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术中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术中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体外受精和胚移植临床妊娠率。方法 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中,患者由于缺乏相关知识,紧张、恐惧等心理因素,采取宣传、理解和术中解释,增强信心。结果 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由32.56%上升到38.05%。结论 解决患者心理问题是提高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术临床妊娠率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背景:超重及肥胖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是否存在影响目前尚无统一定论。目的:验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者体质量指数对其妊娠结局是否有影响。方法:选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患者184例,按体质量指数分为3组:偏瘦组(体质量指数18.5kg/m2)、正常体质量组(18.5kg/m2≤体质量指数24kg/m2)、超重及肥胖组(体质量指数≥24kg/m2)。对患者实施超促排卵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妊娠的确定等均按本中心工作常规进行。比较3组患者促性腺激素用药天数和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雌二醇水平、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的差别。结果与结论:在促性腺激素用量上,超重及肥胖组用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随着体质量指数的升高,促性腺激素用量随之增加。3组在促性腺激素刺激天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雌二醇水平、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在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促排卵过程中,超重及肥胖患者与正常体质量及偏瘦患者相比,需要更大的促性腺激素用量;但在妊娠结局方面,超重及肥胖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结局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临床妊娠率,降低胚胎残留率和异位妊娠率,探讨在腹部超声引导下胚胎移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08年12月,在本中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包括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显微注射)268个周期,其中移植周期260(未移植8个周期),将无B超引导下移植组为A组84个周期,将在B超引导下移植组为B组176个周期,比较两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残留率和异位妊娠率。结果A组临床妊娠率25%(21/84),胚胎残留率4.76%(4/84),异位妊娠率14.29%(3/21),种植率16.56%(27/163)。B组临床妊娠率30.68%(54/176),胚胎残留率1.13%(2/176)、异位妊娠率1.85%(1/54)、种植率23.06%(86/373)。结论腹部超声引导下胚胎移植能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降低胚胎残留率和异位妊娠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胚胎移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妇女接受新鲜胚胎和冻融胚胎移植后的结局。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的36岁以上的高龄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鲜胚胎移植306例,383个周期,90个周期获得妊娠,妊娠率23.5%,无畸形胎儿;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75例,94个周期,27个周期获得妊娠,妊娠率28.72%,1例畸胎(脑积水),行中孕引产。两种胚胎移植的妊娠率、多胎率、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妇女接受新鲜胚胎移植和冻融胚胎移植的妊娠率、多胎率、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由于高龄妇女卵巢和内膜功能下降,建议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胚胎移植的次数来提高累计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背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由于超促排卵,使多个卵泡发育,血清中的孕酮、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自然月经周期水平,其是否会导致卵子质量、子宫内膜接受性等发生变化,从而降低种植率和妊娠率,在国内外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血清雌孕激素及其比值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218名不孕患者的资料,根据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的血清雌二醇水平分为3组:雌二醇3000ng/L组、3000ng/L≤雌二醇5000ng/L组和雌二醇≥5000ng/L组;根据孕酮水平分为3组:孕酮≤0.9ng/L组、0.9ng/L孕酮≤3ng/L组和孕酮3ng/L组;根据孕酮/雌二醇比值分为2组:孕酮/雌二醇≤1组和孕酮/雌二醇1组,回顾性分析其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与结论:随着雌二醇水平和孕酮/雌二醇比值的升高,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孕酮水平升高到3ng/L,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血清高孕酮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早期卵裂联合胚胎形态学评分选择胚胎移植妊娠结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卵裂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对胚胎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在本中心接受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CSI-ET)治疗的307个周期中根据移植的胚胎未观察到、观察到早期卵裂分为A、B两组,统计两组年龄、ICSI比例、内膜厚度、获卵数、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胚数、临床妊娠率、种植率。结果 B组临床妊娠率(54.1%vs40.8%)及种植率(34.5%vs25.7%)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卵裂联合胚胎形态评分运用简便、无创,可以在同等条件下改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清中抗核抗体阳性表达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364例首次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不孕患者,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NA,根据血清ANA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结局。结果根据血清ANA检测结果分组,ANA阳性组的临床妊娠率(34.21%/51.42%)、种植率(20.06%/28.93%)均低于ANA阴性组,而早期流产率(15.38%/4.59%)高于ANA阴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抗核抗体可能影响IVF-ET的妊娠结局,与IVF-ET妊娠后的早期自然流产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优质胚胎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冷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非优质胚胎冷冻移植周期。根据结局分为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比较两组中不同发育速度,均匀度以及碎片比例的胚胎所占比例。结果妊娠组中,卵裂球大小严重不均和碎片比例〉20%的胚胎比例显著低于非妊娠组,碎片0-20%的胚胎比例则显著高于非妊娠组。卵裂球大小均匀或明显不均,以及不同发育速度的胚胎比例,二者并无显著差异。结论选择性冷冻非优质胚胎,有助于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累积妊娠率,改善临床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9.
