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糖尿病是一种持续高血糖引发的终身非传染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是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导致的神经功能损伤,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继而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症。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目前,临床上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以降糖药为主,没有专门预防治疗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且大多数西药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不良反应,极易出现耐药性和肝损伤。近年来,中医药在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基础研究越来越多且取得显著效果。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是"消渴"合并"痴呆""健忘"。"气阴两虚"贯穿于"消渴"全过程,若"气阴两虚"不能有效控制则发生"气不行血""瘀血阻滞",败血内蕴化为毒,损伤脑络导致脑病发生。中药可通过降低血糖,抑制神经元损伤,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及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程度等方面改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本文从糖尿病状态下的糖脂代谢紊乱、血脑屏障损伤、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非酶糖基化、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综述,同时探讨有关中医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及中药对其的预防治疗,以期能够为中药防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VD)临床老年性常见病、多发病,是各种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功能障碍而引起的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综合征,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西医目前对本病尚无理想的疗法和药物,而中药复方能从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多系统对VD的发病机制进行干预,突显了中药复方防治VD的潜力和优势。近年来中药复方在防治VD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从对胆碱能神经系统的调控、抑制β-淀粉样蛋白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拮抗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炎症反应、拮抗神经元凋亡、改善突触可塑性6方面综述中药复方防治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进展,彰显了中药复方在防治血管性痴呆方面的强大优势。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痴呆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其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目前,西医治疗AD尚无法完全治愈,而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在防治AD上具有显著的优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干预AD发病机制的研究,其机制主要通过改善胆碱能系统学说、抑制β-淀粉样蛋白聚集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及清除自由基、拮抗炎症反应、抑制神经元凋亡、改善突触可塑性损伤等方面,以保护神经元,可以有效地延缓和抑制AD的发生发展,从而起到了极大地防治AD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因此进行有效地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近年来本病的病因病机、中医临床应用与机制研究展开综述,总结出当前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特色与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揭示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奠定基础。结果发现,中医药可通过抑制Aβ沉积及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调节中枢胆碱能系统、平衡氧化应激、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等方面,达到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目的,临床中常采用针灸、中药、推拿、耳穴等方法,均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Tau蛋白是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轴突的微管相关蛋白,其过度磷酸化则丧失与微管结合的能力,造成微管解聚、轴突转运障碍,形成Tau聚集体,进而引起神经细胞的凋亡,导致AD的发生。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通过多通路、多靶点调控Tau蛋白磷酸化来干预AD。主要以Tau蛋白磷酸化为切入点,对干预AD中医药的种类和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中医药防治AD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多项研究表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等是引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机制。在活血化痰通络法指导下拟定的通络糖泰方具有降糖、降脂、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抑制氧化应激、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代谢紊乱等多重作用,故推断出活血化痰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机制。  相似文献   

7.
高磊  刘美霞  刘剑刚  刘方  李浩 《吉林中医药》2011,31(12):1225-1227
大量文献资料显示,中药复方在防治老年性痴呆实验中疗效显著,中药复方通过抑制β淀粉样蛋白沉积、抗炎、增强胆碱能神经功能、抗氧化应激、修复线粒体损伤、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调节神经营养因子、抗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改善突触功能及调节脑内微量元素等10个方面的药理作用达到防治老年性痴呆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且患者常伴随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孔圣枕中丹为中医治疗健忘的经典方剂,该研究通过STZ诱导SD大鼠建立T2DM模型,通过比较学习记忆能力、血糖水平、血清胰岛素含量、海马神经元病理改变、β-淀粉样蛋白(Aβ)含量及Tau蛋白的磷酸化程度等,探讨孔圣枕中丹改善T2DM大鼠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孔圣枕中丹能显著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降低Aβ蛋白在海马及血清中的含量以及血清胰岛素含量,改善海马神经元的受损情况,有效降低Tau蛋白的磷酸化程度。对血糖、胰岛素等基础指标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孔圣枕中丹对T2DM大鼠海马病理改变和神经损伤具有改善作用,有望为人类T2DM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辅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神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记忆和行为等方面的损害。当前该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用于缓解疾病进展的相关药物研究仍处于临床试验中。中医认为老年人脏腑功能低下,正气亏虚,痰浊蒙窍是AD发生的核心病机,气虚痰阻贯穿AD的整个病理过程,治疗上强调益气化痰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以开心散为代表的益气化痰类中药复方被广泛用于AD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其不仅可以改善AD的认知功能,还具有减少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抑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改善神经递质活性、调节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抗氧化应激损伤、抑制中枢炎性反应、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基于此,该文从益气化痰治疗AD的视角出发,对益气化痰治疗AD的理论基础及益气化痰类中药复方抗AD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以期为中医药防治AD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进行性记忆缺失和行为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从对胆碱能神经系统的调控、对β-淀粉样蛋白及高度磷酸化Tau蛋白影响、抑制氧化自由基损害、抑制炎症反应损伤、拮抗神经细胞的凋亡、增强突触可塑性6个方面综述中药复方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实验研究概况,发现中药复方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从肠促胰岛素作用机制探讨益气健脾法治疗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糖尿病病机认识的深入,“脾虚”已成为关键病机,“从脾论治”成为核心治疗方法。