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远颖  丁娜  杨惠 《中医药导报》2020,26(1):61-65
目的:挖掘以荷叶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组方规律。方法:构建含荷叶的保健食品配方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以及关联规则中Apriori算法对含荷叶保健食品组方规律进行探究。结果:收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国产保健食品数据库中含有荷叶的全部保健食品处方,纳入的含荷叶保健食品258种,涉及保健功效频次298种,其中减肥169种,调节血脂87种,润肠通便18种,调节免疫6种,调节血糖6种,延缓衰老6种,保肝2种,改善睡眠2种,抗疲劳2种。荷叶参与保健食品主要功效为减肥、调节血脂两类,占全部功效的85.91%。在减肥方面,主要药物为荷叶、决明子等,四气以平、寒、微寒为主,五味以甘、苦、咸为主,归经以肝、脾、胃经为主,功效以收涩、利水渗湿、清热为主。药物组合以荷叶-茯苓-薏苡仁+泽泻,荷叶-茯苓-薏苡仁+决明子等为代表。在调节血脂方面,主要药物为荷叶、决明子、山楂等,四气以平、寒、微温为主,五味以苦、甘、为主,归经以肝、脾、胃经为主,功效以收涩、补虚、利水渗湿、清热、消食为主。药物组合以荷叶-葛根-丹参+绞股蓝,荷叶-绞股蓝-丹参等为代表。结论:荷叶用于保健食品主要功效为减肥、调节血脂两类,运用关联规则挖掘组方规律与中医理论一致。  相似文献   

2.
远颖  丁娜  杨惠 《中医药导报》2020,26(4):101-104,123
目的:挖掘以山楂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的组方规律。方法:构建含山楂的保健食品配方数据库,对含山楂保健食品的组方规律进行探究。结果:山楂参与保健食品主要功效为调节血脂、调节免疫、调节胃肠道功能、减肥、抗疲劳抗衰老五类,占全部功效的82.23%。在调节血脂方面,主要药物组合为山楂-泽泻-丹参等。在调节免疫方面,主要药物组合为山楂-党参-阿胶,山楂-大枣-阿胶,山楂-人参-阿胶等。在调节胃肠道功能方面,主要药物组合为山楂-鸡内金-白扁豆+茯苓,山楂-鸡内金-白扁豆等。在减肥方面,主要药物组合为山楂-荷叶-泽泻+决明子,山楂-决明子-莱菔子,山楂-决明子-绞股蓝+荷叶等。在抗疲劳抗衰老方面,主要药物组合为山楂-桑椹-制何首乌+枸杞子,山楂-制何首乌-桑椹+枸杞子,山楂-酸枣仁-山药等。结论:以山楂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主要功效为调节血脂、调节免疫、调节胃肠道功能、减肥、抗疲劳抗衰老,运用关联规则挖掘组方规律与中医基础理论一致。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丹参作为一种常见并可用于制备保健食品的大宗药材,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该文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食品网站公布的丹参保健食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剂型、功效成分、保健功能及中药组方等方面进行梳理与分析;应用SPSS Modeler 15. 0中Apriori算法模块对丹参保健食品的组方规律进行探究。结果发现胶囊剂最为普遍(约占55. 34%),冲剂和饮料较为少见。保健功能方面以辅助降血脂、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增强免疫力和祛黄褐斑为主; 92例辅助降血脂的丹参保健食品中,常见的中药组合为丹参-绞股蓝-葛根; 55例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的丹参保健食品中,常见的中药组合为丹参-葛根-五味子; 54例增强免疫力的丹参保健食品中,常见的中药组合为丹参-黄芪-枸杞子; 46例祛黄褐斑的丹参保健食品中,常见的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葡萄籽。具有不同保健功能的丹参保健食品在方剂配伍的选择上,基本符合中医辨证论治和现代医学理论,可为精准、高效地研发此类保健食品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含栀子保健食品配方原料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构建含栀子的保健食品配方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使用软件的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有栀子配方中常用的配方原料、原料组合,及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配方的原料应用。结果表明,71个含有栀子的保健食品配方中,应用最多的原料是栀子、枸杞子、当归、茯苓等;常用的原料组合是栀子-枸杞子、栀子-当归、栀子-茯苓、栀子-白芍等;含有栀子的保健食品保健功能涉及18种,其中最多的是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其次为免疫调节功能;23个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的含栀子的配方中,栀子常与葛根、枸杞子、山楂、白芍、枳椇子等养肝柔肝中药配伍应用。