗直肠息肉能有效定位病灶,缩短手术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8.
1996年 4月~ 2 0 0 0年 4月 ,我们对 2 77例息肉行内镜治疗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5 4例 ,女 12 3例 ;年龄 3~ 81岁 ,平均45岁。患者以便血、粘液便、腹痛及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单发息肉 179例 ,多发息肉 98例 ;息肉分布于直肠、乙状结肠 119例 ,降结肠 2 0例 ,升结肠 10例 ,横结肠 4例 ,回盲部 1例 ,胃 10 2例 ,食道 2 3例 ;息肉直径为 0 .2~ 3.0 cm,多数有蒂。治疗方法 :术前彻底清洁肠道 ,按内镜检查法进镜。无蒂、广基息肉应用微波 ,发现病变将导线点灼器顶部对准息肉顶部以点灼法连续数次点灼 ( 3~ 5次 ) ,局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纤维结肠镜下微波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方法 选择大肠息肉患者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对照组120例.观察组行纤维结肠镜下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频电切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一次治愈率为89.3%,总有效率95.0%,复发率为5.O%,并发症发生率为17.1%;对照组分别为68.3%、85.0%、15.0%、47.5%,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纤维结肠镜下微波治疗大肠息肉治愈率高,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广基大息肉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对肠道广基大息肉样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结肠镜下大肠黏膜切除术治疗135例共157个结直肠广基大息肉。病灶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后,一次圈套整块切除或分次圈套切除病变,回收全部标本送病理检查,术后结肠镜随访。结果全部息肉EMR一次切除,除3个位于直肠黏膜下的病灶小于1 cm外,其余均大于1.5 cm,最大的13 cm×12 cm,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腺瘤123个,其中有异型增生80个;黏膜内癌11个;增生性息肉20个;直肠类癌3个。随访中,有2例大于7 cm的直肠腺瘤分别于术后1个月及3个月复查时复发,均给予热活检钳完整钳除,病理分别为增生性息肉和绒毛状腺瘤,再复查6-12个月无复发。结论EMR是治疗大肠癌前病变及黏膜内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行结肠镜检查者罹患结直肠息肉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结肠镜检查者共1 67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结肠镜结果将968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纳入息肉组,703名无息肉病变的患者纳入无息肉组。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吸烟史、饮酒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既往肠镜检查结果等多种因素,分析影响结直肠息肉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应用R语言建立预测结直肠息肉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采用列线图验证曲线及ROC曲线评价列线图的预测性能。 结果息肉组患者年龄(t=151.531,P<0.001)、男性比例(χ2=50.843,P<0.001)、长期吸烟史比例(χ2=5.034,P=0.013)、BMI(t=0.813,P<0.001)、既往息肉史(χ2=8.323,P=0.004)高于无息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BMI,长期吸烟,既往息肉大小、病理类型及生长位置为结直肠息肉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AUC为0.90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9%和83.2%。 结论年龄,性别,长期吸烟史,BMI,既往息肉大小、病理类型及生长位置为结直肠息肉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研究所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度,可为直观、个体化地分析结直肠息肉发生风险,甄别高危人群,为临床制订筛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结肠镜二次进镜法的操作方法,探讨其安全性、时间效益及对结直肠息肉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无痛肠镜检查的84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二次进镜法组和常规组,每组423例,比较2组患者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差异、操作时间(进镜时间、退镜时间)及在二次进镜法组中发现息肉数目及特征(数目、位置、部位、大小、形态、病理类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直肠息肉漏诊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二次进镜法组和常规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进镜法的第2次进镜及退镜时间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进镜法对多发性息肉、小息肉、升结肠息肉、横结肠息肉、乙状结肠息肉和无蒂息肉有更高的检出率(P<0.05),结直肠息肉病理类型与漏诊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发息肉、小息肉、升结肠息肉、横结肠息肉、乙状结肠息肉及无蒂息肉均是息肉漏诊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二次进镜法安全、可有效的提高息肉的检出率,结直肠息肉的发生形式、大小...  相似文献   

