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研究机械生长因子(MGF)促离体培养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并观察该浓度对细胞生长曲线、总蛋白及凋亡情况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1只,无菌条件下取后肢肌肉,采用改进的两步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技术,分离及纯化骨骼肌卫星细胞。取第3代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别采用终浓度为15、25、50、100、200 ng/ml的MGF进行干预,作为实验组;另以单纯加入100μl生长培养基作为对照组,以加入100μl DMEM作为阴性对照组。同步化后,于培养24 h后加入CCK-8溶液。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MGF下细胞的增殖情况并筛选出最佳浓度后,绘制生长曲线,同时运用BCA法及Hoechst 33342、PI双染法测定最佳增殖浓度的MGF对卫星细胞蛋白合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骨骼肌卫星细胞。结果:①终浓度为15、25、50、100 ng/ml的MGF均有促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的作用(P<0.01),其中25 ng/ml MGF促增殖作用最佳。②与对照组相比,MGF组细胞生长曲线左移,倍增时间、平台期均缩短。③与对照组相比,25 ng/ml MGF作用48 h即对骨骼肌卫星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效果(P<0.05);与对照组相比,25 ng/ml MGF作用骨骼肌卫星细胞48 h和72 h时,其总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25 ng/ml MGF作用72h、96h,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平均凋亡指数显著减小(P<0.05)。结论:①机械生长因子可促进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最佳浓度为25 ng/ml;②25 ng/ml MGF可以使骨骼肌卫星细胞提前进入平台期,缩短生长周期;③25 ng/ml MGF可以抑制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转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C分为正常组、TGF-β1组、HGF组、TGF-β1 HGF组、延迟加入HGF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HKC中α-SMA蛋白、E-cadherin的表达。用RT-PCR技术检测细胞中α-SMA 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技术显示,TGF-β1能诱导HKC表达α-SMA蛋白,减少E-cadhefin表达;同时加入HGF能减少α-SMA蛋白表达,而延迟加入HGF能使部分转分化的HKC细胞恢复E-cadherin的表达。RT-PCR结果显示,正常组无α-SMA mRNA表达,TGF-β1可诱导HKC表达α-SMA mRNA;同时加入HGF后α-SMA mRNA基本无表达,而延迟加入HGF后α-SMA 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TGF-β1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而HGF能抑制TGF-β1诱导的转分化,延迟加入HGF能使部分发生转分化的肾小管细胞恢复上皮表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补充谷氨酰胺对过度训练大鼠腹膜巨噬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机械生长因子(M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8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过度训练组(E)、过度训练补充谷氨酰胺组(EG)。后两组根据取材时间不同分为2组:运动后36 h取材组(E1、EG1),运动后7天取材组(E2、EG2)。总计5组,每组8只,除C组外,其他4组进行11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EG组从第5周开始至第8周灌胃补充谷氨酰胺(0.8 g/kg/d),以后几周加至饮用水补充,剂量逐周加大到1.1 g/kg/d。断头处死大鼠并分离纯化腹膜巨噬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IGF-1和MGF基因表达。结果:安静状态下巨噬细胞即可表达IGF-1和MGF。11周过度训练后36 h,巨噬细胞IGF-1、MGF表达量显著增加,分别约为安静对照组的21倍和92倍(P<0.01)。EG1组IGF-1、MGF表达显著增加,分别约为安静对照组的10倍和37倍(P<0.01),但显著低于E1组(P<0.01)。停训后恢复7天,E2组、EG2组IGF-1、MGF表达量分别与E1组、EG1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1),但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息态巨噬细胞可表达IGF-1和MGF;过度训练可增强巨噬细胞IGF-1和MGF表达,MGF表达对运动应激更敏感;补充谷氨酰胺可部分抑制巨噬细胞IGF-1和MGF对过度训练的应答。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大鼠心肌细胞放射损伤中的抗凋亡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60Co γ射线照射诱导的体外培养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Wistar大鼠心肌细胞,分为未照射组(A组)、单纯照射组(B组)、HGF(20ng/ml)处理照射组(C组)、HGF(40ng/ml)处理照射组(D组).B、C、D组分别用60Co γ射线20Gy单剂量照射心肌细胞,C、D组细胞在照射前3h分别用终浓度为20、40ng/ml的HGF孵育.