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用耳穴贴压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31例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腹针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治疗的原发性痛经患者6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2例采用腹针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症状量表(CMSS)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耳穴揿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耳穴揿针组、耳穴贴压组和安慰针组,每组30例。3组均选取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肾、交感、肝、皮质下,耳穴揿针组、耳穴贴压组分别予揿针针刺及王不留行籽贴压,安慰针组采用去除针尖的揿针胶布粘贴,每日按压3~4次,每次3~4 min,均于月经来潮前5 d开始干预,隔日更换1次,每个月经周期治疗4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并于治疗结束后下1个月经周期来潮时进行随访。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3个疗程及随访时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素F_(2α)(PGF_(2α))、前列腺素E_2(PGE_2)含量,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耳穴揿针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耳穴贴压组患者治疗2、3个疗程及随访时,安慰针组治疗3个疗程后CMSS、VAS及S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01,P0.05);耳穴揿针组治疗后各时间点CMSS评分,治疗1、2个疗程及随访时VAS评分低于耳穴贴压组(P0.05);耳穴揿针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耳穴贴压组治疗3个疗程及随访时CMSS评分低于安慰针组(P0.001,P0.05),耳穴揿针组及耳穴贴压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安慰针组(P0.001,P0.05)。耳穴揿针组及耳穴贴压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GF_(2α)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PGE_2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耳穴揿针组、耳穴贴压组患者血清PGF_(2α)含量低于安慰针组(P0.05),血清PGE_2含量高于安慰针组(P0.05),且耳穴揿针组血清PGF_(2α)含量低于耳穴贴压组、血清PGE_2含量高于耳穴贴压组(P0.05)。耳穴揿针组、耳穴贴压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及80.0%(24/30),均高于安慰针组的63.3%(19/30,P0.05)。结论:耳穴揿针、耳穴贴压均可改善原发性痛经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及焦虑情绪,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PGF_(2α)、PGE_2水平有关。耳穴揿针的整体作用优于耳穴贴压,可初步排除两种耳穴疗法的安慰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将火针配合耳穴贴压应用于虚寒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205例虚寒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火针配合耳穴贴压)、对照组(口服当归四逆汤),2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后,治疗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2.2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配合耳穴贴压应用于虚寒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月月舒痛经宝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温针灸基础上,联合口服月月舒痛经宝颗粒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VAS、COX痛经症状评分变化以及综合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COX痛经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后观察组VAS、COX痛经症状评分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1);综合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5. 7%,对照组总有效率76.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温针灸联合月月舒痛经宝治疗原发性痛经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痛经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经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9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予温经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罗通定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静脉血清前列腺素2α(PGF-2α)及前列腺素E2(PGE2)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GF-2α均降低(P0.05),血清PGE2均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PGF-2α低于对照组,血清PGE2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可降低静脉血清PGF-2α,升高血清PGE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关元、三阴交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青年原发性痛经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关元和三阴交治疗,观察组予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关元和三阴交治疗,共4个月经周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症状回顾性量表中的严重程度评分、总频率评分以及痛经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严重程度评分、总频率评分及痛经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均P0.05)。两组患者安全性评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关元、三阴交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单用温针灸关元、三阴交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温针灸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5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期1、2个月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随访3个月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期VA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期1、2个月痛经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随访3个月痛经症状积分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随访2、3个月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优于对照组的62.5%(P0.01)。结论温针灸对子宫腺肌病痛经有良好的止痛和改善症状的作用,并且在停止治疗后一定时间内仍可发挥针灸效应,其近期和远期疗效优于非甾体类抗炎药。  相似文献   

10.
