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剂量放射性131I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经甲状腺次全切术后并经过病理确诊为DTC的31例患者[男6例,女25例,平均年龄(35±12.44)岁],给予大剂量放射性131I[(4.66±0.72) GBq]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肝功能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结果:收集31例接受大剂量131I治疗的DTC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均在正常范围以内;治疗后1个月,ALT、AST、TBIL检测结果显示异常的分别为3例(9.7%)、2例(6.5%)和0例;治疗后3个月,ALT、AST、TBIL检测结果显示异常的分别为1例(3.2%)、2例(6.5%)和0例。ALT及AST各项指标比较分析中, t检验的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TBIL与3个月TBIL的t检验中,P<0.05,即TBIL均数治疗后3个月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总体在正常值以内,且无一例出现异常结果。结论:大剂量放射性131I治疗DTC并不会在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造成明显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131I治疗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131I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对136例术后病理结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分别给予口服131I治疗,次数1-3次不等,并于治疗后1周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治疗后4-6个月后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经1次131I治疗后,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58例(41.91%),2次131I治疗后,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87例(63.97%),3次131I治疗后,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达到123例(90.44%),不完全清除12例,无效1例。对甲状腺癌转移灶,经3次131I治疗后,淋巴结转移有效率最高,达90.44%,骨骼转移有效率为55.56%,有效率最低。结论:对DTC术后患者行131I治疗,大部分患者(90.44%)3次即可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甲状腺癌转移灶经3次131I治疗后,可取得55.56%-90.44%不等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金从军 《癌症进展》2015,(4):415-418
目的:探讨131I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术后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和转移灶(清灶)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100例进行131I清甲及清灶治疗的DTC患者。所有患者治疗前3~4周均停服L-T4,并予以131I(2.96~5.55)×103 MBq清甲治疗;治疗后口服L-T4替代治疗,6个月后复查,根据颈部超声、全身显像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水平评价131I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的患者均接受1~3次的131I治疗,共140个疗程,平均每次治疗剂量为4.03×103 MBq,1次131I治疗成功率为67%,2次131I治疗成功率为92%,经131I治疗后患者的Tg转阴率为53.3%;治疗后5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白细胞下降,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 DTC患者术后尽早进行规范化的131I治疗,具有治疗次数少、清甲成功率高且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对预防甲状腺癌的复发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董环欣  付鹏 《现代肿瘤医学》2022,(11):2102-2106
131I治疗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常规治疗手段之一,其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是唾液腺功能障碍。由于DTC患者生存期长,唾液腺功能障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逐渐引起许多学者的担忧。了解131I治疗后导致的唾液腺功能障碍的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对DTC患者131I治疗后导致的唾液腺功能障碍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131I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R-DTC)是目前甲状腺癌临床治疗领域的一大难题。维甲酸类药物、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DNA甲基化酶抑制剂及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都曾被用于诱导RR-DTC再分化并与131I联合治疗,但疗效并不显著。近年来,随着对RR-DTC分子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靶向治疗等新的再分化治疗策略越来越多地被尝试用于治疗RRDTC。相比之下,分子靶向药物用于诱导RR-DTC重摄碘及介导131I治疗效果较好,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清甲疗效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清甲治疗患者128例临床资料,总结包括年龄、性别、病理分型、手术切除方式、肿瘤转移、肿瘤转移部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131I治疗时间等临床特征对疗效的影响。结果:对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及肿瘤转移有无进行分组比较,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I治疗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行甲状腺全切、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血清TSH水平20~40mIU/L及131I治疗时间≤6个月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I清甲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其他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除方式、血清TSH水平及131I治疗时间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效果独立因素。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清甲疗效与手术切除方式、血清TSH水平及131I治疗时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初始治疗(手术+131I+TSH抑制)后的疗效反应对动态评估患者的复发风险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131I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reablative-stimulated thyroglobulin,ps-Tg)对最佳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中位随访74.5个月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136例,根据治疗反应评估体系将其治疗效果分为4组:最佳治疗反应(excellent response,ER)(86例)、疗效不确切(indeterminate response,IDR)(18例)、血清学反应欠佳(biochemical incomplete response,BIR)(4例)和影像学反应欠佳(structural incomplete response,SIR)(28例)。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4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建立ps-Tg及肿瘤大小与ER关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获得最佳界值点,对影响ER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进一步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ps-Tg及肿瘤大小发生非ER的累积风险,使用log-rank法对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组间ps-Tg水平、肿瘤大小、腺外侵犯、多灶性、淋巴结分期以及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Tg以及肿瘤大小与ER关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5和0.666,当ps-Tg以9.05 ng/mL为界值预测ER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分别为83.7%和80.0%),肿瘤直径以1.05 cm为界值点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3.5%和72.0%。多因素分析显示ps-Tg和肿瘤大小可以作为预测ER的独立因素(OR=20.571,P=0.015;OR=3.291,P=0.008)。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大,ps-Tg≥9.05组患者的非ER风险明显高于ps-Tg<9.05组(P=0.000 3)。结论:ps-Tg(界值点为9.05 ng/mL)可用于预测本组患者最佳治疗反应,其与肿瘤大小结合可以更全面地预测初始治疗后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首次131I治疗时间选择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7年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首次接受131I治疗的DTC患者329例。根据2013年国内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131I治疗剂量为30~200 mCi,131I治疗后6个月行疗效评估,疗效分为临床治愈、好转、稳定、进展。