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IP)的发生情况和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分析接受ICI 治疗的NSCLC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 年3月至2023 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ICI 治疗145 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CIP 组和非CIP 组,随后将发生CIP 的患者分为轻度(1、2级)CIP 和重度(3、4级)CIP 两个亚组,通过Kaplan-Meier 法比较生存曲线,分析CIP 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对于患者PFS 及OS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与PFS 和OS相关的预后因素。结果:145 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出现CIP,发生率为17.93%,重度CIP 发生率为3.45%。CIP 组患者PFS 明显长于非CIP 组患者(12.3 vs 7.6个月,P<0.05),CIP 组与非CIP 组的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 vs 15.8个月,P>0.05)。亚组分析显示,轻度CIP 和重度CIP 相比,PFS(12.2vs 12.9 个月)及OS(16.1 vs 17.8 个月)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显示,CIP[HR=0.55,95%CI(0.33,0.90),P=0.02]、免疫疗程>6 个[HR=0.51 ,95%CI(0.31, 0.85),P=0.01]是影响患者PFS 的有利预后因素,免疫疗程>6 个[HR=0.4,95%CI(0.18, 0.88),P=0.02]是影响OS的有利预后因素。结论:CIP 的发生率为17.93%,CIP 的发生与PFS 的延长密切相关。免疫疗程>6个是影响NSCLC患者PFS、OS的有利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后发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IP)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接受ICI治疗的125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CIP患者的临床特征、CIP发生时间、严重程度、影像学表现、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125例患者应用ICI治疗,7例(5.6%)患者出现CIP.发生CIP的患者中,2级CIP 4例(57.1%),3级CIP 3例(42.9%);发生时间为免疫治疗后1天至69周,中位发生时间为27周.7例(100%)患者出现CIP临床表现,其中喘息7例,咳嗽5例,发热3例,咯血2例.胸部CT影像学表现:双肺磨玻璃影5例,双肺斑片影3例,斑片影合并网格影2例,双肺实变影3例.7例患者接受了激素治疗,激素治疗后6例患者病情好转,1例患者无好转,经激素联合托珠单抗治疗后好转.无CIP导致的死亡病例.治疗好转后4例患者停用免疫治疗,3例患者再次接受ICI治疗.结论 NSCLC患者接受ICI治疗后可发生CIP,CIP虽然是一种少见且严重的不良事件,但经及时发现、合理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可尝试再次接受ICI治疗.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及其与传统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的结合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带来了重要突破,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本综述主要阐述ICIs在晚期NSCLC中的不同治疗策略及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免疫靶向治疗成为针对肿瘤微环境干预治疗异军突起的新领域。免疫检查点筛选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转化性研究方兴未艾,也逐渐挑战非小细胞肺癌传统治疗。但在泛瘤种、未加选择人群中,仅仅约1/5左右患者可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益。因此,如何筛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相关标志物,成为当前关注焦点。本文针对预测相关标志物包括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微卫星不稳定、驱动基因状态、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突变情况等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可能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全世界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仍较高,且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需要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联合治疗,但总体治疗效果欠佳,5年生存率仍较低,亟待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抑制免疫检查点通路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方式之一,本文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最新临床进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产生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及ICI相关肺炎(ICI-P)的特点及其危险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间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胸部肿瘤科接受至少1次ICI治疗的114例NSCLC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和临床特征的基线特征、治疗细节和发生irAE、ICI-P的数据,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与irAE及ICI-P的关系,分析ICI-P发生的危险因素。观察ICI-P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114例接受ICI治疗的NSCLC患者中有48例(42.11%)发生68次irAE,整体和严重irAE的发生率分别是59.65%、9.65%;从高到低排列发生率(仅列出前四位):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内分泌系统;使用信迪利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卡瑞利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临床特征中的年龄与irAE发生有关联。15例患者发生ICI-P,整体发生率为13.16%,占irAE患者的31.25%,其中4例为重症,占irAE数的8.33%、ICI-P数的26.66%;发生于联合治疗的多于单药治疗(73... 相似文献