倪建芳 《新中医》2020,52(12):153-156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加用艾灸和耳穴压豆干预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气滞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2组患者均于月经周期的5~25 d服用地屈孕酮片,并给予认知教育、心理护理和对症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艾灸和耳穴压豆干预。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于治疗前与治疗1、2、3个月经周期评价痛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CMSS)评分,治疗前后评价非经期盆腔痛、盆腔压痛和EMs患者生存质量评价量表(EHP-5)评分。比较2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第1、2、3个月经周期,2组痛经VAS评分、CMSS评分均逐渐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1、2、3个月经周期的VAS评分、CMS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非经期盆腔痛、盆腔压痛及EHP-5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艾灸和耳穴压豆干预EMs痛经患者,可进一步减轻痛经程度及痛经相关症状,减轻非经期盆腔痛、盆腔压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张艳 《新中医》2021,53(15):88-91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汤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行气活血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7%,高于对照组的60.71%(P0.05)。治疗后,2组VAS、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VAS、HAMD、HAMA评分均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行气活血汤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金鸡啄米法与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气血虚弱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血虚弱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取关元、气海、中极、子宫(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十七椎、次髎,针刺用金鸡啄米法;对照组取穴与观察组相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2组分别在疼痛发作第1天开始针灸治疗,每天针灸1次,1个月经周期连续治疗3天,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采用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对患者痛经总频率、痛经严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痛经总频率评分、痛经严重程度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痛经总频率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痛经严重程度评分与对照组相当。结论:金鸡啄米法治疗气血虚弱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优于平补平泻法,可缓解痛经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长蛇灸配合扶阳罐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长蛇灸配合扶阳罐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X痛经症状评分评价两组疼痛强度、痛经症状改善程度,并观察临床疗效及远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痛经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痛经严重程度评分及总频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蛇灸配合扶阳罐及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均对原发性痛经具有一定疗效,但长蛇灸配合扶阳罐的远期疗效优于布洛芬缓释胶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温针灸治疗,3个疗程(即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辨证症状积分及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从2个疗程后开始,两组中医辨证症状积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代温灸膏穴位敷贴疗法较温针灸操作更方便、价格更低廉,其无创、痛苦小、见效快更易于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痛经贴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群  林辉  王南苏  陈云 《光明中医》2016,(2):174-176
目的探讨院内制剂痛经贴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妇科门诊符合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10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3例,治疗组在关元穴贴痛经贴,对照组内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两组均在经期前2天开始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疗效,痛经症状评分,以及6个月、9个月、12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痛经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6个月、9个月、12个月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痛经贴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疗效确切,临床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散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PD(寒凝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温经散寒散于三阴交、神阙等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给布洛芬咀嚼片口服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和COX痛经症状评估量表(CM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患者前列腺素PGF2α和PGE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散寒散穴位贴敷治疗可调节PD(寒凝血瘀证)患者血清前列腺素水平,改善痛经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中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隔药灸为治疗方法,观察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并评价二者的疗效差异,为隔药灸的临床治疗提供证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99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VAS评分分为中度和重度原发性痛经,以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止痛药使用率为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及随访期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及随访期间中重度原发性痛经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基线(P0.05);治疗期间中重度原发性痛经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随着治疗时间显著降低(P0.05);重度原发性痛经组止痛药使用频率显著低于基线(P0.05)。(2)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隔药灸各时点治疗1个月经周期与基线、治疗2个月经周期与1个月经周期、4个月经周期与3个月经周期、5个月经周期与4个月经周期VAS差值较中度原发性痛经显著降低(P0.05)。结论:隔药灸对中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尤重度原发性痛经止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散寒止痛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选择106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散寒止痛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COX痛经症状量表评分(CM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68%(47/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0%(3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MSS严重程度评分、持续时间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散寒止痛汤联合耳穴压丸可改善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经期腹部疼痛。  相似文献   

19.
选用经前期腹部针刺和经期耳穴贴压相配合的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两种方法相配合达到的临床治疗效果。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腹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口服西药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表明经前期腹部针刺和经期耳穴贴压相配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针疗法与口服布洛芬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腹针组和布洛芬组,每组各32例。腹针组选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侧滑肉门、外陵、下风湿点,于每次月经来潮前1周进行针刺治疗,至疼痛消失时停止针刺治疗;布洛芬组采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于每次月经来潮痛经出现时开始服用,至疼痛消失时停止服药。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并于停止治疗后连续随访3个月经周期,观察远期疗效。采用VAS评分法、痛经症状评分及SF-36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后均下降(P0.05),治疗期两组间评分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腹针组VAS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布洛芬组(P0.05)。两组患者痛经评分在治疗后均下降(P0.05),治疗期两组间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腹针组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布洛芬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分)在治疗期均提高(P0.05),两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腹针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布洛芬组(P0.05)。结论:腹针疗法能改善患者的痛经疼痛及伴随症状,远期疗效持久稳定,且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