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积极有效对症治疗。与此同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出血率为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11±3.4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11±4.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细致、完善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朱丽丽  刘玥  唐姗钐  余翠翠 《新中医》2021,53(18):160-16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联合心脏康复护理干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综合护理联合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 组护理前后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前,2 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 组SAS、SDS 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为80.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联合心脏康复护理干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性护理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干预效果,进一步分析对护理结局的影响,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护理组予以患者个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结局、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的二次出血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组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及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6%(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结局,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理想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可作为首选干预方案予以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洋 《新中医》2021,53(15):141-145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益气汤联合中医特色综合护理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活血化瘀益气汤联合中医特色综合护理进行治疗。分别记录2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2.50%、93.75%、3.75%,对照组分别为81.25%、82.50%、12.5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益气汤联合中医特色综合护理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加快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定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上肢与下肢干预后Fugl-Meyer量表评分不同时间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ugl-Meyer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时间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1%,较对照组的73.7%显著升高(P0.05)。结论:中医辨证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情志护理联合特色中医护理技术干预颈性眩晕的效果。方法:将颈性眩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模式联合特色护理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康复护理依从性、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护理依从性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特色护理技术能提高颈性眩晕患者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康复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潘春艳  楼晔 《新中医》2021,53(11):162-164
目的:观察采用中医护理措施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对胃穿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实施手术治疗的胃穿孔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2组均治疗观察1周,分析比较2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76.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恢复、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为74.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穿孔患者采用中医护理联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8.
沈菊凤  侯雪芬  刘春霞 《新中医》2021,53(17):188-190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2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AS及SD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8%,高于对照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分析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欧洲卒中评分(ESS)、简化Fug1-Meyer量表评分(FMA)、SF-36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I)、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1.25%,对照组为6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满意率对照组为81.25%,观察组为95.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干预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ESS、FMA、BI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干预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统计2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HAMA评分及HAMD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58%,低于对照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58.33%,观察组为81.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Z=2.112,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瞿燕平  金燕 《西部中医药》2016,(10):123-125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咽部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放疗开始后给予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观察记录2组口腔黏膜的反应情况、口腔真菌感染情况、临床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均得到有效控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6%,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和第7周时真菌感染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91.11%,对照组为6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反应或程度,减少真菌感染,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王红 《新中医》2020,52(5):146-148
目的:探讨中医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实施常规集束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集束化护理。记录2组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等。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入院时降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5,P=0.036)。结论:中医集束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采用中医护理方法进行综合护理的8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6.21±2.11)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41±2.91)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22%,患者满意度为98.78%,对照组分别为14.63%、6.10%、95.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护理可有效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和护理缺陷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秦俭 《湖南中医杂志》2017,(12):103-104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根据2组术后的髋关节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判断具体护理效果。结果:2组Harris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观察组为94.9%,对照组为7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非常显著,可以在今后的相关护理工作当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曾亚平 《新中医》2021,53(13):185-189
目的:观察基于微信平台应用中医综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出院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PCI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医综合延续性护理。出院3个月后,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心肌梗死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为7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肌梗死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对PCI术后出院患者开展中医综合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心肌梗死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和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康复护理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8年3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11例,均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QLQ-C3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观察组QLQ-C30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6.43%(54/56)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40/5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谭佳利  金玉兰 《新中医》2020,52(17):167-16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颅脑损伤且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慢性腹泻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试验组给予中医辨证护理进行干预,观察比较2组腹痛、腹胀、腹泻、脱水等症状消失时间,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有效率试验组为95.91%,对照组为73.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腹痛、腹胀、腹泻、脱水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试验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并发慢性腹泻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护理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对脑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快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干预结束后,比较2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Fugl-Meyer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ADL和Fugl-Meyer评分干预后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30/30),对照组为90.00%(2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0.00%(3/30),对照组为23.33%(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配合中医护理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Fugl-Meyer评分及ADL评分,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缺陷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各51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与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2组并发症、恢复情况及护理缺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8%和并发症率7.84%与对照组82.35%、25.49%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及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进一步加快康复速度,且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护理缺陷情况的发生,保证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周蕴玉  黄燕贞  袁越平 《新中医》2021,53(14):165-168
目的:观察情志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以及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情志护理。2组均持续干预2个月,比较2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患者依从性、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康复锻炼、生活方式、服药方面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2组康复锻炼、生活方式、服药方面依从性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87%,对照组为80.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干预脑梗死老年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