肠促胰岛素的变化对糖脂代谢紊乱和能量平衡失调有重要影响,胰升糖素样肽-1(GLP-1)能有效降糖、减轻体质量和减少低血糖发生。肠促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研究显示,其与中医“益气健脾”治疗糖尿病相吻合,为从脾论治糖尿病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与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DM)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并发症如糖尿病血管病变现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基础的病理变化为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主要累及胸主动脉、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和周围血管等大血管,临床常见疾病是冠心病、脑卒中、周围神经性病变、下肢动脉硬化等;微血管病变主要累及心、脑、肾等微血管。现今社会各种新型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在临床不断涌现,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中医药疗效稳定,副作用小,并可改善糖代谢、改善脂质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氧化应激、改善炎症因子表达、改善血管内皮损伤、改善微循环障碍、改善纤溶系统和凝血系统平衡、改善中医证候等,在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等方面也得到大家广泛认可和应用。中医学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病因、病机、治法也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本文就中医学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认识及近3年来采用益气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是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其中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特异性并发症,其典型病变是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其中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肌广泛灶性坏死,称为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心肌纤维化,心肌糖脂代谢障碍,氧化应激,细胞因子异常,胰岛素抵抗,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蛋白激酶及其家族蛋白酶信号通路,雷帕霉素靶体蛋白(m TOR)号通路,NF-E2-related factor 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等。中医多从益气滋阴,活血通络方面考虑,所用药物主要集中在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两方面,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资料表明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效果良好。发挥中医学辨证论治特色,深入挖掘中草药资源,利用其组方特色和多剂型的特点,将其应用于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中,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本文对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的防治研究做一回顾,为临床防治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骋  何金枝  周学东  徐欣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2):2254-2260
胰岛素抵抗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等周围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效率下降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黄连素提取自天然植物,安全性高、毒副反应小,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对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较好疗效。该文对黄连素调控胰岛素抵抗相关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黄连素对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防治的相关机制。黄连素的生物利用度极低,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发挥降脂、降糖的作用。肠道微生物可能成为黄连素治疗胰岛素抵抗相关2型糖尿病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是一代谢失调疾病,主要是血糖代谢的紊乱,伴随有特征性的慢性并发症。患者从糖耐量正常到糖耐量减低,最终到确诊为糖尿病(DM),往往经过一段较长时期(约为7~10年,也称亚临床阶段)。由于长时间高血糖而没有临床症状,大约半数患者在临床确诊时已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等。不论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还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均易患这些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肝内炎症发病机制与中医学毒损肝络致消渴病病机理论的相关性,阐明解毒通络调肝法可作为抑制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肝内炎症发病机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肝脾肾足三阴亏虚是糖尿病从危险因素到并发症的整体病机概括,肝脾肾同调理论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模型,该理论指导下以金匮肾气丸类方为代表的方剂在糖尿病前期干预中具有调整整体代谢、恢复血糖平衡的作用,联合小剂量促胰岛素分泌药物能有效适用于早期糖尿病血糖漂移控制不佳者,临证可结合中医气虚、阴虚为本,热、痰、瘀夹杂的病理特点具体方证辨治。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升高,糖尿病肾病也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危险疾病。糖尿病肾病既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在肾病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因其涉及到的人体生物代谢的分子层面,固对其研究也是比较困难的,至今尚无明确的发病机制。现在多数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多与遗传、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微循环障碍、细胞因子作用、炎症作用、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等有关。据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唐威胶囊对不同动物模型的抗糖尿病作用及其中西药结合组方的合理性。方法利用自发性2型糖尿病 KK 小鼠、葡萄糖耐量异常的 IGT-ICR 小鼠、1型糖尿病四氧嘧啶(Alloxan)小鼠、昆明(KM)小鼠及615小鼠等动物模型,观察唐威及其组成的中药部分和西药优降糖对血糖、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耐量、胰岛素敏感指数、以及对体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唐威可明显降低 KK 小鼠、IGT-ICR 小鼠和 Al-loxan 小鼠的血糖水平;增强 KM 小鼠体力,增加615小鼠腹腔注射绵羊红细胞诱导的血清中溶血素的生成量、减轻 ICR 小鼠环磷酰胺诱导的机体免疫器官的萎缩,且均优于单用优降糖或中药(P<0.05)。在改善糖尿病动物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方面有一定的作用。结论唐威胶囊是中、西药合用的抗糖尿病药物,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中,优于中药复方或优降糖的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熟地黄及其不同配伍药对对糖尿病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四氧嘧啶ip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按血糖水平均匀分为7组,然后采用熟地黄及其不同配伍药对治疗后,观察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熟地黄及其不同配伍药对对糖尿病大鼠骨代谢具有明显调节作用,不同配伍的药对疗效不同,以单味熟地黄、熟地黄+淫羊藿药对的效果最好.结论:不同配伍的熟地黄中药药对具有不同的防治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