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丹参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抑郁焦虑状态(气滞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伴抑郁焦虑状态(气滞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凝、降压、调血脂、扩张冠脉和抗抑郁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加味丹参饮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理气化瘀祛痰之法辅助曲美他嗪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气滞血瘀兼痰湿证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期间海南省安宁医院收治的104例气滞血瘀兼痰湿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理气化瘀祛痰之法辅助曲美他嗪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硝酸甘油减停率、治疗安全性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 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 LVEDV)、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4...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研究,探讨血浆NT-pro-BNP水平及LVEF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29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与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3例和正常对照者28例;以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各个患者的心功能情况,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免疫法分析法,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对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前后上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P<0.001),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3.56±0.41 vs 2.05±0.16与1.88±0.28.P <0.001)。而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PCI术后12~24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2.54±0.25 vs 3.56±0.41,P<0.01),术后24~48 h内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所升高(P< 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T-pro-BNP含量明显升高,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明显降低,两者对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的心功能、估计预后有相当的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死组经介入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而血浆NT- pro-BNP含量明显降低,提示该两指标能反映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参元丹胶囊干预气虚血瘀证缺血性心力衰竭(I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12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就诊的气虚血瘀证IHF患者66例(研究过程中有5例患者脱落)。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随机分为参元丹组29例和安慰剂组32例,两组患者在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参元丹或安慰剂,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30 d。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指数、血清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eptide,BNP)水平及治疗前后BNP下降幅度、超声心动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diameter,LVEDD)]以及治疗30 d后药物应用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N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参元丹组治疗后BNP水平明显低于安慰剂组,参元丹组BNP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安慰剂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水平较治疗前提升,LVEDD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DD水平及其LVEF上升幅度、LVEDD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参元丹组及安慰剂组患者在治疗30 d后,均无患者死亡情况发生。安慰剂组有2例患者出现心衰加重再住院,两组患者MACE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参元丹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安慰剂组,疗效指数明显高于安慰剂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元丹具有改善气虚血瘀证IHF患者心功能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情志干预对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患者抑郁情绪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并伴发抑郁症状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医内科常规治疗为对照组,中医内科常规治疗合并情志干预为治疗组,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积分与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与疗效、心电图疗效、SDS及HRSD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积分与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与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缓解抑郁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纽(P〈0.01)。结论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患者常伴发抑郁情绪,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进行情志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冠脉内支架植入术血管重建价值。方法:对多支冠脉血管病变57例进行部分血管重建,并行手术前后心功能、心绞痛和左室射血分数比较。结果:患者术后比术前心功能和心绞痛情况均有明显改善(χ2=20.56、7.70,P<0.05)。同样术后较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有改善(P<0.01)。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部分血管重建是治疗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固始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真武汤加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脏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脑钠肽(BNP)]、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脏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F、SV、LVEF均高于对照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可改善其心功能,控制病情发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气虚络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抗血小板、扩张血管、调脂等对症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中LDL、Hcy、CRP水平,疼痛发作频率,心室射血分数,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疼痛发作频率降低,血清LDL、Hcy、CRP水平降低,心室射血分数增强,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61%高于对照组的61.53%,治疗后,疼痛发作频率更少,血清LDL水平、Hcy水平、CR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较低(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具有益气活血通络之功效,对气虚络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疗效,下调血清LDL、Hcy、CRP水平,降低疼痛发作频率,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将91例冠脉及左室造影的患者分为正常、心绞痛、心肌梗塞、室壁痛4组。以心绞痛观察血管狭窄度、优势血管、血管位置与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仅血管狭窄度在76%~90%范围内的,优势血管主损之射血分数降低(P<0.05)。提示: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变不能很好区别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及血管病变的位置,但可大概区分病损血管供血的主次,并能区别冠心病病变的性质及心肌梗塞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药益气活血法联合心脏康复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炎症因子、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 ABI)和心踝血管指数(Cardio ankle vascular index, CAVI)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期间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CS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PCI术后基础治疗和中药益气活血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心脏康复训练。