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场3.0T磁共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确诊的32例乳腺癌、32例乳腺良性病变者和32例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作为研究对象,3组受检者均采用高场3.0T磁共振检查,比较3组受检者同一扩散敏感系数(b值)下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对比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组患者不同b值检查的准确性。结果同一b值下健康组ADC值、95%可信区间大于良性组,良性组ADC值、95%可信区间大于乳腺癌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1 200 s/mm2,良恶性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最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场3.0T磁共振在鉴别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准确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分析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接收的86例前列腺病变患者,均进行常规MRI、DWI、DCE-MRI检查,本研究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MRI、DWI、DCE-MRI检查在前列腺病变中的检查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前列腺(癌)恶性病变有37例,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良性病变39例、10例。结果 DWI检查准确度(96.51%)、敏感度(94.59%)、特异度(97.96%),高于常规MRI准确度(74.42%)、敏感度(70.27%)、特异度(77.55%)(P<0.05);恶性病变组在b值为600s/mm2、800s/mm2、1000s/mm2时,ADC值低于良性病变组(P<0.05);两组Tmax、SImax、Rmax对比差异显著(P<0.05),良性病变组Tmax高于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常规磁共振序列(T1WI、T2WI及增强T1WI)影像特征对前列腺外周带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提高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前列腺癌患者及25例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共28个病灶)的常规磁共振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运用χ2检验对各观察指标进行筛选,绘制ROC曲线,并行判别分析,对所得判别式的诊断准确性进行新样本验证。 结果 T2WI均匀低信号、病变形状、外科包膜消失、前列腺包膜中断破坏、病变均匀强化和病变侧外周带大小改变等6个指标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WI均匀低信号、病变均匀强化和患侧外周带大小改变3个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在0.7以上,高于其他指标,进入判别式,利用判别式对新样本判断准确率:前列腺增生组为83%,前列腺癌组为77%。 结论 T2WI均匀低信号、强化方式及患侧外周带体积改变等征象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的62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手术或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乳腺病变,良性34例,恶性28例,均接受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常规MRI检查,取弥散敏感系数(b)值为600 s/mm~2、1 000 s/mm~2时,计算病灶检出率,并比较不同b值下及正常腺体和良恶性病变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b值为1 000 s/mm~2时,病灶检出率为95.16%(59/62),明显高于b值为600 s/mm~2时的74.19%(4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1 000 s/mm~2时,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b值为600 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的恶性病变ADC值比较,b值为1 000 s/mm~2恶性病变的ADC值低于b值为600 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的正常腺体组织ADC值明显高于良恶性病变,且良性病变ADC值明显高于恶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高b值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5 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搜集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22例已病理或临床确诊的肺部良恶性病变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其中恶性病变9例,良性病变13例.22例患者行CT扫描发现肺部病变,并行1.5 T磁共振常规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及多b值...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2—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穿刺活检证实的50例乳腺癌患者和5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DWI扫描b值分别为400、600、8001、000 s/mm2,测量病灶区域的ADC值,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b值分别为400、6008、001、000时乳腺癌及良性病变的ADC值,恶性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组(P〈0.05)。四组不同b值的良恶性病变分别做ROC曲线,以b=1 000 s/mm2时,AUC最大,诊断价值最高,以ADC值为1.23×10-3mm2/s作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阈值,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89.8%,准确性为89.9%。结论 DWI结合ADC值测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腺外周带癌3.0T MRI表现.方法对32例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前列腺外周带癌的3.0T 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列腺外周带癌直接征象:T2WI上呈局部或弥漫性低信号,腺泡状结构破坏,前列腺包膜受侵.前列腺外周带癌间接征象: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精囊腺、周围神经血管束、膀胱、直肠,并可造成盆腔骨质及淋巴结转移.结论3.0T磁共振对前列腺外周带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海青  张子林 《安徽医学》2021,42(3):277-280
目的 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对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诊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前列腺疾病的患者54例,均进行常规MR扫描及DWI、MRS及DCE-MRI扫描,扫描完毕后在SyngoVB19后处理工...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究在良性、恶性甲状腺病变诊断过程中,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53名甲状腺病变患者的磁共振诊断资料,共进行61处病灶诊断,对比T1WI信号、T2WI信号、DWI信号对良性、恶性病变的指示作用,以及MRI影像结果对病变处的指示作用.结果 T1WI影像信号对良性病变结果指示等同或稍高,对恶性病变结果指示不均等或稍高;T2WI影像信号对良性病变结果指示均稍高.DWI影像结果指示性:b=150,则ADC=(2.392 ±0.413);b=300,则ADC=(1.997 ±0.318);b=500,则ADC=(1.241 ±0.311).对甲状腺良性、恶性肿瘤的指示结果T1WI与T2WI影像信号无统计学差异性(P均>0.05),DWI影响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但T1WI与T2WI影响图形变化趋势具有一定渐变规律,具有极高指示作用.结论 对于良性、恶性甲状腺病变,磁共振影像学的检测结果具有极强的指示效果,每一种信号结果都可以作为定诊依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意义重大,应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马亚文  夏厚萍 《安徽医学》2019,40(5):493-495
