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比较经左侧胸部单切口与颈-右胸-腹三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中的淋巴结清扫情况,探讨食管癌手术中合理的淋巴结切除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左胸单切口组32例和三切口组40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留置引流管时间、住院天数、淋巴结清扫状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左胸单切口组与三切口组在手术时间[(225.44±11.98) min与(265.42±13.15) min]、淋巴结清扫数目[(8.031±1.153)枚与(11.821±1.138)枚]、住院时间[(13.212±1.294)d与(15.691±1.404)d]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201、25.302、14.010,均P<0.05);两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均P>0.05).结论 两种术式食管癌根治术在手术难度、风险、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有着各自特点,应根据病变情况及身体承受能力灵活选择手术方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辅助电视胸腔镜(HVATS)食管癌切除术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21例食管癌患者手术通过上腹正中切口游离胃,应用胸腔镜技术,结合单手经膈肌切口径路进入右胸腔辅助操作,游离胸段食管,清扫纵隔淋巴结,均在右胸内完成胃食管胸内吻合术,其中胸顶吻合7例,奇静脉弓下吻合14例。结果手术和术后康复均顺利,无并发症,无围术期死亡。胸部手术时间平均(38±6)min,胸部失血(85±10)ml,术后第1d引流量(210±50)ml;清扫食管旁淋巴结(3.5±1.2)枚,清扫纵隔淋巴结(6.1±2.5)枚。结论HVATS食管癌切除胃食管胸内吻合术能够达到常规开胸手术相同的切除效果,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石磊  韦成信  曹健斌 《河北医药》2013,35(11):1628-1629
目的探讨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9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行左胸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情况、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上肢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及术后引流量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小切口胸段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损伤小、术后恢复较快,较传统常规食管癌根治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正>食管癌是指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典型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好发于食管中段,有地区性分布,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多发生在50岁以后[1]。经典的Ivor-Lewis手术是采用右胸后外侧切口和上腹部两切口径路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我院对Ivor-Lewis术式进行了改良,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保留背阔肌)和上腹部正中切口径路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右胸顶吻合及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共257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围术期护  相似文献   

5.
胸段食管癌行三切口根治术仍是食管癌的优选治疗方法。本组术式 :胸部右前外侧切口 ,颈部衣领状切口和上腹正中切口 ,并行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此术式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1 ] ,但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切口多 ,因而在术中护理上有更高要求。本文总结自 1998年 1月以来我院以该术式所施行的食管癌根治术 6 3例 ,针对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回顾我们采取的各项护理措施 ,总结经验 ,便于更好配合手术 ,减少术中并发症 ,缩短手术时间 ,使病人安全度过手术关 ,现将护理配合要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3例中 ,男 39例 ,女 2 4例 …  相似文献   

6.
陈炳勋  李宇飞 《安徽医药》2020,24(11):2210-2213
目的比较乳腺 +腋窝双切口入路和环乳晕单切口入路改良根治 +扩张器植入术治疗 Ⅰ~Ⅱ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南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2016年 8月至 2018年 8月收治 Ⅰ~Ⅱ期乳腺癌病人 11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组(58例)和 B组(58例),分别采用乳腺 +腋窝双切口入路和环乳晕单切口入路手术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乳头乳晕区感觉评分及美观性指标。结果 A组与 B组手术时间[(121.74±27.62)min比(115.36±25.13)min]、住院时间[(10.02±1.69)d比(8.89±1.42)d]、淋巴结清扫数目[(14.11±3.24)个比(14.56±3.39)个]及淋巴结阳性数目[(1.94±0.46)个比(1.80±0.43)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与 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乳头乳晕区感觉评分[(2.62±0.65)分比(2.54±0.6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乳腺美学效果评分[(6.56±1.25)分比(6.11±1.12)分]和对称性评分[(2.47±0.39)分比(2.02±0.32)分]均显著高于 A组(P<0.05)。结论环乳晕单切口入路改良根治 +扩张器植入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相较于乳腺 +腋窝双切口入路有助于提高术后乳腺美观性,并未增加操作难度和住院时间,且淋巴结清扫效果和安全性两者相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两种术式的优缺点,从而选择食管癌的优势术式。方法抽取本院胸外科2004年1月~2012年7月食管癌手术患者192例,分为Ivor-Lewis术式组(右胸后外侧和上腹正中两切口)和Sweet术式组(左胸后外侧切口)各96例。对两组的胸内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Ivor-Lewis术式组和Sweet术式组平均胸内操作时间分别为52 min和108 min,术后心律失常为3.51%和11.03%,围手术期死亡1.21%和3.78%。结论 Ivor-Lewis术式具有胸内操作时间短,不损伤膈肌,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优于Sweet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中上段食管癌三切口手术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数目、住院时间、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胸中上段食管癌的治疗,采用术中改变体位的三切口手术,可以更好地暴露手术视野,彻底清扫淋巴结,减少并发症;而术中不改变体位的三切口手术,则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9.
