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柳 《中医杂志》2011,52(16):1363-1365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近年已更名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ITP),是指病程持续12个月以上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cITP多发于成年人,起病隐袭,除发现血小板减少、自感乏力外,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多表现血小板计数难以维持在正常生理水平、病情反复和易于复发等特点。cITP部分病例表现为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rITP)。  相似文献   

2.
基于跟师期间学到的知识,结合高萍教授发表的论文及其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探讨,总结高萍教授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治疗经验。高萍教授认为本病的中医病机主要包括热、虚、瘀三大方面。本病的发展是一个由实转虚、由阴虚转阳虚的过程,病久发为脾肾阳虚,而瘀血可见于疾病的始终。治疗时始终注重顾护脾胃,凉血、止血、化瘀贯穿始终,兼顾补肾、养血。高萍教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经验丰富,值得不断进行总结,对临床治疗本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江劲波教授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经验。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江教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为外邪入里、脏腑功能失调、七情内伤等致火热内盛,迫血妄行而发病;或气血亏虚、阴阳亏损而致病。临证辨为火热迫血妄行证、心脾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火旺证、脾肾阳虚失血证,分别以三黄四物汤、八珍汤、二至丸合茜根散、附子理中丸治疗,并随症加减,获得佳效。  相似文献   

4.
李朗  俞繁华  俞庆宏 《中医杂志》2021,(14):1210-1213
介绍周郁鸿教授从营卫论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经验.认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营卫俱损为本,以卫强营弱,营卫不和为发病机制,并审证求因,将其病因分为外感、内伤、先天禀赋三个方面.治疗上应审因论治,外感致病,治以扶正祛邪,益气滋阴;情志致病,治以益气滋阴,养血安神;劳倦致病,治以补益气血;饮食内伤,治以滋阴清热、凉血...  相似文献   

5.
刘松山教授致力于中医药防治血液疾病的研究,对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有丰富临床经验,其治疗采用急治标,缓治本,标本兼顾的思想,认为慢性ITP当从标本两方面入手治疗,治本以热、瘀、虚、湿为辨治要点,治标须在治本的基础上,进行各证型加减化裁,以控制出血风险为要点,自拟经验方治疗本病,形成了较好的治疗特色,可为慢性ITP的中医...  相似文献   

6.
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属中医"紫癜病"范畴,其病程分为缓解期与发作期.邓成珊教授认为本病缓解期的病机特点是初起阴血先伤,继而阴损及阳,最终阴阳两虚,发作期则属正气亏虚,外感邪毒,本虚标实.根据本病病情进展程度以补肾健脾、滋阴助阳、调和阴阳、凉血解毒四个主要治法施治,以二至丸和当归补血汤、犀角地黄汤等为基础方加减,用...  相似文献   

7.
周永明名中医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等疑难血液病,对ITP的病因病机及辨治用药均有独到见解,造诣颇深,根据气火失调、脏腑相关理论,并结合数十年丰富的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将ITP病机特点概括为脾肾亏虚、火盛血瘀,以“脾肾亏虚”为致病之本,以“火盛血瘀”为致病之标,以“虚”“火”“瘀”为主要病理因素; 脾肾两脏相互影响,脾虚不能充养肾精则进一步加重肾虚,而肾虚日久累及脾脏,可致脾虚失运而引起失血或血亏。周老师治疗上采用健脾补肾以治本、泻火祛瘀以治标之法,熟谙分型施治、分期论治、辨病用药,辨证切中病机,施治掌握标本,方药多寡适宜,扶正祛邪兼顾,并且善于结合、借鉴现代药理学的中药研究成果酌情配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王冰  张亚萌  关徐涛  高萍 《新中医》2022,54(2):198-20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高萍教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用药规律进行研究.方法:收集高萍教授治疗的ITP患者97例病案;筛选处方504个,其中血热妄行证74个,阴虚火旺证330个,脾虚失摄证50个,脾肾阳虚证50个.运用MedcaseV3.2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分析系统,整理相关资料,对频数、药物之间...  相似文献   

