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莉莉  霍亚南 《江西医药》2008,43(2):172-174
内皮细胞是人体大血管壁的第一道屏障,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上有重要意义。血管内皮细胞可分泌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前列环素(PGI2)、血管紧张素(Ang)、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黏附分子(如ICAM-1、VCAM-1)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维持着血管的舒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内皮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管内皮中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改善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肥胖高血压患者服用奥利司他治疗前后血压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30例肥胖合并轻度高血压患者(肥胖高血压组)奥利司他120 mg,3次/d,共12周,服药前后诊所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计算BMI。并行肱动脉高解像度超声检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 mg,测定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NMD)程度的变化。15例非肥胖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基线的特征具有可比性。肥胖高血压组患者治疗前与非肥胖高血压患者的NMD无差别,但BMI及腰围明显增加(P均〈0.01)。奥利司他治疗12周后BMI、腰围、血压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NMD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16.2%vs15.5%,P〉0.05)。结论:奥利司他短期治疗能降低肥胖高血压患者的体重及血压,但对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尿酸对超重合并高血压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81例超重合并高血压患者、检测尿酸,分为高尿酸组(男≥390umol/L,女性≥310umol/L)、低尿酸组,测定二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HOMA-IR,并行肱动脉超声检查,测定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结果高尿酸组LDL高于低尿酸组,与低尿酸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尿酸组空腹胰岛素与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低尿酸组,两组对比呈显著性差异(P〈0.01),高尿酸组加压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平均增加(9.5±1.5)%低于低尿酸组(12.1±2.2)%(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超重合并高血压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障碍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紫杉醇药物支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2006年7月至2006年12月于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入选72例冠脉造影患者,48例患者行冠脉内单支架置入术,随机分为紫杉醇药物支架组(PES组)和金属裸支架组(BMS组)各24例,24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患者术后1d、术后6个月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与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扩张(NMD)。冠脉支架置入患者,通过冠脉内灌注乙酰胆碱(Ach)、硝酸甘油,利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测量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与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结果:术后6个月经皮冠脉内支架置入(PCI)病人中FM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7%±3.2%vs11.4%±4.2%,P〈0.01),NMD两组无差别(P〉0.05)。PES组术后6个月FMD明显低于术后1d(4.6%±2.3%vs8.7±2.9%,P〈0.05),BMS组术后6个月与术后1dFMD无差别(7.8%±3.4%vs8.5%±4.6%,P〉0.05)。术后6个月PES组FMD功能低于BMS组(4.6%±2.3%vs7.8±3.4%,P〈0.01),NMD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PES组术后6个月Ach灌注激发的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低于术后即刻(-32%±3%vs-8%±2%,P〈0.01),BMS组术后6个月Ach灌注激发的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与术后即刻无明显差别(-6%±3%vs-4%±2%,P〉0.05)。术后6个月PES组Ach灌注激发的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低于BMS组(-32%±3%vs-6%±3%,P〈0.01),两组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无差别(P〉0.05)。结论:紫杉醇药物支架置入后6个月冠脉血管内皮功能发生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配合调脂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6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在冠心病基础治疗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调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配合调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浆中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甘油三脂(TG)水平、左心室射血(LVEF)分数和血管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情况以及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中TC、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前者LVEF分数明显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MD功能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配合调脂治疗可有效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中血脂,提高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促进患者心脏正常功能的恢复,且无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胡安义  刘莉 《医药导报》2011,30(3):319-321
[摘要]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UAP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 mL +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qd。两组疗程均为2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 1(ET 1)、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凝血因子Ⅰ(Fg)、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ET 1、hs CRP、Fg及TNF α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血清NO水平则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有效降低UAP患者血清ET 1、hs CRP、Fg及TNF α水平水平,升高血清NO水平,具有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健康老年人和健康青年人之间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变化,并分析与血管内皮舒张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100名志愿者分两组,健康老年组50名和健康青年组50名,每组男、女各25名。采用超声对肱动脉基础内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V)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EDV)测定。并检测两组血清中前列环素(PGI2)终产物6-Kote-PGF1a和血栓素终产物TXB2的含量。结果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肱动脉基础内径增宽(P<0.01),EDV和NEDV明显降低(P<0.05);6-Kote-PGF1a生成减少(P<0.01),TXB2/6-Kote-PGF1a(T/P)比值升高(P<0.01);EDV与6-Kote-PGF1a含量呈正相关,EDV与年龄、T/P比值均呈负相关。结论健康老年人血管EDV和NEDV舒张功能下降,与血清中舒血管因子PGI2含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9.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腹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动脉血管的扩张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利用大鼠在体后肢血管灌流和腹主动脉环离体灌流模型,考察丹红注射液对去甲肾上腺素(NE)、氯化钾(KCl)预收缩血管的舒张作用以及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在该效应中的作用,并利用钾离子通道阻滞剂、咖啡因和无钙灌流等工具药或研究方法,对丹红注射液舒张动脉血管的机制进行探讨。