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90年至1995年应用胃镜下微波技术对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内科药物正规治疗六周无效的完全性痘疹状胃炎18例共79个病灶进行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0年至1995年应用胃镜下微波技术对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内科药物正规治疗六周无效的完全性痘疹状胃炎18例共79个病灶进行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完全型痘疹样胃炎的内镜下微波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内镜和微波技术治疗完全型痘疹样胃炎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在异丙酚麻醉下常规进镜,应用微波治疗仪,以球状电极、60~70mA微波,凝灼3~5次,每次5~8s,灼平痘疹样颗粒。术后控制饮食并口服药物,1~3个月内复查胃镜,观察疗效。结果96例病人经微波治疗后治愈率为100%,无并发症产生,幽门螺杆菌(Hp)根治91例,占94.79%。结论内镜下微波治疗完全型痘疹样胃炎,安全可靠,操作便捷,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内镜微波凝固术治疗胃溃疡37例陆国义,范莉娟,朱庆萍我院自1989年初至年底尝试用微波凝固术治疗胃溃疡,观察其近期疗效与副作用,同时以甲氰咪胍作对照。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病例:共72例。其中胃溃疡59例,复合性溃疡13例(均经内镜确诊)。按随机数...  相似文献   

5.
内镜热极动物实验和治疗糜烂性胃炎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观察评价经内镜热极治疗糜烂性胃炎的可能性,疗效和操作方法。方法:对狗胃粘膜作热凝实验和对43例糜烂性胃炎经正规抗酸、抗菌药物处理后,采用热极热凝治疗,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在临床应用中,糜烂性胃炎内镜下热极治疗一次治愈率为86.0%(37/43),而且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热极治疗难治性糜烂性胃炎是一种补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疣状胃炎的射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疣状胃炎(痘疹样胃炎)是特殊类型的胃炎,临床上现已较为常见。此病胃镜下诊断并无困难,但至今为止尚没有满意的药物治疗办法。我们自1997年开始尝试用微波、射频及激光光动力学方法对疣状胃炎进行观察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经微波或射频治疗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共44例(应用激光光动力学治疗的病例另文报道,此不赘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1993-01/1996-12对36例经常规治疗难以控制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于床边紧急进行内镜下微波凝固止血,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病例急诊内镜直视下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例,胃溃疡9例,局部糜烂出血性胃炎6例,胃体上部小动脉破裂3例,胃癌6例(均经病理确诊,后手术治疗).中小型动脉出血8例,占本组病例的22%,出血呈喷射状,且与心跳一致的搏动性出血;静脉及细小动脉出血18例,占本组病例50%.出血呈溢出样,非喷射状;小静脉、毛细血管出血10例,占本组病例28%,出血处有血凝块形成及附着伴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与微波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老年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分为三组,电凝组(29例)行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微波组(29例)行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对照组(28例)予以鼻腔填塞治疗。比较三组的临床指标以及近远期疗效。结果电凝组、微波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鼻腔恢复通气时间以及鼻腔黏膜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电凝组少于微波组(P0.05)。电凝组、微波组、对照组治疗后的成功率分别为96.55%、86.21%、71.43%,电凝组患者治疗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电凝组与微波组、微波组与对照组之间成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凝组远期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电凝组与微波组、微波组以对照组之间远期疗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临床效果优,可作为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9.
疣状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具有难治性和易复发的特点,我们自1996年开始用微波热灼联合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疣状胃炎2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隆起型糜烂性胃炎25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隆起型糜烂性胃炎又称痘疹性胃炎、疣状胃炎。新悉尼系统和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将其归属于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的伴发表现,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现将我院临床、内镜和病理资料完整的256例隆起糜烂性胃炎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痘疹样胃炎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后的治疗效果以及病理变化情况,明确根除H.pylori对痘疹样胃炎的治疗意义.方法:325例痘疹样胃炎患者根据H.pylori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标准三联或四联疗法)与阴性组(单纯抑酸),比较治疗效果;阳性组根据复查胃镜H.pylori的结果再分为两组,比较病理情况...  相似文献   

