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医饮食联合辨证护理在胃溃疡合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60例胃溃疡合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饮食联合辨证护理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住院天数以及止泻时间,并记录两组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显著,且观察组腹痛、腹泻、便血浓、里急后重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以及复发率分别为3.33%、6.67%,显著低于对照组13.33%、16.6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中医饮食联合辨证护理能提升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以及疗程更短,并且能显著降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是值得推广运用的中医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新中医》2016,(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予以中药内服+中药保留灌肠+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对照组采用甲硝唑保留灌肠+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4%,对照组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复发率,且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调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门诊及住院CAG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中西医常规治疗,未进行调护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中医调护。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87.09%,对照组总有效率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满意度95.05%,对照组满意度7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情志调护、食疗调护、中医疗法护理等中医综合调护方法对CAG进行干预,对CAG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中医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按糖尿病的治疗原则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中医组给予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包括情志调适、辨证施膳、按摩调护、运动康复调理以及生活环境调护。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比较:中医组有效率95.7%,对照组有效率75.7%,两组比较(P0.05);中医组患者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及患者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联合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患者入院时给予入院常规宣教,出院后给予患者门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依据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制定个体化的中医辨证护理方案,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观察2组护理干预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效率及患者遵医嘱情况。结果:中医症状积分护理干预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相同时间点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点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为(16.74±4.17)天,对照组为(20.44±3.26)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98.00%,对照组为8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运动锻炼、合理饮食等遵医嘱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施护配合延续性护理,获得了较理想护理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联合常规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包括氧疗、呼吸锻炼、用药及健康指导等。护理组50例中医综合护理;1情志及运动干预;2饮食调护;3辨证施护;常规护理同对照组。连续护理60d为1疗程。观测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护理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护理满意度护理组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指标护理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联合常规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乐燕婕  卢丹儿  徐婷婷 《新中医》2020,52(4):155-157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对比干预的效果。结果:在出院时,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Z=2.201,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的情绪,提升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增加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竹叶青蛇伤患者中医辨证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竹叶青蛇咬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饮食指导,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膳食指导。观察2组疗效,平均住院天数、住院金额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痊愈率观察组为71.7%,对照组为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天数、住院金额、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饮食护理竹叶青蛇伤患者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干预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西医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98.18%高于对照组的8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来讲,采用中医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余成栋 《新中医》2016,48(2):47-4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予以中药内服+中药保留灌肠+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对照组采用甲硝唑保留灌肠+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4%,对照组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复发率,且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中医情志护理联合饮食调护在慢性胃炎住院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饮食护理和中医情志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评分(KPS评分)为(75.64±12.3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32±12.4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652,P=0.000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饮食调护和中医情志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辨证施护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可行性。方法:以我院14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由患者自主选择护理方案,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行上述护理干预基础上,同时依据辨证施护原则,配合行饮食干预、情志护理、中药保留灌肠等中医措施,观察和对比两组疾病治疗效果、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服务投诉率、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4%,对照组仅为84.3%;观察组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4±0.5)天和(7.4±1.2)天,显著性短于对照组(4.8±1.2)天和(13.3±2.7)天;同时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分别为2.8%和6.9%,较对照组12.9%和18.6%均显著降低;上述对比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护理服务投诉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辨证施护中医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其止泻及住院时间,且护理期间并发症较少,出院后短期复发率较低,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疗法干预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一般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的结果加以中医多途径干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4%,对照组总有效率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aron内镜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好转率70.00%,对照组好转率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多途径干预能增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王霞  吴静 《新中医》2016,48(12):181-183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祛湿方灌肠及耳穴压豆治疗及护理干预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栓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予清热解毒祛湿方保留灌肠、耳穴压豆治疗和相关护理措施。观察2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以及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78.3%,观察组91.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NF-α、hs-CRP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第2周、第4周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满意率对照组83.3%,观察组9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祛湿方灌肠、耳穴压豆及护理联合干预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疗效确切,临床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中医情志护理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作用。方法:11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观察组展开中医情志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分别为(16.35±3.96)、(26.21±4.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25±4.33)、(43.01±5.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指标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展开中医情志护理,可缓解心理压力,提升生存质量,对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老年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中医综合治疗,最后对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5.0%,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9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综合治疗可提高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饮食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7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饮食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为78.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饮食护理方法,能够确保治疗效果的实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光明中医》2021,36(9)
目的探讨饮食调护联合情志干预在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Hp阳性胃溃疡患者92例,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饮食调护联合情志干预,均持续干预3个月。对比2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低,GQOLI-74评分较高(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饮食调护联合情志干预应用于Hp阳性胃溃疡患者,可减轻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结合饮食调护在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应用。方法:300名进行体检建档的年龄≥65岁的老年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社区健康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还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老年人进行体质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指导老年人进行针对性的饮食调整。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生理领域与心理领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理领域与心理领域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满意度94.00%高于对照组5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体质辨识结合饮食调护能够提高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提升老年患者的健康管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再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n=46)、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消化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达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