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康 《新中医》2018,50(10):159-162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照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针灸门诊治疗的5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以电针结合TDP照射治疗,对照组以单纯针刺治疗,不行电针。2组均治疗4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总体分级、局部评分和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的变化,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总体分级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体分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局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局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电针结合TDP照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针刺治疗,可增加对穴位的刺激,加快局部肿胀消退,更好地改善面部痉挛症状。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甲泼尼龙在儿童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就诊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 56 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8 例。 对照组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 House–Brackmann 面 神经功能、Portmann 简易评分、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第 2 周末,观察组患儿的 House–Brackmann 面神经功能分 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8.07,P <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 Portmann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 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甲泼尼龙在急性期治疗儿童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更有利于病情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牵正胶囊联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6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每日1次,连用15天;治疗组加用牵正胶囊中药治疗,连续治疗20天。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改良Portmann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面部残疾指数(PDI)、躯体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正胶囊联合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对面神经麻痹患者有较快、较好的促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期眼部协调运动配合电针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面神经炎(house-brackmann面瘫分级≥Ⅲ级)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电针结合常规运动治疗,观察组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分期眼部协调运动,用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和面神经功能缺损Portmann评分标准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0 d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一般情况及面神经功能评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后各组house-brackmann评级、Portmann评分均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级、Portmann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局部面部抽动4例,面部僵硬感5例,轻微联动症状1例。观察组未出现明显上述不适症状。结论分期眼部协调运动配合电针治疗面神经炎可更快速有效地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化风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7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及电针疗法,观察组加用化风丹口服。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时,通过House-Brackman(H-B)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和改良后的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治疗各时间点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各时间点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上一时间点有所降低,相邻两时间点之间的面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面神经功能的评分方面,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周及8周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显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电针结合化风丹综合治疗和单纯电针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恢复都有显著的疗效,电针与化风丹的联合应用能使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更快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神农牵正散对7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对应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根据用药的不同设置对照组(使用神农牵正散治疗,n=38)和观察组(针灸联合神农牵正散治疗,n=38);使用House-Brackmann分级法分别于治疗后1周和2周进行药物的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平均病程中未见显著差异(P0.05),提示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ouse-Brackmann评分结果显示,在治疗前未见显著差异(t=0.077;P=0.939),治疗后1周和2周,观察组House-Brackmann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89,-8.959;P=0.000,0.000)。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痊愈34例,改善3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21例,改善13例,无效4例;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在痊愈和改善状态中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联合神农牵正散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治疗效果肯定,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临床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大秦艽汤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2组均予泼尼松、甲钴胺等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秦艽汤,连用4周。评价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对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7、14、21、28 d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的痊愈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 d后对2组患者进行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Portmann简易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与对照组86.1%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痊愈率为77.8%,与对照组58.3%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7 d、14 d后,观察组H-B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 <0.05)。经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FDIP评分和Portmann简易评分均明显升高,FDIS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1.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30.6%。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联合大秦艽汤,能加速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症状,并显著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牵续玉屏汤联合西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风寒外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牵续玉屏汤,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西医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2个疗程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Portmann面部功能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及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西医疗效总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为83.33%(2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86.67%(26/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2个疗程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2个疗程Portmann面部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1);2组治疗1、2个疗程比较,治疗组Portmann面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  相似文献   

9.
