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考察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后,二者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行为,证实两者穿透血脑屏障的差异。方法小鼠分别静脉给予丹参酮ⅡA乳剂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以HPLC法测定各主要脏器组织中的药物含量。结果丹参酮ⅡA乳剂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静脉给药后均快速分布至各主要脏器组织,其中以肝脏的药物分布量最高;前者在脑组织中的分布明显高于后者。结论丹参酮Ⅱ比丹参酮ⅡA磺酸钠更易进入血脑屏障,提示丹参酮ⅡA乳剂有望用于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丹参酮ⅡA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MTT法测定丹参酮ⅡA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两者对HepG2细胞的形态学影响.结果 3.4~27.2 μmol·L~(-1)丹参酮ⅡA对HepG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而对应各浓度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HepG2细胞均无增殖抑制作用.结论 丹参酮ⅡA对HepG2细胞具有显著增殖抑制作用,其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抗肝癌的药效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男,70岁。因反复右上腹痛20d,加剧3h,于2006年6月20日入院。查体:T36.5℃,P99次/min,R23次/min,BP140/96mmHg(1mmHg=0.133kPa),神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材丹参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的荧光光谱特性及其分析方法。方法分别研究浓度、酸度对丹参酮ⅡA荧光强度的影响,并研究丹参酮ⅡA的荧光稳定性。结果丹参酮ⅡA在酸性(pH=2)环境具有很好的荧光特性,在紫外照射下荧光稳定性良好。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能够满足药物定性、定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中药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方法:以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系统考察不同溶剂、不同提取方式对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选提取条件。结果:用7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的提取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提取率。结论:溶剂种类和提取方式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提取效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丹参酮ⅡA醇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丹参中丹参酮Ⅱ_A的醇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_A含量并以此作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A)、乙醇用量(B)、回流时间(C)三个因素。结果:乙醇提取丹参中丹参酮Ⅱ_A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倍量的95%乙醇,回流1.5小时。结论:本工艺具有方法简单、易操作,工时少、利于大生产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丹参中丹参酮ⅡA三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丹参三种提取法对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比较超声、回流、渗漉三法含量。结果回流法提取测得的丹参酮ⅡA含量最高。结论回流法提取丹参中丹参酮ⅡA,其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研究新药丹参酮ⅡA滴丸的制备工艺,确立最佳工艺条件.设计正交实验考察滴丸制备工艺中各影响因素.以聚乙二醇4 000为基质,二甲基硅油为冷凝液,滴制工艺为滴制温度80℃,冷凝液5~25 ℃梯度冷却,滴距4 cm,滴速60滴/min.该工艺制得的滴丸成型性好,丸种差异小,崩解时限为17 min,符合药典规定.该工艺适合丹参酮ⅡA滴丸的制备,且适宜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丹参酮Ⅱ磺酸钠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 A含量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丹参酮ⅡA含量不合格是造成复方丹参片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进行分析及对药典中的提取,制粒工艺进行改进,使丹参酮ⅡA含量得到稳定,达到药典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丹参酮IIA对人食管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并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 以人食管癌Eca-109细胞为受试细胞,分别采用不同浓度丹参酮IIA和不同放射剂量处理Eca-109细胞,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计算丹参酮IIA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放射的IC50,分别作为后续实验丹参酮IIA浓度和放射剂量。取对数生长期Eca-109细胞,设对照组、丹参酮IIA组、放射组、丹参酮IIA+放射组、丹参酮IIA+放射+PI3K抑制剂(LY294002)组。通过平板克隆实验、MTT法、流式细胞术、荧光质粒转染法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增殖活力、凋亡率和自噬状况,RT-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丹参酮ⅡA和放射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活力的抑制作用均呈现剂量相关性,丹参酮IIA IC50为8.75 mmol/L,放射量IC50为4.63 Gy。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IIA组、放射组、丹参酮IIA+放射组、丹参酮IIA+放射+LY294002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和增殖活力明显降低,凋亡率和自噬体数量明显升高(P<0.05);PI3KAktmTOR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Bcl-2、Bax、cleaved Caspase-3、LC3-I、LC3-II蛋白表达量及Bax/Bcl-2、Cleaved Caspase-3/Caspase-3、LC3-II/LC3-I明显升高(P<0.05)。与丹参酮IIA组或放射组相比,丹参酮IIA+放射组和丹参酮IIA+放射+LY294002组对各检测指标的调控作用明显增强(P<0.05)。与丹参酮IIA+放射组相比,丹参酮IIA+放射+LY294002组对各指标的调控作用明显增强(P<0.05)。结论 丹参酮IIA可能通过下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与自噬,进而增强人食管癌细胞放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宁神补心片中丹参酮IIA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Lichrospher5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3∶27);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为1.6mL·min-1;柱温为30℃。结果进样量在0.208~1.664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735×107X+8.870×105,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54%,RSD为1.33%(n=5)。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宁神补心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丹参酮IIA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分子的机制。方法 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TCMSP、PharmMapper、GeneCards平台预测丹参酮IIA的作用靶点,从OMIM、DrugBank、TTD、GeneCards数据库中筛选获得糖尿病肾病的相关靶点。将得到的丹参酮IIA的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潜在靶点,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通过网络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平台分析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 Vina 1.1.2对丹参酮IIA和核心靶点之间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96个丹参酮IIA调控糖尿病肾病的潜在靶点,通过网络拓扑分析中的度(degree)值筛选出白蛋白(ALB)、蛋白激酶B1(AKT1)、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肿瘤坏死因子(TNF)、肿瘤蛋白p53(TP53)、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8(MAPK8)、胱天蛋白酶3(CASP3)8个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筛选出活性氧代谢过程、细胞迁移的正向调节、氧化应激反应、细胞死亡的正向调节等20个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筛选出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叉头转录因子(FoxO)信号通路、VEGF等20条通路。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丹参酮IIA之间均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本研究表明丹参酮IIA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调控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4.
