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侨 《安徽医药》2016,37(3):353-355
目的 分析总结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运用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例危重患者,按护理工作改进前后,分为改进前(16例)、改进后(14例),对比护理工作改进前后患者PICC置管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改进后的患者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改进前(75.00%),改进前后患者的置管时间、导管滑脱与意外拔管发生率也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工作改进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改进前(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为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可靠的静脉给药通道,能有效改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置管情况,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赵雪梅  张海燕 《安徽医药》2015,36(7):906-907
目的 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与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22例选用VPA和22例超声引导下行PICC的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对比两组的一次性置管率、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一次性置管成功率:VPA组为100%,PICC组为86.36%(P>0.05);留置时间:VPA组为(1 110±680.81)d,PICC组为(228.17±123.48)d(P<0.05);并发症发生率:VPA组为9.10%,PICC组为18.18%(P<0.05)。结论 VPA是肿瘤患者值得推广应用的通道,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徐咏梅  胡桑  程凤 《安徽医药》2018,39(9):1146-1148
目的 分析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的原因,并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四复数医院行PICC置管的3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置管后是否发生血栓分为血栓形成组(5例)和未发生血栓组(30例)。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住院时间、穿刺血管、血脂,凝血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PICC置管患者血栓形成的原因。结果 本组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14.28%;血栓形成组女性(女/男=5/0)比例高于未发生血栓组(女/男=1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形成组止血药物使用率高于未发生血栓组,且穿刺血管多为头静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9,7.622;P=0.049,0.022);两组患者置管时间、止血药物使用天数、血脂和凝血指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止血药物使用和穿刺血管是影响PICC置管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OR=3.854、3.622,P均<0.05)。结论 血管选择、止血药物的使用是影响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廖勤芬 《家庭医药》2016,(6):179-17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PICC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的40例PICC置管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平时维护管床护士负责;观察组成立PICC维护小组,经统一培训后进行平时对PICC管的维护;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维护PICC管,既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又降低了患者的治疗痛苦和经济负担,对治疗PICC置管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临床上应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吕卫红 《首都医药》2015,(3):373-37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9例PICC置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165例PICC置管患者实施传统护理,观察在两种不同护理下患者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组在全身不良反应、血栓形成及堵管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集束化护理组在PICC带管患者维护中有显著优势,能降低PICC留置期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治疗间歇期PICC维护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门诊进行PICC维护的肿瘤患者228例为观察对象,对发生PICC置管并发症的患者根据情况给予有效处理,并进行详细记录,回顾分析,总结经验。结果:228例肿瘤患者治疗间歇期出现PICC置管并发症的19例,并发症发生率8.33%。分别为导管堵塞5例,发生率2.19%;穿刺部位感染4例,发生率1.75%;皮肤过敏3例,发生率1.32%;穿刺点渗血2例,发生率0.88%;导管脱出2例,发生率0.88%;导管回缩2例,发生率0.88%;导管断裂1例,发生率0.44%。结论:肿瘤患者治疗间歇期出院前要详细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并作为重点病人进行随访,提高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在导管维护过程中的并发症进行正确处理,保证导管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路径式健康教育结合延续性护理对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PICC置管的乳腺癌及肺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时间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路径式健康教育结合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PICC保留时间、被迫拔管率、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138.48±13.51)天,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1.55±12.78)天(P <0.05);观察组患者导管感染、静脉炎、导管移动、周围皮肤过敏、患肢肿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P <0.05);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88.1%)(P <0.05)。结论:路径式健康教育结合延续性护理能提升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延长PICC保留时间,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及维护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3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及8名肿瘤科责任护士为40例肿瘤接受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及维护实施PDCA管理,比较实施PDCA管理前后护士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肿瘤患者接受PICC置管率、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实施PDCA前后护士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掌握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患者接受PICC置管率由实施管理前的4.8%提高到13.9%,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由原来的33.3%降低到3.6%。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以提高肿瘤专科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PICC置管及维护中能提高化疗患者置管率,降低置管及带管期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实体肿瘤化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效果。方法选取实体肿瘤化疗且行PICC患者22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 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CNP 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PICC留置时间分别为(17.4±3.7)d和(18.0±3.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实体肿瘤化疗患者PICC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体现护理工作的知识价值,对实体肿瘤化疗患者乃至其他具备PICC适应证患者的护理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PICC置管肿瘤化疗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PICC置管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对治疗的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75%、91.66%、8.33%,对照组分别为70.84%、75.0%、27.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留置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共150例,其中45例患者出现PICC置管的并发症,即为对照组;并对105例未出现并发症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即为观察组。