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灸作为体表刺激疗法,主要通过激活支配穴区的神经纤维和末梢起作用。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神经元是感觉传入的第一级神经元,也是针灸调节躯体、内脏感觉与功能,包括针刺镇痛的首要部位,因此了解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种类、性质、相互作用途径及机制,对于理解针灸的传入神经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研究多局限于离体水平,对说明针灸效应机制有一定局限性。本文通过介绍背根神经节在体电生理技术的建立及在神经科学和疼痛研究中应用,并结合针刺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组将该技术用于针灸研究的尝试,探讨其在针灸神经机制研究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的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MS通道)电生理特性。方法:将新生大鼠DRG细胞培养2—4d后,应用细胞贴附式和内面向外式膜片钳技术记录细胞膜上的MS通道电流,对通道的电生理性质,如压力-电流关系、通道的影响因素和通道在DRG细胞上的分布进行了分析。采用的机械刺激方式为负压抽吸。结果:在培养的大鼠DRG细胞膜上发现一种对机械刺激敏感的电流,开放压力阈值为-12—-15mmHg,P1/2=-37mmHg。压力恒定时,电流恒定;去除压力,电流回到基线水平。在施加压力的30s内,电流无明显衰减趋势。同一电位下,随压力的增大,通道活性也增大,但电流的幅度不变。钳制膜电位为-60mV,在-50mmHg负压下电流的平均幅度为(-3.40±0.13)pA,平均开放概率为0.448±0.125。该通道对机械刺激的反应可被钆和秋水仙素阻断,河豚毒素可阻断大直径神经元上的外向电流,对小直径细胞无效。阿米洛利对该电流无效。该通道主要存在于中、小直径神经元(≤30!m)上。结论:大鼠DRG细胞膜的MS通道参与机械信号,特别是伤害性刺激信号的转导,对其电生理性质的研究为理解机械信号转导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神经电生理主要检测手段包括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脑磁图等。颅脑手术中较常运用监测手段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脑电图、肌电图。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骨癌痛大鼠为例,探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慢性痛研究中的应用。方法:急性分离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对照组和骨癌痛组大鼠小直径DRG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及TRPV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channel subfamily V member 1)的电流,分析大鼠小直径DRG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结果: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可以记录到骨癌痛大鼠的小直径DRG神经元静息膜电位绝对值降低、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增加、爆发动作电位的阈值降低、TRPV1通道的电流幅度增大。结论: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可以有效而直观的记录到单个神经元动作电位和电流的变化,并由此对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慢性痛发病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心脏的泵血过程涉及3种生理活动:(1)心肌兴奋,为电学活动,包括细胞膜除极-复极周期性规律,形成心电周期;(2)心肌舒缩,为机械运动,包括肌纤维收缩-舒张周期性规律,形成心动周期;(3)心腔血液流场分布,属血流动力学范畴。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联合神经电生理技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中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85例确诊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定量温度觉阈值(QTT)、交感皮肤反应(SSR)及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测,其中QTT检测指标包括冷觉阈值(CST)、热觉阈值(WST)、冷痛觉阈值(CPT)和热痛觉阈值(HPT)。待各项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束后,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入选糖尿病患者QTT、SSR及NCV异常率分别为84.71%、56.47%和31.76%,经统计学比较,发现入选患者QTT异常率显著高于SSR及NCV异常率(均P<0.05)。无DPN症状组和有DPN症状组其QTT异常率(分别为78.85%和93.9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R异常率(分别为48.08%和69.70%)、NCV异常率(分别为19.23%和51.5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病程组和长病程组QTT异常率(分别为77.77%和89.8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R异常率(分别为44.44%和65.31%)、NCV异常率(分别为19.44%和40.8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SSR及NCV检测比较,QTT检测糖尿病患者的异常率最高,其异常率结果与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程无明显相关性,SSR及NCV异常率与临床症状、病程均具有相关性;联合采用QTT、SSR及NCV检测DPN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大便失禁、便秘、性功能障碍、下尿路感觉异常和慢性盆腔痛等系列疾病[1].多项研究显示此类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维电生理技术在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e recurrent tachycardia, AVNRT)中的效果,探讨其在房室结改良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AVNRT患者随机分为三维组和二维组,每组各30例。三维组在Carto-3系统指导下进行射频消融,二维组在X线透视下进行射频消融。比较2组总手术时间、消融前准备时间、消融导管操作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消融无结区反应发生率、不良结区反应发生率、有效消融未达手术终点发生率、X线曝光时间、X线曝光剂量、手术成功率及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结果三维组总手术时间[(58.20±8.00)min]、消融导管操作时间[(19.27±6.78)min]及放电时间[(5.30±1.30)min]短于二维组[(66.40±7.00)、(27.60±6.13)、(7.40±1.80)min](P0.05),放电次数[(7.90±3.30)次]、X线曝光时间[(1.40±1.20)min]、X线曝光剂量[(5.90±3.60)mGy]少于二维组[(12.20±3.80)次、(4.00±2.00)min、(17.90±8.80)mGy](P0.05),消融前准备时间[(19.47±5.04)min]、消融无结区反应发生率(43.3%)、不良结区反应发生率(10.0%)、有效消融未达手术终点的发生率(16.7%)与二维组[(19.27±4.73)min、66.7%、20.0%、33.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术后均无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结论三维电生理技术应用于房室结改良术中,可有效减少消融导管操作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剂量,使射频消融更具准确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1950年,Mayladery和Mcdougal首先提出了F-波(Fwave)的概念,认为F-波为周围神经接受电刺激后而出现的晚期肌肉反应。70年代后,许多学者对F-波进行了研究,证实F-波是周围神经接受超强刺激后,神经冲动逆行沿近端向脊髓传导,兴奋前角细胞后返回的电...  相似文献   