12.
疣状胃炎—胃炎的特殊类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疣状胃炎(Verrucosa gastritis,VG)又称慢性糜烂性胃炎(Chronicp erosive gastritis)、痘疹样(或天花疹样)胃炎(Variohform gastritis)或章鱼吸盘样胃炎(Octopus sucker gastritis),是一类特殊形态的胃炎,由Moutier和Corner于1947年首先报道的一种内镜形态.Lambert于1978年将该病重新定义为“弥漫性天花样胃炎(Diffuse varioliform gastritis)”,其特点为“在胃底部出现大皱裂,并有糜烂性肿胀的粘膜散布于胃底和胃窦”.国内文献一般称之为疣状胃炎.病因及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方案不统一.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其有癌变的倾向,故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痰散结法治疗痘疹状胃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1月~1998年12月,笔者自拟活血化痰散结方治疗痘疹状胃炎3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0例病例均系经纤维胃镜(日本产奥林巴氏GIF-XQ40)及病理证实为痘疹状胃炎的门诊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7~62岁,平均36.5岁;病程<0.5年2例,0.5~1年13例,1~5年5例,>5年10例;病理检查伴胃粘膜慢性炎症12例,伴萎缩性胃炎10例,伴局灶性肠化生5例,伴轻度不典型增生2例,伴局灶性肠化生及中度不典型增生1例。临床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结节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及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以提高对它的认识.方法 分析我院诊断的小儿结节性胃炎患者内镜、病理表现,以及Hp感染情况和根除治疗的效果.结果 28例结节性胃炎患者中,内镜下表现以胃窦部为主,可扩展至胃体部,为色泽均匀的结节样或颗粒样改变.Hp感染率96.42%,病理检查显示胃黏膜多呈中~重度炎症改变,淋巴滤泡发生率67.86%.明显高于非结节性胃炎.经给予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治疗后,随着Hp的根除,临床症状消失,胃镜下结节状表现消失,病理炎症程度减轻,淋巴滤泡也随之消失.结论 小儿结节性胃炎为Hp感染的一种特殊征象,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内镜下表现,是Hp感染的内镜指标,提示对小儿结节性胃炎应考虑Hp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旋菌(HP)引起以胃窦为主的慢性活动性胃炎,使易于发生粘膜萎缩及肠化,最终可导致胃癌。目前已知低酸分泌患者萎缩性胃炎迅速发生,为此作者研究抑酸治疗前后胃窦与胃体组织学变化,以阐明幽门螺旋菌相关胃炎变化。经内镜证实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例,良性胃溃疡6例,返流性食管炎21例和糜烂性胃炎3例。年龄20至79岁。在内镜检查前一月内未用抑酸、抗菌和铋剂治疗,且无严重基础疾病。所有病例给予奥美拉唑40mg/d连用8周。治疗前后经内镜在距幽门口2cm内取胃窦粘膜3块和距门齿50cm胃体大小弯侧粘膜6块,分别作HP培养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窦部粘膜幽门弯曲菌与儿童胃炎有关。但其治疗报道较少。病人和方法本文利用测定血清 IgG、胃蛋白酶原Ⅰ和胃泌素,结合活检组织检查,评价羟氨苄青霉素、甲硝乙基磺酰咪唑治疗儿童幽门弯曲菌样胃炎的效果。32例儿童(20例男性)年龄6~18岁。均因上腹痛而在口服安定镇静和局麻下行纤维内镜检查。内镜诊断:正常6例,胃窦炎18例,食管炎3例,球部溃疡3例,胃溃疡2例。同时作胃窦部粘膜镜检,组  相似文献   

17.
内镜微波治疗消化道大息肉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镜微波治疗消化道大息肉的探讨郭文栋王琦师水生杨兵内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特大息肉罕见报道,现将我院近4年来治疗消化道特大息肉20例作一探讨。一、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6~54岁。均为广基和亚蒂状息肉。息肉大小均在3×4cm~4×...  相似文献   

18.
淋巴细胞性胃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巴细胞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其组织学特点为胃表面及小凹上皮细胞内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内镜下表现为胃粘膜皱襞增大增粗、结节状改变和糜烂。病变部位以胃体为主,或涉及全胃,内镜下常诊为痘疮(疹)样胃炎.临床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和体重下降及厌食。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应用常规治疗胃病药物无效,而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微波治疗浅表性胃炎伴隆起糜烂的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抑酸护膜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微波治疗。结果临床治愈率和却根除率研究组为86.3%、94.7%,明显高于对照组之42.8%、73.6%(P均〈0.05)。结论微波治疗胃黏膜糜烂可提高治愈率和却根除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及其产毒株(Tox+HP)在疣状胃炎发生中的作用,了解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上皮内瘤变在疣状胃炎(VG)时的发生情况,观察药物(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抗HP)及内镜下微波疗法对于疣状胃炎的确切疗效。方法通过胃镜检查将疣状胃炎分为成熟型(MVG)和非成熟型(UMVG)两类,每例均进行病理观察,HP感染分为HP感染阴性和阳性,根据以上情况将患者分为8组,分别予以药物治疗及微波治疗,比较各组HP及Tox+HP感染、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上皮内瘤变及不同疗法的效果情况。结果疣状胃炎时HP感染率高于对照组,以Tox+HP感染为主;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上皮内瘤变在成熟型胃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UMVG组稍高于对照组,但是无显著性差异;对于UMVG,单纯药物治疗1月治愈好转率达88%~94%,微波疗法治愈好转率近100%;对于MVG,单纯药物治疗1月治愈好转率达28%~35%,微波疗法治愈好转率近100%。结论HP尤其Tox+HP的感染在疣状胃炎的发生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疣状胃炎尤其MVG时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上皮内瘤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说明疣状胃炎有癌变倾向;单纯药物(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抗HP)疗法对于UMVG有效,对于MVG疗效差;内镜下微波疗法适用于MVG及药物不理想的UMVG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