鄢琼  李红琴  曹利民  刘海云  杨娜 《新中医》2021,53(19):78-82
目的:观察歪嘴巴膏翳风穴贴敷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9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 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歪嘴巴膏贴敷翳风穴。比较2 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 (H-B) 面神经功能分级、面部残疾指数(FDI) 评分、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计数,统计住院时间和费用、肌电图(EMG) 恢复正常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59%,高于对照组5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H-B 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Ⅰ~Ⅱ级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Ⅰ~Ⅱ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躯体功能(FDIP)、社会生活功能(FD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FDIP、FDIS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FDIP、FDI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EPCs 计数、EPCs 集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EPCs 计数、EPCs 集落数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EPCs 计数、EPCs 集落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电图恢复正常率为71.43%,高于对照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歪嘴巴膏贴敷翳风穴联合西医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可更好地改善患者面瘫症状和肌肉功能,增加血管内膜修复能力,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温针灸翳明穴联合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选择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进行治疗的例面神经麻痹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电针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3周后效果以及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B)评分、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1周、2周、3周H-B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1周、2周、3周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温针灸翳明穴联合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电针分期序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基础治疗及一般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予针刺-电针分期序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面部分级评分、面部残疾指数、单个疗程结束后治愈率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的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B评分及FDIP、FDI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调查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电针分期序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疗效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躯体及社会活动功能,减轻面部残疾症状,且长期随访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合运用三部推拿疗法与针刺(电针)疗法,并对其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风寒型)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展开观察和疗效评价。方法:纳入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风寒型)患者76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均予营养神经药物口服;治疗前3次(第1周),两组均予患侧常规毫针针刺治疗,治疗第4次(第2周)起均予患侧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每次针刺(电针)治疗前予三部推拿疗法治疗,对照组针刺(电针)前予传统推拿疗法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隔日1次,共治疗9次(3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9次后的面神经功能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9次后,试验组面神经功能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次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部推拿结合针刺(电针)疗法和传统推拿结合针刺(电针)疗法均可促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风寒型)患者恢复面神经功能,且前者疗效优于后者,前者较后者在病程上具有缩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刺激面部肌肉运动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60例受试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电刺激面部肌肉运动点治疗;对照予常规电针治疗,7天1个疗程,分别在第2、第4个疗程结束后,通过记录2组中医症候评分、总有效率、治愈率、House-Brackmann(H-B)评分、面神经运动传导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中医症候积分比较:2个疗程后,2组患者中医症候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疗程后,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愈率比较:2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和痊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疗程后,2组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73.3%,对照组痊愈率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use-Brackmann(H-B)比较:2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H-B评分均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疗程后,治疗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神经运动传导比较:2个疗程后,2组患者面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波幅均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疗程后,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面部肌肉运动点与常规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均有效,但电刺激面部肌肉运动点治疗4个疗程后,较常规电针法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治愈率,促进面神经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电针联合面肌功能锻炼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住于我科的8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联合电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面肌功能锻炼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面神经功能分级、临床疗效及面神经传导和瞬目反射的结果。结果:治疗后面肌功能评分明显升高,面神经功能分级明显改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面神经传导潜伏期差延长,波幅下降,阳性率为67%;瞬目反射R1、R2、R2',波阳性率为100%;治疗后两组内各指标无明显差异,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联合面肌功能锻炼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突出,通过面神经传导和瞬目反射可全面客观的评估面神经损害程度、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浮针联合物理疗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于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采用浮针联合物理治疗,对照组采用物理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Portmann评分,治疗前、治疗4周后患侧面神经肌电图检测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波幅、瞬目反射R1潜伏期,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4周,两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Portmann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MAP波幅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R1潜伏期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R1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浮针疗法可显著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每周连续治疗6 d,休息1 d,共治疗4周。治疗4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Portmann面瘫简易评分及表面肌电图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痊愈时间。【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83.33%(25/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4周后,2组患者的H-B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H-B面神经功能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2、4周后,2组患者的Portmann面瘫简易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Portmann面瘫简易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2、4周后,2组患者的面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包括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颧小肌、颧大肌)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面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痊愈时间为(20.98 ± 3.76)d,对照组为(24.36 ± 4.37)d。观察组痊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明显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B评分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H-B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治疗后H-B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佳,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频次针刺治疗早期特发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早期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根据接受针剌频次不同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每星期治疗5次,对照组每星期治疗3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良Portmann量表、Stennert面神经麻痹继发损害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改良Portmann量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改良Portmann量表、Stennert面神经麻痹继发损害评分、患者满意度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星期3次针刺治疗早期特发性面神经炎与每星期治疗5次疗效相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莫英超 《新中医》2022,54(10):168-172
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梅花针刺法联合小续命汤加味治疗风寒阻络型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纳入8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加予梅花针刺法联合小续命汤加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评定2组患者的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面部残疾躯体功能(FDIP)评分和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House-Brackmann (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评分、Portmann简易评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FDIP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FDI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FDIP评分高于对照组,FD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评分及Portmann简易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2项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