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邦劳 《光明中医》2010,25(2):293-294
慢性腹泻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以腹痛腹泻延年不愈为主要症状。在古典医籍里称之为“泄泻”、“溏泄”、“脾泄”、“濡泄”等,在现代医学中,可见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之中。经历20余载医疗实践,笔者认为本病在临床上以实证居多,病变之关键则在于邪阻肠道,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治疗以祛邪为主,配以调整脏腑气机等法,治之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2.
慢性腹泻以腹泻经久不愈为主要症状,古医籍称其为泄泻、飧泄、下利、溏泄、脾泄等。常与现代医学的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慢性痢疾等相似。慢性腹泻以虚中挟实者居多。病久累及脾胃,由实转虚,以致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运化乏力,水谷不化,邪滞肠道。因此在治疗上,当以祛邪和调理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对泄泻的分类方法很多,有以脏腑命名的,如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等:有以大便之性状来分的,如飧泄、溏泄、鹜泄等;有以病因来分的,如寒泄、热泄、食泄、郁泄、暑泄等;亦有以泄泻时间的长短来分的,如暴泄(急性)、久泄(慢性).目前将泄泻持续半年以上不愈的.即称之为慢性泄泻.如以西医的病名来讲,慢性泄泻则包括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慢性泄泻的病因泄泻的病因,主要在脾胃与大小肠.由于胃失和降、脾失健运、肠失分别清浊之功,以致水温停滞腹中,所以有泄泻以湿邪为主的说法.历代医家对泄泻的病因,认为"湿胜则濡泄","泄泻虽分轻重,总属脾虚湿胜".但是慢性泄泻,因病延日久,往往从脾胃虚弱,逐渐发展为脾阳不振,久而久之必然累及肾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6,(9):1871-1873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依据其临床症状,当属中医"腹痛""泄泻"等范畴,《黄帝内经》中有"飨泄""洞泄""濡泻""注下""鹜澹""后泄""遗矢"等病名,其中的脏象学说、诸泄、腹痛等相关条文提及泄泻与各脏腑之间的关系,虽未论及方药,却对阐述IBS-D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论治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文遵循《黄帝内经》中有关泄泻的论述,探究IBS-D病因病机、治法及用药,挖掘《黄帝内经》对IBS-D中医认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德新从脾论治慢性腹泻经验撷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泻主要指大便性状的改变、次数的增多。古语云:“泄者,如水之泄者,事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日泄泻。”可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多种疾病,其病往往迁延反复,日久难愈。本病多由急性泄泻延误传变而来,也有直接表现为持续便多者,或饮食不慎,或感冒受邪,或情志波动,一有诱因,泄泻遂作,一年四季皆有,但以夏秋二季为多发.  相似文献   

6.
泄泻俗称腹泻,具排便次数增多,兼有腹胀、肠鸣或腹痛等症状;轻者每日大便数次,重者十余次至数十次,大便呈水样泄,水便相杂,或大便溏而不成形,或大便兼有少量粘液等。本病应与痢疾相鉴别。痢疾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脓或血样为主要症状。现代医学的病毒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慢性肠炎、局限性肠炎、肠道吸收不良症,以及肝、胃、肤、胆等疾病所引起的慢性腹泻、胃肠神经官能症、肠结核、结肠炎及寒冷,饮食等诱因所致腹泻,与祖国医学的泄泻颇有相  相似文献   

7.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属于中医学"肠澼""下利""痢疾"等范畴,临床可表现为久泻夹带黏液脓血、腹痛、形寒肢冷等脾肾阳虚、风湿阻滞证,慢性UC与"泄泻"临床表现相似,风湿寒热四气皆可致泄,为慢性UC发病之标;四邪中湿邪为泄泻的主要病因,风、寒、热三邪皆可通过五行生克关系与湿邪相联系,影响慢性UC的病情转变,先后天失调所...  相似文献   

8.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种常见类型,临床上以反复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其主要病理学改变为累及直肠、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该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迁延不愈,病程可长达数十年,亦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但因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目前现代医学仍缺乏特效治愈方法,所用药物亦有较多不良反应,部分患者难以耐受。UC属中医学"腹痛""泄泻""下利""久痢""休息  相似文献   

