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以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坏死为特征的疾病,简称冠心病,其临床表现与中医胸痹相似,且二者的发病均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故把冠心病归属于胸痹范畴;中医认为胸痹病位在心,本虚标实,本虚之极在肾;遂从肾本论治,兼益气、活血、化痰之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运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临床,辨证治疗胸痹。包括历代医家关于胸痹的重要论述及创建不同方剂。作者认为胸痹病因为情志失节、饮食失调、寒邪内侵、年迈体虚。病机为心脉痹阻,多为虚实夹杂之证,为本虚标实。疏肝理气之法寓于各法之中,补肾益气固本、辛温通阳、化痰健脾、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3.
从阳微阴弦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证治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中医古籍对阳微阴弦的阐述 冠心病常以胸闷、气短、甚或胸痛为主要临床特点,归属中医“心痛”、“胸痹”、“胸痛”、“真心痛”、“厥心痛”范畴。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篇中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阳微阴弦”是对胸痹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一语中的,备受历代医家推崇。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治疗多采用宣痹通阳、活血化瘀之法,但从临床实际来看,很多冠心病人,多表现为肝经症候,采用疏泄肝胆法治疗,常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探讨如下。 冠心病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冠状动脉即中医所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真心痛”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特别是其中标实之热毒证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临证采用清热解毒之法可取得满意疗效,但笔者认为,若适当添加补气之品,可以遏制热毒之势,修复热毒对气阴的耗伤,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中医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总结了中医药辨证治疗胸痹经验,包括宽胸理气、活血止痛法、活血理气法、益气活血法、益气养阴法等特色治疗方法,并用中医理论进行了初步分析,阐明中医治疗胸痹的理论依据和证治体会.  相似文献   

7.
胸痹、心痛,指胸膺部憋闷窒塞感,甚或胸心疼痛。中医认为,老年人胸痹常因恼怒、劳累、恣食后阳虚、痰、气、湿、瘀、滞凝结而致病。笔者认为胸痹、心痛的辨证,着眼在正虚(阴、阳、气、血)与邪实(气滞、瘀、痰、  相似文献   

8.
孙文奇  杨关林 《吉林中医药》2008,28(12):870-871
冠心病归属中医学胸痹范畴.杨关林教授认为,本病可从中医气虚痰浊血瘀立论,以益气化痰,活血通络之法,配以西药抗血小板聚集、扩冠、调脂,可明显改善冠心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脂质代谢紊乱,故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范秉均 《中医药学刊》2006,24(2):352-354
胸痹主要是由于胸阳不振、气血痹阻,以咳喘憋闷、胸背痛为主要表现。心痛则主要是由于心之气血阴阳亏损、寒凝气滞、痰阻血瘀,以心胸疼痛为主要表现。因两症常相兼出现,故概称为胸痹心痛。心绞痛是由于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及缺氧引起的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其中90%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在临床实践中虽以心脉瘀滞不通为基本病理表现,但有相当部分患者属于虚寒性胸痹心痛,其病机的根本在于中阳虚寒,而痰瘀互结为其标证。在临床辨证应用人参汤治疗虚寒性胸痹心痛常可取得满意疗效。本课题通过临床研究,探讨以温中补虚为主的人参汤治疗虚寒性胸痹心痛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真心痛”等病范畴。从临床实际看,治疗本病不能单纯治心通脉,笔者以为结合准确辨证从肾论治可取得较好疗效。肾为五脏之本,阴阳之根,心肾密切相关,心火有赖肾水滋润,心阳需要肾阳温煦,以推动血脉运行。冠心病患者,若肾之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心阳,在心绞痛发作时,疼痛症状可以不重,然体倦无力、头晕、自汗、胸闷气短、畏寒肢冷、腰酸等症状明显。肾虚是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基础,肾虚必然导致心的阴阳气血失调,补肾法治疗冠心病是求本之法。即使是瘀血阻脉为主的冠心病患者,其瘀血也是内脏亏损尤其是肾虚的…  相似文献   

11.
从中医治疗胸痹心悸的现状、西医治疗胸痹心悸的现状、中西医治疗胸痹心悸的利弊、中医治疗胸痹心悸的新思路等综述中医治疗冠心病心悸失常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胸痹从肝论治考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静  王景存 《中医药学刊》2004,22(3):520-521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病位虽然在心,但与肝(胆)密切相关。笔者学习历代中医治疗胸痹的文献资料,继承业师王景存教授的学术思想和经验,结合临床治疗实际,从肝心的生理联系、胸痹的病因病机等方面,就胸痹从肝论治的方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冠心病对应归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2003年王永炎主编的《中医  相似文献   

14.
鲁明源 《中医药学刊》2005,23(9):1633-1634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胸痹与心痛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代有论述.每一种不同治法的确立均与特定的时代有关,芳香温通法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治法,这一治法导源于《内经》,形成于宋、金、元时期。本文从体质角度对芳香温通法的形成予以重新认识,并对其临床应用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从肝论治五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多从血瘀证论治。但从中医辨证论治角度来看,其病不仅与心有关,也不仅限于血瘀证,与肝等其他脏器也有关。  相似文献   

16.
泌尿系结石为临床常见病症,属中医腰痛、血淋、石淋范畴。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中医辨证属肾阴虚兼膀胱湿热郁滞者,采用养阴利湿并举之法治疗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中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神经官能症属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得到了越来越多医生和患者的共识。范新发主任有近40年中医药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经验,疗效满意。他认为引起胸痹心痛的病因除气滞、血瘀、痰阻、寒凝外,还有湿热浊邪及气郁;宜采用通阳宽胸、行气止痛、消痰散结、祛湿解郁清热之法;用药以小陷胸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丹参饮之合方加减;用药过程中重视药物剂量的变化及药物的加减化裁,治疗中告知患者的饮食宜忌。  相似文献   

18.
李晓教授运用益气活血养阴之法治疗胸痹气虚血瘀证,疗效显著。基于一则气虚血瘀型胸痹之验案,将导师的治疗经验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万启南教授致力于老年冠心病的研究,通过30余年的临床实践与系统研究,认为冠心病相当于中医胸痹心痛,虚是老年人胸痹(冠心病)发病的病理基础,而痰、瘀、火毒是重要的病理因素。在临床中万启南教授巧用生脉散加减,运用扶正补虚、化痰活血、清热解毒之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患者的症状在治疗后有了大幅度改善,患者的冠脉CT或冠脉造影以及血管彩超结果经治疗后狭窄程度也有了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架构,从中医古籍文本中提取胸痹证治知识元、语义、关系等,构建本体化的胸痹证治知识库,分析胸痹的证治规律,并以图片的形式展示胸痹辨证论治知识图谱,为直观理解胸痹心痛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和指导胸痹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择胸痹研究中引用较多的20部中医古籍为研究对象,对文献进行知识元标记、入库以及语义提取和关联分析,构建胸痹中医辨证论治知识图谱。结果:从古籍中摘录胸痹相关文本364条,其中有关胸痹的证治知识内容186条,方剂知识内容164条,其他14条;病因频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胸痹常见的病因有饮食不当、寒邪、风邪、劳倦体虚、热邪、气滞痰凝、情志失调、瘀血内阻、气虚以及虫毒感染;病机关联分析显示寒气乘心、肾阳虚、水饮停心、瘀血痹阻心胸等联系密切。结论:研究构建的胸痹中医辨证论治知识图谱直观反映了胸痹的辨证与治疗的各种关系,有利于理解中医古籍对胸痹的证治知识。知识图谱作为一种直观、多维的知识展示方式,适用于中医古籍知识的整理,该研究方法对中医古籍的整理具有方法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