照射后48h检测培养上清中的LDH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生长周期及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 照射后48h,B、C、D组细胞培养上清中的LDH浓度较A组升高,C、D组的LDH浓度较B组下降;B、C、D组细胞生长周期较A组无明显变化,但凋亡细胞比例较A组升高,经HGF孵育的心肌细胞凋亡率则呈下降趋势.结论 60Co γ射线单剂量照射可造成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损伤,促进心肌细胞凋亡,HGF可抑制60Co γ射线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其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振动训练模式对大鼠骨骼肌细胞机械生长因子(MGF)mRNA表达和肌肉质量的影响。方法:42只雄性SD大鼠,根据对其施加的不同振动频率(35Hz、25Hz和15Hz)和持续时间(15min和5min),分为7组:安静对照组、低频率短时间振动组、低频率长时间振动组、中频率短时间振动组、中频率长时间振动组、高频率短时间振动组和高频率长时间振动组。各组进行相应振频和时间的振动训练,实验持续8周。实验结束后取材,检测腓肠肌质量相关指标、CK活性和肌细胞M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大鼠腓肠肌质量无显著性差异,中频长时间组和高频短时间组腓肠肌指数(肌肉/体重比值)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中频长时间组肌纤维横截面积(CSA)和CK水平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各训练组大鼠骨骼肌MGF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中频长时间组显著高于除高频短时间组之外的其它训练组(P<0.05)。结果提示,适宜的振动(中频率长时间)训练有助于增加腓肠肌相对质量、肌纤维横截面积和肌细胞内CK活性,增强肌细胞MGFmRNA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肝癌 (SHCC)切除术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水平和癌组织中c Met受体表达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对手术前后血清HGF浓度变化进行检测 ,并利用Western、Northern印迹杂交方法 ,测定肿瘤与非肿瘤组织内c Met蛋白表达量。结果 术前血清HGF浓度为 0 64± 0 15ng/ml,术后 3天为 1 41±0 2 8ng/ml,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术后 3天血清HGF浓度是术前的 2 3 2± 0 5 5倍。术后HGF的增长倍数与肿瘤组织内c Met蛋白的过度表达在术后复发与未复发者中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 ,两年内复发者明显高于两年后复发及未复发者。结论 SHCC切除术后血清HGF水平明显增高 ,肿瘤组织本身c Met蛋白过度表达 ,可能与SHCC术后早期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7.
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体外培养的牛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 (BCAEC)、牛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BCASMC)和小鼠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分泌的影响。BCAEC对照组与HGF组 12hVEGF浓度分别为 10 5 1± 2 90和 9 31± 2 78pg/ml;BCASMC对照组和HGF组 12hVEGF浓度分别为 3h的 3 35倍和 3 93倍 ,HGF组 3h和 12hVEGF浓度分别为对照组的 2 0 6倍和 2 4 2倍 ;心肌细胞对照组和HGF组 12hVEGF浓度分别为 3h的 5 4 3倍和 4 0 9倍 ,HGF组 3h和 12hVEGF浓度分别为对照组的 2 74倍和 2 0 6倍。提示BCAEC、BCASMC及小鼠心肌细胞均具有自分泌VEGF的作用 ,HGF促进BCASMC和心肌细胞VEGF的分泌 ,对BCAEC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对牛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 (BCAEC)和平滑肌细胞(BCASMC)增殖的影响。分离和培养BCAEC、BCASMC ,VEGF组和HGF组细胞培养液分别含VEGF 5 0ng/ml和HGF 5 0ng/ml,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观察细胞的增殖。结果显示 ,对照组、HGF组和VEGF组BCAEC的OD值分别为 0 2 3± 0 0 2、0 5 8± 0 10和 0 4 2± 0 12 ;BCASMC的OD值分别为 0 31± 0 0 8、0 4 5± 0 0 9和 0 4 0± 0 11;HGF对BCAEC、BCASMC的增殖率分别为 15 2 2 %± 33 8%、45 2 %±2 5 3%,VEGF对BCAEC、BCASMC的增殖率分别为 82 6 %± 18 7%、2 9 0 %± 2 0 4 %。提示HGF对BCAEC、BCASMC的增殖均有促进作用 ;VEGF能促进BCAEC的增殖 ,而对BCASMC的增殖作用不明显。HGF对BCAEC的增殖作用强于对BCASMC的作用 ;HGF对BCAEC的增殖作用强于VEGF。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女性肛提肌静动态MRI三维变化特点。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9月—2017年4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的中老年POPⅡ-Ⅳ度女性病人30例[(56.5±10.20)岁]及中老年已育无POP女性20例[(48.2±9.20)岁]作为对照。