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继承发展血脉理论,结合中医气血相关理论特色,汲取主持承担的2项国家973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系统构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的脉络学说,把中医络病学学科的学术发展从"络病证治"推向"脉络学说"研究的历史新阶段。系统研究脉络病变发病规律、基本病机、临床证候及辨证治疗,提出脉络学说核心内容——营卫理论,建立"脉络-血管系统病"辨证诊断标准,完善发展了中医血脉理论。深化发展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提出营卫交感和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以"孙络-微血管"为研究切入点,提出四类微观病理特征,证实通络保护"孙络-微血管"是治疗心、脑和(糖)肾重大疾病共性关键机制——保护微血管、改善血流灌注、保护组织细胞、改善脏器功能,通络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是治疗"孙络-微血管"病变核心机制,提出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是解决微血管病变难题的新策略。历经十余年,完成4项循证医学研究解决急性心梗无再流临床难题,为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搏国际医学界难题提供新药物,填补窦缓伴早搏快慢兼治、整合调律的药物治疗空白,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取得中医药治疗微血管病变重大突破,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推动了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下的专科平台建设和学科学会发展,以及脉络病变辨证诊疗方法和药物的临床应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或溶栓治疗虽可开通闭塞冠脉,但由于心肌无再流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微血管结构功能破坏,导致AMI后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甚至心力衰竭。分析脉络学说指导AMI后心肌纤维化的中医病机及临床治疗,提出“气虚血瘀,络塞积成”病机特点和“搜剔疏通”用药原则,制定通心络组方,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该复方可有效保护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善无再流和再灌注损伤,抑制AMI后心肌纤维化,进一步佐证了脉络学说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脉络学说是指导脉络-血管系统病变治疗的重要理论,该理论以脉为独立脏腑组织为立足点,探讨多种现代血管系统疾病的共性病理机制微血管病变,并提出该类疾病的共性干预策略"孙络-微血管"保护,而通心络作为"孙络-微血管"保护的代表性通络中药复方,通过多种途径的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实现对微血管的保护,进而有效治疗心肌梗死后无再流、脑梗死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等多系统脉络疾病的作用特点,体现脉络学说从脉为单独研究对象对血管系统疾病治疗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脉络学说是对中医血脉理论的传承和发展,首次形成对血管病变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系统理论,并提出其核心内容即营卫理论。基于脉与血管、脉络与中小血管、脉络末端之孙络与微血管及微循环在解剖形态学上的密切相关性,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概念,结合现代医学关于微血管、微循环的认识,提出"孙络-微血管病变"概念。结合近年国家973计划项目"基于心脑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理论研究",深入探讨"孙络-微血管病变"、营卫交会生化异常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及通络药物干预作用,提出"缺血区微血管保护-脑梗死治疗新策略"。保护微血管主要是通过保护缺血区微血管结构和功能、促进侧支循环建立而实现,对指导缺血性脑卒中防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从而为缺血性脑卒中防治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溯源探流,厘清经脉、经络、脉络、络脉等概念,提出经(气)络与(血)脉络共同构成完整的经脉理论。系统构建对于血管病变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脉络学说,提出脉络学说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系统阐述脉络病变发病、病机、辨证与治疗。以"营卫承制调平"为指导,开展"脉络—血管系统病"生理基础与临床循证研究,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等重大疾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6.
脉络学说是对《黄帝内经》"血脉"理论的传承和发展,是结合现代血管病变重大疾病提出的系统理论。本文以心血管疾病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脉络尤其是脉络末端的"孙络—微血管"病变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脉络学说指导下通络药物的干预效应,以期指导心血管疾病中医药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7.