结果:在体血管灌流时,0.3~3 mL.L-1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高NE引起的大鼠组织血液灌注减少,3 mL.L-1丹红注射液对高钾灌流引起的组织血液灌注减少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条件下,0.3~40 mL.L-1丹红注射液对正常血管环张力影响较小,但均可明显性降低高NE所引起的含内皮和去内皮腹主动脉血管环张力增加,且在3~40 mL.L-1范围含内皮血管舒张幅度较去内皮组相对较大,对高钾引起的腹主动脉血管环张力增加也有明显性抑制作用;钾通道阻滞剂四氨基吡啶(TEA)或四乙胺(4-Ap)对丹红注射液改善NE引起平滑肌收缩无明显影响;20 mL.L-1丹红注射液对无钙灌流条件下NE引起的血管平滑肌收缩仅有轻度抑制作用,但对含钙灌流液复灌后的动脉血管收缩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对咖啡因引起的动脉血管收缩则无明显性影响。结论:丹红注射液对高NE引起的血管收缩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外钙经受体操纵性钙通道和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尤其是经受体操纵钙通道的内流有关。此外,丹红注射液的血管舒张作用部分还可能是通过内皮细胞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芝麻素(Sesamin,Ses)改善肾性高血压伴高血脂大鼠(Rrenal hypertensive-hy-perlipidemia rat,RHHR)主动脉舒张功能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RHHR灌服不同剂量Ses(100、33、10 mg·kg-1·d-1)8周后,测定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和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的舒张反应;测定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N-ni-tro-L-arginine-methyl-ester,L-NAME)孵育后,动脉环对ACh的反应并计算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RH-HR主动脉Ach和SNP诱导的舒张反应显著降低,NO活性减少,Ses治疗8周后能逆转上述作用.结论:Ses降压作用与改善RHHR主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杨腾飞  张伟  丁振兴  王欣欣 《中国药房》2011,(15):1423-1425
目的: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查阅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网络版2000年1月至2010年4月公开发表的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采用RevMan 4.2软件对纳入的试验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资料,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改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01,95%C(I2.80,5.76)];治疗后2组心电图改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60,95%C(I1.98,3.41)]。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丹红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海马CA1区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加丹红注射液组(丹红注射液组)、缺血再灌注加依帕司他组(依帕司他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1 h再灌注模型,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开始时丹红注射液组、依帕司他组分别按2 mL·kg-1、20 μg·kg-1在0,24,48 h尾静脉注射给药,72 h后处死大鼠取材。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等方法考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病理形态变化、AR的阳性细胞指数以及AR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给药72 h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凋亡较多,分布排列紊乱,且AR的阳性细胞数表达增多(P<0.05),Western blot显示AR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丹红注射液组和依帕司他组神经元细胞凋亡减少,分布排列更整齐;丹红注射液组AR的阳性指数降低(P<0.05),且Western blot显示AR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激活大鼠海马CA1区AR的表达。丹红注射液对脑组织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AR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刘梅  麦意梅  赵粱艳  吴海兰  阮洁敏 《今日药学》2012,22(6):345-346,356
目的 考察丹红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中的方法,模拟临床常用药物浓度,配制样品溶液,分别检测配伍液放置0、1、2、4、6h后的外观性状、pH值、不溶性微粒和含量变化.结果 丹红注射液与木糖酵注射液配伍后6h内,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配伍液在6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4.
彭燕  王凯 《现代临床医学》2011,37(3):173-17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期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同时给予抗感染、低流量吸氧、利尿、强心、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等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注射用硝酸异山梨酯25 mg各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qd,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临床...  相似文献   

15.
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足(DF)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D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周为一疗程。评价疗效,测定氧化应激指标,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愈率36.36%,总有效率为87.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DA、LPO明显下降,GSH、SOD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推测其作用机制部分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马熙岳  牛忠江  倪磊  尹运佳 《中国药房》2012,(23):2182-218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50例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与依达拉奉,对照组50例静脉滴注依达拉奉。观察治疗2周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并对治疗前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神经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7.
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茹  宋巧凤  王希柱 《中国药房》2008,19(21):1664-166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稳定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2名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分别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和注射用丹参冻干粉末,2周后比较2组血液中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丹红注射液组内皮功能相关指标一氧化氮(NO)水平、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明显高于服药前;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低于服药前。注射用丹参冻干粉末组内皮功能、炎症指标无明显变化。2组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18.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庆  张敏  刘斌  李宏毅  贺月娥  张晶 《中国药房》2007,18(24):1889-1890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6例,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效、安全,且疗效优于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人。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治疗14d,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14d,评定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TIA的疗效优于单用奥扎格雷。  相似文献   

20.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0例,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效、安全,且疗效优于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