9.
施玫香 《陕西中医》2001,22(9):575-576
泄泻主要指大便性状的改变 ,次数的增多。古语云 :“泄者 ,如水之泄者 ,事犹舒缓 ;泻者 ,势似直下 ,微有不同 ,而其病则一 ,故总名之曰泄泻。”可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多种疾病。其病往往迁延反复日久难愈 ,笔者在临床中以参苓白术散治疗该证 ,略有心得 ,不揣浅陋 ,表述如下。关于泄泻的病机 ,前贤有专论 :“泄泻之本 ,无不由脾胃 ,盖胃为水谷之海 ,而脾主运化 ,使脾健胃和 ,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 ,以行营卫 ;若饮食失节 ,起居不时 ,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 ,谷反为滞 ,精华之气不能输化 ,…  相似文献   

10.
正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异常免疫介导的肠道慢性及复发性炎症。患者多慢性起病、病情轻重不一,临床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主要特征,常反复发作,病变主要累及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本病属中医学"痢疾""泄泻""肠僻""下利"等范畴。目前,控制炎症反应和对症治疗为西医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大量临床报道显示,中医药在减轻症状、促进溃疡面愈合及减少复发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王付 《中医杂志》2004,45(1):72-73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中医将此称为“泄泻”、“腹泻、“洞泄”等。由于本病缠绵难愈,故又称“久泻”、“久利”。现将笔者临床辨治分型与方法,略述于次。  相似文献   

12.
正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以发热、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过程,为慢性难治性疾病之一。本病属中医学"泄泻""痢疾""腹痛"等范畴。临床观察病机多以湿热蕴滞、气血失调、久损脾胃为主。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4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收集2010—2015年驻马店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  相似文献   

13.
<正>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炎性疾病。西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与遗传、免疫失调有关,遗传基因缺陷,肠黏膜屏障的破坏,免疫反应的异常导致了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临床特点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病情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不愈,属中医"泄泻""久痢""血便""肠风"等范畴。为了进一步探索溃疡性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系原因不明的大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临床以腹痛、腹泻、黏膜脓血便为特征。中医学属"泄泻"、"痢疾"、"便血"等范畴。近年来对UC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有新的进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泄泻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易治,慢性难疗。后者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腹痛,排少量粘液便或血便,病程长,反复发作。现代医学借助内窥镜、造影等手段,确诊多为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认为,泄泻主要与湿胜和脾胃功能失调有关,然久泻伤肾,兼寒热虚实,临床上也确有“肝泄”,因而症候复杂,治疗上多从脾胃肾入手,有健脾益气,消食去积,清热燥湿,温补肾阳、芳香理气,固涩收敛等法。临床上用上述方法治疗,部分病例有效,但易复发,仍存久治叠治不愈的患者。鉴于病因多为湿胜寒邪,故立意于除湿消滞。内服除湿通瘀散(大黄、干姜、党参等研洙),荡涤胃肠去湿邪,助阳益气。正如《金匮翼》云。“有久泄不止,百药无效,必有滞积在肠胃之间,积一日不去,则泄一日不愈。”同时,改煎汁为散剂内服减轻肠胃负担,如燥土渗之,其水自散。慢性泄泻多见形寒肢冷。喜热饮,面色苍白而无华  相似文献   

16.
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也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结肠黏膜层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多发于中青年人.临床以腹泻、腹痛、黏液便、脓血便和里急后重,反复发作不止等为主症,属祖国医学中的"泄泻"、"肠风"、"久痢"之范畴.  相似文献   

17.
腹泻,中医又称为泄泻,《内经》称“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名,其症主要有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或可兼见腹痛等症。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过程中,如急慢性肠炎、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腹泻的致病因素较多,临床症状多变。  相似文献   

18.
<正>溃疡性结肠炎为发生于结肠和(或)直肠黏膜层处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属于弥漫性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其发病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以青壮年为多见~([1]);临床上多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便血、里急后重等。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可归属于中医学"泄泻""痢疾""肠风""肠澼""下利""久痢"等范畴~([2])。本病的致病因素尚未明确,可能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神经精神等方面~([3])。溃疡性结肠炎与普通的慢性结肠炎不同,其具有反复发作、慢性持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反复发作的结直肠炎症性病变,亦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泄泻""痢疾""肠澼"等范畴。病变多以溃疡为主,局限于黏膜层,临床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兼见多种全身症状。此病病情缠绵难愈,病程较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且在病变涉及所有大肠时有恶变的机率,然而祖国医学在其治疗方面有着丰硕的经验,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泄泻是一种常见的脾胃病症,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特征.《内经》对该病的病因病机早有记载,称其为"鹜溏""飧泄""濡泻""洞泄""注下"等,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清于中,感而疟,大凉革候,咳,腹中鸣,注泄鹜溏,名木敛."《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泻."自此以降,我国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及治法进行了不懈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代著名临证医家万密斋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