受试者均行静动态MRI检查,通过Mimics 10.01构建静动态肛提肌三维模型。二维观察指标包括肛提肌裂孔形态及髂尾肌形态,三维测量指标包括肛提肌裂孔横径、前后径,肛提肌起始处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肛提肌板角度。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组内静动态肛提肌测量指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肛提肌测量指标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结果最终顺利构建26例POP组及20例对照组肛提肌三维模型。POP组动态较静息肛提肌裂孔异常"U"形及"O"形增多,髂尾肌异常"漏斗"形及"凹槽"形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静动态MRI无明显变化(P0.05)。POP组和对照组的肛提肌动态三维测量指标均较静态增大(P0.05)。静息时,POP比对照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距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侧距离明显增大(P0.05),余无明显差异(P0.05);动态时,POP比对照组肛提肌三维测量指标均明显增大(P0.05)。结论中年已育女性虽无POP症状,但肛提肌趋向松弛改变;屏气用力下POP组肛提肌形态改变更明显,说明肛提肌支撑力的减弱与POP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正常女性及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者尿道周围支持结构的动态MRI表现,以评价动态MRI在SUI诊断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对28名女性志愿者及16例SUI患者行盆腔动态MRI检查。通过肉眼观察和数据测量,评价静息及屏气用力状态下正常志愿者和SUI患者尿道支持结构及其功能状态的变化。结果女性尿道支持韧带有4组,包括尿道周围韧带、尿道旁韧带、耻骨尿道韧带和尿道下韧带;肛提肌有3对,即耻骨尾骨肌、耻骨直肠肌及髂骨尾骨肌。正常志愿者用力前后尿道支持韧带及肛提肌各组成部分形态无明显变化。SUI患者尿道支持韧带表现为一组或多组韧带不同程度松弛或断裂,屏气用力状态下上述改变仍存在,无显著性变化;肛提肌在静息状态下形态学表现与正常志愿者相近,但在屏气用力状态下肛提肌表现为松弛;尿道活动度较正常女性增大。结论 MRI可以较好显示尿道支持韧带及肛提肌的形态,动态MRI可以更好地评价尿道支持结构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1.
王东  余斌  朱杰  黄炎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6,27(4):285-287,F0003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后肢固定大鼠腓肠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按照Jozsa的方法制作模型,实验组将肝细胞生长因子注射人大鼠腓肠肌;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骨骼肌组织的病理改变及骨骼肌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实验组肌纤维塑形良好,线粒体形态较正常,见新生肌纤维;Bcl-2呈强阳性表达且TUNEL显示为低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变(P〈0.01)。结论:肝细胞生长因子能够显著降低骨骼肌细胞凋亡,有效抑制骨骼肌废用性萎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四维盆底超声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SUI患者,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3个月后分析治疗效果;并于治疗前后采用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记录患者肛提肌裂孔面积、裂孔左右径、肛提肌厚度、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及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结果:治疗后,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伊曲康唑(itraconazole,ITZ)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A431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探讨其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抑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A431细胞随机分为2、5、10、15、20、25及30μg/mL浓度组与对照组,依据分组分别采用等体积2、5、10、15、20、25及30μg/mL浓度ITZ溶液及DMEM培养基对细胞进行处理,并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法、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A431细胞的增殖情况、细胞周期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ITZ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增长,ITZ对A431细胞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且除培养24 h时2μg/mL组细胞生长抑制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外,培养24 h时5、10、15、20、25、30μg/mL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培养48、72 