分析含栀子的保健食品配方原料的应用,为栀子在保健食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降糖方治疗2型糖尿病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补气生津,滋阴润燥类中药配伍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2001-2004年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降糖方(黄芪、元参、生地、葛根、苍术、丹参、地骨皮、山药)等,治疗2型糖尿病68例,总有效率95.6%。西药对照组68例,总有效率达77.9%,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方具有补气生津,滋阴润燥的功效,具有临床症状改善快,副作用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李杭  王荣欣 《光明中医》2012,27(2):385-386
根据糖尿病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病机特点分别选用黄芪与山药,杜仲与菟丝子,丹参与地龙,葛根与白术,薏苡仁与土茯苓,金樱子与芡实六组药对进行治疗,可分别起到益气养阴,滋阴温阳,活血化瘀,化湿泄浊,涩精缩尿的作用,从而达到缓解症状,延缓病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广泛收集整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处方,在构建处方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和熵聚类方法,确定处方中各药物和药物组合的使用频次、药物间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高频次药物包括黄芪、茯苓、地黄、山药、丹参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丹参、黄芪","黄芪、地黄","茯苓、黄芪"等;置信度大于0.85的关联规则包括"山茱萸,牡丹皮,茯苓-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山药","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等。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多用益气养阴、补脾益肾、清热生津、活血化瘀之品,配伍精巧合法。  相似文献   

8.
王小龙  亓咏梅  席永宽 《中成药》2020,(5):1351-135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丹参配伍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TCMISS、BATMAN-TCM、Microsoft Excel,以糖尿病肾病相关中药处方为研究对象,对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黄芪、丹参、茯苓、山药、益母草为黄芪-丹参配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高频药物,以补气药与活血调经药为主.KEGG信号通路主要涉及嘌呤代谢、钙信号途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炎症免疫介质、以及线粒体凋亡途径等.结论 黄芪-丹参为核心的药物组合体现了补气健脾、滋阴生津、利水渗湿、活血化瘀的治则治法.其作用机制可能调节钙信号途径进而影响线粒体凋亡,同时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以及炎症免疫介质的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复方Ⅰ(决明子、丹参、苦丁茶配伍),复方Ⅱ(决明子、丹参、绞股蓝配伍)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对两个不同配伍在降血脂作用中所产生的协同作用进行比较.方法:将5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模型组、阳性组、复方Ⅰ组及复方Ⅱ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用常规饲料喂养外,其余4组均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建立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模型.正常组和高脂模型组ig给予相应体积的蒸馏水,阳性组给予辛伐他汀片(7 mg·kg-1),复方Ⅰ组给予决明子、丹参、苦丁茶提取物(相当于生药决明子1 596 mg·kg-1,丹参197 mg·kg-1,苦丁茶230 mg·kg-1).复方Ⅱ组给予决明子、丹参、绞股蓝提取物(相当于生药决明子1 596 mg·kg-1,丹参197 mg·kg-1,绞股蓝648 mg·kg-1).