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属冷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属冷哮)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其中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EV1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FEV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药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晨起最大呼气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评价中药穴位贴敷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晨起最大呼气流量(PEF)的影响。方法:将65例轻中度发作期哮喘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口服西药,B组辨证给予口服中药颗粒制剂,C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10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PEF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①3组患者治疗后晨起PEF绝对值均有改善,其中C组治疗后较疗前PET升高明显(P0.05)。②3组PEF变异率和中医症状积分于用药后均有改善,但3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能够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晨起PEF,改善临床症状,达到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评价中医辨证治疗、中医辨证治疗加穴位贴敷、西药常规治疗对支气管哮喘(哮喘)轻中度发作患者肺功能指标中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FVC)、峰值流速(PEF)的影响.方法 将364例轻中度发作期哮喘患者随机分为3组,辨证治疗组辨证给予口服中药颗粒剂,综合治疗组在辨证治疗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西药组给予口服舒弗美,疗程均为10天.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PEF. 结果 辨证治疗组治疗前后FEV1/FVC、FVC、FEV1、P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治疗前后FEV1/FVC、P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治疗前后FVC、FEV1/FVC、P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PE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辨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FEV1/FVC、FVC、FEV1、PEF,达到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中医辨证治疗加穴位贴敷,在改善肺功能指标上疗效较辨证治疗及西药常规治疗稍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宣肺平喘汤内服和哮喘I方穴位敷贴加离子导入的多途径给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寒热错杂证)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E(Ig E)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将1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宣肺平喘汤内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哮喘I方穴位敷贴加离子导入。两组疗程均为2周。记录两组患儿咳嗽、喘息和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检测治疗前后肺功能,包括最大呼气流量(PEF)和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采用哮喘控制问卷(ACQ)评价哮喘控制情况;检测治疗前后IL-4,IFN-γ和Ig E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为92.73%,对照组为78.1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咳嗽、喘息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PEF和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IL-4和Ig E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经卡方检验,观察组哮喘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宣肺平喘汤内服和哮喘I方穴位敷贴加离子导入的多途径给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寒热错杂证)发作期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中药内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紊乱,减轻炎症反应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3,(3):500-502
目的:观察内外同治综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属热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属热哮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固本清肺贴膏穴位贴敷联合清肺平喘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吸入剂和茶碱缓释片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ACT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FEV1和ACT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内外同治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属热哮证)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三伏天穴位敷贴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中药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方法:12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除发作期予常规治疗外,缓解期在三伏天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60例,发作期予常规治疗外,在缓解期不给予任何处理药,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结论:中药三伏天穴位贴敷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和控制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评价咳喘消穴位离子导入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就诊顺序随机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只采取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药穴位敷贴离子导入法1天1次,离子导入时间30分钟,帖敷时间6小时,1周为一疗程。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6.30%;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85.71%,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3〈0.05)。结论:方药、穴位敷贴、离子导入"三位一体"的中医治疗能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症状,缩短疗程,提示外用温肺阳化饮的中药结合穴位贴敷离子导入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内外同治综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虚哮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内外同治疗法干预哮病急性发作期虚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网络随机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虚哮证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固本养肺贴膏穴位贴敷联合固本平喘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吸入剂和口服茶碱缓释片治疗,疗程10d。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ACT评分和FEV1%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的中医证候改善有效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外同治综合疗法可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发作期虚哮证患者ACT评分、肺功能,改善证候评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肺宣降汤结合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益肺宣降汤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PEF、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变化,但是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应用益肺宣降汤结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效果满意,可促进肺功能恢复,患者接受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穴位贴敷配合加味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观察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2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贴敷配合加味小青龙汤内服,共7天,检测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加味小青龙汤可显著改变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贴敷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简便实用,特色鲜明,治疗效果肯定。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较为系统整理和分析归纳了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发展沿革、剂型制作、特点和优劣及其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状况,以期让贴敷疗法更好地为临床服务,造福人民。  相似文献   