<正>食管癌为高发恶性肿瘤,病死率超过了13.4/10万,在采用手术疗法治疗食管癌患者时,要考虑到病变部位与食管特殊位置,根据病灶部位合理选用手术路径,以便能够提高手术操作效率,彻底切除肿瘤以及减少并发症[1]。上腹右胸两切口术(Ivor-Lewis)是治疗食管癌的常用术式,本文研究了改良式Ivor-Lewis术在中下段食管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总结食管癌切除胸腹二区淋巴结清扫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6年2月~2007年12月我院对中下段食管癌和上段食管癌分别采用Ivor—Lewis术式,即上腹正中、右胸后外侧二切口切除及Akiyama术式.即右胸后外侧、上腹正中、左颈部三切口切除,并作胸腹二区淋巴结清扫治疗胸段食管癌169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胸腹二区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并随访1、3、5年的生存率。结果:全组手术切除率为97.86%(1690/1727)。全组有淋巴结转移782例,占46.27%,其中胸部淋巴结转移占38.93%(658/1690),腹部淋巴结转移占25.92%(438/1690),胸部淋巴结转移发生于最上纵隔位于气管食管沟及喉返神经旁占20.47%(346/1690),术后共有178例发生230例次各种并发症,总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6%(230/1690),其中肺部并发症为第一位,占34.3%,心律失常占17.4%,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8.7%,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7%。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8.2%(1161/1316)、63.5%(634/998)和51.8%(331/639)。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65.2%(219/336),有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32.3%(102/316)。结论:Ivor-Lewis术式和Akiyama术式胸腹腔有良好的显露,淋巴结清扫彻底、方便,尤其对右侧最上纵隔沿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便利。特别对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行胸、腹二区淋巴结清扫十分必要,能明显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尚磊晶  张蜜  范冬冬  李苗  李元海 《安徽医药》2023,27(8):1646-1650
目的 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入院后即刻行连续腰丛阻滞预防性镇痛对住院时间、疼痛的改善程度及住院期间全身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安徽理工大学附属淮南新华医院骨科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54例,按入院后即刻镇痛处理情况分为两组:连续腰丛阻滞镇痛组(N组)及常规镇痛药处理组(C组),各27例。主要观察指标为病人住院时间;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入院后睡眠质量;血清炎性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髋关节外展活动度和屈曲度;术后切口引流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N组住院时间[(6.78±0.80)d比(8.96±1.79)d]、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41.67±6.83)h比(56.85±10.00)h]均短于C组(P<0.05);N组病人入院即刻阻滞后30 min静息VAS评分较阻滞前明显下降(P<0.05);N组术后的静息及运动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组病人入院后术前睡眠质量优于C组[(3.59±0.97)分比(6.59±1.01)分,P<0.05];N组病人术前术后血清炎性因...  相似文献   

12.
宋恩东  方寅 《安徽医药》2021,25(4):730-732
目的 通过比较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方面的疗效,研究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实用性、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10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9例,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62例,手术均为同一位...  相似文献   

13.