连续ig给药4周,观察两种配伍对小鼠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并对肝、肾、脾等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两个配伍组均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TC(5.24±1.09,5.53±1.03) mmol·L-1,TG(0.85±0.10,0.89±0.07) mmol·L-1,MDA( 14.30±1.87,15.65±1.78) nmol·L-1含量(P<0.01),明显升高血清中HDL-C( 3.47±0.36,3.34±0.25) mmol·L-1含量,SOD(107.71±7.74,104.87±6.42) U·mL-1活力(P<0.叭),其中复方Ⅰ降低TC,MDA含量作用较明显.结论:两个配伍组均有辅助降血脂功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及保肝作用,复方Ⅰ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中医药传承辅助平台挖掘治疗心力衰竭(HF)中药复方专利的用药规律。方法: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http://epub.sipo.gov.cn/),检索治疗HF的中药复方专利,运用中医药传承辅助平台V2.5对获得的复方专利中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配伍规律、核心药物组合进行分析,并挖掘新方。结果:共纳入治疗HF中药复方专利95个,共206味中药;出现频次最高的药物是黄芪(54次);常用的药对有丹参-黄芪、黄芪-附子、黄芪-茯苓等;四气占比最多的是温性药物;五味占比最多的是甘味;归经占比最多的是脾经;置信度较高的关联规则有丹参、当归->黄芪等;核心药物组合有党参-白术-桂枝等;新方包括党参-白术-桂枝-当归-赤芍-红花、黄芪-甘草-干姜-丹参-灵芝、鸡血藤-三七-橘红-银杏叶、水蛭-补骨脂-土鳖虫-绞股蓝等。结论:治疗HF中药复方专利及新方的主要功效是益气、活血化瘀、利水。基于数据挖掘的研究可为中药临床治疗HF及研发新的药物提供一定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葛根是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的药食两用中药材。葛资源在我国十分丰富且分布广泛,从明代开始即有地方志记载,葛根的产区和质量的评价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葛根在古代经典古方中应用广泛,现代已形成愈风宁心片、心血宁片和葛根芩连片等主打中成药产品。以葛根为原料的保健食品高达588个,主要保健功能为调节血糖、血压、血脂,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现代葛根的应用已经形成了涉及普通食品、化妆品、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综合开发体系。加强葛根功效突出的产品研发将是葛根产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国家专利治疗化学性肝损伤的组方用药规律,为新药研发及相关专利的申请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收录的授权专利为资料来源,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8建立数据库,对中药频次与分类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 21.0和SPSS Modeler 15.0对高频中药(频次≥10)进行性味归经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关联度与网络分析。结果纳入专利100项,涉及中药186味,以葛根最为常见;高频中药15味,药味以甘为主,药性以温、平为主,多归脾、肝经;聚类分析得到7组中药组合;二项、三项和四项关联规则分别为6、24、2项,各项组合分别为6、16、2项;核心药物为葛根、五味子、丹参、甘草、山楂、枸杞子、黄芪、柴胡、姜黄和枳椇子。结论中药复方治疗化学性肝损伤常用补虚、解表、化瘀、活血、渗湿及利水药;临证多采用疏肝理气之剂,适当伍以柔润之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何立人教授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用药规律,总结归纳其治疗本病的辨证思路。方法收集60例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的方法对何立人教授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何立人教授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天麻、丹参、枸杞子、知母、黄柏、山茱萸;常用药对为知母配伍黄柏、何首乌配伍枸杞子、仙茅配伍淫羊藿、仙鹤草配伍十大功劳叶、沙苑子配伍白蒺藜、白蒺藜配伍天麻、沙苑子配伍天麻。结论何立人教授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多以补益肝肾、清热化湿为主,兼以活血化瘀、益气养血、养心安神、健脾护胃、疏肝理气等。  相似文献   

14.
