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报告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对806例严重ADR/ADE报告进行汇总,分别从患者性别、药品种类、年龄、累及系统-器官、给药途径及不良反应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严重ADR/ADE患者中女性与男性比例为1:0.91,≥60岁患者占比69.98...  相似文献   

2.
黄斌 《中国药物评价》2018,35(4):291-295
目的:收集我院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分析其特点及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7年1-12月期间上报的102例ADR/ADE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102例ADR/ADE中,女性略多于男性(58/44),年龄主要集中在>60岁(占31.37%);其中新的严重的ADR/ADE有6例(占5.88%);引起ADR/ADE的主要是静脉滴注给药(占50.00%);共涉及8类药,62个品种,其中抗感染类药最多(占35.29%)。ADR/ADE主要累及消化系统(占33.60%)、皮肤及其附件(占21.60%);不合理用药40例(占39.22%)。结论:引起ADR/ADE发生的因素,与不合理用药有关,同时与患者本身、药物本身以及药物使用不当等因素有关,临床加强ADR/ADE的监测以及合理用药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所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特点以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1月—2018年12月湖北省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1627例奥沙利铂所致ADR/ADE报告,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ADE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奥沙利铂所致ADR/ADE中,男女比例为1.32:1,患者年龄集中分布在41~80岁(92.87%);以静脉给药为主;患者多在用药1~24 h和1~7 d发生ADR/ADE;涉及多种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损伤、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伤、血液系统损伤以及变态反应等。结论奥沙利铂所致ADR/ADE较为常见,并可产生严重器官损伤,临床用药应密切监测患者用药情况,给予相应处理措施,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韩晓娟  吕雅婷 《中国药事》2020,34(9):1104-1108
目的:探讨重点监控辅助性用药不良反应(ADR)/不良事件(ADE)发生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ADR/ADE数据,比较重点监控辅助性用药与非重点监控辅助性用药ADR/ADE观察发生率、性别与年龄分布、报告类型及临床表现。结果:重点监控辅助性用药ADR/ADE观察发生率1.74%,明显高于非重点监控辅助性用药0.85%(P<0.05)。重点监控辅助性用药ADR/ADE女性占比(64%~29%)明显高于非重点监控辅助性用药(52.31%)(P<0.05);两组患者年龄分布均呈现出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重点监控辅助性用药ADR/ADE新的及严重ADR/ADE发生率为61.90%,明显高于非重点监控辅助性用药ADR/ADE 35.77%(P<0.05)。重点监控辅助性用药发热、寒战构成比明显高于非重点监控辅助用药,而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非重点监控辅助用药(P<0.05)。结论:重点监控辅助性用药 ADR/ADE具有发生率高(尤其女性)、报告类型新的及严重ADR/ADE占比高、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构成比高的特点,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加强监测,规范操作,减少ADR/ADE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DE)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2016年我院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369例中药注射剂ADR/ADE报表进行汇总分析,统计患者性别、年龄、过敏史,可疑药物品种,ADR/ADE临床表现、类型、关联性评价与转归,评价ADR/ADE病例中中药注射剂用药适宜性。结果:369例中药注射剂ADR/ADE中,≥61岁老年人发生212例(占57.45%),有药物过敏史31例,涉及中药注射剂品种33种,发生ADR/ADE的中药注射剂以华蟾素注射液最多。中药注射剂ADR/ADE累及系统 器官的主要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23.9%)、用药部位损害(21.7% )、神经系统损害(12.0% )为主。369例中药注射剂ADR/ADE报告中,超适应证用药38例,超剂量用药11例。结论:中药注射剂ADR/ADE主要由药物因素、患者自身因素以及临床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应规范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保障患者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收集的419例ADR/ADE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9例ADR/ADE中,抗感染药物占53.70%,中药制剂占15.27%。静脉给药引发的ADR/ADE最多,占76.37%;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37.09%。ADR/ADE多发于60岁以上人群。结论:应重视ADR/ADE的监测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分析丹参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2~2014年湖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561例丹参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以患者性别、年龄、过敏史,ADR/ADE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转归等指标作为考查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1例ADR/ADE患者男女比例为1∶1.109,主要发生人群为40岁以上的患者(85.93%)。共发生ADR/ADE 784例次,主要发生时间为给药后30 min以内(56.86%),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4.31%)、全身性损害(16.45%)、心率及心律紊乱(12.76%),其中严重不良反应构成比为4.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临床用药时应给予足够重视,需加强ADR/ADE监测,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分析利巴韦林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6年6月~2018年6月湖北省药品(医疗器械)ADR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收集的1 071例利巴韦林ADR/ADE报告的患者人口学特征、用药原因、联合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受累系统/器官分布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利巴韦林引起的ADR/ADE涉及7种剂型,注射液占比最多(84.12%);ADR/ADE在各年龄组段均有分布,男性略多于女性;所致ADR/ADE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主要为皮疹和过敏样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和血液系统损害。 结论:利巴韦林致ADR/ADE个体差异大,临床用药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尽量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以减少ADR/ADE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60例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住院患者中,搜集上报的160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事件,对患者性别、年龄、用法用量、合并用药、不良反应/事件史以及表现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上报的抗精神病药物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主要发生在30~60岁;不良反应/事件共累及7个系统-器官,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肝功能损害;引起不良反应/事件的药物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上报例数多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结论医疗机构应重视抗精神病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加强抗精神病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0.