13.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摘除大肠息肉142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为探讨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息肉的意义 ,我们采用OlympusCLE 10纤维结肠镜 ,PSD 10型高频发生器 ,OlympusWSD 9u圈套器 ,WFD Iu热活检钳 ,对 14 2例先行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之后 ,根据息肉情况 ,采用①直接对 <0 .5cm以下息肉行热活检钳电凝 ;②直接圈套法切除 ;③分块分次切除。并对切下息肉回收送病理检查。结果 :14 2例患者 2 0 2枚息肉全部摘除 ,未发生肠出血。发生肠穿孔 1例 ,均门诊随访未住院观察。术后标本送病理。息肉 2 0 2枚 ,其中单发 95例 ,占 6 7% ,多发 4 7例 ,占 33%。息肉分布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 ,形态包括有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重复进镜观察的方法研究结直肠息肉检出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900例患者,随机抽取其中300例患者行二次镜检,300例患者行三次镜检,检查过程中严格控制内镜医师经验、进镜方式、肠道清洁度、退镜时间等影响检查结果的客观因素,记录检出息肉的特征(数量、位置、形态、大小、病理类型)。比较同一患者前后两次进镜和三次进镜观察发现的息肉特征;比较第1次进镜组、第2次进镜组和第3次组检出的息肉特征;进一步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结直肠息肉镜检漏诊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多发性息肉、升结肠息肉、横结肠息肉、乙状结肠息肉、无蒂息肉、小息肉(≤5mm)漏诊率较高(P均<0.05),而病理类型与息肉的漏诊无关(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息肉的数量、位置、形态,以及大小均为其漏诊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第2次进镜组较第1次进镜组的息肉检出率高,但第3次进镜组与第2次进镜组息肉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结直肠息肉的数量、位置、形态,以及大小均是其漏诊的独立影响因素;在结肠镜检查中运用二次进镜观察的方法有可能使息肉的检出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与结直肠息肉的相关性及特点。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5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行胃镜及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将结肠镜下诊断为结直肠息肉的患者纳入病例组(180例);将结肠镜下诊断为正常肠黏膜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71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息肉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反流性食管炎合并结直肠息肉的特点,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与息肉的个数、大小的相关性。结果反流性食管炎增加了结直肠息肉的发生风险(OR=1.892,95%CI 1.275~2.807),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较无食管炎的患者息肉多发生在结肠,易患有多发性息肉,且病理类型多为腺瘤,但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与息肉的个数、大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增加了结直肠息肉的发生风险,未来可能为结直肠肿瘤的病理生理、诊疗提供重要线索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结肠镜检查中运用二次进镜观察乙状结肠的方法,研究乙状结肠腺瘤性息肉检出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2月1~31日经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结检查的1 800例患者,随机抽取900例患者进行乙状结肠的二次进镜观察,分析乙状结肠单次进镜与二次进镜的腺瘤性息肉检出率情况。 结果1 800例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共832例患者检查结肠腺瘤性息肉,其中乙状结肠单次进镜共检出乙状结肠腺瘤780枚,乙状结肠二次进镜共检出乙状结肠腺瘤1 080枚。 结论在本研究中,乙状结肠二次进镜可提高乙状结肠腺瘤性息肉检出率,对降低发展为结肠癌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华北油田职工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与Hp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来体检结肠镜的油田职工1000例,根据检查结果将156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设为息肉组,在844例无明显异常工人中选择156例设为对照组;对2组受试人员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2组息肉数目、大小、部位、...  相似文献   

18.
内镜微波治疗大肠腺瘤性息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5月至1997年5月,我们对128例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共216个息肉行内镜微波治疗,疗效显著。1.一般资料:本组中男86例,女42例,年龄18~75岁,平均49.6岁;共216个息肉,分布于直肠45个,乙状结肠82个,降结肠36个,横结肠41个,升结肠8个,盲肠4个;有蒂息肉161个,无蒂息肉55个;其中单发性息肉81例,多发性息肉47例;息肉小于1.0cm者186个,1.1~2.0cm者26个,大于2.0cm者4个所有病例均行内镜下活检,病理报告示腺瘤性息肉,并有29例伴有异型增生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结直肠广基隆起性腺瘤性息肉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结直肠广基隆起性腺瘤性息肉(息肉直径0.6~2.0 c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EMR治疗。结果 98例均经电子结肠镜检查及术前病理诊断为腺瘤性息肉,均为广基隆起性病变,共120枚,行EMR,留取完整标本病理检查,创面均给予钛夹封闭。术后病理诊断为腺瘤性息肉113例,高级别瘤变4例,局部癌变3例,7例切缘均无癌细胞,未追加外科手术。1个月后复查见病变部位黏膜光滑,未见息肉及病变黏膜残留。高级别瘤变及局部癌变7例随访3年,未见肿瘤复发及它处转移。结论对于广基隆起性腺瘤性息肉行EMR较既往单纯的高频电灼或氩离子凝固术有助于发现早期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及中青年人大肠中不同肠段的息肉检出率与腺瘤检出率之间的关系,为个体内镜医师改善不同肠段的结肠镜检查效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9名个体内镜医师2013年1月~2013年6月共进行的2 419例结肠镜检查及病理资料,其中老年组(≥60岁)453例,中青年人组(〈60岁)1 966例;按照不同年龄、不同肠段分别计算9名内镜医师平均息肉检出率和腺瘤检出率,并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r)比较息肉检出率与腺瘤检出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组平均息肉、腺瘤检出率(53.9%、30.1%)均高于中青年组平均息肉、腺瘤检出率(38.5%、19.5%)。与右半结肠比较,中青年组左半结肠各肠段的息肉检出率与腺瘤检出率更具良好的相关性。老年组回盲部(r=0.66,P〈0.05)、乙状结肠(r=0.77,P〈0.05)及直肠(r=0.47,P〈0.05)的息肉检出率与腺瘤检出率相关性较低;老年组左半结肠的腺瘤检出率(21.8%)与近端结肠(20.3%)无明显差别。[结论]我们应该提高对大肠不同肠段息肉、腺瘤检出率的关注程度;应适当放宽老年人进行结肠镜检查的适应证,提倡老年人尽量进行结肠镜检查,减少腺瘤性息肉癌变的机会,并加强老年人结肠镜检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