目的探究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诊断老年前列腺癌与老年前列腺增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老年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其中病理确诊的68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将68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比较两组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强度及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ADC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扩散敏感因子(b)值=50 s/mm~2及800 s/mm~2时,观察组的DWI信号强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DCE-MRI参数(Kep、K trans及V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够通过ADC值、DWI信号强度及DCE-MRI参数为鉴别诊断老年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使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纹理特征鉴别良恶性单纯微钙化型乳腺隐匿性病灶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于浙江省肿瘤医院进行乳腺X射线金属丝三维定位的61例(38例恶性肿瘤、23例良性病变)单纯微钙化型乳腺隐匿性病灶患者的DWI影像。对每个感兴趣区域提取6个直方图特征和16个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并构建分类器,使用留一法进行交叉验证。采用ROC曲线评价分类器的性能。结果: 筛选获得的性能最佳的特征组合共包含6个特征,分别为直方图中的均值、方差、偏度、熵,以及灰度共生矩阵的0°方向对比度、45°方向相关性,其中,直方图中的均值、方差、偏度和熵在良性病变与恶性肿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由上述特征构建的分类器鉴别诊断单纯微钙化型乳腺隐匿性病灶良性病变与恶性肿瘤的AUC达到0.76,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7.05%、84.21%、65.21%。结论: DWI的纹理特征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良恶性单纯微钙化型乳腺隐匿性病灶诊断的准确性,直方图中的均值、方差、偏度和熵是极具潜力的影像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参数MRI(T2WI、DWI、动态增强)影像特征诊断前列腺移行区良恶性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移行区前列腺癌(PCa)48例、前列腺增生(BPH)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T2WI病灶形态、信号均匀度、边界、包膜、患侧移行区体积、患侧移行区与外周带的分界、前列腺包膜、DWI信号强度、ADC值及动态增强的曲线类型等10种影像特征,分析影响前列腺移行区良恶性病变的因素。结果48例移行区PCa纳入81个癌灶,83例BPH筛选出142个结节;移行区PCa的ADC值为(0.938±0.223)×10-3mm2/s,明显低于移行区BPH的(1.195±0.19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侧移行区体积与移行区PCa诊断未见相关(P>0.05),其余9种影像特征均与移行区PCa诊断明显相关(均P<0.05)。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9种影像特征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共筛选出T2WI病灶形态、信号均匀度、边界、患侧移行区与外周带分界、DWI的信号强度及ADC值与移行区PCa诊断均呈明显相关性(均P<0.05),其中ADC值与移行区PCa诊断呈负相关,其余影像特征与移行区PCa诊断均呈正相关。结论多参数MRI上,T2WI病灶形态、信号均匀度、边界、患侧移行区与外周带分界、DWI信号及ADC值是影响移行区PCa诊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定量集成磁共振成像(Sy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5例乳腺病变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资料。患者均于术前行乳腺常规MRI和SyMRI扫描,病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均显示乳腺肿块样病变。根据病理结果将病例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分析病变的MRI征象,同时测量病变增强前后的SyMRI定量参数,分别记录为T1p、T2p、PDp和T1e、T2e、PDe,并计算各定量参数的相对变化率。基于全子集回归和Logistic回归构建不同的诊断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不同诊断模型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结果 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MRI征象(形态、边界、内部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和T2WI信号特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PDp和T2e外,其他定量参数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SyMRI (DCE-MRI+T2p+T1e)”的诊断模型是最佳的预测模型,其AUC为0.995(95% CI:0.983~1.000)。结论 定量SyMRI的衍生定量参数可以间接反映乳腺病变组织的微结构特征,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癌(PCa)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着老年男性的身心健康,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PCa治疗策略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非常关键。目前PCa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但这些方法的诊断效能均较低。近年来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推广运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成为目前公认的诊断PCa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其不仅能够进行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还能进一步预测PCa病理评分,以及指导后续的靶向穿刺及局部治疗。mpMRI对PCa的精确诊断和后续的个体化治疗意义重大,本文就其在PCa诊断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结合血清microRNA-221-221(miR-221)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3年1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3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前列腺穿刺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DCE)及血清miR-221检测,分析MRI参数、miR-221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结果 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03例前列腺癌疑似患者中,73例诊断为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患者表现弥散系数(ADC)值低于非前列腺癌患者(P <0.05)。