根据2015版ATA指南将131I治疗前患者分为中危、高危;按手术与131I治疗时间间隔分为四组:A组(<1个月)、B组(1~3个月)、C组(>3~6个月)、D组(>6~12个月)。分析四组不同时间间隔的DTC患者疗效是否有差异。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数据。结果:各组中年龄及性别构成比等无显著性差异。中危DTC患者中不同时间间隔的四组疗效无差异(P=0.937)。高危DTC患者中不同时间间隔的四组疗效有差异(P=0.017),D组的疗效差于其他各组,其余各组间疗效无差异。结论:中危DTC患者手术后12个月内行首次131I治疗时间间隔对疗效影响不大。高危DTC患者中时间间隔>6~12个月组的疗效较其他组差,建议高危DTC患者宜在手术后6个月内进行首次131I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31I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及对机体血细胞、肝肾功能、唾液腺的分泌与排泄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手术后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单次口服131I剂量为3.96~8.20 GBq,治疗后3个月评估疗效.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和唾液腺ECT显像检测治疗前后的血细胞[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淋巴细胞(LC)、红细胞(RBC)]、肝肾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冬氨酶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以及唾液腺功能指标[15 min摄锝率(UR15)和最大排泄量(MS)].分析131I对血细胞、肝肾功能、唾液腺的分泌与排泄功能的影响.结果治愈率为23.29%,有效率为80.82%,无效率为19.18%.治疗前后患者的R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WBC、PLT和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前后患者的ALT、AST、Cr、BUN及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双侧腮腺的UR15和MS均明显降低(P﹤0.01),双侧颌下腺的UR15和MS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31I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有较好的疗效,对血细胞、肝肾功能、唾液腺的分泌与排泄功能有不同程度的轻微损伤,可为临床最佳剂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的结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患者,其中14例骨转移灶在^131I治疗前接受手术治疗。结果全组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和79%,骨转移手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1%和53%。24例骨转移伴有疼痛,^131I治疗止痛有效率(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为88%,其中完全缓解率为50%,部分缓解率为38%。18例接受单纯^131I治疗者,无1例骨病灶完全消除,而手术加^131I治疗的14例中,9例骨病灶完全消除者均为单发骨转移灶。结论 ^131I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的有效治疗手段,能缓解骨疼痛,并对部分骨转移灶有消除作用。手术合并^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限的骨转移灶可以有效地消除病灶,建议对局限性骨转移灶行手术加^131I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影响非远处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131I治疗疗效的危险因素,构建疗效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行甲状腺癌切除术和131I治疗的422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131I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疗效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和验证。结果 选取75%的患者作为训练集(n=319),25%的患者作为验证集(n=103),训练集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非远处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131I治疗疗效不满意的独立危险因素为BRAFV600E突变阳性、sTg/TSH≥0.05 ng/μIU、sTg/TgAb≥0.60 ng/IU、病灶最大径≥1.05 cm、淋巴结分期N1b、淋巴结转移率≥34.58%(P<0.05)。构建诺莫图模型,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95% CI:0.87~0.94,P<0.001)和0.86(95% CI:0.78~0.94,P<0.001)。结论 本研究基于非远处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131I治疗疗效不满意的危险因素构建的疗效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KRAS基因突变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34例肺腺癌患者的肺腺癌组织标本,应用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在PCR仪上进行EGFR和KRAS基因突变检测,分析EGFR和KRAS基因突变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34例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53例,突变率为39.55%,KRAS基因突变6例,突变率为4.48%.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与年龄、吸烟史有关(P﹤0.01).EGFR基因突变型患者的KRAS基因突变率低于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P﹤0.05).EGFR基因突变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长于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P﹤0.05),KRAS基因野生型患者的PFS长于KRAS基因突变型患者(P﹤0.05).结论 EGFR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者KRAS基因更倾向于野生型,EGFR基因突变型或KRAS基因野生型的肺腺癌患者PFS更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射频介导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5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或发生远处转移、NIS低表达或不表达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射频热疗联合131I治疗,对照组28例单纯131I治疗。[结果]治疗组31例中,CR10例,PR13例,SD6例,PD2例;对照组28例中,CR1例,PR5例,SD15例,PD7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4.2%(23/31)、21.4%(6/28)(χ2=16.389,P=0.000),两组CR率分别为32.3%(10/31)、3.6%(1/28)(χ2=7.982,P=0.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结论]射频介导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CLT)是常见的甲状腺自身免疫炎性反应,本研究探讨其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放射性碘-131131I)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4—2016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中低危DTC患者128例,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是否伴CLT分为CLT1组与CLT0组。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病理特征,依据2015版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效果反应体系对两组患者131I治疗的治疗反应进行评价,并对CLT与131I治疗效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CLT对131I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结果:CLT1组原发灶较小(P=0.028)且女性多见(P=0.011),而在年龄、多灶性、淋巴结分期、被膜外侵犯及TNM分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T1组与CLT0组患者131I治疗后疗效满意、疗效不确定、血清学疗效不满意、结构性疗效不满意率分别为72.7%(40/55) vs 68.5%(50/73)、14.5%(8/55) vs 13.7%(10/73)、3.6%(2/55) vs 6.8%(5/73)和9.1%(5/55)vs 10.9%(8/73),对比分析提示两组间治疗效果与短期预后未见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CLT与治疗效果不相关(P=0.519)。结论:CLT不是影响DTC患者131I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与根治后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32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石蜡组织中的KRAS基因,回顾性分析患者根治术后3年内转移、复发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KRAS突变与转移的相关性。结果:各转移组KRAS基因突变率分别为:肺(63.2%)、脑(66.7%)、肝(30.4%)及无转移组(34.7%)。单因素分析提示肺、脑转移组KRAS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肝转移组及无转移组(P〈0.05)。纳入年龄和性别校正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KRAS突变显著增加肺转移及脑转移风险(P〈0.05),而肝转移风险无显著升高(P〉0.05)。结论:结直肠癌转移模式与KRAS突变有关,检测KRAS突变状态有助于更加有效地制定复发监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