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资料:笔者单位1996年11月~2002年11月收治口腔黏膜烧伤患者12例,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3~65岁。单纯口腔黏膜烧伤2例,伴有食管及胃黏膜烧伤或(和)面颈部烧伤10例。12例患者中声音嘶哑3例,失音1例,气管切开1例。致伤原因:热液烫伤7例,酸烧伤4例,高锰酸钾溶液烧伤1例。伤后入院时间:≤8h入院5例,9~24h 4例,  相似文献   

2.
1998年6月-2003年6月,笔单位应用液体石蜡清洁烧伤后愈合创面329例,其中男27l例、女58例,年龄2~54岁。烧伤面积3%~95%,TBSA;伴有Ⅲ度烧伤65例,Ⅲ度面积1%~75%TBSA。致伤原因:火焰、热液、化学烧伤。84例患行植皮术封闭创面,245例创面行换药治疗。301例患于伤后30d内创面完全愈合,28例于伤后30—75d愈合。  相似文献   

3.
《烧伤治疗学》第3版已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人选标准:深度(深Ⅱ度或Ⅲ度,下同)创面面积为3%~30%TBSA,不伴有合并伤及主要脏器器质性病变及血液系统疾病,患知情同意。选择四肢(手足除外)及躯干部位深度烧伤患37例,其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1岁4个月至67岁,平均31.6岁。烧伤原因:沸水及火焰。深度烧伤面积3%-29%TBSA,平均16.5%TBSA。入院时间:伤后1~84h。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计数在特重度烧伤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单位1994-2005年共收治特重度烧伤患85例,死亡19例,其巾有12例死于脓毒症。排除因非脓毒症死亡的7例患,将余下的78例分成3组:非脓毒症组6l例,其中男28例、女33例,年龄1~68岁,烧伤总面积21%~96%,Ⅲ度3%~65%TBSA;脓毒症治愈组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4~40岁,烧伤总面积20%~96%,Ⅲ度10%~52%TBSA;脓毒症死亡组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1~58岁,烧伤总面积71%~98%,Ⅲ度40%~65%TBSA。笔统计了3组患在伤后不同时期的血小板计数(PLT),见表1。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本组患51例,其中男43例、女8例,年龄8~43岁。致伤原因:火焰烧伤34例,热水烫伤15例,化学烧伤2例。烧伤总面积31%~85%TBSA,深Ⅱ、Ⅲ度。残余创面形成时间为伤后2个月~4年,创面直径0.5~8.0cm。创面数1~15处/人,创面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有脓液渗出、味臭,在当地医院治疗后未愈收入笔单位。创面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1997年7月-2000年11月,笔者单位共收治溴素烧伤患者42例,其中男39例、女3例,年龄23-47岁.平均31岁。烧伤面积1%~10%TBSA者36例,11%~36%TBSA者6例,均为Ⅱ度,合并吸人性损伤8例。烧伤部位以下肢为主,其中深Ⅱ度烧伤19例,3例创面分布于上肢,16例分布于下肢。伤后患者均在现场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0.5-1.0h,伤后1~2h入院。  相似文献   

7.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6年2—10月,笔者单位收治的80例成年烧伤患者中男47例、女33例,均为伤后24h内入院的混合Ⅱ度烧伤患者。年龄18~59(37±15)岁,烧伤总面积11%~30%[(17±6)%]TBSA。致伤原因:火焰烧伤41例,热液烫伤35例,化学烧伤4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本组磷烧伤患者16例,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6-36岁。烧伤总面积(34±29)%,其中Ⅲ度(24±23)%TBSA。伤后1 h入院8例,1 h后至6 h入院6例,6 h后至48 h入院2例。烧伤总面积>50%TBSA者5例,合并休克5例、吸入性损伤5例。  相似文献   

9.
烧伤延迟复苏快速补液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笔者单位1990年3月~2 0 0 1年11月收治烧伤患者15 2例,其中男10 3例、女4 9例,年龄15~5 8岁[(31.12±12 .4 5 )岁]。烧伤总面积30 %~90 % ,Ⅲ度15 %~70 %TBSA。致伤原因:火焰烧伤6 4例、热液烫伤5 6例、鞭炮炸伤32例。合并轻、中度吸入性损伤者6 3例(均伴有烧伤休克)。入院时间:伤后4~12h[(6.15±2.5 0)h]。将1990~1993年的3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1993年以后的118例患者设为治疗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 5 )。方法:对照组按传统的烧伤复苏方法进行复苏,治疗组入院后快速、大量补液进行复苏。两组补液…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1996年5月--2005年5月,笔单位收治的深度烧伤患中诊断明确、需截肢的68例共72个肢体,其中男66例、女2例,年龄7~4l岁,烧伤面积2%~9%TBSA,Ⅱ、Ⅳ度。致伤原因:6~35kV高压电烧伤70个肢体,一氧化碳中毒昏迷倒在火炉上烧伤肢体1个,癫痫发作被火炉烧伤肢体1个。  相似文献   