肖洋  刘建  陈剑 《安徽医药》2018,22(7):1321-1324
目的 探讨全腔镜Ivor-Lewis术联合空肠造瘘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全腔镜组(n=30)和小切口组(n=50).全腔镜组采用全腔镜Ivor-Lewis术联合空肠造瘘术治疗方案;小切口组采用腹部小切口胸腹腔镜联合Ivor-Lewis术治疗方案.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置空肠营养管耗时、术后胸管引流量及胃肠减压管引流量、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例数、术后住院日数、术后疼痛评分、切口美容满意度等数据.结果 全腔镜组手术耗时(242.00±18.69) min、术中失血量(153.83±33.37) mL、置空肠营养管耗时(14.20±3.47) min、住院日数(9.57±1.85)d、术后疼痛评分[24h为(2.70±0.70)分,48 h为(2.10±0.71)分,72h为(1.73±0.83)分]、手术切口美容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VAS得分为(81.53 ±9.35)分,Likert Scales得分为(3.93±0.785)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胸管引流量及胃肠减压管引流量,二次开胸腹止血、吻合口瘘、胃壁坏死及胃残端瘘、乳糜胸、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空肠造瘘术,保证了腹壁的完整性,手术切口瘢痕微小,术中出血减少,术后疼痛降低,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治疗疗程,使得患者快速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安庆市立医院住院78例年龄≤75岁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念”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组采用“食管癌快速康复理念”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对照组和干预组依次为病人术后排气时间[(3.0±1.2) d比(1.1±0.3) d]、术后住院时间[(12.1±2.5) d比(8.0±1.5) d]以及住院总费用[(4.1±1.5)万元比(3.0±0.5)万元],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在围手术期的应用,可有效促进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病人康复,加快术后排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对比,回顾性分析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开展的62例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患者为TAPP组,同期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8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血清肿、缺血性睾丸炎、复发)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APP组平均住院时间[(3.4±1.53)d比(6.5±2.71)d,P=0.003]、疼痛评分[(2.15±1.13)比(5.78±2.27),P=0.013]、总并发症发生率(3.22%比12.5%,P=0.047)均更少;住院费用增多[(13 246.7±1 238.5)元比(7 852.5±533.8)元,P=0.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微创、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吕品  褚会军 《安徽医药》2021,25(11):2228-2232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AO/OTA 31-A2,A3型)病人120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9例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组61例行PFNA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Harris评分与生活自理能力,测定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水平,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6.68±2.19)cm比(11.43±2.65)cm,P<0.05],总失血量[(565.93±173.68)mL比(946.37±325.31)mL]、术后引流量[(72.48±10.61)mL比(82.65±11.42)mL]均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63.56±8.77)min比(82.08±9.13)min]、住院时间[(15.68±4.14)d比(22.76±5.43)d]、部分负重时间[(10.18±2.06)d比(16.91±5.29)d]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9±2.64)d比(11.35±2.46)d,P>0.05];随访1年两组Harris评分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且随访1年观察组Harris评分[(83.63±11.32)分比(80.05±7.64)分]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90.09±3.13)分比(79.85±4.26)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且术后7 d观察组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56%比23.73%,P<0.05).结论 闭合复位PFNA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能优化多项手术指标,提高髋关节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失血量,且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鼻腔鼻窦肿瘤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2例患者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照组62例患者采用传统鼻侧切开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3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I型手术时间为(37.63±15.19) min,与对照组I型的(68.14± 10.36)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Ⅱ型手术时间为(61.34±9.15) min,与对照组II型的(100.21±16.12)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I型术中出血量为(71.36±5.92) ml,与对照组I型的(217.33±11.42) 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Ⅱ型术中出血量为(205.42±10.78) ml,与对照组Ⅱ型的(312.28±9.26) 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VAS评分为(3.11±0.81),与对照组的(6.32±1.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68%,与对照组的29.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84%,与对照组的16.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肿瘤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股沟疝患者效果.方法 腹股沟斜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干预和心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干预、术中干预及术后干预.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干预总满意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65.98±6.57)ml少于对照组(84.62±9.17) 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8.93±4.62)h快于对照组(28.73±6.73)h,住院时间(4.37±0.87)d短于对照组(5.98±1.20)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总满意率(98.00%)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6.00%)低于对照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股沟疝患者效果显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攀 《安徽医药》2021,25(4):693-696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病人股骨距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固定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病人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钢板组和PFNA组各46例.钢板组给予股骨距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固定,PFNA组给予PFNA治疗.观察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部分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效果.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60.48±8.62)min比(86.32±9.73)min]、手术切口[(6.73±1.71)cm比(13.27±2.38)cm]、术中出血量[(65.83±11.49)mL比(182.48±29.26)mL]均低于钢板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部分负重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钢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距重建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两者相比较,PFNA具有更好的微创效果,而股骨距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固定可通过股骨距重建可减少头切割的发生,两者各有优缺点,临床可根据病人身体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食管癌不同入路开胸手术的选择及对淋巴结清扫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78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用右胸前外侧腹正中入路二切口术式,对照组采用左胸后外侧入路,对两组手术一般指标、术中淋巴结清扫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97.66±38.72) min、(226.43±19.77) ml、(14.76±2.36)d,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及病检发现转移性淋巴结数分别为(19.34±3.57)枚、(16.67±2.24)枚,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4%,与对照组(7.69%)比较显著较高(P<0.05).结论 右胸前外侧腹正中入路食管癌根治术对淋巴结清扫效果更好,但与左胸入路相比,手术创口较大,术中出血量多,并且术后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