前列腺癌患者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高于非前列腺癌患者(P <0.05),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患者的速率常数(Kep)、细胞外间隙对比剂容积分数(V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前列腺癌患者miR-221相对表达量高于非前列腺癌患者(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DC、Ktrans、miR-221及3者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72.60%(95% CI:0.607,0.821)、69.86%(95% CI:0.578,0.798)、73.97%(95% CI:0.622,0.832)、82.19%(95% CI:0.711,0.898),特异性分别为80.00%(95% CI:0.609,0.916)、73.33%(95% CI:0.538,0.870)、70.00%(95% CI:0.504,0.846)、86.67%(95% CI:0.684,0.956),AUC分别为0.756(95% CI:0.651,0.860)、0.741(95% CI:0.633,0.848)、0.739(95% CI:0.631,0.846)、0.907(95% CI:0.842,0.972)。结论 ADC、Ktrans、miR-221联合诊断前列腺癌效能较高,3者联合诊断前列腺癌可提供更加精确可靠的量化参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PCa)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各参数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前列腺MRI检查的患者62例,所有病例均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研究对象均行MR常规、DCE-MRI及DWI检查。分析前列腺增生(BPH)及PCa的DCE-MRI信号变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特征及各参数相对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情况,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各参数与PSA相关性分析。结果 BPH及PCa的平均达峰时间(Tmax)、最大增强斜率(MSI)及信号增强率(SER)分别为(82 903.45±26 594.31)ms vs(69 073.56±17 438.00)ms、(188.31±36.86)vs(215.69±59.66)、(109.14±13.78)vs(121.71±20.82),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的TIC多表现为Ⅰ型或Ⅱ型,PCa的TIC多表现Ⅲ型,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与PCa平均ADC值及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ADC)值分别为(1.0±0.24)×10-3 mm2/s vs(0.7±0.22)×10-3 mm2/s、(0.36±0.09)×10-3 mm2/s vs(0.49±0.09)×10-3mm2/s,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对PC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3%、89%、74%,DWI对PC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7.8%、82.9%、80.7%,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诊断PCa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4%、85%、94%。PSA与ADC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DCE-MRI及DWI对PCa有很好的诊断价值,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PC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率。ADC值有助于对PCa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MRI动态对比增强定量参数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RI扫描仪,对42例肝脏占位患者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分别测量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速率常数(Kep)和血管空间容积分数(Vp),血管瘤组和肝癌组定量参数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血管瘤组与肝癌组间绘制受试者特性曲线(ROC)曲线。结果血管瘤与肝癌Ktrans及Ke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e、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瘤与肝癌Ktrans、Ve、Kep、V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7、0.661、0.966、0.582,以最大约登指数得到的最佳诊断切点值,则定量参数判断及鉴别血管瘤和肝癌的敏感度分别为85.0%、80.0%、95.0%、65.0%,特异度分别为86.3%、59.1%、81.8%、54.5%。结论 MRI定量动态对比增强血流动力学参数Ktrans、Kep对肝脏良恶性病变具有很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胰胆管病变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及常规MRI影像学表现,探讨二者可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经手术病理或综合影像证实的胰胆管病变行MRCP三维容积采集薄层重建、MRCP二维厚层块投射扫描及常规MRI扫描,分析各类病变的MRCP及常规MRI影像学表现,探讨诊断价值,总结诊断经验。结果:58例胰胆管病变中胰胆管结石28例,慢性胰腺炎9例,胰腺癌9例,胆管癌5例,肝门区淋巴结转移2例,Ⅰ型先天性胆总管扩张1例,胆囊切除术后1例,胰腺分裂1例,肝移植术后1例,恶性胰管内乳头状黏液瘤1例。胰胆管良恶性病变MRCP三维容积采集薄层重建、MRCP二维厚层块投射扫描及常规MRI扫描影像表现各异,均有各自特征表现。结论:MRCP三维容积采集薄层重建、二维厚层块扫描结合常规MRI有利于胰胆管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3.0T磁共振定量分析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取44例乳腺病变患者行MR平扫、T1动态增强成像检查,获得每个病灶的血管功能参数(Ktrans、Kep、Ve、iAUC),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之间及不同级别浸润性导管癌之间的血管功能参数。结果 ①Ktrans、Kep、iAUC在良恶性肿瘤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Ve在良恶性肿瘤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Ktrans、Kep、iAUC在浸润性导管癌I级与II级、I级与III级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I级与III级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Ve在浸润性导管癌I、II、III级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中Ktrans相对更有意义。结论 血管功能参数Ktrans、Kep、iAUC对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效能,并对区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病理分级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