以脉络学说为指导,基于中医脉与西医血管,脉络与中小血管,脉络末端之孙络与微血管、微循环之间的密切相关性,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的新概念。认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日久累及肢体大、中、小、微血管的一类并发症,属于"脉络-血管系统病"研究的范畴。从"脉络-血管"的同一性切入,通过探讨促进血管新生与侧枝循环建立,改善缺血区的微环境,为通络治疗糖尿病足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凶险的临床表现,属脉络血管系统病研究疾病之一。脉络学说作为指导脉络-血管系统病防治的系统理论,根据STEMI的临床特点,认为应当在分阶段治疗的同时注重整体全程论治,进而在结合辨证论治原则及循证医学研究基础上,提出以脉络学说为指导的再灌注术前及术后治疗的新干预策略及辨证论治思路,形成对本病的系统防治理念,为本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再流是目前心血管界的重要难题与热点研究领域。中医脉络学说提出“孙络-微血管”概念,以此作为切入点解析心梗后无再流的病机、治疗原则、辨证分型与组方用药;通络代表药物通心络胶囊在基础研究中显示出对心肌微血管结构和功能的良好保护作用,临床研究证实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无再流和再灌注损伤防治方面具有良好效果,为中医药参与急危重症抢救领域提供了有力证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络病证治体系,继承发展中医血脉理论,吴以岭院士系统构建中医脉络学说,提出其核心理论为营卫理论,即“营在脉中,卫在脉外”(《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营卫不通,血凝不流”(《伤寒论·辨脉法》),“血脉相传,壅塞不通”(《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损其心者,调其营卫”。基于中医脉络作为血液运行的通道与西医学血管具有一致性,以脉络学说营卫理论为指导,建立以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为代表的脉络-血管系统病辨证诊断标准,以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于此,笔者以脉络学说营卫理论为指导,基于脉络-血管系统相关研究,探讨冠心病慢性冠脉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不通”精辟概括该病的病理机制,故以“络以通为用”为其治疗原则,构建通络代表方“通心络”组方,并从动物实验研究、药理研究及临床循证研究等多方面总结通心络研究进展,形成慢性冠脉综合征从病因、病机、辨证到治疗的综合体系,以期为慢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心络胶囊治疗心肌纤维化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肌纤维化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至终末阶段的共同病理改变。各种原因导致的冠脉微循环障碍以及由此引发的缺血、炎症、内皮间质转分化等是心肌纤维化的重要诱因。脉络学说认为各种原因所致的络脉瘀阻是心肌纤维化病变的中心环节,通络代表方药通心络胶囊可以显著改善心脏微循环,对于糖尿病、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引起的心肌纤维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有效改善心功能。微循环障碍同样可以引起肺纤维化、肝硬化和系统性硬化等多种疾病,通心络胶囊可能通过改善组织微循环发挥抑制肺纤维、肝硬化和系统性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桥本甲状腺炎(HT)可归属于中医“瘿病”“虚劳”“郁证”等范畴,其病机复杂,部分症状难以鉴别,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难度。文章以《素问·宣明五气篇》“脾为吞”理论为指导,对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病机和治法进行全新的探讨和分析,提出“脾为病贯穿整个桥本甲状腺炎的病程”,除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外,脾阴亏虚,阴阳失衡也是HT的重要病机。治疗上强调“以平衡脾之阴阳为中心”,未病先防,滋养脾阴,结合化痰消瘀,补脾益肾之法,进而改善HT的预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调腹通络”技术是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基于临床五迟、五软病康复实践的总结,分为“调腹”与“通络”两部分。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经典整理、溯本求源,从发育迟缓病症、痿软无力病症等,以及对冲脉理论、神阙理论、从阴引阳及从阳引阴理论、解结理论的整理,深入认识五迟、五软与肾、肝、脾的关系,进一步优化“调腹通络”思路与技术的奠定基础,进而科学、合理的指导临床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毛郁金醋酸乙酯提取物(CAEE)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冠脉前降支结扎释放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模型组,CAEE(生药)0.5、1、2、4 g/kg组,地奥心血康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组,每组10只,另设假手术组10只。各组连续治疗给药7 d。