α-菠菜甾醇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α-菠菜甾醇对动物角叉菜胶和热烫性足肿胀、巴豆油气囊肿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机理可能抑制PGE2、缓激肽的合成或释放。明显抑制PGE2、缓激肽、组胺、5-HT等炎症介质的致炎作用,抑制白细胞游走。并证明其抗炎作用不依赖于肾上腺垂体系统,但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丹参中丹参酮IIA的SFE-CGC法测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CGC)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酮IIA的含量。方法 用溶解度参数理论预测丹参酮IIA的溶解压力,再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温度、改性剂量和动态萃取体积三因素对SFE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 SFE-CGC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酮IIA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加样回收率为95.3%,RSD=4.3%,n=3。结论 利用SFE-CGC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酮IIA,可提高分析速度,且使用有机溶剂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小,与超声提取法比较,经t检验,显著优于超声提取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天丹通络胶囊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天丹通络胶囊中天麻素、巴利森苷E、巴利森苷、奇壬醇、豨莶苷、豨莶精醇、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丹参素、丹酚酸B、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法和熵权优劣解距离(EW-TOPSIS)法对天丹通络胶囊产品质量优劣进行评价。结果 天麻素、巴利森苷E、巴利森苷、奇壬醇、豨莶苷、豨莶精醇、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丹参素钠、丹酚酸B、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7%、99.45%、100.05%、96.94%、97.99%、98.43%、98.08%、97.90%、98.90%、97.86%、100.14%、96.97%、99.32%,RSD值分别为1.09%、1.32%、0.63%、1.43%、1.51%、1.30%、1.57%、0.83%、1.64%、0.94%、0.70%、1.41%、1.37%。15批天丹通络胶囊样品明显分成3类。丹酚酸B、巴利森苷、豨莶苷、巴利森苷E、天麻素和洋川芎内酯A可以作为影响天丹通络胶囊产品质量的关键成分。EW...  相似文献   

17.
中药在治疗炎症方面具有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小等优点。综述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中的水溶性成分(丹酚酸A、丹参茎叶总酚酸、丹酚酸B、迷迭香酸、丹参素等)、脂溶性成分(丹参酮IIA、丹参酮I、隐丹参酮、甲基丹参酮等)、丹参多糖,丹参类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丹红注射液等)以及丹参其他类制剂(如丹参凝胶、丹参涂膜剂等)的抗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丹参抗炎作用研究及丹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antiviral activities of sodium tanshinone IIA sulfonate (STS) against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 and its mechanism. Anti-PRRSV activities of STS were observed on Marc-145 cells by using visualization of cytopathologic effect assay and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 test, and its antiviral mechanism was determined by time-of-addition assay, adsorption inhibition assay, and virucidal ass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S could reduce the damage of PRRSV to Marc-145 cells, with the inhibition ratio exceeding to 100%, at the maximum non-cytotoxic concentration. The time-of-addition and virucidal assays indicated that the anti-PRRSV activities of STS could be due to inhibiting the virus replication or/and inactivating the virus directly. The inhibition of the virus attachment was not discovered in adsorption inhibition assay. The results proved that STS had strong anti-PRRSV activity and encouraged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of STS.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丹参酮ⅡA脂化乳,并考察丹参酮ⅡA脂化乳在人工胃肠液中的稳定性,为脂化乳作为口服制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制备丹参酮ⅡA混悬液、脂化乳、脂化乳粒。以原型药物为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制剂中丹参酮ⅡA的质量浓度。比较丹参酮ⅡA混悬液、脂化乳、脂化乳粒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变化。结果不同制剂中丹参酮ⅡA在人工胃液中的质量浓度均有所降低,但脂化乳、脂化乳粒均较混悬液中丹参酮ⅡA质量浓度高。在人工胃液中,3 h后混悬液中丹参酮ⅡA质量浓度比脂化乳粒少11.8%、比脂化乳少33.3%。脂化乳粒、脂化乳在人工肠液中丹参酮ⅡA质量浓度几乎没有变化,混悬液中丹参酮ⅡA质量浓度有所降低,但较胃液中降低幅度有所缓和。在人工肠液中,6 h后混悬液中丹参酮ⅡA质量浓度比脂化乳粒少20.3%、比脂化乳少25.8%。结论丹参酮ⅡA脂化乳、脂化乳粒均能提高人工胃、肠液中所包载丹参酮ⅡA的稳定性,且脂化乳效果优于脂化乳粒,提示稳定体系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人工胃、肠液中制剂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重庆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104例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5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40 mg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1次/d。两组患者疗程为2周,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oCA、MMSE评分均显著升高,ADL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MoCA、MMSE和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