宫腔内解脲支原体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者的宫腔内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以及感染对妊娠结果的影响。方法442新鲜胚胎移植周期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比较支原体阳性组和阴性组临床妊娠结果。结果宫腔内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27.83%,宫腔感染组在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方面没有明显影响,早期流产率较低(4.46%比15%)但没有统计学差异。输卵管性不孕的宫腔感染情况相似。结论宫腔解脲支原体不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体内维生素D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结局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生殖医学科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妇女235名,检测其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根据结果将病人分成维生素D缺乏组(20ng/ml)和不缺乏组(≥20ng/ml),比较两组IVF结局,主要观察指标为平均获卵数、正常受精卵数、卵裂数、胚胎移植数、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妊娠结局。结果235名研究对象中,维生素D缺乏组(53.2%)和不缺乏组(46.8%)相比,维生素D缺乏组临床妊娠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生素D缺乏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早孕期情况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778周期,IVF组、ICSI组、IVF/ICSI组、FET组孕早期妊娠结局的临床观察。结果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早孕期自然流产率与一般人群自然流产的发病率10%-18%相似,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生化妊娠、早期流产、宫外孕、继续妊娠四种不同妊娠结局分组比较年龄、不孕年限、优胚数、盆腔输卵管因素、原发/继发不孕因素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妊娠后孕早期的情况与一般人群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受孕成功后早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雌二醇及孕酮变化情况,从而得到植入后14天、21天妊娠早期的血清β-HCG、E2和PROG的数值范围及变化规律。方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受孕成功妊娠早期的妇女进行血清β-HCG、E2和PROG监测,找到其妊娠早期孕妇血清β-HCG、E2和PROG变化有一定规律性。结果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受孕成功后随着β-HCG的增高,E2和PROG也相应的增高。结论对血清β-HCG、E2和PROG的监测是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受孕成功妊娠结局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方法选自我院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8例(观察组)。另选自我院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分娩的糖代谢正常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周期临床特征、妊娠情况和种植情况、孕产妇并发症情况及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促卵泡激素天数、促卵泡激素量、优胎率、移植胚胎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妊娠率和种植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胎膜早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多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巨大儿多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增加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不良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113例DOR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服用DHEA的研究组(n=65)和未服用DHEA的对照组(n=48)。服药3个月后接受IVF治疗,比较研究组患者服用DHEA前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同时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IVF周期中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卵巢储备功能指标明显改善、Gn用量明显减少及胚胎质量、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明显提高(P0.05);周期取消率和流产率呈降低趋势(P0.05)。结论 DHEA可提高DOR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提高胚胎质量,从而改善IVF周期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卵巢低反应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首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时表现为卵巢低反应的患者接受再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实际意义和调整临床处理过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12月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206个卵巢低反应病例,共28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206例卵巢低反应病例首次IVF-ET时临床妊娠率为22%。其中82例接受了再次IVF-ET,临床妊娠率为40.6%,高于首次IVF-ET,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再次IVF-ET的E2峰值,取卵数以及移植胚胎数均高于首次IVF-ET,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首次IVF-ET卵巢低反应的患者经过调整促排卵方案,接受再次IVF-ET时临床妊娠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辅助生育技术(ART)是治疗不孕症的新兴技术,但目前其胚胎移植妊娠率仅为30%~40%,为寻求不孕症治疗更高的成功率,近年来人们将针灸疗法与ART技术相结合进行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从相关报道中,我们发现针刺对于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妇女是安全的,是可以提高其临床妊娠率的。但针刺疗法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和对子宫的潜在影响有待于系统的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疏肝化瘀中药对提高IVF-ET超排卵周期所获卵和胚胎质量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0例因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控制性超排卵组(实验组,n=35)和单纯性控制性超排卵组(对照组,n=35),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成熟卵泡液中颗粒细胞GDF-9的表达;并比较组间HCG日血清LH、E2、P水平和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等。结果实验组颗粒细胞中GDF-9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临床妊娠率(62.54%)显著高于对照组(45.21%)(P0.05)。结论疏肝化瘀中药可以提高颗粒细胞中GDF-9水平,改善卵母细胞质量,提高IVF-ET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背景:从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至今已二十余年,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蓬勃发展。目的: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助孕效果,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的培养及低温保存技术的应用。方法:2013年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技术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助孕的不孕患者131例,共147个取卵周期,124个移植周期,患者平均年龄31.32岁。有131个取卵周期应用标准长方案促排卵,4个取卵周期应用超长方案促排卵、10个取卵周期应用超短方案促排卵,2个取卵周期为自然周期排卵;应用新鲜胚胎移植93例,冷冻胚胎移植28例。观察不同促排卵方案、新鲜或冷冻胚胎移植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胚胎植入率和流产率等。结果与结论:应用标准长方案、超长方案及超短方案促排卵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为34.7%,50%,20%;植入率分别为19.1%,22.2%,30%;流产率为21.7%,50%,33.3%;以上指标自然周期排卵患者均为0。新鲜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33.6%,植入率18.1%,流产率20.1%;冷冻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53.8%,植入率22.3%,流产率20.7%。提示应用标准长方案促排卵效果好,新鲜及冷冻胚胎移植的疗效相当,胚胎的体外培养及低温冷冻是辅助生殖技术中重要步骤,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护理干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孕妇早孕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受精率、总胚胎数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357;5.208;6.009;P0.05);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值、收缩压、舒张压及脉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t=-6.293;-4.678;-4.489;-3.334;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及护理干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孕妇早孕期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受精率及妊娠率,且可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胚胎移植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临床上约80%的IVF患者可达到ET阶段,但是妊娠率却远远小于80%,改进移植过程,确保移植的有效性是提高妊娠率的重要途径之一[1]。为确保移植的有效性,我中心常规在移植手术后将移植管的内外管均用培养液涮洗,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胚胎遗漏,并对遗漏的胚胎进行补插管移植,获得了较好的妊娠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