11.
伤后即行切痂对烧伤大鼠心肌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早期一次性切痂对烧伤后心肌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建立30% TBSAⅢ度烧伤大鼠立即切痂模型,动物随机正常对照组、未切痂组和切痂组,于伤后1,3,6,12和24h检测血浆肌钙蛋白T(TnT)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指标。结果 烧伤后3h血浆TnT即显著升高,伤后6h血浆TNF显著高于伤前,心肌组织中TNF也在伤后12h显著升高。未切痂组与切痂组比较,伤后1-3h未切且TnT、TNF略低于切痂组。TNF与TnT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TNF是引起烧伤后心肌损伤的重要因素,且与心肌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伤后即行一次性切痂可以减少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这可能是其对烧伤后并发心肌损伤具有防治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治疗黄磷烧伤6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临床资料 :1994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笔者单位共收治黄磷烧伤患者 6 0例 ,其中男 5 9例、女 1例 ,年龄 17~ 4 5岁。伤后入院时间 2~ 96h。烧伤总面积 1%~ 97% [(18.86± 2 1.4 5 ) % ]TBSA,Ⅱ~Ⅲ度 ;其中烧伤面积≥ 10 %TBSA者 31例、≤ 9%TBSA者 2 9例。伤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者 5 7例 ,冲洗时间 10~ 6 0min;未冲洗者 3例。用 0 .2 %~ 2 .0 %硫酸铜溶液冲洗或湿敷创面 6例 ,其中 1例烧伤总面积4 2 %、Ⅲ度 4 %TBSA的患者创面用 1%硫酸铜后发生急性溶血反应。合并休克 6例 ,恶心、呕吐 18例 ,支气管痉挛 1例 ,10例患者出现…  相似文献   

13.
本组患38例,年龄18~57岁,烧伤面积≤1%TBSA 27例、〉1%且≤2%TBSA 7例、3%TBSA 3例、7%TBSA 1例。  相似文献   

14.
救治硝基氯苯烧伤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 1997-2006年笔者单位共收治硝基氯苯烧伤患者16例,均为男性,年龄23~53岁。伤后4h内入院,烧伤面积1%~10%TBSA9例,11%~20%TBSA7例,浅Ⅱ~Ⅲ度。创面主要分布于面部。1例面颈部深Ⅱ度烧伤患者伴中度吸入性损伤;12例患者伴化学中毒,其中轻度9例、中度1例、重度2例;并发严重溶血2例、肝功能异常7例、肾功能异常1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本组资料来源于1987--2005年笔者工作过的3家三甲医院烧伤科,共7例患者,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30±8)岁,烧伤面积(48±24)%TBSA。致伤原因:蒸气烫伤1例、开水烫伤1例、汽油火焰烧伤5例。6例伴有面颈部烧伤,且其中2例伴轻度吸入性损伤、2例伴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发生窒息(伤后8h~16d),3例为面颈部和喉头水肿所致,3例为气管切开后处理不当所致,1例为颈部浅静脉穿刺输液所致。经心肺复苏,5例呼吸恢复,2例抢救无效死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1996年以来,笔单位收治手,足,头,面等特殊部位的小面积深度烧伤患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19-47岁。其中电烧伤9例,酸烧伤2例,微波烧伤1例,热压伤2例,低热烧伤2例。本组患手术时间为伤后3-15d。应用邻指岛状皮瓣6例,食指背侧岛状皮瓣2例,足背岛状皮瓣3例,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3例,耳后跨区供血岛状皮瓣2例。  相似文献   

17.
小儿延迟复苏时应注意脑水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面积烧伤体液渗出高峰在伤后 2~ 3h ,为缩短低灌注对机体的影响 ,防治休克及其对内脏的损害 ,临床治疗多主张在伤后 2~ 3h输入第 1个 2 4h补液总量的 1/ 3。但受交通、经济等各种条件的限制 ,不少患者在伤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复苏 ,接诊后常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补充所欠液体 ,以期使血压、心率、尿量达到并维持理想状态 ,结果导致脑水肿的发生 ,特别是小儿烧伤时更应警惕。笔者单位于 1991年10月~ 2 0 0 1年 10月 ,共收治小儿烧伤患者 4 18例 ,有 35例发生惊厥 ,14例经CT诊断为脑水肿 ,死亡 4例中 2例经尸体解剖证实为脑水肿。其中 6h以…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 2000--2006年笔者单位收治烫伤新生儿9例,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出生即刻一出生后23d。入院时间:3例〈伤后2h,4例为伤后2~6h,2例〉伤后6h。烫伤面积为2%-26%[(14±3)%]TBSA,浅Ⅱ度3例次、深Ⅱ度5例次、Ⅲ度4例次,均为热液烫伤。致伤部位:下肢7例次、臀部3例次、后躯干6例次。住院时间为2—33d。[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76例特大面积烧伤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1990年1月-2004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特大面积烧伤患者76例,治愈52例(治愈组)、死亡24例(死亡组)。治愈组:男48例、女4例,年龄(29±3)岁。烧伤总面积(93±3)%,Ⅲ度(49±12)%TBSA。合并重度吸人性损伤6例、中度23例,骨折4例,胸肺爆震伤5例,腹部伤1例,颅脑外伤2例。死亡组:男22例、女2例,年龄(39±4)岁。烧伤总面积(95±4)%,Ⅲ度(62±11)%TBSA。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12例、中度6例,多发性骨折2例,胸肺爆震伤3例,颅脑外伤1例。  相似文献   

20.
救治大面积热水泥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资料:笔者单位1986年3月~2 0 0 2年3月收治热水泥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4 2例,其中男4 0例、女2例;年龄17~4 8岁[(2 4 .6±6 .8)岁]。烧伤面积5 0 %~10 0 %[(75 .2±10 .3) % ],Ⅲ度2 0 %~90 % [(43.5±12 .7) % ]TB SA,其中5 0 %~80 %TBSA 2 9例、80 %~10 0 %TBSA 13例。吸入性损伤患者轻度14例、中度12例、重度16例;伤后16h内气管切开2 9例,16h后气管切开3例。治疗:入院后迅速清理患者鼻、口腔中积存的水泥热料,快速高流量吸氧,气管切开后改为持续低流量吸氧。吸痰、气道湿化,雾化吸入1次/ 4h,每次15min,雾化液配制:等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