9.
介绍周延峰教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经验。周教授认为ITP多因各种外感内伤因素致邪气入侵,脉络损伤、离经之血外溢肌肤黏膜而成。治疗以止血活血为主,同时注重宁血、补虚,临床分为气阴两虚、气不摄血、血热妄行、瘀血阻络、阴虚火旺5型,辨证论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肖斌  陈健一 《光明中医》2023,(5):849-852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病情复杂,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大部分患者血小板长期低下,常伴各种出血及乏力等临床症状。ITP中医称为“紫癜”,常以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益气摄血为常法。陈健一教授临床观察发现大部分患者病机复杂,虚实夹杂,常表现为气阴不足、清阳不升、湿热内蕴,以益气升阳化湿法为主,运用东垣清暑益气汤化裁治疗ITP,取得较好疗效,并附验案两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调护等多方面总结王耀光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王耀光教授指出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其病性为本虚标实之证,急性期以标实为主,辨证当属“热痹”范畴,多由湿热、痰浊、瘀血合而流注肢体关节为病。缓解期以本虚为主,多属脾肾亏虚,兼夹瘀毒之证,但究其致病之根应属于“浊毒”,故泄浊解毒之法应贯穿治疗始终,急性期以清热解毒、利湿止痛为主,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主方加减,并根据患者病性偏胜的不同,加用化痰泄浊或活血化瘀之品,又根据中医取类比象之法,于处方中加入祛风通络之青风藤、海风藤、忍冬藤等藤类药物,取其伸筋通络止痛之功,并内外合治应用痛风止痛方外洗缓解患者症状;缓解期以补脾益肾,化瘀解毒为主,以玉屏风加味合宣痹降浊方治疗,反复发作者加用“虫蚁搜剔”之法,配合间断饮用土茯苓水巩固善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许丽娜  王耀光 《天津中医药》2020,37(12):1359-1362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最常见的肾系疾病,是由多种肾脏病发展而来,临床主要表现为水肿、蛋白尿、血尿、腰痛等症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感染风险是正常人的3~4倍,其中尤以呼吸系统感染最为多见。列举了呼吸系统与慢性肾脏病常见的合并症,分别从上、中、下3个不同的病位,总结王耀光教授临证治疗的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13.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发病率高,易迁延反复,中医称为"咳嗽".王成祥教授认为本病多为表里相因,虚实夹杂,注重辨分期、辨寒热、辨咳音、辨痰液性质,治疗上采用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以祛邪利肺为主,缓解期以补益肺肾为法.治则中分清邪正虚实,标本...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直接或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王耀光教授运用"肝肾同源理论"探讨该病,指出病因、病机为邪毒内侵和正气内虚所致,同时根据其疾病发展规律,进行早期、中期、稳定期、晚期的四期分型辨证.运用肝肾同调的方法治疗该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总结王耀光教授运用黄芪系列方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经验.首先概述了黄芪及古代医家运用黄芪的临证经验,然后介绍王耀光教授在运用黄芪系列方如玉屏风散、防己黄芪汤、补中益气汤、参芪地黄汤等加减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经验,重点阐述了各方中黄芪的运用体会,并分享了相关医案.  相似文献   

16.
祝昌昊  王耀光 《天津中医药》2022,39(9):1107-1110
高血压肾病系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肾小动脉硬化或肾实质损害,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王耀光教授临证过程中,从脏腑失和理论、相火妄动学说阐释病因病机,注重脏腑辨证,将高血压肾病分为早中晚3期并分而论治,辨病辨证结合并加入专药,遣方用药后效如桴鼓,现总结其独特经验共飨同道。  相似文献   

17.
郁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情感性精神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的癔症、焦虑性神经症、更年期抑郁、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中医治疗郁病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王晓燕教授认为郁病以肝气郁结为主要病机,但不能以此统诸证,临床兼气虚气陷、阳郁阳虚、气机逆乱者多见,论治不能执泥于肝郁一证。在详辨病机的同时,注重病因施治,强调医患共同参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王琦教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琦教授是中医临床大家,不仅擅长治疗内科杂症,也擅长治疗各种男科疾病,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面亦有独到的经验:病机上尤重血瘀,治疗上以疏通为第一要义,灵活运用经方、名方,一方为主辨证加减;在药物选择上,除辨病辨证选择方剂和药物外,同时发挥药物特性,擅用药对、专药。  相似文献   

19.
心因性失眠症是指单纯由个人心理因素导致的睡眠不良的病症.王保和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心理因素导致的失眠有独到见解,指出心因性失眠多责之于肝,与心、脾、肾密切相关,将"肝气郁结"视为病程起点,确立"疏肝解郁安神"的治疗原则,临床疗效甚佳,颇具参考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