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 探索脑出血与血浆代谢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收集2020年3-12月就诊于重庆市中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住院患者,发病24 h内就诊并完成头颅CT平扫确诊为脑出血,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两组间血浆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ROC曲线筛选出两组中的差异性代谢物。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脑出血组24例,对照组30例,两组的人口学特征无显著差异,共筛选出24个差异性标志物,进行ROC曲线分析,最终筛选出AUC>0.85的代谢物有4个:3-羟基丙酸、2-羟基丁酸、7-脱氢胆固醇、柠檬酸。结论 3-羟基丙酸、2-羟基丁酸、7-脱氢胆固醇、柠檬酸等血浆代谢物可能与脑出血的发病相关,其中2-羟基丁酸、7-脱氢胆固醇可能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采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探究甲氨蝶呤(MTX)的毒性机制。方法:喂养第7天时小鼠腹腔注射MTX (20 mg·kg-1),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摘除眼球后采集血样,并收集心脏、肝脏、肾脏、肺、肠、胃和海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进行差异代谢物筛选,随后采用MetaboAnalyst 5.0 (http://www.metaboanalyst.ca)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http://www.kegg.jp)进行通路分析。最后以肠组织为例,进行病理学分析及代谢物验证。结果: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显示,MTX暴露后,小鼠整体代谢轮廓发生改变,其中肝脏与肠道中代谢轮廓改变最为显著;通路分析结果表明MTX主要影响小鼠体内多种氨基酸代谢/合成、能量代谢、泛酸盐和辅酶A生物合成、嘧啶代谢以及谷胱甘肽代谢等代谢通路。MTX处理能够明显破坏肠道上皮结构,同时炎性细胞增加。通过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发现,L-谷氨酸,L-天冬氨酸和甘氨酸的含量在MTX处理后明显上升,这与代谢组学分...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通过研究草酸钙结石小鼠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探究草酸钙结晶导致肾损伤的内在机制。方法 以乙醛酸盐诱导的小鼠草酸钙结晶模型为对象,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方法测定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并采用SIMCA-P进行多元统计分析,Metabo Analyst软件进行代谢物通路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肾组织出现明显的钙盐沉积且血清中的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异常升高,肾脏出现损伤;从尿液中筛选出尿酸、牛磺酸、苯丙氨酸等21个差异代谢物。结论 通过代谢物通路分析,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牛磺酸代谢、嘌呤代谢和VB6代谢,为进行结石疾病机制研究以及早期标志物的筛选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技术,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机制和早期诊断提供代谢水平上的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40例正常人(正常组)、2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单纯组)以及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合并组)的尿液样本中小分子代谢物。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PLS-DA)观察正常组、单纯组以及合并组的代谢谱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和单纯组的代谢谱区分良好,正常组和合并组的代谢谱也能良好的区分。利用Wiley和NIST等数据库筛选和及本实验室建立的标准品代谢物谱库,鉴定了17个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密切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经过代谢通路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体内存在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等代谢异常。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与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等代谢异常有关,尿液中鉴定的代谢物有望成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实验采用HPLC法和LC-MS技术检测了健康人和肿瘤患者人血清样品中的代谢产物,鉴定了与肿瘤生长相关的代谢物,以阐明癌症患者血清代谢组学规律.方法 HPLC条件: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水-75%甲醇(0.1%醋酸铵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15nm,进样量为l0μL;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检测器(ESI)负离子模式下检测;毛细管电压为2.74kV;锥孔电压为25.52V;离子源温度为100℃;得到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数据经SIMCA-P+软件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投影判别分析(OPLS-DA),表达出与肿瘤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利用LC-MS对相关代谢物进行鉴定.结果 检测精密度RSD在0.04%~0.61%之间,健康人血清和肿瘤人血清中代谢规律得到明显区分;5种相关代谢组分得到提取和鉴定,分别为苏氨酸,色氨酸,甘油二酯,磷酰胆碱和硬脂酸.结论 肿瘤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代谢规律有明显差异,鉴定出的化合物与肿瘤生长代谢密切相关,可为肿瘤疾病生物标记物的研究提供相关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用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致大鼠黄疸型肝损伤的代谢标记物,探讨茵陈五苓散治疗黄疸型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体重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实验组以茵陈五苓散水煎液8.7,17.4,25.5 g·kg-1·d-1灌胃;对照组以熊去氧胆酸10 mg·kg-1·d-1灌胃;其余2组灌胃等剂量0.9%Nacl 2.0 m L·d-1,连续给药15 d。一次性灌胃ANIT橄榄油溶液建立肝损伤模型,48 h后取血清,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提取血清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叠加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数据降维,比较模型组与正常组的VIP值,寻找差异性代谢物,并对其参与的代谢途径进行分析。结果共找到14个代谢标志物,模型组的14个代谢标记物的相对峰强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相对峰强度:模型组的亚油酸(1.72±0.60)%和柠檬酸(0.58±0.16)%下降,而花生四烯酸(3.07±0.80)%和丝氨酸(2.78±0.74)%上升;茵陈五苓散干预后,高剂量实验组的琥珀酸(0.43±0.23)%、柠檬酸(2.72±2.02)%、亚油酸(7.44±4.54)%、甘油酸(0.31±0.14)%、肌醇(4.40±3.70)%恢复至正常水平,高剂量实验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五苓散对ANIT所致的黄疸型肝损伤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氧化应激、三羧酸循环和氨基酸代谢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比较浙江产藿香不同采收期和开花期不同部位(茎、叶和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异同,并测定主要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和花期不同部位藿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相似,其中长叶薄荷酮和L-薄荷酮含量较高;两者含量在不同采收期变化显著:花期不同部位藿香挥发油的成分及相对含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15.
