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癌病变术前内镜超声检查分期与其细胞增殖力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胃癌病变内镜超声检查(EUS)分期与其细胞增殖力学变化的相关性,应用超声内镜对73例胃癌患者进行术前分期,取内镜活检组织作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银染计数、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仪(FCM)-DNA等检测。结果显示:胃癌病变,每核AgNOR颗粒平均量为4.57±0.19、PCNA阳性细胞标记指数为0.67±0.19、DNA异倍体率为75.3%。T3、T4期或有淋巴结转移时,上述指标较T1期或无淋巴结转移的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提示随着胃癌浸润转移进展,其粘膜存在明显不同的增殖力学的异常,术前EUS分期与这种改变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形成门静脉癌栓与P53,PCNA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检测99例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中R53蛋白和PCNA的表达。99例中合并肉眼下门静脉癌栓(TTPV)39例,合并镜下TTPV30例,无TTPV30例。总体R53表达阳性率为24.24%,PCNA标记指数(PCNALI)为34.6±23.6。在上述三组中,P53表达阳性率、PCNALI差异均有显著性,PCNALI与R53表达密切相关,P53表达阳性的HCC,其PCNALI显著高于P53表达阴性者。结果提示,P53基因突变,PCNA活性增强,HCC增殖水平由此而升高,可能是HCC细胞获得更强侵袭性的重要机制之一,因而也是TTPV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与核仁组成区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和核仁组成区(AgNOR)胶银染色法对比观察了73例肺癌。PCNA标记指数(LI)和AgNOR计数可较敏感地反映细胞增殖活性,其数量变化与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每核AgNOR平均量与PCNA标记指数呈显著性正相(r=0.70,P<0.01)。结果提示,这两种细胞增殖的检测指标可作为肺癌分级诊断的参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53、bcl-2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等生物学指标在胃癌前病变不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52例胃癌患者胃癌及癌的病变组织标本及56例非胃癌患者有病变「胃黏膜中度以上肠上皮化生和(或)异型增生」组织标本的p53、bcl-2和PCNA的表达。结果 ⑴在癌前病变中,p53、bcl-2在癌组与非癌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PCNA标记指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EGF受体(EGFR)在大肠癌中表达的意义,并探讨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86例大肠癌组织EGFR,PCNA的表达.结果在86例被检组织中,EGFR阳性表达44例(512%),低分化癌(800%,40/50)、淋巴结转移癌(688%,22/32)较高分化(389%,14/36)、淋巴结未受累大肠癌(407%,22/54)有更高的EGFR表达(P<005).DukesA,B,C期大肠癌的EGFR表达率分别为320%,483%,688%,C期与A期比较差异显著;EGFR阳性大肠癌较阴性癌有更高的PCNA标记(两者PCNAⅠ,Ⅱ,Ⅲ,Ⅳ级的例数分别为4,8,17,15;14,16,7,5;P<005).结论EGFR过表达与大肠癌恶性程度、转移趋势密切相关,并可促使癌细胞过度增生.  相似文献   

6.
胃癌组织中生长抑素Ⅱ型受体基因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目的 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我们旨在研究胃癌癌灶(C) 、癌旁组织(P) 和远处正常组织( N) 生长抑素(SS) 含量及其Ⅱ型受体(SSR Ⅱ) 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SS 及SSRⅡ在胃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36 例,分为2 组:腹腔淋巴结转移组(A 组)20 例,男17 例,女3 例,年龄58-4 岁±14-8 岁;B 组( 无淋巴结转移)16 例,男14 例,女2 例,年龄60-5 岁±14-2 岁. 大体标本离体后立即取癌灶、癌旁和远处正常组织,应用RIA 法检测其SS 含量、同位素掺入RTPCR 法检测SSRⅡ基因表达情况( 以cp m 高低间接反映基因的表达强弱) .结果 A,B 两组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癌灶SS 含量明显低于癌旁和正常粘膜( P< 0-05) ,但A,B 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mol/ g ,A 组:C 15 ±8 ,P30 ±8 , N32 ±11 ;B 组:C 16 ±9 , P32 ±10 , N 36 ±12) .A 组癌灶SSRⅡ基因表达明显低于癌旁和远处粘膜( P< 0-01) ,也低于B 组癌灶的SSRⅡ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抗癌基因P53蛋白在大肠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5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146例良恶性大肠病变组织中P53蛋白水平.结果正常大肠粘膜及非肿瘤性息肉P53蛋白均阴性,而11例腺瘤,53例癌旁粘膜及76例癌组织中p53阳性率分别为1818%(2/11),1321%(7/53)及4211%(32/76).在腺瘤及癌旁粘膜组织中,仅有散在细胞核里p53阳性,但在32例p53阳性大肠癌中,75%呈现(++)或(+++)的阳性表达.在各组织类型癌中,以低分化腺癌与粘液癌p53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364%(7/11)及625%(10/16),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腺癌的3016%(15/40)(P<005),并且p53阳性大肠癌比p53阳性癌更容易穿透肠壁侵犯浆膜及浆膜外组织,其淋巴结转移率也明显高于p53阴性者(P<005).但P53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肉眼类型,部位,Dukes分期及术后3年生存率无关.结论p53基因突变或过表达是大肠肿瘤发生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并可能与肿瘤进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食管上皮肿瘤抑制基因p53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增生状况的关系,以了解食管癌变的分子学基础.方法食管癌高发区居民220例和低发区居民50例分别进行食管内镜检查、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根据细胞和组织形态结构区分为正常、基底细胞增生和间变,并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析各级病变和正常上皮P53蛋白及细胞增生核抗原(PCNA)的改变,并计数上皮单位面积内P53和PCNA阳性细胞数,进行定量比较研究.结果河南高、低发区人群食管上皮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P53和PCNA的变化.高、低发区居民食管正常上皮和病变组织PCNA免疫阳性细胞数和高发区P53阳性细胞数随病变加重呈升高趋势.但是,低发区居民食管上皮P53阳性细胞数却无此现象.结论肿瘤抑制基因p53的变化和PCNA改变有明显关系,均随病变的进展而升高.高发区居民食管各级病变P53改变明显高于低发区居民,此结果有助于对食管癌地域性分布差异的分子学基础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EGF受体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预后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大肠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和评价对大肠癌预后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EGFR和PCNA对有随访资料的大肠癌的表达。结果正常大肠粘膜未发现EGFR阳性表达,而大肠癌有较高表达(770%)。PCNA阳性表达中,大肠癌(464±265%)明显高于正常粘膜(151±54%,P<005)。EGFR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有关(P<005)。PCNA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P<005)。大肠癌4年生存率EGFR和PCNA表达>65%组均明显低于<25%组(P<005),EGFR_LI和PCNA_LI与生存期均有明显负相关。结论EGFR和PCNA表达与大肠癌的进展程度有关,对大肠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青老年人胃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通过对老人青年胃癌中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研究,探讨青老年人胃癌临床表现的分子生物学异同.方法应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SP)染色法对65例胃癌(青年组35例,≤35岁;老年组30例,≥60岁)进行p53蛋白及PCNA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胃癌细胞中PCNA阳性颗粒进行图象分析.结果p53和PCNA在青年人胃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7%和943%,均显著高于老年人(267%和500%,P<001).青年人胃癌中PCNA阳性颗粒平均光密度及积分光密度均显著高于老年人(P<005).结论p53及PCNA的高表达可能是青年人胃癌恶性度高,进展快,预后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