测定各组大鼠心肌梗死范围及心脏功能、心脏构型指标,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血清氧化应激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CAEE1、2、4 g/kg组减小心肌梗死范围、增加射血分数(EF);CAEE 2、4 g/kg增加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LVdp/dtmax),CAEE4 g/kg增加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LVdp/dtmax);CAEE可不同程度降低CK-MB、LDH心肌酶水平;可调节氧化/抗氧化平衡,提高SOD/MDA、GSH/MDA值,并使心肌细胞肿胀和炎性细胞浸润减轻。结论 CAEE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氧化/抗氧化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5.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是心血管事件链中的关键环节,以中医脉络学说为指导研发的创新中药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具有良好疗效,研究表明该药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利尿,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抑制炎症反应、心肌纤维化、细胞凋亡和自噬,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内皮功能,从而抑制心室重构,延缓慢性心衰进程。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作用及机制,有利于从多靶点、多通道发挥该药治疗作用,同时为心血管事件链中其他难治性疾病提供更广阔的治疗思路,对提高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大的理论与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利用超声心动和血流多普勒分析进行心功能的评价;生化分析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水平;并结合苏木精-伊红(HE)染色病理学分析,综合评价参麦注射液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结果]参麦注射液能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后左室心功能和心脏供血功能,降低血清CK、CK-MB、LDH和MDA水平,增加SOD活力,同时,降低心肌组织病变程度,包括减少炎性浸润,减少心肌纤维化。[结论]综合评价参麦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范芳芳  张雯  余羊羊  杨露  李轩豪  张艺  孟宪丽 《中草药》2021,52(22):6911-6922
目的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核心理论,结合文献研究与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藏药红景天传统功效关联性Q-Marker。方法 通过文献整理、TCMID数据库收集构建红景天化学成分库,利用FAFDrugs4网站计算各成分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理性(ADMET)属性,筛选得到类药性化合物;采用BATMAN-TCM平台预测并收集红景天类药性化合物靶点,将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和CTD平台富集分析得到红景天作用组织和疾病;根据Q-Marker定义,结合红景天类药性化合物与传统功效主治的关联性,分析红景天潜在的Q-Marker。结果 红景天中67个类药性化合物共作用407个靶点;主要靶向作用于肝、肺、肾、心、脑等组织,涉及癌症、高血压、脑缺血、心肌缺血、动脉粥样硬化、心衰、哮喘等1060种疾病;结合《晶珠本草》1986年版等典籍记载藏药红景天"归肺心经,清肺热,治脉病"的传统功效主治与现代文献研究,揭示了类药性成分没食子酸乙酯、没食子酸、红景天苷、草质素、咖啡酸、儿茶素、原儿茶酸、香草酸等可作为红景天传统功效关联性Q-Marker。结论 以Q-Marker"有效性"为核心要素,辅以其他原则分析,有效预测了红景天功效关联性Q-Marker。建议后期可开展功效相关药理学及病理状态下药动学等研究,进一步确定其Q-Marker,为制定全面科学的红景天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宋旺弟  袁长胜  崔婷婷  申静  陈文 《中草药》2017,48(22):4701-4706
目的探讨玫瑰花挥发油抗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ip异丙肾上腺素的方法制备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玫瑰花挥发油(160、80、40 mg/kg)进行药物干预,通过HE染色和TTC染色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和心肌损伤程度,观察药物对小鼠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小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结果 HE染色结果表明,玫瑰花挥发油160、80、40 mg/kg均可以明显改善小鼠心肌组织的病理性损伤情况;TTC染色结果发现,玫瑰花挥发油160、80、40 mg/kg可以显著减小小鼠心肌缺血区的面积;与模型组相比,玫瑰花挥发油160、80 mg/kg组小鼠心肌组织中SOD、GSH-Px的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0.01),血清中LDH和CK-MB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玫瑰花挥发油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玫瑰花挥发油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增强抗氧化酶活性,以及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