分析肿瘤患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以及采取护理对策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肿瘤化疗患者经PICC置管后,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其原因主要有导管材质因素、医源性因素、患者自身免疫因素等有关。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9%<30.0%),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肿瘤化疗患者经PICC置管后可出现相关并发症,其原因较多,经采取有效护理对策后,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对于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120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行PICC置管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5.0%,满意度是95.0%,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38.3%,满意度是8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应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应用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肿瘤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和护理体会,为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长期静脉通路。方法169例肿瘤患者采用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给药并观察置管的长期性和临床效果,分析PICC置管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预防措施。结果169例患者应用PICC置管,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7.04%,留置时间7~180天,平均置管时间为48天;其中7.1%出现静脉炎,4.73%出现穿刺点出血,2.36%出现导管堵塞,未出现严重相关并发症。结论PICC置管具有安全、简便、操作成功率高的特点,PICC置管操作人员的技术、置管后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处理、对患者的宣教是降低并发症和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PlCC置管是肿瘤患者建立长期静脉通路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健康管理系统的延伸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3月PICC带管患者20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给予常规门诊维护结合口头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建立云健康档案,利用信息化进行远程医护指导和延续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PICC相关知识得分、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按时维护的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相关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按时维护依从性、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健康管理系统在PICC导管维护延伸护理全程管理中应用更方便、实惠、快捷,可有效提高患者PICC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张凤  孙仁芳  景琦  毕淑梅 《贵州医药》2023,(10):1671-1672
目的 观察延伸护理模式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PICC出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普通组和延伸组,各60例。普通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延伸组提供延伸护理模式,比较两组PICC认知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维护依从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延伸组患者对导管观察、导管维护、导管护理、带管活动、并发症预防知识的认知评分均高于普通组(P<0.05);干预后延伸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及健康知识水平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延伸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延伸组导管维护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 延伸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PICC健康教育中,可显著提高患者认知水平,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施早产儿PICC维护标准化流程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符合PICC置管指征的85例为对照组,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7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学(第五版)常规导管维护方法,观察组采用根据《2011版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定》,科室制定的新生儿PICC导管维护标准化流程实施维护。比较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及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静脉炎、导管脱出、穿刺部位感染、堵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部位感染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早产儿PICC维护标准化流程,提升护士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有效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有效的提升了早产儿PICC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76例,根据随机设计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分别采取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1.58%,并发症发生率5.3%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6%,P0.05;观察组穿刺一次性成功率94.7%,对照组穿刺一次性成功率89.5%,P0.05。结论:PICC置管穿刺成功率高,对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能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特殊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导管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PICC置管治疗肿瘤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治疗组接受特殊护理,比较两组导管堵塞率、导管留置时间、提前拔管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组的堵塞率、提前拔管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组的留置时间和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导管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治疗肿瘤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700例行PICC置管治疗的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55例,发生率为15.7%;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45例,发生率为4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PICC置管治疗的肿瘤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状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PA)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甲状腺乳腺外三科化疗患者160例,随机抽取分别采用此两种置管方式的患者各8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置管一次成功率、导管维护操作时间、导管维护间隔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以及费用,并对所收集资料行统计学分析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相比,满足P>0.05,IVPA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与PICC组无显著差别;P<0.05,PICC组导管维护操作时间要超过IVPA组;P<0.05前提下,PICC组小于导管维护周期;导管留置时间长于于PICC组(P<0.05);舒适度Kamofsky评分高于PICC组(P<0.05);皮疹及穿刺点感染各1例为IVPA组中与导管有关的并发症,静脉血栓及静脉炎均不会出现;13例静脉血栓、14例静脉炎、21例皮疹等为与PICC组导管关联的并发症,置管的72 h区间为其多发区域;7.5%为IVAP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然PICC组(27.50%)要超过这一版本,满足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IVAP组导管的价格为4600元/个,PICC组导管价格为1800元/个,前者为后者的两倍多。结论 IVPA运用过程中与PICC相比,其导管护理有着较短的时间,有着较长的留置及维护间隔时间,患者可以更为舒适接受诊断,相对降低了继发症及出现感染的概率,是甲状腺肿瘤患者静脉输液的理想通路,更适合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