高天  李情洁  何燕  张婷  赵李 《中国药房》2011,(12):1075-1076
目的:探讨维C银翘片所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特点和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分类及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02-2010年我院使用维C银翘片发生ADR/ADE的72例病例。结果:72例ADR/ADE与性别关联性不强,20~60岁发生率较高;有30例为联合用药(41.67%);说明书未记载的新的ADR/ADE症状有9例(12.50%)。结论:维C银翘片引起ADR/ADE的原因较多,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测,避免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2015年上报的476例有效ADR报告,按照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76例ADR报告中,年龄分段在0~10岁的婴幼儿患者 ADR构成比较高,占49.16%;静脉给药导致ADR占87.39%;ADR构成比最高的为抗感染药,占66.15%,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0.12%;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60.81%。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 ADR的监测与报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2015~201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对收集到的阿帕替尼致ADR的文献报道从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合并基础疾病、联合用药、以及ADR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及转归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纳入文献11篇,涉及151例ADR病例。ADR多发生在46~60岁的患者(41.72%)。151例ADR中,给药剂量250 mg·d-126例,500 mg·d-1 64例,750 mg·d-1 7例,850 mg·d-1 54例;联合用药18例。发生ADR时间最短的为用药后3 d,最长的为用药后10个月;大部分ADR发生在用药后1~3个月。ADR累及器官 系统最多的是全身性损害(46.35%),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其次为皮肤黏膜系统(19.20%),主要表现为手足综合征,第三是消化系统(17.23%),主要为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急性左心衰竭、快速性房颤、甲状腺功能减退为阿帕替尼新的ADR。 结论: 重视阿帕替尼所致新的,严重的ADR,加强用药监测,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了解某院2016~2018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为ADR监测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该院2016~2018年上报的2 100份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反应分级及转归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ADR报告中,男1 119例(53.28%),女981例(46.72%);患者年龄分布以45~60岁最多,共820例(39.05%)。一般的ADR为2 022例,新的ADR 13例,严重的ADR 64例,新的和严重的ADR仅有1例。医生上报ADR 551例,护士上报171例,临床药师上报1 378例。致ADR的怀疑药物主要为抗感染药物(396例,18.86%),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占比最高(1 104例,52.59%);累及系统/器官以消化系统受损为主(771例,36.71%)。结论:ADR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ADR监测,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基本情况和发生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2009年至2011年我院上报给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的351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男222例,女129例;1~3岁幼儿发生ADR的比例最高(38.50%);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比例最高(79.45%);皮肤及附件损害为最主要的ADR,占75.50%;抗生素和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占较高比例.结论:应加强儿科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障患儿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为ADR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提取国家ADR监测系统中2011~2014年孝感市上报的ADR/ADE有效报告7 732例,采用SPSS 19.0对报告来源、患者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系统等进行分析。结果:7 732例报告,主要来自医疗机构(6 959例,90.00%)和临床医师(5 061例,65.46%);引起ADR/ADE最多的药物为抗菌药物(4 388例,54.90%)和中药注射剂(897例,11.60%);引起ADR的给药途径以静滴多见(69.83%);一般ADR/ADE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42.96%)和消化系统(16.55%);严重ADR/ADE 181例(2.43%),其中严重过敏性反应80例(42.20%),皮肤及附件损害36例(19.89%)。引起严重ADR/ADE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79例(43.65%),中药注射剂32例(17.68%);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4例)、参麦注射液(10例)和头孢呋辛(10例)。结论:加强ADR/ADE的监测报告力度和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监管,重视严重ADR/ADE的监测,不断提高ADR监测水平,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究牛黄解毒制剂引起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对2004~2017年江苏省内上报的646例牛黄解毒制剂ADR报告中的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给药方法及剂量、合并用药、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646例ADR报告中关联性评价结果为肯定、很可能及可能的报告数分别为122例,157例,367例;新的ADR 417例;严重的ADR 7例。646例ADR中男性略多于女性,原患疾病以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主。牛黄解毒制剂均为口服或含服给药,剂量基本符合说明书规定,合并用药最多的为抗感染药。ADR累及器官 系统以胃肠系统损害最为常见,占60.42%,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 结论:重视牛黄解毒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完善药品说明书,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版)中的药物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情况及特点,为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与安全警戒以及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ADR/ADE监测中心收到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2 198例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2 198例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男女比例为1.00∶1.04(5 982/6 216),患者年龄主要集中于15~65岁;共涉及218个基本药物品种,以头孢菌素为主,其次为中成药;静脉滴注所致不良反应居首位,其次为口服;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全身性损害为主;339例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中,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过敏性休克;原患疾病排序居前5位的是: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和肺部感染。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密切关注国家基本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迫切需要研究制定国家基本药物致不良反应的分级和风险评价标准,以确保临床安全、有效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胰岛素不良反应病例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2004年1月~2012年11月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检索出胰岛素的不良反应病例,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怀疑药品的种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出符合条件的病例报告表289例,其中男143,女146例。短效、超短效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不良反应所占比例较大。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代谢和营养障碍、全身性损害。其中283例通过治疗均好转或痊愈,2例病例留有皮下脂肪萎缩后遗症,4例未好转。结论:胰岛素引起的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较多,常多个不良反应同时发生,临床上要进行密切的用药监护,关注少见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的1221例沙利度胺ADR/ADE病例报告进行综合分析.本资料以中老年居多.经与药品说明书对比,发现有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心律失常、胸闷、血栓形成、视觉异常等在药品说明书"不良反应"项无相关风险提示.应加强沙利度胺所致ADR/ADE的监测工作,尽快完善说明书安全性信息的相关内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