中药有效成分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作为中药复方的效应单元,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防治血管性痴呆(VD)方面具有选择性高、针对性强等特点,故单味中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涉及补虚类(人参、何首乌、刺五加、黄芪、红景天)、活血化瘀类(银杏、丹参、川芎、姜黄、灯盏花)、清热类(黄芩、知母、地黄、栀子)及其他类(千层塔、葛根、丁香).其作用机制主要有:①增加ATP酶等活性物质含量,抑制氧化应激;②调节脑内胆碱能系统相关蛋白、基因、神经递质表达;③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减少钙内流、防止自由基形成造成的神经元损伤等.补虚类和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VD研究较多.中药有效成分作用多途径、多靶点,干预了VD病理生理过程的多个环节,为促进临床用药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方向,同时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期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近现代名老中医及临床专家临床应用桑叶经验的总结,发现桑叶的临床常用剂量为3~60 g,总体来看,小剂量(3~15 g)多用于疏风散热以治疗发热、咳嗽、咽痛等肺系、官窍疾病(上焦病),大剂量(15~60 g)多用于平肝、止汗、降血糖等中下焦杂病的治疗。个别案例因医家经验的差异而有所出入;桑叶除具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外,尚可凉血、止汗、止崩。可用于咳嗽、发热、咽痛、自汗、盗汗、崩漏、糖尿病、肥胖、结膜炎、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且在治疗不同的疾病时,其所配药物及所用剂量均有所不同。桑叶在用于治疗肺系、官窍疾病时,多同连翘、薄荷、菊花、桔梗等辛凉轻清之品相配;用于治疗肝系疾病时,多同菊花、天麻、女贞子、墨旱莲等滋阴熄风之品相配;用于降糖时,多同黄连、知母、赤芍等苦寒之品相配;用于止汗时,多同五味子、黄芪、麦冬等固表敛汗之品相配。  相似文献   

16.
9种市售药材中重金属含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9种市售药材中重金属含量,为建立药材中重金属专用检测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36批次药材中铜、镉、汞、铅的含量,比较不同市场药材中重金属含量差异。结果:各药材中铜含量排序为金银花青蒿、木通、丹参、白芥子、栀子厚朴天麻茯苓;镉排序为金银花、青蒿、白芥子、栀子木通、厚朴天麻丹参、茯苓;汞排序为金银花栀子青蒿厚朴白芥子、天麻、茯苓、丹参、木通;铅排序为厚朴白芥子、栀子、金银花、青蒿、木通天麻、丹参茯苓。在36批药材中,铜元素全部合格;1批金银花药材中汞元素超标,超标率25%;3批药材中铅元素超标,厚朴、白芥子中铅元素超标率分别为50%和25%;镉元素有7批药材均超标,青蒿、金银花超标率75%,栀子25%。不同市场购买的药材中重金属含量差异并不显著。结论:调查的4种重金属元素中镉元素污染较严重,应加强重视。金银花在9种药材中重金属污染最严重,可作为后续重金属相关研究的首要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7.
袁敏皎  韩祖成 《河南中医》2021,41(1):131-136
目的:分析《中药成方制剂》中含葛根成方制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葛根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建立含葛根的成方数据库,利用平台的关联规则、网络可视化图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含葛根的154首方剂中共涉及408味中药,常用药物频次居于前5位的中药分别是甘草、茯苓、防风、羌活、黄芩。核心药物组合居于前5位的分别是冰片-葛根、葛根-赤芍、葛根-甘草、葛根-防风、葛根-羌活。挖掘出核心组合14个,新方7首。结论:本研究系统总结出葛根的功能主治、证候特点及核心药物组合,为葛根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许英  王小云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647-165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一种严重威胁绝经后妇女健康的全身性骨病。目前PMOP常用药物治疗,包括激素补充治疗(HRT)等,由于乳腺癌或心血管疾病等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国内外进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一些中草药(Chinese Herbal Medicine)(包括淫羊藿、葛根、丹参、骨碎补、接骨木、蛇床子、山茱萸、菟丝子、女贞子及仙茅等)及药用植物(medicinal plants)(包括大豆异黄酮、总状升麻、红花子、黑榆及黄蜀葵花等)提取物及(或)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PMOP的作用。对该类药物及化合物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结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