益母草总生物碱对小鼠肝、肾的亚急性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益母草总生物碱提取物(AE)对小鼠肝、肾的亚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AE中水苏碱的含量,小鼠灌胃给予AE(0.615,1.23g.kg-1.d-1),连续给药15d,取血和肝、肾组织标本,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和尿素氮(BUN)、肌酐(Cr)的水平,观察肝、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AE中水苏碱的含量为21.25%。AE高剂量给药组小鼠血清AST明显增高,其余各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改变,低剂量给药组小鼠各指标无明显异常。给药组小鼠肝、肾组织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采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AE中水苏碱含量的方法简便,结果准确;AE灌胃给予小鼠未表现明显的肝、肾毒性,仅高剂量时可影响小鼠肝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老鹳草提取物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卡介苗(BCG)+脂多糖(LPS)、刀豆蛋白A(ConA)诱导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灌胃给予老鹳草提取物(100,200,400mg.kg-1),观察小鼠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及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变化;检测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肝脏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不同剂量老鹳草提取物均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AST,ALT活性及肝组织匀浆MDA含量(P<0.05或0.01),并能使降低的SOD活性升高;中、高剂量老鹳草提取物(200,400 mg.kg-1)可不同程度降低血清中IFN-γ和IL-4含量及LDH活性(P<0.05)。不同剂量老鹳草提取物可使血清蛋白含量维持正常比例,肝组织损伤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老鹳草提取物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淫羊藿提取液对庆大霉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淫羊藿提取兴对庆大霉素致大鼠急性肾毒性的作用。方法:测定在鼠血肌酐、尿素氮的浓度有肾皮质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和谷胱甘肽的含量,分析淫羊藿提取液对大鼠肾损伤的有效作用。结果:浮羊藿提取液可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的升高,抑制肾皮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及减轻谷胱甘肽的耗竭。结论:淫羊藿提取液对庆大霉素所致肾扣伤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肾损伤分子1 (KIM-1)预测顺铂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进行研究.方法 以顺铂为工具药,诱导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采集尿样、肾组织样本,对肾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切片检查,以确定造模是否成功.用ELISA法测定尿样中KIM-1蛋白含量;RT-PCR法检测大鼠肾脏KIM-1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KIM-1的蛋白含量,并通过免疫组化法定性定位分析大鼠肾组织中KIM-1蛋白表达情况,以确定急性肾损伤发生时KIM-1是否可以作为敏感的检测指标.结果 当模型组大鼠肾脏皮髓交界处出现程度不等的肾小管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基底膜裸露等病理改变时,ELISA法检测尿KIM-1,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组织中的KIM-1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所有大鼠在肾皮髓交界部位可见大量的染色阳性的肾小管,该染色阳性区域与组织病理学检查中的异常肾小管分布区域基本一致.结论 KIM-1可作为一种敏感的生物标志物对顺铂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血清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芪附汤抗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4只大鼠分为正常组、阿霉素组和芪附汤治疗组,给予4周相应的干预治疗后,采集大鼠血清进行GC-MS分析,结合多变量和单变量统计分析,研究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损伤大鼠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以及芪附汤对其的干预作用,寻找其抗阿霉素心脏毒性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采用代谢通路分析鉴定芪附汤靶向代谢通路。结果 GC-MS血清代谢组学分析鉴定了17种阿霉素心脏毒性潜在生物标志物,芪附汤对其中10种代谢物具有显著的逆转作用,代谢通路分析表明,三羧酸循环、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简称二羧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是芪附汤主要的靶向代谢通路。结论 芪附汤能够通过调节失衡的三羧酸循环、二羧酸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而发挥抗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Akiko Matsubara Shingo Oda Ru Jia Tsuyoshi Yokoi 《Journal of applied toxicology : JAT》2019,39(6):919-930
Glutathione (GSH) is one of the most extensively studied tripeptides. The roles for GSH in redox signaling, detoxification of xenobiotics and antioxidant defens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 drug‐induced rhabdomyolysis mouse model was recently established in L‐buthionine‐(S,R)‐sulfoximine (BSO; a GSH synthesis inhibitor)‐treated normal mice by co‐administr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 and statin. In these models, mild kidney injury was observed in the BSO only‐treated mice.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we studied kidney injury in the GSH‐depleted mouse. BSO was intraperitoneally administered twice a day for 7 days to normal mice. The maximum level of plasma creatine phosphokinase (351 487 ± 53 815 U/L) was shown on day 8, and that of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was shown on day 6. Increased levels of blood urea nitrogen, plasma creatinine, urinary kidney injury molecule‐1 and urinary creatinine were observed. An increase of mRNA expression level of renal lipocalin 2/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was observed. Degeneration and necrosis in the skeletal muscle an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myoglobin (Mb) in blood (347‐203 925 ng/mL) and urine (2.5‐68 583 ng/mL) with large interindividual variability were shown from day 5 of BSO administration. Mb‐stained regions in the renal tubule and renal cast were histologically observed. In this study, the GSH‐depletion treatment established an acute kidney injury mouse model due to Mb release from the damaged skeletal muscle. This mouse model would be useful for predicting potential acute kidney injury risks in non‐clinical drug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