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中风后偏瘫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肢体功能轻度运动障碍患者、生活基本自理患者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偏瘫患者在施以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利于提高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后肢体出现痉挛是中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的研究进展,旨在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其研究机制,并包含笔者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74%和9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口眼歪斜、头晕目眩、偏身麻木、疼痛冷热感觉障碍)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下肢Fugl-Meyer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FAC评分及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风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呈上升趋势,组内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治疗4周后及随访至12周时的SS-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太极拳对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太极拳治疗,每日练习1次,每周练习5次,持续2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头部两侧运动区、合谷、解溪、太冲、曲池、足三里、环跳、肩髎、昆仑)治疗,使用直径为0.3 mm、长度为50 mm的一次性针灸针,体表穴位以直刺法下针,以提插法进针;头部穴位以平刺法下针,以捻转手法进针。每个穴位灸三壮,留针时间为30 min,间隔10 min行针1次,1次/d,每周治疗6次,根据患者的耐受力调整持续强度与时间,连续治疗2个月。两组均于治疗2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Holden步行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联合太极拳能提升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火针辅以腧穴埋线对中风上肢痉挛患者痉挛程度(MAS)和上肢运动功能(FMA)的影响.[方法]文章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五病房住院的中风上肢痉挛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火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火针针灸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腧...  相似文献   

6.
综合治疗对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文玲  胡津丽 《江苏中医》1999,20(12):15-16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中风患者下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中风患者下肢痉挛能够提高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针灸辅助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辅助治疗,两组均接受治疗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运动功能(FM...  相似文献   

9.
针灸阴经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关节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关节痉挛是中风后遗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笔者自 1 996年以来 ,采用温针灸治疗中风后关节痉挛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并经统计学检验证明温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关节痉挛程度的改善有非常显著的作用。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 .1 中风后遗症患者关节痉挛程度的评价方法 :(1 )肘关节 :以肱骨与桡骨处在同一直线上的位置为基准位 ,患者前臂内收痉挛时桡骨与肱骨之间的夹角即为其肘关节内收痉挛度。 (2 )腕关节 :以桡骨与第二掌骨处在同一直线上的位置为基准位 ,患者腕关节掌屈痉挛时第二掌骨与桡骨…  相似文献   

10.
何昕  舒丹 《陕西中医》2019,(6):799-802
目的:探讨早期针灸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运动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7.5%,研究组为9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评分为(34.9±3.9)分,研究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评分为(43.2±4.1)分,研究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44.9±4.9)分,研究组为(63.6±4.5)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肌力评分(2.7±0.8)分,研究组(27.2±8.9)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65.6±12.2)分,研究组为(71.6±13.5)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为(6.55±1.67)分,研究组为(3.37±1.44)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针灸治疗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增强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研究现状和发展水平、推断研究热点、推测学科发展。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08年4月间的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研究的全部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从发表时间分布、基金资助研究情况、文献研究类型、期刊分布、省份分布、大学单位分布和穴位处方、刺灸方案、随机对照研究的STRICTA标准符合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8年4月间CNKI数据库共收录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研究文献107篇,文献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11篇文献报道受基金资助;临床研究66篇,综述等其他研究41篇,无实验基础研究;文献报道以《针灸临床杂志》等3种主要针灸杂志为主;产文地区主要为广东省、黑龙江省及天津市;66张针灸处方中,上肢穴位以“肩髑、合谷、曲池、手三里、尺泽”等为主,下肢穴位以“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血海、委中”等为主;刺灸方法以传统毫针与电针为主,共计60张处方提及;48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的STRICTA标准符合率较低。结论:中风后肢体痉挛的针灸研究目前正在吸引着针灸界更多的关注。针灸穴位选取、规范化的刺灸方法实施、提高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是未来临床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湘潭市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66例,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脑安胶囊1次2粒,1 d 2次,口服;通塞脉片1次5片,1 d 3次,口服。治疗组33例给予针刺(偏瘫对侧颞三针、四神针等),联合康复训练。两组均治疗2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在Fud-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S-QOL)、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分、脑状态指数评分(CSI)、症状评分方面对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刘书鹏  王楠 《光明中医》2020,(11):1688-1690
目的探究温针灸阴经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关节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280例中风后并发关节痉挛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40例)与观察组(140例)。对照组采用毫针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阴经穴为主的方式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关节痉挛程度,以及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2组患者治疗前关节痉挛度与FMA、AD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痉挛程度低于对照组,FMA评分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中风后关节痉挛的治疗,应用温针灸阴经穴等穴位,可获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关节痉挛程度,提升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李忠诚 《中医临床研究》2011,3(22):84-84,86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对中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中风偏瘫病人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除给予常规的治疗外,同时进行针灸治疗。结果:两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瘫痪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灸治疗可全面提高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观察加减桂枝汤泡洗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病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成常规组、中药泡洗组两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西医治疗和中药汤剂,中药泡洗组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加予中药泡洗,两组疗程为4周.采用改良Ashwonh痉挛量表、Fu...  相似文献   

16.
中风患者大部分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和/或语言功能障碍。笔者于1997年3月至1998年3月对48例中风偏瘫患者进行了综合治疗,结果显示中药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1 一般资料48例均为脑血管意外住院患者,病程7天~3月,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0岁,平均60.6岁;脑梗塞19例,脑出血9例。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72岁,平均62岁;脑梗塞13例,脑出血7例。全部病例均为首次发病,病程≤3月,均经CT/MRI确诊。肢体运动功能按Fugl-Meyer上…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3,(3):588-591
临床上中风病又叫脑卒中,根据流行病调查,在我国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且年龄趋向于低龄化[1],发病快,病死率高,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种之一,发病后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可以根据不同阶段进行分期,其中的偏瘫痉挛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临床医疗上面临的一项主要难题。中医针灸推拿作为中医中特色疗法在中风康复治疗中发挥了显著优势,在偏瘫痉挛期缓解肢体痉挛状态改善预后的作用也非常明显。通过临床实践,文献研究,从针灸部位(头针、体针、夹脊针、督脉针、跷脉穴针刺等特殊针法等),推拿手法(扌衮法、点穴法、掌擦法、捏法、运动疗法、逆推足三阴经法等),综合疗法等方面对用以针灸推拿为主治疗中风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的优势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眼针运动疗法进行中风后痉挛的康复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选择在本科住院行康复治疗的120例中风恢复期伴有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者应用眼针运动疗法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在康复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lg-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thel指数(MBI)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痉挛缓解程度:显效30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患者痉挛缓解程度:显效23例,有效2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7.3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痉挛程度缓解更显著。两组患者治疗后Fulg-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改良Bathel指数(MBI)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治疗组患者提高更明显,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眼针运动疗法可明显缓解中风后痉挛患者的肢体痉挛程度,提高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老年中风偏瘫应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对比经4周治疗两组BI、FMA评分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BI评分与FMA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的评分更低(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32/35)高于对照组(71.43%,25/35)(P<0.05)。结论:应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老年中风偏瘫,可显著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