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评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 LVEDV)、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癫狂梦醒汤联合黛力新治疗气滞血瘀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过程中两组分别剔除、脱落6例,最终完成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缺血性脑卒中常规及对症治疗,并联合应用黛力新,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癫狂梦醒汤,服药疗程为8周。两组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评定(HAMD)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NIHSS)量表、不良反应量表(TESS)、中医证候积分以及5-羟色胺(5-HT)的评定及对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5-H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抑郁情绪、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症状均较前改善,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或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 该临床观察显示癫狂梦醒汤能够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且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黛力新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常规西药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孤立性心肌桥伴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孤立性心肌桥伴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西药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观察组)各30例。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心绞痛症状改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气虚血瘀证积分和动态心电图结果。[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升高,气虚血瘀证积分下降,与自身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达到P<0.05)。观察组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缺血型ST段变化的次数、最长持续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均下降,与自身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达到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能提高孤立性心肌桥伴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 临床采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胃镜及病理检查报告并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历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对应分析、类神经网络建模的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分布情况、证候要素间关联性以及重要病理改变与证候要素间相关性。[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包括气虚、湿、热、血瘀、气滞、阴虚、阳虚;两两证候要素中,气虚与气滞、气虚与阳虚、湿与热、血瘀与气滞、血瘀与阳虚、气滞与阳虚的关联性较高;湿、血瘀、气虚对重要病理改变异型增生的影响较大。[结论]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为进一步加深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阐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得生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及对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激素(PRL)、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患者10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得生胶囊,两组均以28 d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6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月经不调症状评分、排卵率,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FSH、LH、PRL、E2、P和T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83.02%)(P<0.05),排卵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月经不调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S波与舒张期D波峰值流速比值(S/D)低于对照组(P<0.05),FSH、LH、PRL低于对照组(P<0.05),E2、P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0%)与对照组(7.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得生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疗效确切,可促进月经恢复正常,提高排卵率,改善子宫动脉高阻低速血流状态,调节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为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入中西药联合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分别予以口服中药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药基础治疗及单纯口服西药基础治疗1个月。观察并记录用药治疗前和用药1个月后的安全性指标、疗效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Lee积分、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六分钟步行距离)及理化指标B型尿钠肽(BNP)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西药联合治疗组较单纯西药治疗组,可明显减轻患者中医临床证候表现,各项心功能评分指标改善程度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胸痹气虚血瘀证方剂的组方规律。检索筛选中国知网(CNKI)中运用中医处方治疗胸痹气虚血瘀证的文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方剂的组方规律。共筛选中医药治疗胸痹气虚血瘀证文献1 536篇,处方223首,中药150味,对处方中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等进行分析,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6个,新处方8首。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软件分析得出,益气活血通络为中医治疗胸痹气虚血瘀证的主要方法,为临床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舒脑欣滴丸对血虚血瘀型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舒脑欣滴丸)50例、对照组(尼莫地平)50例。治疗4周后观察证候评分、经颅多普勒(TCD)、血流变的变化。[结果] 1)中医症状评分及疗效上,两组脑供血不足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失眠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脑血流改善方面,经颅多普勒结果检测治疗组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及双侧基底动脉(BA)治疗后搏动指数(PI)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左侧大脑中动脉(LMCA)及双侧基底动脉(BA)的搏动指数(PI)与对照组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流速度增快两组间比较,对照组有效率高于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流速度减慢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脑欣滴丸可明显改善血虚血瘀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症状,能够双向调节脑血流速度,提高血管顺应性,提高脑灌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主治范围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与复方丹参片进行对照,共观察病人80例,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20例。[结果]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治疗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91.67%;心电图疗效为51.67%;中医症状总有效率88.33%;复方丹参片对照组疗效分别为90.00%、55.00%、90.00%。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的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祛痰通阳汤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气虚血瘀型)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本院心内科就诊的118例气虚血瘀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祛痰通阳汤,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8.14%,高于对照组72.8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而CD3+、CD4+和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祛痰通阳汤治疗CHF(气虚血瘀型)患者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可能与抑制患者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的中医治疗思路及方法,以期寻求中医药治疗减轻患者认知减退合并精神症状的方法。[方法] 系统查询历代古籍及近期(主要为最近10年)文献,收集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的相关文献资料,从释义、病因、病机、治法等方面分析老年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的辨治方法。[结果] 老年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的病理基础是肾亏肝郁而发呆、痰瘀气结而致狂,中医可通过补肾调肝益神智、豁痰祛瘀开清窍、开通鬼门降浊气等方法治疗老年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改善其认知并减轻精神症状。[结论] 可以通过中医理论及方法来综合治疗老年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从而改善患者认知减退及减轻患者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