h时2、5、10、15、20、25、30μg/mL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与对照组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经浓度分别为2、5、10、15、20、25及30μg/mL的ITZ处理后,A431细胞的G0/G1期均出现延长,且除15μg/mL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除ITZ浓度为10μg/mL时,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外,ITZ浓度为2、5、15、20、25及30μg/mL时,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ITZ能够抑制CSCC A431细胞的增殖并延长细胞周期,然而其对VEGF的影响却没有规律性,故其抑制细胞增殖的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Ad_HG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穿梭质粒与携带复制缺陷的人血清 5型腺病毒基因组的质粒在 2 93细胞进行同源重组 ,构建Ad_HGF。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Ad_GFP)载体注射到局灶性缺血大鼠的缺血侧侧脑室 ,观察其在脑内的表达部位和持续时间。动物给药治疗后 3d ,取大脑 ,平均切成 4片 ,用TTC染色评价Ad_HGF对缺血的治疗效果。结果 :Ad_GFP仅在大鼠双侧侧脑室壁及脑室内的脉络膜细胞表达 ,表达持续两周左右 ;Ad_HGF治疗组动物大脑缺血区明显小于非治疗组动物 (P <0 .0 5 )。结论 :Ad_HGF能显著缩小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导引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治疗脑缺血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携带HG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在CT灌注扫描图像定位下将其多点注射到大鼠急性脑梗死模型的缺血半暗带区域;转染7 d后断颈取脑,切片观察HGF基因于大鼠脑内的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效应。结果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实,HGF基因片段已克隆到PIRES2-EGFP的BamH I和Sal I位点之间。HGF基因转染大鼠缺血半暗带区7 d后免疫组化方法证实实验组大鼠转染局部已有HGF表达,血管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CT灌注显示其梗死侧半球的脑血流量高于对照组(P<0.01);TTC染色显示实验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脂质体转染HGF基因能够在缺血半暗带区表达,其表达产物能够发挥生物学效应并促进局部侧支循环形成,从而改善脑缺血。  相似文献   

16.
MRI对分娩并发肛提肌损伤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女性正常肛提肌与肛提肌损伤的MRI表现,评价分娩与肛提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健康未产妇(对照组)和200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研究组),研究组进一步分为压力性尿失禁组(研究A组)和无症状组(研究B组)各100例。采用MR质子加权像对其盆部进行多方位扫描,比较正常肛提肌与其损伤的MRI特征。结果对照组肛提肌均表现正常,研究组中54例(27%)(研究A组42例,研究B组12例)有明显的肛提肌损伤,其中49例位于耻骨直肠肌,5例位于髂骨尾骨肌(x^2=41.447,P〈0.01)。耻骨直肠肌损伤多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部分缺损,髂骨尾骨肌损伤表现为肌肉明显萎缩。结论经阴道分娩是引起肛提肌损伤的重要原因,其损伤可导致盆腔器官脱垂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初产妇肛提肌损伤多发生于耻骨直肠肌,MRI是检测肛提肌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兔关节软骨细胞分裂增殖及功能代谢的影响,为组织工程方法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生长良好的兔正常关节软骨细胞,在含体积分数为10%新生小牛血清的DMEM条件下体外单层培养,细胞贴壁后随机分组,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和(或)IGF-1;培养液不加任何因子为对照组,以四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相对数,二苯胺显色法测各瓶细胞DNA含量,咔唑硫酸法测基质中糖醛酸含量,以间接反映蛋白多糖含量。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细胞周期亚时相分析。结果:在实验浓度范围内,两种因子均促进细胞增殖,DNA合成及增加胞外基质中葡萄糖醛酸含量,且呈剂量-效应依赖关系。当IGF-1浓度≥10ng/ml,bFGF浓度≥1ng/ml时,其促进效果较显著(P<0.05,0.01)。bFGF的促细胞增殖作用更为明显,最大为对照组的1.32倍,而IGF-1对细胞外基质葡萄糖醛酸含量的影响更显著,最大为对照组的1.78倍,bFGF能明显缩短DNA合成前期(G1期)和分裂前期及分裂期(G2M期)时间;bFGF IGF-1作用后,同样缩短G1期和G2M期时间,显著缩短G1期时间;而IGF-1仅缩短G2M期时间。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bFGF及IGF-1均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影响细胞,刺激细胞增殖及功能代谢,两种因子的协同作用仅表现在对细胞的增殖作用上,对细胞功能代谢没有明显影响。两种因子促进细胞增殖是通过缩短细胞周期不同亚时相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