11.
任喆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842-843
目的 探讨心内科电心生理检查时的相关护理策略.方法 将2011年1~11月在我院心内科行电生理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另一组给予新的护理策略,并对两种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心内电生理检查后患者观察组较对照组在抑郁、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心内电生理检查后患者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工作态度、生活指导、饮食指导上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较高.结论 心内科电生理检查时采取新的护理策略,既能改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还能提高患者的疗效,临床中应给予积极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逐步应用于脑卒中后功能评价,指导临床康复治疗和预后判断。已有研究证明,系列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是判断脑卒中后中枢神经传导通路完整性及神经肌肉功能的有效手段。本文对神经传导功能检测、针肌电图、H反射、F波、交感神经皮肤反射、运动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表面肌电图等系列技术在脑卒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脑外伤等中枢性神经损伤患者通常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截瘫、偏瘫、四肢瘫等)。准确合理地评估这些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及其潜在的功能.能使康复医生以此来制订系统的康复目标和相应的治疗方案。所以,中枢性神经损伤运动障碍的评定在临床康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建立一套客观、有效、全面反映中枢性损伤运动障碍(简称“障碍”)的综合评估指标也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就近年来常用于“障碍”康复评估的生物力学和电生理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神经电生理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从亚细胞水平(如膜片钳记录技术)到行为学研究,如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从非创伤性记录如脑电图技术(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到离体记录,如在脑片上开展的胞内记录技术,该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1-3].神经电生理技术在运动生理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始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迄今为止,已为揭示运动控制、运动技能学习及运动性中枢疲劳等关键运动生理学问题的神经机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4-5].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神经电生理技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一些新技术的出现,如多通道记录技术、无线遥测记录技术等,为运动生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是否采取神经电生理监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在神经电生理联合监测下进行手术,在手术过程中监测指标出现异常变化,立即报告,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尽可能地使电生理指标恢复正常,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组患者检测结果,并比较两组患者再手术、住院天数、并发症、GOS评分、瘫痪、死亡率。结果采取神经电生理监测的40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脑电图(EEG)表现为无变化、波幅降低或波形消失,术中通过积极的干预,2例患者偏瘫,2例患者轻偏瘫。两组患者术前脑血流量图(CBF)、脑血容量图(CBV)、平均通过时间图(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实验组患者CBV及CBF明显低于对照组,MM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患者其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更好;实验组在再手术、住院天数、并发症以及GO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术后2例重度瘫痪和死亡的患者均由高龄、并发症引起。结论在颅动脉瘤夹闭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能够实时地了解患者脑组织血流情况,根据监测指标的变化在未发生不可逆的缺血性改变之前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能够降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致残率、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1 低频电刺激的临床应用 1961年,Liberson等首先将低频电刺激用于治疗脑卒中肢体偏瘫恢复期患者的足下垂(当时称之为functional electrotherapy),结果证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行走功能[1].此后,低频电刺激在脑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开始引起临床的关注,从初期的个案报道到临床应用的经验总结,以及设计比较好的循证医学方面的研究均渐有报告[2-3].  相似文献   

17.
大鼠背根节慢性压迫对行为和电生理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麻醉消毒手术条件下,经大鼠L5椎间孔插入长4mm,直径0.5 ̄0.8mm的不锈钢线,可以形成对背根节及邻近神经根慢性稳定的压迫。经热痛缩腿反射潜伏期检测,术后5 ̄42天,受损侧后肢足底的潜伏期显著缩短,表明持续的痛觉过敏。受损背根节与A类纤维连接的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并显示多种放电的节律形式,该类神经元对背根节的机械压力刺激非常敏感,后放电过程显著延长;对局部浸浴TEA也产生相对特  相似文献   

18.
19.
20.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为探讨电生理对GBS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对1995年以来收治的32例确诊为GBS患者的电生理检查进行了分析。结果本组电生理改变特点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F波异常率大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率;电生理动态观察显示,临床症状恢复较电生理恢复快,MCV恢复较SCV恢复快。肌电图(EMG)出现自发电位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