8.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总数的85%左右,且多数确诊时疾病已出现进展或转移,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是免疫治疗中最常见的一种,已逐渐成为晚期NSCLC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研究发现,放疗在抗肿瘤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提高免疫治疗疗效和敏感性,而免疫治疗可增强放疗的免疫效应,从而增强抗肿瘤效果(即放疗和免疫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开辟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免疫-放射治疗。然而,在晚期NSCLC中,放疗和ICIs联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无定论,二者联合作用时放疗剂量、放疗分割方式、联合治疗的时机和治疗疗效的预测因子等仍有争议。本文通过对两种治疗方式联合的分类、影响因素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寻找非小细胞肺癌的最佳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广泛应用使得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内的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包括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protein 4,CTLA-4)抗体在内的免疫药物,可以阻断效应T细胞上癌症来源的抑制信号,从而有效的清除残余的癌细胞及微小病灶,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为了使更多患者受益,正在研究双免疫联合的治疗策略。本文旨在对双免疫联合治疗的机制、联合治疗模式、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分化较差的高级别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尽管仅占所有肺癌的14%左右,但生长迅速、较早出现转移,复发后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SCLC治疗迫在眉睫.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展现了良好的前景,尤其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抑制剂的研究正在改变多种实体瘤的临床实践.SCLC与吸烟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肿瘤突变负荷,是免疫治疗潜在理想的肿瘤类型.本文将总结免疫治疗在SCLC的临床研究进展,探讨SCLC免疫治疗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microRNA(miRNA)是一类单链、短序列、非编码RNA,主要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它几乎参与所有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包括个体发育、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等。大量研究表明,miRNA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起到肿瘤抑制因子或者致癌基因的作用。全文主要介绍mi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对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微小RNA(miRNA)是人类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的一类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在转录后水平以完全或非完全互补的方式与其靶mRNA相结合,调节相应mRNA表达,影响生物学性状。研究发现miRNA的重要进程包括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增殖分化等与肿瘤密切相关。目前mi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包括mi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检测;miRNA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预后的相关性及其机制的研究;以及miRNA在NSCL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全文结合近年来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循证研究.尤其是2009年ASCO会议上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5.
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经发现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核苷酸还原酶调节因子1,Ⅲ型β微管蛋白及胸苷酸合成酶的表达水平和化疗药物疗效密切相关,成为预测疗效进行"个体化"化疗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17.
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类型的75%~80%,5年生存率仅为15%。近年来人们对肺癌精准治疗的认识明显提高,但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仍面临挑战,驱动基因阴性患者的治疗方式十分有限,晚期患者的预后仍较差。免疫治疗药物可以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使抗肿瘤T细胞免疫反应恢复或增强,或者T细胞受体转导的T细胞免疫疗法靶向大部分的肿瘤特异性抗原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目前,仅免疫检查点治疗的临床试验表明,非小细胞肺癌中非选择性人群的客观缓解率为10%~20%,仍有大部分患者不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故优势人群的筛选仍十分重要。PD-L1是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标志物,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作为常规标志物应用于临床。另有相关研究表明:肿瘤突变负荷、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微卫星不稳定等都是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本文将对目前临床研究中关于免疫治疗的相关生物标志物新进展作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8.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xon 20 insertions,EGFR ex20ins)是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一种罕见突变。由于EGFR ex20ins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化疗以及免疫治疗普遍不敏感,因此一直是临床治疗面临的难题。近年来,EGFR ex20ins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不断,为该类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全文对EGFR ex20ins靶向治疗进展和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免疫治疗为肺癌领域带来革命性突破,改变了肺癌的治疗格局,让更多的晚期肺癌患者得到了长期生存的机会,已经成为晚期NSCLC患者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目前,免疫治疗仍是肺癌领域炙手可热的研究热点,免疫治疗策略百花齐放,新型免疫药物层出不穷,研究进展日新月异.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晚期NSCLC免疫治疗的发展变化,本文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