12.
中药敷脐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脐疗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脐疗就是选用适当的药物,制成一定剂型(粉、糊、丸、膏、饼等)敷贴脐部,通过对其施以物理刺激,如艾灸、热熨、拔罐、推拿、针刺等,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的“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这一理论,常应用中药敷脐治疗肿瘤及其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火郁发之”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为五行之郁的治则之一 ,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将所治病案举述如下。1 头痛 (乙脑后遗症 )刘某 ,男 ,1 4岁。 1 998年 8月初诊。2月前因“剧烈头痛 ,高热不退”,在某医院检查诊为“乙脑”,经中西药物治疗 ,病情好转 ,但仍头痛 ,特邀余诊治。头痛以头顶及前额为著 ,呈持续性 ,不能正常上课 ,无汗。舌质红、苔白腻 ,脉濡数。追问其病史 ,住院期间因高热难退 ,曾持续应用冰帽行物理降温。此属湿热郁积 ,冰伏于外 ,逆壅而冲于脑之证。治宜化湿解郁 ,透泄郁火。处方 :柴胡 5 g,葛根 1 0 g,香…  相似文献   

14.
鬼针草的妙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小玲 《河南中医》2007,27(1):70-71
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 L.,又名一把草、盲肠草等,性味苦、平,无毒,为菊科植物鬼针草等的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产。因为草成熟后长满像针一样的刺,民间称它为婆婆针、鬼蒺藜、粘身草、钢叉针等。鬼针草始见于《本草拾遗》,书载该品可主治“蛇及蜘蛛咬”。另外《泉州本草》也有“消瘀、镇痛,敛金疮”的记载。《本草推除》:“为解热、解毒药,治咽喉肿痛、阑尾炎、肠炎下痢、反胃、贲门痉挛和食道扩张等症。”经现代研究发现鬼针草含生物碱,皂甙、黄酮甙、鞣质,茎叶含挥发油、鞣质、胆碱等。鬼针草的乙醇浸液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良…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数码     
十八 《东方养生》2008,(3):36-37
自从《第三次浪潮》发表20年来,是否以家庭为中心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定论。随着“家庭数码中心”的出现,关于理想社会的梦想,第一次有了成为现实的可能。也许,比起城市数码中心来,家庭数码中心更具有时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纳日史称“摩梭”、“摩些”、“摩沙”,自称“纳”、“纳日”。在中国西南川滇交界的泸沽湖畔,居住着勤劳智慧的纳日族人,他们在与自然界和毒蛇猛兽的斗争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和生产生活方式,也积累了大量有别于其它民族医药的实践和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7.
几种中药注射液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药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益增多,并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就近5年来国内主要期刊对几种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道综述如下。 1 活血化瘀类 1.1 复方丹参注射液 它是一种传统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活血、祛瘀、通络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该药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保护心肌缺血、缺氧、保护肝脏、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临床上多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彭氏[1]总结100例,均为配制后静脉滴注,其不良反应表现为寒战伴高热者20例;寒战伴呕吐者15例;寒战伴头痛发热者25例;皮肤过敏者19例;心动过速者5例…  相似文献   

18.
桔梗性平味苦辛 ,具有开宣肺气 ,祛痰排脓之功。笔者依据古训 ,尽桔梗之才而用 ,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现举 2例供同仁参考。疗泄痢 :泄痢一证多发常见 ,然新病易愈 ,久疾难除。临床所见 ,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慢性功能性腹泻等 ,往往反复发作 ,不易根治。近几年来凡遇此类病证 ,余每于辨证用药的基础上 ,伍以桔梗 ,疗效有明显提高。如治患者赵某 ,女 ,2 6岁 ,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 3年 ,久治未愈 ,就诊时据舌脉证辨为湿热内蕴 ,肝木乘脾 ,兼有气滞血瘀之泄泻 ,方用葛根芩连汤合痛泻要方化裁 ,并重用桔梗。服药 1 0剂 ,症情明显好转 ,…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小柴胡汤治疗疾病的疗效,分析患者资料,采用小柴胡汤加减,辨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吴家瑜 《中医药学刊》2007,25(12):2646-2648
蒲公英价廉、用广、效宏。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擅长于消散痈肿、疔疮。广泛用于热毒症。不但对痈疮毒、疔疖有显著疗效,而且对肝火目疾、湿热黄疸、郁热胃痛、湿热痢疾、热淋症、燥热便秘、痰火瘰疬,热痹腰痛等多种疾病,或配伍应用,或单独使用,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